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向天空的水我曾在一所乡中学读高中。据我观察,从这所乡中学毕业的,考上大学的寥寥无几。于是,我有了自暴自弃的想法。一次,班主任跟我谈心。班主任问,水能流向天空吗?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规律,水怎么可能流向高处、流向天空  相似文献   

2.
不舍一众生     
一天晚上,一个人做了个梦,梦见和菩萨一起走在沙滩上,沙滩上都有两对脚印,一对是他的,另一对是菩萨的。但是梦境中有好几次,沙滩上都只有一对脚印而已!而那些时候都正好是他生命中最低潮,是最难过的时候。他困惑地问菩萨:“你说你会寻声救苦,一旦我誓愿跟随你,你就会一直在身边护持我,但是为什么在我生命中最痛苦的时候,沙滩上却只有一对脚印而已!为什么在我最需要慰助的时候,慈悲的你却舍我而去?”  相似文献   

3.
正那年,我高考落榜,父亲带我去看黄河。那时,黄河已进入枯水期,看着干涸的河床,父亲问:"这河要流向哪里呢?""河水都干涸了,它还能流向哪里呢?"我说。"不,它在流向大海。""河水断流了,它怎么流向大海呢?""虽然河水断流了,但它的河道改变了吗?没有,它还是指向大海;它的目标改变了吗?没有,它的目标还是大海。一条河,只要它流向大海的方向不变,只要它流向大海的目标不变,它的枯水期,它暂时的停滞,它所走的弯路,它所遭遇的坎坷和挫折,都是  相似文献   

4.
问题:我虽然想了解你,但我不知道是否会更好地了解你,也许会对你了解得更差吧;但是,我认为《行动报》上的解释还是会引起对你的更多误解的。“绝望”、“孤独”这些字眼,在一篇讲存在主义的文章里比较更为强调。而我似乎觉得,在你那里,“绝望”或“苦恼”,是某种更根本的东西,不单是指一个感到孤独而必须作出决定的人的决定而已。这是对那种并不是任何时候都产生着的人生条件的感受。人在任何时候都要进行选择,这是不待言的,然而,苦恼和绝望却并不是通常总要发生的。萨特尔:显然,我不是想说,当我在蓍草和巧克力冰糕之间选择的时候,我是在选择苦恼。苦恼是经常的,在这意义上,我的最初的选择是带有经常性的。事实上,据我  相似文献   

5.
为自己歌唱     
在洗澡的时候,我喜欢哼歌;在一个人走路的时候,我喜欢哼歌;在看书高兴的时候,我会哼歌。我不需要别的听众。在我快乐的时候,我就用最质朴最简单的方法——哼歌来表达。有的时候,我莫名其妙地一个人笑,因为那时我内心正高兴着呢。朋友说我唱歌真难听,还那样喜欢唱。我不在乎,我喜欢这样,高兴的时候为什么要板着一张脸呢。其实,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很多人,都喜欢这样没有目的地哼歌,听众就是他自己,那是一种真正发自内心的喜悦,比那些在舞台上跳来跳去唱歌的人更让人高兴。  相似文献   

6.
在明真法师圆寂周年忌辰即将到来的时候,台北松山寺退居灵根法师给我来信,说是《狮子吼》月刊准备出专辑来纪念这位慈悲的老人,并约我写篇文章.我是明老的学生,写点东西以表缅怀之意,自是义不容辞的.然而,当我提笔伸纸、准备构思的时候,却又不知从何写起.原因之一是明老的文章道德和他在佛法上的修持和见地,都是极难把握的.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在平实中蕴含着高深,看似平常,却难企及.怎样恰如其分地写出明老平实而高超的宗师风范,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原因之二是明老对  相似文献   

7.
儿子刚会说话的时候,无论拿谁的照片问他,他都说“这是妈妈”,每次我都乐不可禁,丈夫却在旁边正色道:“不要笑,在孩子的心目中,母亲是他的整个世界”。我笑容顿失,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从那以后,我开始更细致的观察儿子。的确,在他尚未接触社会的时候,母亲便是他的世界,母亲的喜怒哀乐,直接影响幼儿的  相似文献   

8.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高一的学生。我总是很自卑,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这种自卑似乎与生俱来。在我小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初中的时候,惟一让我自豪的是我的成绩还比较好。现在上了重点高中,同学们的成绩都很好,而且大部分都是全面发展的那一类,而我却一无是处。我也越来越自卑了,我该如何找回自信呢? 四川小希  相似文献   

9.
浪子回头     
张士好 《天风》2001,(12):31
我很小的时候,每逢星期天就跟着妈妈去教堂做礼拜,常听妈讲:“听神的话,做个好孩子。”才七、八岁的我搞不清神是谁,上帝在哪里,只是朦胧的认识——看不见、摸不着的。 上初中的时候,我多了许多新同学、新朋友,同时也结交了一群“死党”,我称呼他们为“兄弟”,我的行为因效仿他们起了质的变化,当他们逃课的时候,我也跟了去,他们抽烟、喝酒时我也跟着学,他们深夜不归、娱乐狂欢时,更  相似文献   

10.
有一首诗名为《替代》。诗中写道:“不是同你一起行走,我要与你一起爬行。不是同你进行交谈,我将寻找与你沟通的途径。不是让你与世隔绝,我将与你一起历险。不是只注意你不能做什么,我将用爱去奖励你能做的事。不是为你感到忧伤,我将永远尊重你。”这首诗传达的主要思想——对孩子生命的尊重,强烈地敲击着我的心灵。我是一个孤独症孩子的母亲。想想自己在更多的时候,是在要求孩子与“我”同行,而不是站在他现有的起跑线上与他一同“爬行”;更多的时候,是在要求孩子与我交流,而不是设法与他沟通;更多的时候,是在要求孩子不要在公众场合“失态”,而不是放下我的自尊帮他适应这个社会;更多的时候,是在指责孩子的过失,而不是用爱激励他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更多的时候,是在将自己的委屈、焦虑、无奈、绝望、狂躁、自卑等不良情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5,(7)
<正>《哥林多后书》10章中有这么一段话:"我保罗,就是与你们见面的时候是谦卑的,不在你们那里的时候向你们是勇敢的,如今亲自藉着基督的温柔、和平劝你们。有人以为我是凭着血气行事,我也以为必须用勇敢待这等人。求你们不要叫我在你们那里的时候有这样的勇敢。"(林后10:1-2)"见面的时候是谦卑的,不在……的时候……是勇敢的",这是哥林多教会的信徒对保罗的批评。使徒在书信中  相似文献   

12.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您好,我今年12岁,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我 认为自己是个活泼可爱、有责任心的好孩子,但我 现在很不快乐。上学期竞选班长的时候,我偷偷为 自己投了一票,最后当上了班长,我觉得很惭愧,在 大家面前抬不起头。同学们好像也都知道这件事,有 一次他们在一块玩,指着我说"瞧他那熊样!"我 心里很难受,您帮帮我吧。 亮 亮 亮亮:  相似文献   

13.
人类处在罪的阴影之下,同时又摆脱不掉父亲的慈恩.在我们里面有一股力量,迫使我们去做我们不要做的,也迫使我们不去做我们知道该做的.这股力量的正确名称是罪.正像圣保罗所说的:"我所作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愿意的,我并不作;我所恨恶的,我倒去作."(罗7:15)他接下去说,是住在我们里面的罪使我们成为这样.<路加福音>第15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离弃上帝的道路的时候,我们不是处在上帝创造我们时愿意我们处在的地位.然而这不必成为自暴自弃的理由,浪子即使在为主人看管猪群的时候,也还是他父亲的儿子.耶稣对浪子具有很大的信心,说他"醒悟过来",说他又成为他自己.父亲对他的回归始终没有放弃希望,他等待着他的回归.我们不要把人生看为不变的.我们都在变化之中,我们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像一只死了的、僵硬的、钉在硬纸片上的蝴蝶标本.我们是一个来自过去、活在今天、展望未来的活的能努力的主体.浪子也好,我们每个人也好,都是在改变之中,我们都是上帝手中的半成品,这给予浪子和我们每人以希望.  相似文献   

14.
宗教现象学     
宗教现象学(荷兰)范·德·莱乌1.现象学是对现象的系统论述,而宗教是一种逃避我们观察的终极体验,一种在其本质上是,并且仍将是隐蔽的启示。可是,我将怎样对待如此总是逃避和隐蔽的东西呢?我怎样能在没有现象的时候继续谈论现象学呢?我到底应该怎样来指称“宗教...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16,(3)
正人总是有限的,就算是再坚强的人,也会有软弱、力不从心的时候,因此,也会有缺乏信心、忧虑担心的时候。耶稣知道他的门徒在他们侍奉的道路上,一定会经历各种磨砺,甚至也会有失望灰心的时候,在他对门徒的临别教导中,耶稣特别强调门徒在他里面的平安,并让他们放心,叫他们要有勇气。耶稣说:"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  相似文献   

16.
我要探讨的是,在人的生命开始发展过程中,“我”是什么时候存在的。我认为,人们找到了“我”的存在,从而认识自己的造生者——天主,比之由仰观俯察,藉万物所呈现的德能,而认识天主,就更为亲切,而且亲切至至。 “趁上主可以找到的时候,你们应该寻找他;趁他在近处,你们应该呼求他。”(依55:6)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更新     
张云 《天风》2008,(6):44-45
人生苦短.在我经历了28年苦难的生活后,当我认识神的时候,再去理解它的含义时,我有了新的认识. 28岁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应是开花结果的好季节,而我的人生却在经历着苦难.原因是我得了绝症,为了治病我不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向亲戚借了债,但仍没有治好我的病.  相似文献   

18.
潘海洁 《天风》2003,(4):24-24
“所谓朋友,是在全世界上的人都离你而去的时候,唯一走来看你的那个人”。如果我们按照这个定义来衡量谁是耶稣的朋友,就是全世界的人都离开耶稣的时候,就是他最孤独的时候,就是他在十字架上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的时候,就是他为全人类舍身流血的时候,唯一走来看他的人。 圣经中清楚地记载,有几种曾与耶稣有关的人,在他上十字架之后的表现。从他们的态度,我们便可断定谁是耶稣的朋友。  相似文献   

19.
另一副容颜     
正我十岁那年,祖父带着我到集市上去买书包。去的路上,迎面也过来一对祖孙。祖父与他们说话,并借机向他们请教唐宋八大家都是哪八大家。随行的那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孩子脱口而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我还在一盆浆糊的时候,人家已经一脸自豪。尽管现在在我看来,这不是  相似文献   

20.
我家住在长春市。我爱人叫丁文光,是长春市第二玻璃厂工人。我们有六个孩子,大孩子在中学读书,二的、三的也都上了小学。每当我看到孩子戴上红领巾、背上书包上学的时候,每当孩子在我身边唱歌玩耍的时候,就深深感到了他们的幸福,同时也想起了解放前我在长春市仁慈堂十年的苦难童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