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怀念潘老学习潘老许家成(重庆师范学院心理教研室)今年是敬爱的潘老诞辰一百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特别怀念这位可敬前辈,感谢他对我的关怀和指导。我走上从事心理学教学和研究的道路,与敬爱的潘老有关。这个关系是通过我的老师唐自杰教授建立起来的。我从...  相似文献   

2.
在辩证唯物论指导下研宄心理学,包括研究社会心理学,潘菽同志为我们树立了朴素而严谨的学风的榜样。潘老指出过“社会心理学的两个研究途径”:“一是从社会科学出发而面向着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另一则与此相反。”这就是说,不论那一个途径,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潘老又说:“前者主要是一种社会学的研究,可以称之为心理社会学,至于后者则主要是一种心理学的研究,即名副其实的社会心理学。”在这里,从文字上看,就出现了矛盾。其实,前面所讲两个研究途径,正是朴素  相似文献   

3.
沉痛悼念马启伟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报》2003,35(4):568-568
中国共产党党员 ,原北京体育学院 (现北京体育大学 )院长、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著名体育教育家马启伟教授 ,因病于 2 0 0 3年 3月 19日 16时 15分在北京逝世 ,享年 83岁。马启伟 ,汉族 ,生于 1919年 10月 4日 ,福建厦门人。 1979年 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 3年 8月毕业于西南联大心理学系 ,获理学学士 ,194 3年 9月至 194 4年 8月在昆明私立天南中学任体育教师 ,194 4年 9月至194 6年 5月在西南联大任体育助教 ,194 6年 6月至 194 8年 8月在美国春田学院研究院学习 ,获体育、教育双硕士学位 ,194 8年 9月回国后…  相似文献   

4.
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现代心理统计与测量学及儿童心理学的开拓者之一、上海市。理学会第三、四、五届理事长、本刊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左任使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一九九七年三月一日晨七时五十分在华东医院不幸逝世,享年九十六岁。左任侠,又名左承恩,1901年1月7日出生于湖北武昌。1923年毕业于武昌国立高等师范学校英语系.1925年赴法国留学,进蒙伯列埃(Montpleeier)大学在佛文(M.Foucault)教授指导下学习实验心理学。1927年春回国,同年秋再次赴法深造.1931年获蒙伯列埃大学博士学位。以后…  相似文献   

5.
第七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主席团成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心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著名心理学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潘菽同志,因病于1988年3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在此,我们编委会,对潘菽教授的逝世,表示沉痛的悼念。潘菽同志,字水叔,早年称潘淑,名有年。1897年7月13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陆平村。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1年留美主修心理学。1923年获印地安那大学硕士学位,1926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27年回国后任中央大学理学院心理系教授,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南京大学教务长,校务委员会主席,第一任校长,并兼心理系主任。1955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报》1991,23(4):107-107
<正> 今年1月7日是我国知名心理学家唐钺先生诞生100周年。 唐钺先生字擘黄,生于1891年,福建侯官(今闽侯)人。1914年入美国康乃尔大学修习心理学和哲学,毕业后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哲学部心理学系深造并从事心理学研究工作,192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1年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上海商务  相似文献   

7.
罗杰斯(Carl Ramson Rogers)是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个新兴学派的情况和理论观点,国内已有过一些介绍和评述。本文目的是概要地介绍一下罗杰斯的教学观。罗杰斯于1902年出生在美国的伊利诺州。他在1924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曾学习过农业、历史和神学,后改学诊断心理学。1928年罗杰斯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受  相似文献   

8.
20 0 3年 8月 1 0日是我国著名现代实验心理学家周先庚先生诞辰 1 0 0周年。  周先庚先生 1 90 3年出生于安徽省全椒县。 1 91 6年入清华学堂中等科学习 ,1 92 0年升入高等科 ,1 92 4年理工科毕业 ,1 92 5年秋至 1 92 9年留学美国斯坦福大学 ,主攻实验心理学和工业心理学 ,先后获心理学学士、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后赴欧洲考察。 1 931年回国后 ,即从事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任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讲授实验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并兼职任教于北京大学教育系、协和医学院脑系科。 1 937~ 1 94 7年兼任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 (其间大部分…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的西方哲学史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原北京市哲学会会长、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任华先生因病于1998年8月18日23时去世,享年87岁。任华先生于19if年7月13日生于贵州安顺县,1921年随家迁居北京。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1935年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师从于著名哲学家金岳霖教授。1937年完成论文《信念之分析》,获硕士学位,并拟派往英国剑桥大学,因抗日战争爆发,1941年改派往美国哈佛大学。1946年在美国著名哲学家刘易斯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现象主义的三种类型》,获博士学位。同年应聘回国在清华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理论心理学研究是在较为困难的条件下展开的。早先,潘菽教授力主进行心理学基本理论研究,不仅在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注意培养和扩大研究队伍。在潘老的带领下,车文博教授对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对许多重要的心理学理论问题都有精到的研究成果问世,尤其是关于无意识和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取得了标志性的成果。车文博教授是继潘老之后的中国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旗帜性人物。两代领路人为今后中国理论心理学研究开辟了发展道路,这是我们后学者的幸运,也是对大家的激励。  相似文献   

11.
陈阳凤  周险峰 《心理科学》2001,24(3):374-375
艾伟(1890—1955),字险舟,我国现代教育心理学家,湖北沙市人。191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21年赴美研究心理学于华盛顿大学,获硕士学位,1925年获博士学位。归国后,历任国立东南大学心理学教授,1927年任国立中央大学教育系主任、师范学院院长,1947年后巡回讲学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1951年任台湾测验学会理事长,直至1955年病逝台湾,其学科实验长达三十余年。足迹遍及华东、华中、大西南地区。一生著述宏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1988年3月26日清晨5:22潘老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为中国心理学事业呕心沥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潘老是在3月15日中午突然右脑前额溢血,昏迷不醒,延续十天后,医治无效逝世的。16日早我们赶至医院见到潘师母,她忍恸地告诉我们潘老星期日(13日)去人民大会堂开会,星期一(14日)上午外出开会,下午给研究生讲课;当晚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报》1987,19(4):116-116
<正> 中国心理学会早期发起人之一、著名心理学家章益教授,因病于1986年7月16日在济南逝世,终年八十五岁。章益教授字友三,安徽滁县人。1901年生,192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1924年留学美国,在华盛顿州立大学获硕士学位,1927年回国,曾任复旦大学教务长、校长等职。解放  相似文献   

14.
(一) 如何把我国心理学搞上去,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潘菽教授曾提出四条途径,即:(1)贯彻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理论指导;(2)密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3)积极而有辨别地引进外国心理学中对我国心理学的发展有助益的研究成果;(4)发扬我国古代的一些很可贵的心理学思想。并进一步分析指出:“就我国心理学工作目前的情况看,对第二方面注意得最多,这是好的,但对第一方面联系还不够,甚至有削弱或忽视的倾向……”①我认为,潘老提出的问题和分析的情况是符合实际的。本文试就潘老提出的第一方面,即有关心理学基本理  相似文献   

15.
默里是美国著名人格理论家。他融生物科学、临床实践和理论心理学为一体,形成了其独特的人格理论,在美国心理学界独树一帜。他设计的“主题统觉测验”(TAT)已为大多数心理学工作者所了解。但人们并不了解默里的整个人格理论体系。了解它,无疑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人格大有裨益。一、生平及主要思想默里(H.A.Murray.1893-)生于纽约,1915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历史系。1920年在哥伦比亚学院获生物学硕士学位。1927获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这期间,他拜访了荣格,领悟到心理学中蕴藏着许多他难以从其它书本中获得的知识,从而坚定了研究心理学的信念。1927年,他应邀到哈佛大学任心理学教师。当时,普林斯刚刚建立哈佛心理诊所,研究变态心理学和动力心理学。1928年默  相似文献   

16.
艾伟教授,字险舟,湖北江陵人(江陵现属沙市市).早年留学美国,专攻心理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长期在中央大学任教育系教授、主任、教育学院院长、师范学院院长等职.我于30年代初在中央大学教育系学习,艾先生是当时最著名且最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之一.我从他学习过两门课程:教育心理学和统计学.先生身材魁梧,讲话略带湖北口音.讲课内容丰富、新颖,条理清晰,极富逻辑性,且理论与实际并重.记得先生在讲教育心理学课的第一堂课时,就从一本小说中引了一段故事以说明刺激反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来,潘老要亲自主持这次年会的,但因潘老年事已高,健康状况需要照顾,中国科学院和心理所领导不让潘老再千里跋涉了。潘老让李世棣同志转告:“向同志们问好!”并责成我就心理学基本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以及进一步提高研究质量的问题简单讲几句话,说实在的,我个人比较惶恐,很难完成这个任务,好在张焕庭、张述祖、郭士豪、韩进之、符仁芳等老一辈心理学家在座可以纠正,到会的各位委员和其他同志还可以补充。  相似文献   

18.
忆潘老在“文革”中的两件事赵莉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今年的7月13日是我国老一辈著名心理学家潘菽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在此之际,我回忆起潘老在“文革”中的两年事:第一件是潘老在十年动乱的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利用“批斗”和“交待”的空隙与劳动之余撰写...  相似文献   

19.
首先,我提议,为我们敬爱的潘老不幸逝世,默哀! 这次会议是在我国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胜利并存在不少新的困难和问题的形势下召开的,也是在我们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失去潘老这位卓越的领导的非常时刻召开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会想到: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今后能否沿着正确的方向,坚定地创造性地开展基本理论研究,为我国心理学事业继续做出贡献呢?因此,这次会议并非是一次单纯地学术年  相似文献   

20.
论潘菽教授对中国心理学史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菽教授对中国心理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主要致力于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提出在辩证唯物论的指导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体系。这可以说是他的心理学思想理论的核心。在这里,根据我多年跟随潘老研宄中国心理学史的实践和体会,专门探讨潘菽教授对中国心理学史的贡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