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麻醉医师协会联合会提出"帮助全世界人民获得最高质量的麻醉、镇痛和复苏"宗旨,我国医院管理年提出"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如何提高麻醉质量,我们提出了力求麻醉手术前"充分了解、充分认识、充分准备、充分沟通"的措施,以期有效防范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勘对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进程,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本文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素养基础”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和谐发展的基础”为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以“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命的画卷”为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理念、以“评价方式的整体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过程化”为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从德、智、体、关多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更加充分地发挥出学生评价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1964年,我国哲学界就“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问题,展开了引人注目的讨论。但是,由于把政治与学术问题混淆起来,这场讨论尚未充分展开,就以对“合二而一”的批判匆匆结束了。“一分为二”被评价为“准确地、生动地、通俗地表达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学说”,被当做革命辩证法加以广泛应用。 经过十五年实践的检验,现在问题重又提出:“一分为二”是否准确地表达了对立统一学  相似文献   

4.
小儿麻醉绝不简单是成人麻醉的缩影。与成人麻醉相比,小儿麻醉诱导期潜藏巨大风险,要求麻醉医师需进行充分的术前访视及麻醉前准备,掌握小儿个体的呼吸道状况,以保证小儿麻醉诱导的安全性。同时,伴随"以人为本"医疗时代的到来,小儿麻醉已经从仅让患儿"无身体疼痛"转变为更加注重患儿"无心理创伤"。作为现代麻醉医师,需更加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及生理特征,关注小儿心理健康,改进麻醉方法,保证小儿麻醉的安全与舒适,利于小儿的术后恢复及麻醉后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麻醉学科在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救治、疼痛诊疗等多方面取得巨大进步,成为临床医学中覆盖广泛、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医学学科。麻醉医师不仅是麻醉技术的实施者,而是更多地参与到围术期患者的医疗决策中,为保障围术期安全、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术后恢复、改善预后做出重要贡献。围术期医疗管理新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以麻醉医师为主导,多学科合作优化诊疗方案,以降低围术期并发症,提高临床诊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支  相似文献   

6.
儒家政治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政治思考的主要部分,自孔子以来就提出了德与政的一系列讨论,孔子以为政者的“自正”转变了西周春秋政治“政以正民”的方向,孟子则引入“他正”的“批评政治”,并被朱子继承。以美德政治为古代中国政治特色,就刻画传统中国政治而言是不充分的,必须同时强调批评政治,才能反映古代中国政治与传统的实际。儒家与西方人文主义的政治观相接近,而与立宪主义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述了焦循的旁通、相错、时行三说,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系列看法:1.焦循以普遍联系和爻位运动的观点研究《周易》,把《周易》六十四卦视为具有内在联系的“生生不息”的动态系统,比之孤立、静止地研究《周易》一卦一爻,更有意义。2.焦循独特的易学构架是建立在客观分析的考据基础之上,不宜武断否定。3.焦循易学构架并非纯象数的研究,而是以象数为载体,阐发儒家的道德义理和自己“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4.焦循以“声训”为媒介的两卦或数卦之间的关联是否《周易》本义值得讨论,其“声训”缺乏充分的文献旁证是一大缺憾。  相似文献   

8.
罗译泓  邱德胜 《哲学分析》2024,(1):116-127+198
柯林斯认为,以权威决策理论和民主决策理论为代表的两种传统决策理论存在“合法性”与“延伸性”两大危机,造成了科学理性与民主价值之间“非此即彼”的紧张关系。因此,以柯林斯为代表的STS进路和以基切尔为代表的科学哲学进路分别提出了“经验专长”理论和“良序科学”理论。两种进路的理论基础和建构方式虽然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地构建了一种“兼容决策理论”。兼容决策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专家意见和外行视角的分歧,却在实践维度上面临着去语境化的困境。进入智能时代,智能技术为兼容决策理论的实践提供了新的方法,有望实现科学理性与民主价值之间的合理张力,但仍需对其可能产生的决策风险予以充分警惕。  相似文献   

9.
吴柳财 《学海》2022,(6):31-40
差序格局并非描述一种以个体为中心向外辐射而形成的个体本位的社会形态,而是以“己”为中心向外推展形成的一体本位的社会形态。差序格局作为对中国社会结构的描述,背后暗含着中国社会特定的道德体系。充分阐释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与社会规范内涵,需要追溯传统丧服制度等礼学根源。丧服制度中的厌、厌降等特殊服制过程,充分显示出“一体本位”的原则在差序格局中的作用机制。“一体之义”,特别是父子一体,是人们在扩展社会关系时最重要的原则。在差序格局的中国社会,人们“向外推”的过程也是不断“向内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外科手术围术期医疗体系(PSH),即以手术患者为中心,以特定医生为主导,各专业之间互相合作的一种创新医疗工作模式。实践PSH将有助于改善医疗质量、改进医疗服务和降低医疗费用。麻醉专业应通过更新麻醉理念、规范医疗行为、加强管理体系建设,来助力实践PSH,打造一个安全、高效,适合中国国情的PSH。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约有1%~2%的孕妇在孕期接受非产科手术麻醉;因孕期生理改变和手术麻醉对孕妇、胎儿的影响,加之妊娠合并心脏病、糖尿病等特殊病例以及现代腔镜手术、无痛人流特殊技术等复杂因素,为确保孕妇与胎儿安全,术前充分的评估、恰当的麻醉方法、药物选择与术中调控是我们必须重视与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徐之顺 《学海》2013,(1):194-198
江苏实施“两个率先”战略目标对社科发展提出了由大到强的现实要求,确立了建设“五大高地”、实施“五大行动”的目标任务.实现由大到强,江苏注重推进决策咨询能力建设、学科创新体系建设、人才高地建设、发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江苏实践经验表明,哲学社会科学强省建设必须以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为目标,自觉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以质量和效益为导向,加快转变科研发展方式;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研究体制机制,激发工作活力;以优势学科和高素质人才为支撑,以发展特色地域文化为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3.
陈赟 《现代哲学》2020,(2):115-123
对《庄子》自由思想的主观化解释取向,表现为解除自由与天理所表达的客观秩序的关联,通过去政治化方式达到对自由的审美化、境界化、心理化处理。这一解释取向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不充分。充分理解《庄子》的自由思想,必须重视对《庄子》自由思想最核心的“天地之正”,后者关联着天道的视域。“天地之正”与“六气之辩”具有一定的张力,前者表现为万物各自遵循自身本性而呈现的自然秩序,而后者可以理解为这一秩序的某种偏离或变异。自由与“天地之正”的关联在于,它来自天道的自然秩序中的深层被动给予性,又以存在者自己的存在参与并承担这种给予性,完成这种给予性,也就是以自己的方式实现自己的“自然”。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约有1%~2%的孕妇在孕期接受非产科手术麻醉;因孕期生理改变和手术麻醉对孕妇、胎儿的影响,加之妊娠合并心脏病、糖尿病等特殊病例以及现代腔镜手术、无痛人流特殊技术等复杂因素,为确保孕妇与胎儿安全,术前充分的评估、恰当的麻醉方法、药物选择与术中调控是我们必须重视与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麻醉是临床医学中最具风险的学科,围麻醉期众多因素牵系着患者的安全,即使在符合麻醉规范操作的麻醉过程中,也难免出现难以预料的临床危象。麻醉意外常常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因此,麻醉医生需要具备对动态变化环境的觉醒能力,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理念,健全积极防范意外的意识,了解麻醉意外的特点,掌握意外应急措施,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提高麻醉质量与安全。我们相信在探索未知的医学发展中,随着技术不断提高,"意外"必将会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作者“儒学与西方文明”座谈会上的发言稿。作者认为,只有站在当今世界文明的高端.从中华民族今天的辉煌着眼。才能够把握儒家历史演进的全部意义和基本精神。各种文化形态的碰撞和交流。并没有扼杀以儒家为代表的民族精神,倒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传统的良机。儒家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有久经历史考验的传统积累,不但应该在当前的国内发挥作用,而且有充分的理由影响世界。面对国内外基督教学术界提出的“孔耶”互补互利论、“文化神学”等种种论点,大陆的儒学界应该充分发挥学术的优势。为儒学的创新开辟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以史证易的学术活动中存在一种天然的易与史相对待,又由于易学各家的学术分野而分殊.诚然,史事宗易学以其大量的以史证易学术活动反映了“一种易学观”,实则还反映了一种历史观(史之理),史的精神和由此导出的历史发展的矢量.问题是:以史证易是义理派三家甚至图书各家共有的学术活动,从以史证易到史事宗易学应有一条清晰可辨的路向,或曰鲜明标识.义理派其他二宗之“玄理宗”以玄学为标识,“儒理宗”以天理论为标识,史事宗易学通过以史证易来阐发史之理而成为一种学术标识.杨万里易学作为史事宗易学的代表无疑充分彰显了理学的“明体达用”功能,将天理论引向了“史之理”并充分释放了其中正通变观,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易学范型、作出了新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8.
凉山彝族的“尼牡措毕” ,是彝族宗教中传承绵远的祭祀仪式。通过“尼牡措毕”的超度亡灵活动 ,充分表达出彝族的宗教理念与信仰习俗。本文以“尼牡措毕”仪式为中心 ,探讨了祭祀活动的主要仪格 ,并对各种尼牡的概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顿亚”系阿拉伯语音译,即“今世”、“现世”“尘世”。“顿亚”是伊斯兰教两世兼顾思想的重要内容。《古兰经》云:“你应当借真主赏赐你的财富而营谋后世的住宅,你不要忘却你在今世的定分。你当以善待人,象真主以善待你一样。你不要在地方上摆弄是非,真主确是不爱摆弄是非者。”(28:77)。穆圣曾说:“你当为今世而奋斗,犹如你将长生不老;你当为后世而行善,犹如你明日即将谢世”。上述经训教导穆斯林如何对待今世、如何做到兼顾两世,充分说明了伊斯兰教对今世与后世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20.
前贤未充分注意和深入研究《通书》之“神”及朱注、牟宗三的评论。周敦颐的《通书》明确以“神”为与“物”相对的形上存在,同时又有遍在性、微妙性、活动性。以“理”来诠释《通书》之“神”,是朱子注的重要特点。牟宗三认为,朱熹的“理”是存有不活动的“但理”,以这样的“理”论“神”,失落了《通书》之“神”本有的灵妙性。牟宗三对朱子之理的认识有其片面性,但他对《通书》之“神”内涵的揭示有其思想的深刻性,不失为一种富有新意的创造性阐释。牟宗三把诚体、神体、理体、心体贯通为一,认为这是一个整体的生生不息的天命流行之体,这些阐释对我们重新理解北宋理学有重要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