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识自己     
朋友.你认识自己吗? 人的一生,关注的事很多,在人与人之间,多数人是去了解、认识别人,甚至有的人绞尽脑汁、明枪暗剑的算计他人、针对他人,而很少有人静下心来真正的认识自己、解剖自我,我认为,在认识世界,征服自然和他人之前,先认识自己,战胜自己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人生絮语     
△把自己看得太高,会过于自负;把自己看得太低,会失去自信。正确看待自己,把握自己,开发自己,战胜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3.
有些话语能在关键时候抚慰自己,记住了,遇事时自己对自己说出来,能醍醐灌顶;记住了,没事时常念叨,能受用终生。毕竟,“自己的木耙上柴火”,最了解自己的是自己,最能抚慰自己的还是自己。  相似文献   

4.
做你自己     
做你自己,就要认识自己,不被他人左右。有人说,认识自己比认识世界还难。难就难在不能破译自己心灵的密码,看不透自己。于是便寄人篱下,习惯从别人的目光中寻找自己,结果茫茫然;从别人的赞扬中放大自己,结果飘飘然,在别人的议论中扭曲自己,结果昏昏然。做你自己,就要挤出褒奖中的注水,  相似文献   

5.
年轻的修女,希望你……张公显年轻的修女,希望你牢记自己在天主台前宣发的誓愿,尽心竭力使自己思言行为一点一滴、一举一动都合乎天主的圣意,合乎自己神贫、贞洁、服从的圣愿和异于众人的身份。无悔无怨,肩负起自己自愿肩负的重任,紧跟基督勇往直前。你该牢记着,从...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者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心理健康者首先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中的优缺点能够做客观的、恰当的自我评价,既不自傲,又不自卑。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的确定切合实际,不会提出苛刻的期望与要求,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能努力发挥自己的智力和道德潜能,对自己的不足能坦然处之。  相似文献   

7.
我时常静静地沉淀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角落里,寻找着美。寻来寻去,终究无果。到最后,我还是回到了最开始。“一个自己返回到自己的圆圈。”[1]在自我的世界里审视着美,那种美的直觉让我莫名安心、简单和幸福。不用在意旁人的眼光,该与不该随心而定,做最真实的自己。从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受,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去领悟,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去发掘、感知我们的“真心”;并到找到“真心”的“真我”中去展示我们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8.
许多动物都懂得开放自己,任别的动物例如鱼类来对自己进行打扫清洁和医疗救助,但人的自私和自我保护意识,常常局限了自己,让自己无法接受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契机,无机缘接受别人的善意友好地叩访。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是否能够取得卓越的成就,智商只有 20%的决定作用,其余的 80%来自“情感智慧”。所谓情感智慧,就是指一个人自我觉察、驾驭心情、自我激发、控制冲动、人际交往等一系列能力的综合。   自我觉察 自我觉察是情感智慧的主要成份。对自己的情绪了解得比较清楚,比较善于驾驭自己的人生。要培养自我觉察的能力。有时我们遇到了不如意的事,懊恼了很长时间,自己也许不知道自己急躁不安,直至有人提醒,才惊然发觉。要是能觉察到自己的反应,就能尽早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上自我觉察的能力是培养情感智慧的另一个要素…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3,(11):59-59
[随感]将自己的孩子明码标价卖钱,如此父母令人心寒。可是,若留心一下就会发现,网上类似的新闻并不少见。现在,有越来越多有形的、无形的商品、服务都可以用来交易,会赚钱当然无可厚非,但金钱不能大过一些基本的底线——人不能被当作商品买卖。归根到底,这样的行为是缺乏对生命基本的尊重。“有灵的活人”与万物都不同,神按自己的形象造人,使人的生命何等尊贵,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都该尊重,即使父母也没有权利买卖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1.
变化是生活的主旋律,对变化的感知会影响人的决策,那么人们如何判断变化呢?本文探讨了人们对自己和他人变化大小的感知是否存在差异。四个研究对比了人对自己和他人变化的判断,发现提及自己的变化和他人的变化时,人们都想到积极的变化,并且认为自己比他人变化更大。这是因为相比判断他人,人在判断自己时提升动机更强,希望自己不断变好,从而认为自己的变化大于他人。  相似文献   

12.
人有一种奇怪的心理,那就是往往容易站在自己遭受磨难的立场上去揣想别人,觉得别人都比自己过得逍遥、幸福,相比之下,自己则成了世界上最晦气、最不幸的人了。  相似文献   

13.
推销自己     
生活是一连串的推销。我们推销商吕,推销计划,也推销我们自己。诚然,并非每个人都懂得如何推销自己;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只要我们学会推销自己,几乎就可以推销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就习以在未来社会里举重若轻、无往不利。推销自己,需要信心与勇气。因为,信心...  相似文献   

14.
梦想画板     
约翰·亚萨拉夫是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从1995年起,他开始尝试做“梦想画板”。凡是他想要达到的目标,比如手表、车子、房子等等,都用文字和照片的形式贴在“梦想画板”上。他每天都观看自己的“梦想画板”,不断地激励自己努力拼搏,以便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15.
清醒     
西方著名的剧作家成尔德的剧本《我的家乡》中,有一个年轻的母亲死了,她变成了鬼魂,再回到人间重新检视自己的一生。生时的一幕幕经历重新在她的眼前一一掠过,她敏锐地发现,自己本来是生活的主人,可是自己对于每一件事情竟然并不在意。甚至很多时候,当重大的事情发生时,自己也是在很随意地应付了事。自己的一生当中,很少有头脑清醒的时候,大部分时候都是浑浑噩噩。她非常后悔,心想要是自己活着的时候能够清醒地对待每一天每一件事情,自己的一生绝对不会是这个样子的!  相似文献   

16.
皮尔·卡丹从时装、餐饮到化妆品,构筑起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王国。目前,他在全球98个地区拥有分公司,雇员超过20万人。他曾风趣地说:“我能够喝我自己生产的酒,到我自己的剧院看演出,在我自己的餐馆里就餐,在我自己的旅店里睡觉,穿我自己生产的服装,用我自己品牌的香水……”曾有人向皮尔·卡丹请教过成功的秘诀,他很坦率地说:“创新!先有设想,而后付诸实现,又不断进行自我怀疑。这就是我的成功秘诀。”的确,从1959年的成衣革命,到率先给自己制作的服装印上自己名字的缩写字母,都无不体现着“创新”二字。时装是心灵的外…  相似文献   

17.
我也幸福     
年少时,有过许多梦想,梦想自己将来叱咤风云、轰轰烈烈,梦想自己将来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那份壮志、那份豪情简直不可一世。  相似文献   

18.
宽恕     
因原罪的遗害,人对得罪自己的人,都不容易或不愿意宽恕;甚至为显示自己的威力才智高人一等,而设法趁机报复,以展示自己并非可欺之辈。在古犹太人的法律中,也有“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之说。主耶稣曾教导我们,应爱自己的仇人,为迫害己者祈祷,因万民皆是耶稣以宝血...  相似文献   

19.
引言 退离自己作为历史学家的实践去反思历史学科的当前状况、存在理由以及发展动向,总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人容易对自己的实践产生偏爱,倾向于把其实是自己的偏爱当做“最好的实践”。正如在历史写作中避免视角性是不可能的(洛伦茨,1997),  相似文献   

20.
一、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够赚钱,并且什么时候都应自己赚钱今年35岁的马修·德尔是美国芝加哥的不动产大王塞缪尔的儿子。塞缪尔虽然拥有14.6亿美元的资产,但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他一直都认为,“要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够赚钱,并且什么时候都应该自己赚钱。”他不想让马修坐享其成,而是鼓励他自己创业。1988年,马修从伊利诺伊大学毕业。塞缪尔并没有把他安排到自己的公司工作,而是让他到社会上去自谋职业。马修在一家计算机公司干了15个月,赚到了4000美元。然后,他用这4000美元做本钱,成立了普罗米修斯科技公司,走上了自己创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