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良模与《义勇军进行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华明  陈刚 《天风》2010,(8):52-53
<正>刘良模(1909—1988),浙江镇海人,著名爱国人士、基督徒。先后就读于沪江大学附中、沪江大学社会学系,1932年大学毕业。新中国成立后,刘良模与吴耀宗等40人联名发表《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公开信,发起了基督教三自(自治、自养、自传)革新运动。曾担任中国基督教三自  相似文献   

2.
50多年前,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中国基督教不可避免地被推到风口浪尖,何去何从,面临重大考验。1950年9月,吴耀宗先生等几十位基督教界人士联合发表了《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一文,主张中国基督教要认清过去帝国主义利用基督教的事实,努力完成中国基督教过去所倡导的三自运动,达到基督教革新的目标。这篇后来被称作“三自革新宣言”的文章以及由此发起的三自爱国运动,改变了中国基督教“洋教”的面貌,翻开了中国基督教历史新的一页。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国基督教也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三自爱国 李保乐 (江西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 坚持"三自"实现"三好" 要想办好主在中国的教会,首先要按圣经的原则来建设、管理、牧养好中国基督教会;其次是要继续坚持"三自"并最后走向"三好".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走过六十多年的路程,总结四点宝贵经验,那就是它的核心是实现和维护我国基督教的独立自主;目的是以三自原则为指导来办好中国基督教会;强调增进团结、坚持信仰上彼此尊重的原则;也是谋求实现基督教中国化的重要举措.三自原则具体内容就是: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必须实行爱国爱教,必须努力增进团结,必须大力落实三好.这"四个必须"当中每一条都是与办好中国基督教会息息相关的.因此我们从圣经角度看到其合理性和神学性,从历史的角度看到其必然性和必要性,从现实的角度看到其重要性和导向性.让我们在圣灵光照与带领下,努力实现"三好".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5,(10)
<正>对中国基督教而言,"三自爱国"不仅有其历史的必要性,同样也有当下的重要性,更有它未来的建设性。如果从基督教中国化的纬度思考,最初发起"三自爱国"是中国基督教为了在新中国生存发展而做出的历史性选择,这个选择是对的。但要真正实现与中国文化的认同,实现与中国社会发展相适应并做出更多积极的贡献,这只是个开头而已。特别是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与扩大的大背景下,在众多的挑战和危机面前,中国基督教必须确立三自道路的神学自信,探索坚持按三自原则办  相似文献   

5.
中国基督教发起三自爱国运动至今60年整,不仅使中国基督教从"教会在中国"转变成"中国的教会",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中国社会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60周年庆祝大会,大会对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60周年做了总结:研究了历史--历史实践证明,坚持三自原则,走爱国爱教的道路,是办好中国教会的必由之路;分析了现状--如今人们对待宗教所持有的开放态度前所未有,社会的深刻变化显然给基督教在中国社会的角色定位与展现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更指明了未来--继承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建设一个和谐的、健康发展的教会,这是新时期三自爱国运动的重要使命.大会号召全国教会同工同道,应当为建设和谐的、健康发展的教会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6.
正70年前的7月28日,以吴耀宗先生为首的一批基督教界爱国人士在上海联名发表了《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后称"三自宣言"),该宣言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主张,为中国基督教的发展开辟了历史新纪元,奠定了中国基督教的中国身份。历史证明,坚持三自原则顺应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是一个差传的宗教。基督教向外传播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本地化的过程。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的基督教,无疑是已经西方化的基督教形态。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这一形态的基督教在中国一直被许多人看为"洋教"。尽管中国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毋容讳言,今天中国的基督教在很大程度上(特别是神学上)仍然是西方基督教形态在中国的呈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基督教中国化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急迫的。本文仅尝试从基督教与中国处境、基督教中国化与中国教会的"三自"、基督教中国化与中国教会的神学思想建设、基督教中国化与中国教会的社会参与等几个方面,对基督教中国化的问题加以探讨。文章认为,基督教中国化是基督教信仰阐释、信仰实践、教会礼仪、教规教制等在中国的处境化。基督教中国化的目的,就是要确立中国基督教的自我、在独特的处境中见征基督。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需要党和政府积极引导,也需要宗教界自身不断努力,支持宗教界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1998年,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正式启动。几年来,中国基督教举行过几次全国性的研讨会,确定了神学思想建设的基本方向和重要原则,在一些重要的神学观点上形成共识。神学思想建设,是三自运动的深化和发展,既关系到基督教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更好地维护、诠释基督教的基本信仰,也关系到如何使中国教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基督教的神学思想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调整。本刊特邀基督教界五位人士就神学思想建设发表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李栋 《天风》2018,(9):32-33
几年前在"基督教中国化"这个问题被提出时,我就在思考: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现今中国教会是否在中国化上存在问题?怎么做才叫中国化?三自爱国运动进行了60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运动的深入,在实现了"自治"和"自养"以后,我们又看到了自身讲台宣讲中的问题,即"自传"的滞后与飞速发展的时代的脱节,于是自1998年底又开展的"神学思想建设"提出将"三自"落实到"三好"——这些不就是基督教中国化的深入吗?连学者都认为:"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的主张,也就是基督教中国化最现实的神学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高明  王伟 《中国宗教》2017,(5):44-46
一、继承弘扬优良传统,发挥爱国力量引领作用 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是基督教自身生存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积极引导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任务,是基督教“三自”爱国原则历史选择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的传入是影响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本文系统研究了八百年来基督教在镇江传播、发展的情况,尤其是近现代对镇江社会发展的影响,揭示了"三自"道路才是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生存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2.
正1950年9月23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全文刊登了《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以下简称《宣言》)一文,这篇《宣言》主张中国基督教要促成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教会,对新中国建设担负起历史责任,努力完成中国基督教所倡导的三自原则,达到基督教革新的目标。这篇《宣言》的发表被视为新中国成立后基督教界三自爱国运动的肇始,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20,(10)
正今年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70周年,我们无限怀念三自爱国运动的发起者、倡导者吴耀宗先生。他开辟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的一条崭新之路,其功绩毋庸置疑,永载史册。1950年7月28日,由吴耀宗先生等40位基督教领袖联名发起《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通称《三自宣言》)。在《致全国同道的信》中指出:"这篇宣言是中国基督教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文件,它对于中国基督教的前途和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伟 《天风》2010,(7):18-20
<正>1950年9月23日,中国基督教爱国人士吴耀宗等署名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后称《三自宣言》),宣告中国基督教要"自治"、"自养"、"自传",揭开了影响深远的基督教三  相似文献   

15.
会议报道     
《天风》1999,(1)
1950年9月23 B,《人民日报》发表了由吴耀宗先生等爱国基督教领袖联名发起的《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即《三自宣言》),号召全国基督徒热爱新中国,割断中国基督教与帝国主义的关系,实现独立自主,自治、自养、自传。它使中国基督教改变了“洋教”的形象,得到了社会和人民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20,(9)
正坚持基督教三自办教方针是中国基督教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安身立命的根本保障三自爱国组织就是各地的基督教两会组织,这个组织能否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关键在于各地基督教两会团体的自身建设,而能否做到"五个毫不""四个必须"则是基督教两会组织是否过硬的  相似文献   

17.
1996年9月24—27日“全国基督教秘书长、总干事工作会议(扩大)”在北京怀柔山清水秀、景色旖旎的红螺山召开。来自各省的秘书长、总干事,围绕“如何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的主题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讨论避免空泛议论,倡导民主、务实的会风,会议开得格外活泼且富有朝气。 与会者认为:今天的中国教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三自原则”不仅要融入中国教会具体实践中,更应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教会的支撑与脊梁。因此,我们应理直气壮地在巩固、发展按三自原则建设教会的成果与理论时,毫不懈怠地维护中国教会的尊严与形象。在不断完善和发掘“三自”的时代新亮光、新内涵时,从我做起,脚踏实地推进中国教会的建设,回应和解决教会自身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正如中国基协副会长兼代总干事韩文藻同工在会议中所说,我们要注意“只顾与国际接轨,而不管国内脱轨”的现象,将爱国爱教有机地结合起来,按三自原则将中国教会办得更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和一个忠心侍奉的好仆人,无愧于时代与教会赋予我们的重托。 为此,本刊选编几位同工的发言,他们从不同侧面阐述自己对今天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看法或建议,这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贯彻“三自原则”探索中国的教会建设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天风》1998,(11)
9月23日下午,省基督教两会、福建神学院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即《三自宣言》)发表48周年。 全国三自副主席、省基协会长、福建神学院院长郑玉桂牧师、省三自主席郑证光长老,以及福建省两会、福建神学院全体师生员工一百多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郑玉桂牧师主持。 会上,郑牧师满怀激情地回忆  相似文献   

19.
<正>一、基督教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只有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宗教,只有实现中国化的宗教,才能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才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就基督教来说,实现基督教中国化,完成从"基督教在中国"向"中国基督教"的转变,这既是党和政府的期望,更是中国基督教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的重要目标,是中国教会和谐健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08,(17):36-37
编者按:从"三自"到"三好"是中国基督教的发展与努力的方向,也是中国教会各项事工的着眼点.从本期起,本刊将不定期报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两会就如何按"三自"的原则办好教会的情况,交流事工,分享经验,办好中国教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