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片新闻     
《佛教文化》2013,(4):10-17
前不久,江西庐山东林寺方丈大安法师带领四众弟子近400人从东林寺出发,行脚至东林寺净土苑,朝拜东林大佛。路程全长25公里,这也是大安法师第一次率领众多弟子在此路线行脚。(图/东林寺)  相似文献   

2.
游学行脚是佛教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佛教的一个优良传统。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创宗立派,许多有名的大和尚与宗派的创立者,通过国内外问道求法,成为一代宗师。游学行脚不仅仅是游山玩水,更重要的是博学众长,深刻领悟佛法。  相似文献   

3.
妙醒 《法音》2004,(12):42-42
10月22日,山东青岛湛山寺张灯结彩。湛山佛学院开学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国家宗教局杨同祥副局长、山东省宗教局局长于洪文、青岛市副市长张若飞莅会致词祝贺。中国佛教协会派妙航法师送来贺信、贺礼。来自海内外的诸山长老、护法居士百余人参加了庆典。  相似文献   

4.
启册观往载,摇怀考今情。 终古已寂寂,举世何营营? 悟彼九仙妙,超然全至精。 凝神契冲玄,化服凌太清。 心同宇宙广,体合云霞轻。 祥风吹羽盖,庆霄拂霓旌。 龙驾朝紫微,后天保常名。 岂如寰中士,轩冕矜暂荥。  相似文献   

5.
《法音》2014,(5)
正本刊讯5月6日(农历四月初八),为本师释迦牟尼佛诞辰吉日,杭州市佛教界举行2014"东南佛国·杭州"托钵行脚——福慧行大型佛教慈善活动,再现佛陀时代比丘僧团的托钵行脚生活。灵隐寺"杭州云林公益基金会"揭牌仪式也于当日正式举行。早上八点半,在市佛协会长、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及副会长定本法师等诸山长老的带领下,灵隐寺法师与杭州市属各大寺院法师、杭州佛学院学僧  相似文献   

6.
法苑谈丛     
(一)名山自禅宗在唐代盛兴以后,禅徒常常游方学道,主要是寻师访友,以求发明宗旨。如赵州从谂八十还行脚,汾阳善昭平生参八十一员善知识。当时所谓“参方”、“行脚”,并没有固定的去处。到唐末时,信徒集中朝拜的地方有四处:一是五台山——文殊菩萨圣地;二是泗州普光王寺——僧伽大圣圣地;三是终南山——三阶教圣地;四是凤翔法门寺——佛骨圣  相似文献   

7.
普正 《法音》2003,(11)
本刊讯9月23日至10月2日,应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的邀请,中国佛教协会组成了以五台山普寿寺名誉住持如瑞法师为尼众团团长、以江西佛学院副院长妙安法师为男众团团长的修行体验代表团赴韩国参学。该团团员由来自广东、江西、湖南、山西、陕西、湖北六省的青壮年僧尼组成,其中比丘20人,比丘尼19人。在曹溪宗总务院教育部与俗离山法住寺、水晶庵的精心安排下,体验团成员每天早上3点钟起床,晚上9点休息,按计划进行了上殿、礼佛、坐禅、过堂、出坡、学习等共修佛事,以及行脚、讲座、座谈、《金刚经》研讨、体育运动、参访等各项活动。曹溪宗教育院…  相似文献   

8.
矛盾在哪里     
傍晚,一位老行脚僧人坐在树林边休息,观夕阳落山,听鸟雀归林。忽然,路前方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抬眼望去,只见一个满脸杀气的汉子怀揣利刀匆匆走来。  相似文献   

9.
简讯一束     
《法音》2017,(5)
正4月24日上午,北京大悲寺举行观音圣像开光庆典暨祈祷世界和平法会,中国佛教协会胡雪峰副会长、刘威秘书长、常藏副秘书长应邀出席。此尊观音像由韩国太古宗安心精舍赠送,韩国太古宗安心精舍住持法眼法师和岛山总务院长率173名信众出席庆典活动。法会前,胡雪峰副会长、刘威秘书长亲切会见法眼法师、岛山总务院长一行。(李智睿)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17,(1)
<正>本刊讯2016年12月11日至15日,应荷兰龙泉大悲基金会邀请,学诚会长一行4人赴荷出席乌特勒支龙泉大悲寺开光一周年庆典,并参加乌特勒支大学举行的汉传佛教佛学讲座。访荷期间,学诚会长先后与荷兰佛教联盟主席Michael Ritman、前主席André Kalden,荷兰大悲禅社创办人智友禅师,荷兰禅川寺住持古道天庆禅师,荷兰龙泉大悲基金会主席胡  相似文献   

11.
大约一千五百年前,禅学传至一位名叫菩提达摩的印度行脚禅师。一般印度游僧都喜欢到国外云游,菩提达摩也同样离开家园,沿着前人踏出的通途来到中国。到南京(建康)后,他便去拜见当时的梁武帝.武帝非常高兴地接见了这位印度高僧。  相似文献   

12.
灵山遥遥,云海茫茫。举目四望,路在脚下。试做云游者,诸事抛身后。青山来相伴,绿水解忧愁一九九九年三月三日至三月六日,上海圆明讲堂九位青年法师,苏州灵岩山佛学院四位研究生法师,及三位护法居士一行,由上海出发徒行脚至苏州木渎镇(一百公里),再由木渎镇三步一拜至心顶礼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道场———灵岩山寺。效法祖师先贤单丁行脚行谊百千万亿分之一。其中法喜艰辛,惟有行者自知!至诚的发露,虔心的体现,衲子性天然效法先贤瞻风行,始知艰辛何处生长老的慈爱,归来的感受,谁解行者心!行者当努力 大道在其中——上海苏州青年法师行脚朝…  相似文献   

13.
纪华传  安修 《法音》2010,(8):22-27
<正>高鹤年(1872-1962)是中国近代著名佛教居士,同时也是一位为朝山访道而四处行脚的旅行家,以及为赈灾救难而四处奔波的慈善家。他生活的时代是中国遭受内忧外患、人民饱受苦难的时期,也是中国佛教历经艰难百废待兴的时期,佛教界忧国忧教的高僧  相似文献   

14.
2013年元旦的清晨,鸟呜声声,清净十分,当第一缕阳光照在海天佛国普陀山时,一位身着衲衣、光脚着罹的行脚僧人,已经在莲花道上开始了他一天的朝拜。这是常住法师,他口中默念圣号,三步一叩,向着佛顶山的方向缓缓行进。  相似文献   

15.
大盗皈佛记     
1 万山丛中有小孤山,小孤山上有座寺庙,寺庙里有个老和尚。寺是荒寺,残壁断垣。老和尚半生行脚化缘,志在修葺,钱财聚足了,老和尚却力不从心了。想物色一个徒弟,助他完成宿愿,拜托了山外几位大德,半年没有音讯。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6,(2)
正(2015年12月9日于荷兰乌特勒支)尊敬的范登奥斯藤副省长、范扎嫩市长,尊敬的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裴飚巡视员,尊敬的荷兰佛教联盟主席瑞特曼先生,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今天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上午,在荷兰乌特勒支市隆重举行了龙泉大悲寺开光典礼,中国内地在荷兰的第一个汉传佛教道场从此诞生。下午的研讨会也是嘉宾满堂、座无虚席,来自不同国  相似文献   

17.
游寺偶感     
《法音》1991,(6)
因着可喜的因缘,得随洪丕谟老师一游崇明岛上的大寺——寿安寺;也因着行脚的因缘,刚进入香烟缭绕金碧辉煌的寺内大殿,在点鼓的节奏声中诵经持咒。于是乎我领略了宽恕、宁馨、纯厚、圆满的氛围,透视到人生空灵明静素朴真诚的质里。  相似文献   

18.
万里长空、烟云千重,禅心如盾、袈裟如风:行脚在娑婆世界。行万里路,破几多书。福州开元寺方丈本性法师,用《踏破芒鞋》的时空笔记,将自己在德国等众多国家和地区参访、求学、修行的见闻和感悟娓娓道来。他用僧眼洞察世间,将不同文明背景下佛教文化生态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以及民风民俗生动地呈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9.
<正>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教与其他思潮一起,是当时中国文化精英在现实处境中寻求民族救赎、在传统文化中建构新身份的诸多途径之一,也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对中国现代文学风貌的塑型。当时的中国现代作家中有很多人关注过基督教思想并创作了与基督教相关的作品。这些作家被基督教的救世精神与人本主义品格所吸引,特别关注其镌刻在平民精神中的博爱特质。比如,在老舍的《大悲寺外》中,黄学监就是一位具有  相似文献   

20.
杨虎 《现代哲学》2022,(2):153-160
妙有微妙至极、不可思议、圆融无碍等义,观妙即原初生活领悟。妙之究竟义在于圆融无碍,即于一切事情而观其“无分别相”,观“物”即“无”。在如何“观妙”的思想方法问题上,藉由天台佛学“妙”论的启示,引出“绝待”观妙的圆融思想;“圆融”又蕴涵了“相即”,“绝待”之“即”方是“圆即”,这需要通由从“分别心”到“无分别智”的“观法之切转”透显,观法切转无转相。通由圆融存在观法,转出“妙生万物”的思想方向,不舍于物而“即物”以“妙物”,在生活的相续中不断成就个体的自由与事物的自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