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初的红袖     
没有一点儿累的感觉,我站着读书。 站着读书自有我的理由,我的座位儿临窗。读书累了的时候,可以看到窗外更远的地方——问过我一次后,青儿就不再说什么,读她的英语,做她的数学作业。 青儿是个很美的女孩。那个春天的油菜地头,黄灿灿的背景,着粉红褂儿的青儿沉醉在夕阳余辉下,她捧着一本书,一定是本很美的书,在读。她的脸庞红红的。她不知道我走过她身边吋,那扑朔、闪烁的目光在流露出一种青春的臆想。那年高二,尚不知愁的滋味我就散漫在春天的阳光下奔走。  相似文献   

2.
极偶然的一次阅读,你的那篇《转身之美》一下子便震撼了我的心灵。于是,我开始特别留意报刊上你的名字,留意你的那些明媚的文字。当我在一个午后进入你的博客时,我心头一惊:原来,你已出版了那么多的书,单单看着那些五颜六色的封面,和那些温暖的书名,就不禁心驰神往起来。  相似文献   

3.
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父亲便开始在附近的中学里做语文老师。他是一个痴迷于讲台的人,即便是无需加班的周末,饭后散步的时候,也常常东拐西拐就到了学校。哪怕只是看一眼校园里的花草,听一听那些住校孩子们的读书声,他这一天,才算没有白过。  相似文献   

4.
心灵的家     
马婷婷 《天风》2004,(12):i004-i004
三年前,当我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便从母亲的口中听到了“上帝”这一伟大而神圣的名字。从此,我的心灵便走进了一扇敞开的爱的大门……  相似文献   

5.
读书,就如攀过一座座崇山峻岭,趟过一丛丛充满幻想奇异的密灌野林,亲历自然纯净的甘美之泉,当你翻越了巍巍的群山之颠,回首,山还是那座山,风光依然无限,未曾为我而改变其貌。但我已不再是原来的我。道其斐然,得益于灵气滋养与浸润,领略了其包罗万象的博大胸襟与恢宏气度之后,在我渺小孤寂,踟蹰独行的岁月里,内心已充满回忆的丰腴。当遇见了一本好书,被书中潇洒俊逸的气度所吸引,便一见如故,相知怡然,那便是缘。翻开,看序,你睿智多情的目光,剎那  相似文献   

6.
赵乾坤 《天风》2022,(4):53-54
<正>午后,阳光透过窗纱,细细碎碎地洒在身上,我坐在窗边,静静读书。这是一本名为《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的传记,是一本非常宝贵的书,我仅仅看着书封面上德兰修女满是皱纹的脸庞、朴素的穿着、坚定但充满爱的眼神,就被深深地吸引。初读它,是为了完成“教牧每月读一本书”的任务;但读后,却如获至宝,它成为了我的心头所爱。不知多少次我被莫名震撼,也不知多少次,我因被深深感动而流下热泪。  相似文献   

7.
很多时候,我都会想起老屋后墙上那个小小的窗口。它的后面,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那个小窗口,既像一个通往田野的便门,又像是一个流动多变的画框。只要一打开那两扇桐木窗扇,田野里的热闹景象和庄稼及野花的芬芳,便会扑面而入。而调皮的我,经常摁着窗台一跃身便翻过后窗,溜到田野里去疯跑。追逐那些翩翩飞舞的蝴蝶,还有那一群群快乐的麻雀与斑鸠。它们并不慌张地起起落落,甚至在我的头顶上盘旋,好像是在故意跟  相似文献   

8.
读书断想     
书可以怡情悦性,解闷消愁,也可以探赜索隐,借以增长智能。打开书,那些啼叫着的文字,会扑棱棱地飞进我们的灵魂,教我们以种种精美的飞翔方式……  相似文献   

9.
大度读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  相似文献   

10.
"红袖添香夜读书",历来成为文人雅士向往的美事。然而,我更喜欢雨夜读书,尤其喜欢在春雨绵绵的夜晚独自品读。没有比春天的雨夜更迷人的了。屋里,家人都睡去,这个时候整个世界便是你一个人的;屋外,春雨在纷纷扬扬地下着,静悄悄地滋润着大地万物。关了窗,你也能听见屋檐下春雨的滴答声和春竹破土而出的沙沙声。关了电视,关了电脑,关了手机,打开台灯,一个人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书。夜,静得出奇,温暖舒适的家伴着屋外滴答的春雨,这是一个多么适合读书的春的夜晚啊。为了生活,我们曾不停地奔波着,心里满是浮躁的情绪,很少  相似文献   

11.
有人在书中读到自己,有人在书中读到别人,有人在书中什么也没有读到,还有人根本不读书。只要是出版的书,大都有可取之处,所以要说最喜欢某本书,不好说。只要用心读,每本书都会有所收获。但读周国平的书,给我的感受更深刻,他能够让我更深入地思考事情,反思自己,看清自己。尤其《人与永恒》一书。下面拿他的几句话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我不再骄傲的时候你给我一颗平静的心当我感到失落的时候你给我指出希望的路当我感到口渴的时候你又赐给我生命的水当我说要悔改的时候你应许赦免我的过犯当我需要搀扶的时候你伸出你有力的臂膀当我回忆过去的时候你的爱确实超过父母当我明白过来的时候你原是全能全爱的神当我能忘记我的时候你就会打开永生的门全能全爱的神@赵春林  相似文献   

13.
正我很庆幸自己生在一个有兄弟姐妹的家庭中,从小所有的东西,都需要与人分享,很少会有什么宝贝,是单独属于我自己的,甚至包括衣服,也常常是我和姐姐轮流穿着出去"炫耀"。所以我几乎不收藏任何的东西,除了我出版的书和发表的文字。即便是别人送来的生日礼物,我也能在有人看中的时候,毫不犹豫地转送他人。我还因此有丢垃圾的癖好,每次将那些形同鸡肋的东西扔掉之后,我都有一种变得  相似文献   

14.
冬来书卷香     
正冬日的阳光暖暖的,闲居家中,泡上一杯香茗,静静地品味书之韵味,怡然惬意。书,是心灵的翅膀,承载着我们翱翔蓝天;书,是梦想的风帆,带领着我们畅游四海。我从小就对书有着一种近乎疯狂的热爱。母亲喜爱读书,幼时受母亲影响,我也钟情于阅读。至今还清楚记得当初"追"书的情景。有一年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向往已久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真是令人兴奋不已。随后,我就迷上了这本书,不论  相似文献   

15.
张怀涛先生的诗作<涛声集>,初读之后,我心中突然升起一种感觉:像这样的书,是不可以随随便便就读的,而应该在自己的书房内静静地享受.因此,几个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都沉浸在阅读它的快乐之中.  相似文献   

16.
四十岁读书     
正四十岁读书,跟年轻时不同,目的很纯粹,不再夹带功利性,不再看不喜欢的书,不再为了做样子而作埋头苦读状,也不再担心别人说三道四,读书终于成了随性的乐事。人生到了四十岁,应该整理一下自己的书橱,不是跟过去划清界限,而是跟年轻告个别。不说什么伤感的话,人生在过去和现在无缝连接,翻开一篇新的  相似文献   

17.
烟火气     
正自我有了记忆,母亲就与灶台、烟火联系在了一起。灶台是乡村生活的恒久风景,它和那些粗糙干裂的手掌、那些因烟熏火燎而迎风流泪的眼睛,共同构成了农家生活最本质的背景,掩映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凡常四季。有了灶台就有了安宁和温饱,就有了繁衍和生存。我清楚地记得,家里有一个大大的灶台,里面镶嵌着一口大大的铁锅。母亲忙碌之时,身影总是被白炽灯映照着,在墙壁上晃来晃去。她在灶前煮东西的时候,便把我放在厨房门口的一张  相似文献   

18.
黄幸平 《天风》2014,(6):42-43
<正>使徒保罗在特罗亚有个好友,名叫加布,他的家向保罗开放,接待保罗住宿。保罗第二次被捕解往罗马,走时来不及准备,将一些东西留在了加布家里。后来保罗写信给提摩太,特地嘱咐来看他的时候,将三样东西带来:一件外衣、那些书、那些皮卷。原文是:"我在特罗亚留于加布的那件外衣,你来的时候可以带来,那些书也要带来,更要紧的是那些皮卷。"(提后4:13)外衣是身体的需要,书和皮卷则是灵魂的需要。书是指写在蒲草纸上的各类  相似文献   

19.
对于楹联,我是门外汉。但是当我啜着茶,斜靠在沙发上,就着灯光翻阅着《泉州市寺庙宫观楹联选集》一书时,却不禁被那一幅幅境界优美、寓意深刻的对联所吸引,一看就是几个小时。有时也因双目灼热而闭上眼睛稍事休息,但那黑白分明的文字和跌宕起伏的旋律却仍然在脑海中游移突现,总也不肯离去。良宵苦短,匆匆浏览了一遍,就见东方之既白。  相似文献   

20.
饮茶与读书     
一缕茶香,一瓣书香,文人夫复何求?茶,清香扑鼻,给你提神醒脑;书,墨香轻飘,让你明理益智。坐在书案前,左手摩一壶,右手捧一书,神思随茶香书香升腾,就有了"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忘我之境。我之所以将茶与书放在一起,不只是人们喜欢读书时饮茶,饮茶时爱读书,实际上这两者脾性相同,神韵相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