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西方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论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浩生 《心理科学》2001,24(6):680-682
多元文化论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论思潮试图摆脱传统心理学对西方主流文化的依赖性,把心理学建立在多元文化的基础。本文在分析西方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论思潮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基本主张,并对这种思潮的意义及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认为它是继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之后心理学的第四力量。  相似文献   

2.
现代西方社会思潮,是指产生于西方社会、发生于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思潮。它派系庞杂、学说众多,但这些思潮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因而又有如下共同的特性。(一)非理性主义倾向。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最早源头,可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哲学上的非理性主义流派——意志主义。叔本华、尼采的意志主义引发出以无意识、泛性论等非理性的“欲”为主要特征的弗洛依德主义,以及以个人的情绪体验为核心的存在主义,影响到以社会批判为核心,鼓吹“爱欲解放”论的法兰克福学派。这一影…  相似文献   

3.
非理性主义思潮崇尚直觉、贬抑理性;追寻自我、鄙弃社会和传统。以生物学观点说明社会、人生、认识和道德,是这一思潮的显著特征;而幻灭、悲观、恨世和虚无主义的情调则充斥于这一思潮多数学派的著作中。这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深刻危机的思想表现,它既象是一种恓恓惶惶、无可奈何的预言,又象是一曲悲凉的挽歌;它以其浪漫主义的气质和精彩的表现形式而有力地渗透于整个西方社会之中,从而深刻地影响了现代西方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西方反科学思潮是人类文明史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哲学和文化思潮。它与科学相伴而生,又尖锐对立。西方反科学思潮在哲学层面激化了理性与信仰的矛盾;在文化层面,加剧了科学与宗教、人文的分裂。然而,要化解冲突,消除裂痕,圆融分歧,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便是返回中世纪,寻迹西方反科学  相似文献   

5.
当代西方情感主义伦理思想是英语国家近三十年成长起来的一支相对独立的社会道德思潮,汇聚了当代西方反理论主义、社群主义等多种批判性思潮为一体,力图从道德情感主义的进路回应规范伦理重建和启蒙筹划问题,拒斥传统道德哲学的规则主义倾向。当代西方情感主义伦理思想主要以女性关怀伦理学和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为内容代表,它们在理论上注重经验描述的方法,在价值观上主张"关怀/关心"地行动优先于抽象的道德规则,对"他者"的责任意识优先于对"个体"的权利意识,这些内容主张反映了当代西方在道德理念上的进步。"移情"是当代西方情感主义伦理思想的核心概念,它被当代道德情感论者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反映了当代道德情感论者注重追求道德行为过程中"自我"与"他者"的平等参与和共同受益,以及由此对道德行为者产生的实际心理感受的伦理精神。"移情"的提倡也对当代西方政治、经济等活动产生了广泛影响,孕育出一种"移情的文明"之启蒙精神。  相似文献   

6.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马克思主义漂洋过海来了,何以迎之?我们思考良深,兹述说一二,以求正于贤哲。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何种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股以马克思主义面目出现的思潮,它是真的马克思主义,还是假的?它果真是象其自诩的那样是适合现代工业社会的、向前推进了的马克思主义,还是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反马克思主义?我们认为,对西方马克思兰义的性质现在还是不下结论为好。因为我国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刚刚起步,对其主要人物的主要著作尚未有深刻的研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初,在帝国主义时代,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出现了两个思潮,即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运动(包括作为实证主义哲学变种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和现象学——存在主义运动。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这两个思潮的产生,从阶级根源上看,是体现了帝国主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西方社会思潮如拜金主义思潮、个人主义思潮和普世价值思潮等不断地涌入中国,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冲击。为此,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并且要不断优化当代社会思潮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途径,同时还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的逐渐开放,西方艺术思潮不断涌入我国,西方的艺术理念、绘画技巧等对中国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中国画走上了改革创新的路子,产生了不少新的创作思路,开创了不少新的技法和新的表现形式,中国画的创作逐渐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开阔青年大学生、研究生的理论视野,增强对当代外国思潮的鉴别能力;促进不同学科的信息交流,南大研究生会举办了“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系列讲座。该讲座于4月5日开始,5月8日结束。全讲共分十个专题。主要内容有:美学与丑学、萨特与存在主义、《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量子力学的哲学论战、弗洛伊德的学说及影响、西方  相似文献   

11.
《孽海花》记述了中国新旧交替时期复杂的社会现象,由于它出现于封建社会逐步破裂,民主革命兴起,西方列强入侵的特殊时期,受新社会思潮的影响,作品在思想内容和叙事结构上都有异于传统,呈现出由古典向现代的过渡性。在叙事结构上有着双重性特点,既运用传统章回小说的模式,又有西方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12.
万俊人同志近年著作的《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部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和论证自19世纪中叶以来现代西方伦理学各种思潮和流派的发展脉络的学术专著。它揭示了现代西方伦理学的理论传统,历史转换和一般特征,并对现代西方伦理学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科学文化背景作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与描述。其文笔清新、分析透彻,材料丰富、深入浅出,不仅精细富实、凝重洗炼。而且自成一家,别开生面,是一部熔历史与理论于一炉,集叙评与论证于一体的史论结合、史  相似文献   

13.
##正##一、晚近"复古"思潮及其两种进路晚近十年,中国思想学术界,被一种复古思潮所包裹。本土的"国学"和西方的"古典思想",都成为学术研究的热门。这股新千年以来的复古思潮并非凭空而降,它的迅猛兴  相似文献   

14.
风靡于现代西方的结构主义并不是统一的哲学派别,而是一种由结构主义方法论联系起来的学术思潮。泛于这股思潮的主要是些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研究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者。这些学者各自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发表了一系列别具一格的学术著作,提出了独树  相似文献   

15.
多元文化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刍议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随着西方社会人口比例的改变,以及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冲击,西方传统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多元文化的咨询与治疗理论(MCT理论)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它试图弥补传统咨询与治疗理论忽视文化因素的不足。MCT理论认为,应修正传统理论中的文化偏见,在咨询过程中增强文化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运气均等主义与个人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罗尔斯的《正义论》出版以后,对西方的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重新促成了西方对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的热潮。在罗尔斯作品的推动之下,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运气均等主义思潮,在西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伊丽莎白·安德森在对当代西方平等理论的总结中指出:“现在运气均等主义在均等主义者之中是一种占有统辖性地位的立场,这可以由认同它的一群理论家所证实,包括阿内逊(Arneson,1989)、科亨(Cohen,1989)、罗纳德·德沃金(Dworkin,1982)、内格尔(Thomas Nagel,1991)、拉科斯基(Rakowski,1991)和罗默(Roemer,1994)。帕里…  相似文献   

17.
现代认知心理学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认知心理学思潮起于五十年代中期,六十年代之后迅速发展,因U.奈索(U.Neisser)1967年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一书而得名。到了八十年代,它已成为当前西方心理学界盛行的一个新流派,基本上取代了行为主义心理学而在西方心理学领域居主导地位,心理学中的许多研究领域如发展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心理药物学、社会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等等,都已变成了认知心理学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与心理学中的社会治疗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对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掀起了一次社会科学的“后现代”转向。心理学中的社会心理治疗理论就是这种变化趋势的一个明显体现。以后现代的视角重塑了传统心理治疗理论 ,由以往对个体的过分关注转向了对广泛的文化、历史方面的关注。从而成为后现代思潮中影响重大的理论流派之一。1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后现代主义是 2 0世纪末西方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思潮。后现代思潮是对“现代”西方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的一次重要变革 ,是对现代的主流科学认识观的怀疑 ,特别是对长期主导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  相似文献   

19.
作为科学思潮的对立面长期存在的反科学(anti-science)思潮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和文化现象。现代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负面影响使得对科学技术的质疑、批判乃至否定愈演愈烈。由此,西方反科学思潮吸引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广泛关注。针对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西方反科学思潮的研究缺乏系统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伦理观念经历了一个变革过程。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到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代表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进步思潮同代表封建顽固势力的旧思潮进行了较量,而进步思潮的主流属于前期的改良主义思想和后期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中国资产阶级伦理思想形成、产生和发展,以国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逐步发展为基础,以近代西方伦理学说的输入为条件,以改造中国传统思想、促成中西文化思想的溶合为途径。中国近代进步思想家,在接触和吸取西方文化思想过程中,曾力图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思想体系。这种伦理思想,在激励爱国主义道德情操,批判封建纲常伦理,为资本主义自由发展提供道德依据等方面起了历史进步作用。国际国内的特殊历史环境,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近代西方有关理论思想的移植,它对封建伦理并没有作出系统地批判性总结,更未能在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占过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