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文:出第40章 这章经文记载摩西照耶和华的吩咐立起了会幕。从第25章到第39章,则是记载造会幕的事。第39章的最后一节说:一切工都作成了。 在以色列民行走旷野的40年中,会幕像一座流动的圣殿,是以色列民敬拜上帝的中心。40年后,以色列民在迦南地安家落户了,但会幕仍然是敬拜上帝的地方,只是它不再流动而被固定下来,直至所罗  相似文献   

2.
吴佩灵 《天风》2008,(7):42-44
第1暮 旁白:当士师秉政的时候,犹大国中遭遇饥荒.在伯利恒有个女人名叫拿俄米,她与丈夫带着两个儿子往摩押地去寄居.不久丈夫就去世了.拿俄米为两个儿子娶了摩押女子为妻.  相似文献   

3.
慕青 《天风》1996,(3):14-16
经文:申命记第31章 摩西是神所重用的仆人,是以色列民尊敬的领袖,圣经中曾对摩西给以高度评价,“以后以色列中再没有兴起先知像摩西的”(中34:10)。然而当以色列民即将进入迦南时,神却要摩西将领导以色列民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巴兰与驴子     
陈志华 《天风》2010,(4):37-37
<正>巴兰就像无知的骡马(参诗32:9),熟视无睹于上帝清楚的指示,明明知道上帝对以色列人的赐福,却仍然希望通过对以色列民的咒诅来谋取巴勒给他的财富和名誉。初看《民数记》  相似文献   

5.
往前走     
范爱侍 《天风》2004,(6):38-39
以色列民因不堪埃及为奴生涯之苦,哀求耶和华神。神差遣摩西去见法老王,进行了十次的谈判、较量(出7-11章)。最后,摩西率领以色列民昂然出离埃及(出12:37),奔向神应许的美地迦南。正当以色列民初享自由幸福之际,他们来到红海之滨。但见滚滚海水,拦住去路,而掉首远望:尘埃蔽天,法老大队军兵车马,铺天盖地般追将上来,气势汹汹,使以色列民惊惶失措。处此前进无路,后退无门的生死关头,神吩咐摩西、命令百姓"往前走"!(出14:15)接下去,出现了摩西举杖,把海水分开,让以色列民步行过海的神迹,以色列民获救。  相似文献   

6.
摩西的祷告     
陈永远 《天风》2002,(1):12-13
经文:出32:11-14.民12:9-13:申3:25-27 我们弟兄姊妹刚来教会,不知道怎样祷告,我们圣经里看见信心的伟人,神重用的仆人是怎样祷告的。我们今天来看摩西是怎样祷告的,就会给我们属灵的道路上有所长进。一、耶和华叫摩西领以色列民出埃及,摩西到了西奈山领受诫命,约有40昼夜。这时以色列民就以金牛犊代替了神,得罪了耶和华神。耶和华神是忌邪的,命摩西下山,要惩罚以色列民并要毁灭他们。这时摩西为以色列民祷告:“耶和华啊,你为  相似文献   

7.
潘智力 《天风》2006,(4):17
在约书亚的带领下,以色列民顺利地进入应许之地,这是神要兑现与他们的宗祖亚伯拉罕之间所立的约。以色列民进入应许之地,并不是说他们从此以后就可以过着安稳、舒适的生活,他们还要对迦南地进行征服。然而,以色列民没有完全遵行神的旨意,圣经说:及至以色列强盛了, 就使迦南人做苦工,没有把他们全然赶出(士1: 28)。这为后来以色列民离弃耶和华种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8.
孙宏赦  吴新望 《天风》2018,(10):18-19
在以色列士师秉政时期,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值得我们关注,就是摩押女子路得虽身处乱世,却能够在信仰和生活上有正确的决断。她曾向婆婆表示:"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她日后的结局正说明这选择是正确的。她的人生实现了信仰与爱国的完美结合,这对现实生活中的基督徒而言有着十分宝贵的教训。  相似文献   

9.
孙美慈 《天风》2004,(6):2-3
经文:雅2:14-26 什么是犹太律法传统呢?较笼统地讲,就是以色列的历史。这历史显示了以色列得救和称义的来源和背景。因此,雅各在此注重追溯犹太人的历史根源,以色列的传统就是从亚伯拉罕开始,亚伯拉罕相信上帝的呼召,且信到底,他的信心以他的行为体现出来,他的信心是没有动摇过,他被称为义。从他产生以色列民,从以色列民经过出埃及的蒙拯救,这就是最初以色列民得救与称义的来源与背景。  相似文献   

10.
长老     
彭圣佣 《天风》1994,(7):2-3
经文:徒20:28,提前5:17 “长老”的称号,早在旧约摩西以前就有。不但摩西曾简立七十长老作他治民的助手,就是在埃及、米甸、摩押等国也有长老之设(创50:7,民22:4、7)。这些称为长老的,大多是民间的首领、族长、有名望的老者。耶稣在世时,犹太公会中也有长老,那些长老与祭司长一同要求彼拉多把耶稣钉十字架(太27:1)。五甸节后。  相似文献   

11.
经文:民17:1—8 各位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刚才所看的经文,记载的是以色列民在旷野漂流生活中的又一次失败经历:当时由于可拉党的叛逆,他们遭到了应有的惩罚,由于以色列民的埋怨和悖逆,他们也遭受了瘟疫  相似文献   

12.
牧人四"感"     
服侍神是一件极为神圣的事情,所以神对服侍群体更有着特別的要求.就像当年晓谕摩西一样,对利未人的职责和要求都与一般的以色列民大不相同.在新约时代中,保罗对提摩太的要求:"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  相似文献   

13.
以"行"体"信     
经文:雅2:14-26 什么是犹太律法传统呢?较笼统地讲,就是以色列的历史.这历史显示了以色列得救和称义的来源和背景.因此,雅各在此注重追溯犹太人的历史根源,以色列的传统就是从亚伯拉罕开始,亚伯拉罕相信上帝的呼召,且信到底,他的信心以他的行为体现出来,他的信心是没有动摇过,他被称为义.从他产生以色列民,从以色列民经过出埃及的蒙拯救,这就是最初以色列民得救与称义的来源与背景.  相似文献   

14.
守望 《天风》1998,(10)
读经:结3:17—21,33:2—7;耶16:17;哈2:1;赛62:6—7。 在旧约时代,有一种人叫守望者,他们站在守望所,儆醒观察敌情,迅速报告敌情。守望者如见刀剑临到,就要吹角警戒众民。以西结先知就是被神所立,作以色列家守望的人,目的是要警戒以色列民的罪恶。如果以西结不警戒众民的罪,使他们离开恶行,这恶人必死在罪孽中。耶和华却要向以西结讨他  相似文献   

15.
郭宏峰 《天风》1997,(10):4-5
经文:民25章,31章;启31:14—22:加5:22;诗5:10 以色列人当年在进入迦南之前,在约旦河边受引诱犯了拜偶像背道之罪。  相似文献   

16.
两种眼光     
罗江涛 《天风》2001,(11):12-13
读经:民13:1-3,25-33,14:6-9 这几节经文所讲的是以色列民在加低斯的一段经历。今天我想藉这段经历与弟兄姊妹分享一个主题:两种眼光。 当以色列民离开何烈山后,来到了巴兰旷野的加低斯,并且在那里安营驻扎。此时他们离应许之地的边界已不远,只需按耶和华所说的上去得那地就可以了。但他们似乎信不过上帝的  相似文献   

17.
经文:民25章,31章;启31:14—22:加5:22;诗5:10 以色列人当年在进入迦南之前,在约旦河边受引诱犯了拜偶像背道之罪。这段历史教训对我  相似文献   

18.
林志华 《天风》2007,(13):20-21
《路得记》共4章,85节,记载了一个动人心弦的和谐婆媳的故事。在士师时代,犹大的伯利恒闹饥荒,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带着全家逃荒到摩押地去。在短短的十年间,他不但自己失去生命,还牺牲了两个儿子的性命,只剩下孤苦零丁的三个寡妇。拿俄米是一位很有信心的姐妹,她虽顺服丈夫到了摩押地,但她的心仍敬畏耶和华神。得到神的启  相似文献   

19.
以色列全地之中,无人像押沙龙那样俊美,得人的称赞,从脚底到头顶毫无瑕疵。他的头发甚重,每到年底剪发一次;所剪下来的,按王的平称一称,重二百舍客勒(撒下14:25-26)。经文:撒下14:25-26,18:9旧约圣经“押沙龙的头发”的故事成为今天的一个典故,意思是一个人的优势或长处往往成为他失败或跌倒的原因。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一个人的优势如果没有利用好,或许会成为他失败和跌倒的一个因素,相反每个人也会有自己的弱势和  相似文献   

20.
刘春珍 《天风》1996,(5):31-32
读《民数记》时,其中有几章经文所记载的事情引起我的注意:民12章记的是亚伦、米利暗对摩西进行攻击,民16—17章记的是可拉一党并以色列会众中的250个首领联合攻击摩西和亚伦,这些都是发生在首领之间的纷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