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培玲 《美与时代》2005,(10):14-16
一、人体彩绘的历史 综观大千世界,万物生灵,人体作为自然美的一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完美的造型.人体是自然界中最为复杂、和谐,最为匀称、庄重,最为灵巧、优美的有机结合体.其表情生动微妙,其躯体最富有音乐的节奏变化……总之,它可以唤起我们种种的审美意象及遐想.  相似文献   

2.
春犁     
司马红 《天风》2004,(1):52-52
春天是人的心灵和自然最为贴切的季节。 在这个季节里,春阳温情,春意氤氲,在春风里,我们领悟大自然的伟大,放飞思想的风筝,愿主无穷之生命的大能时刻充满我们,使我们活出你的生命,见证主的福音——  相似文献   

3.
陆玉瑜 《天风》2002,(6):46
与神相交是我们灵性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与神相交的过程,是我们寻求、渴望、切慕、等候、深爱、聆听及回应神的过程,与神相交也意味着神会更多介人我们的生命、思想及属灵的渴望中。基督徒要与神相交,首先要"自洁",才有信心求神驻在我们中间  相似文献   

4.
<正>一法律作为"禁止""禁令"本来关乎人之为人,使人获得实质性的自由。圣经中有关神圣法的叙述告诉我们:以禁令面貌出现的法律涉及的是人的实质性正义,联系着人之为人的秘密。明白这点,我们就可形成一个判断,即法律是一种人最为内在的事物,最为内在的规定,若没有"法""律""礼"这些"分开""定界""领域",人就无法理解"自己",不能"自己",无法"生活"下去。  相似文献   

5.
论案例教学与医学伦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医学伦理思维能力是医学伦理学最为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案例教学则是最有利于达到该目的的教学形式。我们在山东大学尝试进行了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伦理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外文化交流一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开放的中国不断成长,汲取外来文化,铸塑品格的必然之路。我们曾经熟知玄奘大师,他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对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但是在玄奘之前,法显大师则是开拓中外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交流的领路者,今天我们聚会北京广济寺,怀念法显大师的英雄事迹,讨论他的贡献,重续前缘,对我们坚持改革开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小磊 《美与时代》2014,(10):88-88
宗炳《画山水序》作为现存最早的一篇山水画论,其重要性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关于山水画本体的正确认识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的,特别对于那些最为根本的概念,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其中“道”和“理”则是核心范畴。这些都对当前山水画创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福柯是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最为深刻的代表者之一。在当代境遇中开启马克思与福柯的思想对话,有助于我们吸收福柯的合理创见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最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和理想,是整合和凝聚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伊斯兰教经学院学生是未来的高层次宗教人士,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培育对象。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探寻切实有效的培育路径,做好伊斯兰教经学院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现代商业伦理的伦理观念应该在遵循传统商业伦理道德基本观念的同时,不断汲取与融汇现代商业文化的价值观念,并发展成为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商业伦理精神.我们在遵循传统经济伦理中的一些基本伦理价值的同时,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分析和解决在现代商业境遇中的道德冲突并提炼出现代商业伦理之精神与核心价值观,这是当下研究现代商业伦理最为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美国交际心理学大师伯奈发现,在我们每天都不可缺少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有三种典型的交际关系,在它们之中,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我们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失常现象。  相似文献   

12.
在众多的图形设计领域内包装设计无疑是一种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紧密的设计形态。将商业利润的最大化作为唯一目标,会产生大量的包装垃圾,不但会污染我们的环境,同时也会异化我们的心灵。中国历史上的造物观念中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是一种相互支持,不分彼此的状态,而不是相互对立的存在。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商品经济作一定程度的互补和调和不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美与时代》杂志从创刊起,就致力于普及美学知识,探索美学走进普遍人生的途径。然而,美学是人类最为飘渺的思维之花,人生却是浩瀚无边、姿态万千的海洋,寻到一个最佳切入点,的确不是易事。20多年来的探索,有失败的痛苦,更有成功的欢乐。失败让我们反思,收获给我们经验的积累。至今,反思和积累终于使我们豁然开朗——创意、设计,就是审美和人生联系的纽带,是美学切入浩瀚人生的最佳之点!  相似文献   

14.
从各种课堂教学大赛中一路走来,阅读教学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第二课时.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追求所谓的精彩,赢得评委的深刻印象是根本原因.可是,我们的教学最终是要回归到常态,回归到本真的.第一课时的有效教学,就成了一线教师最为关注,也是亟待解决的研讨话题.  相似文献   

15.
思想品德教育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因为一个社会最为重要的就是社会成员的思想品德。就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来说,既包含着我们通常说的思想政治教育,又包含着一般的社会道德品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对象的青少年来说,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思想品德教育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6.
古遗址总是有一种撼动人心的残缺美,这 是废墟独有的魅力。 中国的废城墟多得数不胜数,而以石头城 特色驰名于世者却只有3座,其中新疆的塔什 库尔干石头城最为偏远、险要、神秘,留给我们 太多的未知和诱惑。  相似文献   

17.
<正>巴别塔的故事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旧约故事之一。当时人们联合起来希望建造通天高塔,但是上帝通过变乱语言,阻止了人类的计划。通常我们从这个故事看到的是上帝对人类骄傲自大的惩罚,但这段经文更想向我们传递的也许是上帝拯救的信息。一、确有此塔?巴别塔是像金字塔、长城等古建筑一样在历史中真实存在的吗?抑或只是一个寓意故事,是一个传说?笔者的观点,更多地倾向于它是一个真实的历史建  相似文献   

18.
知觉问题及其与感觉论的关系,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佛教哲学中最为复杂的认识论背景问题之一。它是印度认识论所讨论的核心。陈那(Dignga)、法称(Dharmakrti)及其弟子们认为,意识必定是反省的。他们指出,通过知觉,我们有了直接通达我们内心境地的途径。用他们的话说,这叫“自我意识”。其它的如正理派(Nyya)和弥曼沙派(Mimms)则否认这一点。他们争辩说,虽然我们时常确能意识到我们的感受,但我们没有通达我们内心境界的任何特殊条件。因此,我们可能拥有的任何自我意识,仅仅是我们产生意识的偶然特征而已。这个与西方的传统有…  相似文献   

19.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展现了与中世纪绘画不同的新视角,最为重要的原因是透视法的创新与发展。艺术家通过对自然光线和科学的透视技法的运用为我们逼真地描绘出真实的自然世界,也带来了不同于中世纪绘画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圣诞节一过,转眼春节即将到来。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是全国各地特别是农村最为热闹与喜庆的佳节。 春节期间,民间特别是农村就有喜爱张贴春联的风俗。春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以前,民间过节(即春节)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经过几千年的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