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各位同志! 伦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道德建设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李奇同志是我国著名的伦理学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拓者。今年,我们喜逢李奇同志八十寿辰和从事伦理研究三十八周年。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庆贺的。但我们认为,向一位著名学者祝贺的最好方式,是研讨和发扬他的学术思想。为此,今天我们和伦理学界的同志欢聚一堂,共同举行“李奇同志道德思想研讨会”,对她表示热烈庆贺,同时也利用这一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伦理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员、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李奇同志,于2009年11月17日19时在北京协和医院不幸逝世,享年96岁.李奇同志是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自1955年调入北京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地研究伦理学的基本理论.改革开放后,李奇同志积极筹备建立了中国伦理学会,被推举为中国伦理学会第一届会长,积极推动学会会刊<道德与文明>的筹备创刊,并任<道德与文明>第一任主编.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举办的李奇同志道德思想研讨会于1993年7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首都的著名哲学和伦理学者、她的战友、同志与学生,以及来自天津、湖南、四川、山东、陕西等省市的伦理学者约50余人参加了会议。 李奇同志是我国著名的伦理学家,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北平作地下工作。1938年到延安,先在马列学院学习,以后长期在出版、教育和党的宣传部门工作。1955年调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开始研究历史唯物主义和伦理学。她是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10月11日,由中国伦理学会青年伦理学工作者委员会、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伦理学前沿与青年学者的学术担当"高层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李建华教授、王小锡教授,《新华文摘》杂志社副总编王善超,《道德与文明》杂志社主编杨义芹,《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社副主编李义天以及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曹刚、李培超、田海平、唐文明、王露璐、杨  相似文献   

5.
温克勤,男,1936年9月生,天津市人。1957年至196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习。毕业后先后在北京师院(现为首都师大)政教系、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学习通讯》杂志社、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社科院哲学所、伦理学所工作。1996年11月退休。退休前曾任哲学所、伦理学所所长、《道德与文明》常务副主编、主编。社会兼职主要有天津市社联常委、中国伦理学会理事、天津市伦理学会会长等。著有《中国伦理思想史》(合著)、《伦理百科辞典》(合著)、《伦理学简编》(主编)、《中国职业道德概论》(主编)、《管理伦理学》(主编)、《中华五千年美德》丛书(主编)、《中华名人与治国》(主编)、《毛泽东伦理思想的理论与实践》(主编)等,发表论文百余篇。所著《中华五千年美德》丛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道德》论文获中宣部1993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项目奖。1991年获天津市"八五"立功奖,1992年十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6.
近期,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了王磊先生选编的《马克思恩格斯论道德》一书.此书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节选了近二百段与伦理、道德问题相关的论述,全书有二十余万字,内容丰富,条理清晰.该书除了按时间顺序编排内容目录之外,还按专题分类编排了"内容索引".这样,既能为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的学者提供方便,又能为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及现实道德问题的学者提供方便.这对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大学生、研究生以及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研究、教育、宣传的人们也都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奇是新中国伦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她对伦理学所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从而使道德研究科学化.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道德与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互动关系,并且进一步从历史的视角探讨了道德理论科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是新中国伦理学学科建设的起始点,冯定、李奇、周 原冰和罗国杰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他们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伦 理思想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科建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艰辛的探索。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伦理学者从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献入手,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史 为突破口,由史入论、以史融论、史论结合,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诸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面对新时代道德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中国伦理学人理应对自己提出更高的学术追求, 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推向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10月,《中国经济伦理学年鉴》(2012)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至此,《中国经济伦理学年鉴》(以下简称《年鉴》)已出版10卷。《年鉴》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南京师范大学共建的经济伦理学研究所编辑出版。《年鉴》编委会主任为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教授,主编为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伦理学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小  相似文献   

10.
曾钊新,男,1937年生,湖南汝城人。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伦理学家和社会学家。196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曾担任中国伦理学会理事,湖南伦理学会副会长,湖南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中南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系主任,中南工业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所长。曾钊新先生也是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钊新先生是我国在道德心理学和伦理社会学两个领域的开拓者,创造性地提出了时年道德和场合道德等重要学术范畴,在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影响。2010年曾钊新先生荣获中国伦理学终身成就奖。在人的哲学、教育哲学、文化哲学等领域也有突出成果。主要著作有《人性论》、《道德心理论》、《道德与心理》、《道德心理学引论》、《伦理社会学的虚与实》、《午后清唱》、《教育哲学断想录》、《伦理十讲》、《教育漫话》、《曾钊新文集》(共四卷)等,主编负面文化研究丛书、伦理新视野丛书。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第二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评选办法》,经中国伦理学会"第二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评审专家委员会严格评审,十名同志被选为"第二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王强(上海市委党校哲学部)、冯昊青(浙江师范大学政治伦理研究所)、曲红梅(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朱辉宇(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李义天(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伦理学教研  相似文献   

12.
正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组织,人大暨中国伦理学代表团在中心主任葛晨虹教授的率领下于2014年9月28日至30日访问了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并与对方进行了广泛而富有成果的学术交流。代表团成员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焦国成、肖群忠、温海明教授,郭清香、张霄副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湖北大学江畅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周中之教授,《道德与文明》主编杨义芹研究员,《齐鲁学刊》杜振吉教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说,是随着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奠定了科学地研究道德问题的基础,他们在从事革命活动的初期,就非常注意了解、研究和总结无产阶级的道德面貌,揭露了剥削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道德的阶级局限性和虚伪性,批判地改造了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和空想的伦理学说,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说体系。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说。其主要贡献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详尽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明确地提出了关于共产主义道德的学说,具体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实际生活中的若干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11月25日,湖北省伦理学会、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杂志社和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在武汉市召开了"以《人本伦理学》为线索的理论伦理学研讨会"。《人本伦理学》是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韩东屏于2012年推出的专著,对伦理学的诸多一般性问题给出了新的解释。来自全国二十多所高校的五十多位学者,对一系列原理层面的伦理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经济伦理与跨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会于1998年6月23日—26日由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国际中国哲学学会、江苏道德建设中心和《群众》杂志社发起,在南京召开。有近60名学者和理论工作者与会,其中有来自美国、新加坡和香港的学者近10名。与会者围绕“经济伦理”的定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  相似文献   

16.
今年10月,是《道德与文明》创刊的10周年。 1980年6月,从中国伦理学会成立起,即开始酝酿筹建伦理学专业理论刊物,以适应伦理学教学研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迅速发展的客观需求。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和指引下,经过全国伦理学界同志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在中国伦理学会和天津社会科学院的直接领导下,《道德与文明》于10年前问世了。她初名《伦理学与精神文明》,1982年10月试刊1期,  相似文献   

17.
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更高水平上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提升民众的幸福指数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由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四川省伦理学会、西南交通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道德与文明》编辑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等联合主办,西南交通大学承办的全国"道德与幸福"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4月12日至13日在四川成都召开.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出席会议并作了主题发言,全国各省市从事伦理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七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以"道德与幸福"为主题的学术论文108篇,现将有关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魏英敏,男,1935年6月生,辽宁盖州人,满族。1956-196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读书,1960年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和青年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工作。1970-2000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工作,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位委员会委员;长期担任北京大学伦理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伦理学会理事,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等。曾任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审定委员会委员、劳动部国家职业学校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职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共青团中央,青年思想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理事,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道德科学研究院特邀客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著有《当代中国伦理与道德》、《伦理道德问题再认识》,主编有《新伦理学教程》、《毛泽东伦理思想新论》、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职业伦理学》卷、《为人民服务伦理意义新探》等。党德第一规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首倡者(见《学习与探索》1996年第9期试论党政干部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9.
道德是什么     
60年代的苏联伦理学者们都把施士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伦理学原理》中的道德定义作为经典定义,认为道德“通常是指人们的行为的原则或规范(规则)的总和,这些原则或规范调整人们彼此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社会,对一定阶级、祖国、家庭等的关系,并且受到个人信念、传统、教育,整个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力量的支持。”到了70年代,由于苏联学者把价值哲学方法应用于伦理学,对道德的本质,道德的范围,道德的特征、功能和结构等问题的研究深入了,道德定义的表述发生了变化。在1976年季塔连科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把道德界定为…  相似文献   

20.
20 0 4年 1 1月 2 7日至 2 8日 ,由中国伦理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及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共同举办的“第四届两岸伦理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台湾与大陆学者共八十余人出席了会议。大会开幕式由中国伦理学会会长陈瑛主持 ,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罗国杰、中华伦理教育学会副会长 (台湾 )张启泰、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分别向大会致辞。大会发言阶段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葛晨虹主持 ,大陆学者夏伟东、李兰芬、台湾学者孔祥祺、朱秉义 ,在大会上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