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杂性和非线性研究及其哲学问题评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复杂性”和“非线性”的研究,目前在我国哲学界特别在科学哲学界是一个正在引起关注的重要问题域。复杂性是什么?20世纪70年代以前,它是“无法认识”和“难以处理”的代名词。简单性被认为是世界自身的基本属性,复杂性从没有被认为是世界的属性,至多被认为是简单性复合产物,是现象。复杂性甚至被认为是认识主体运用简单性原则处理问题能力不足所导致的结果。因此,无论在认识论或本体论上,“简单性”与“复杂性”的地位都是不对称的。近年来,人们仍争论“复杂性”是不是世界的属性,表明“复杂性”本体论地位仍未得到认同…  相似文献   

2.
自组织理论的自然观与方法论启示向吉英自组织理论思想丰富多彩,对新的自然观贡献是多方面的:第一,相对于牛顿一拉普拉斯机械决定论,自组织理论对辩证决定论得以发扬。第二,相对于“简单性”自然观,自组织理论揭示了世界的复杂性本质。第三,相对于“外力论”自组织...  相似文献   

3.
迭代:宏观的确定性与微观的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汪富泉,李后强迭代方法作为研究复杂系统的重要简化手段,具有广泛的科学和哲学意义。1。因果关系。对线性系统.迭代的输入与输出之间也存在着线性关系,而非线性函数的迭代却可能产生多个定态解.其中有些解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4.
贝塔朗菲提出的一般系统论开启了系统哲学的研究。随着系统科学发展到当代的复杂性科学,系统哲学开始以复杂系统哲学为核心,成为当代科学哲学范式下的一个新领域。无论是系统哲学还是复杂系统哲学,其旨趣更多是探索如何建构一种理解和认识世界复杂性的系统整体论理念和系统方法论。目前形成的三类较成熟的系统方法论,或者说是三类系统思维是:开放性与系统性的整体性系统思维、非线性与自组织性的协同性系统思维、适应性与生成性的突现性系统思维。系统整体论理念和系统思维是人类认识和处理系统复杂性的重要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道德的生态观──宋明儒学仁说的生态面向及其现代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西方哲学中很早就开始了从自然中抽象出“存在”,从自我中抽象出“精神”的观念建构。这种抽象和分离当然是对原始的有机的统一的自然观的一种进步,但也同时包含了人与自然分裂的种子。近代以来,哲学所经历的形上学到认识论的转向,认识论到语言的转向,及向人的存在的转向,一步步地突出了人类中心的哲学立场。人的主观性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抛弃古老的自然中心的哲学观念,成了近代哲学的特征。自然现不再是近代哲学的主题,而且由于科学的发展与知识的分化,更滋长起一种对自然的哲学的轻视。哲学从关注自然是什么转向关注人是什…  相似文献   

6.
战国末期思想文化折中综合的趋势日渐显著,荀学是这一思想文化走向的典型范式。孟子、庄子思想在荀子哲学建构中具有非常独特的影响,此种影响主要表现在:荀子天道观对宗教之天、德性之天的剔除及与道家自然观的纠缠;性善、性真、性恶善伪的观念差异与相互连结;道德反省、审美直觉向认知理性的转向。从观念比较的视角交叉考量孟子、庄子、荀子思想逻辑深层结构上的差异及其相蕴互补性,揭示荀子对孟子、庄子思想的摄受与扬弃,还原荀子哲学的思想史地位。荀子思维方式的一大特点是认知理性转向,认知理性精神由于与中国哲学价值优先的主流传统不相契合而受到抑制,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没有走向近代转型的认识论根源。  相似文献   

7.
是后现代科学,还是后现代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本世纪8、90年代以来,随着非线性系统科学的发展,一些原有的自然科学理论的局限性日益暴露。于是,对已有的科学的批判渐渐多了起来,同时,各种各样的所谓新的科学也渐渐多了起来。在各种各样的所谓新的科学中,有一种新科学开始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这种新科学便是现在名噪一时的“后现代科学”。这种新科学的基本思想已经集中体现在后现代科学的倡导者、美国克莱蒙特神学院和克莱蒙特研究生院宗教哲学教授大卫·雷·格里芬的名为《后现代科学》的代表作中。一种新的科学由宗教学者创立,人们不禁要问,这种后现代科学到底是一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哲学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了萨满教的宇宙观、自然观、灵魂观等观念体系,提出了中国少数民族的萨满教哲学是一种萌芽状态的直观哲学,直观性是萨满教的主要特征的观点。文中指出,萨满教的观念体系中不仅包含着丰富的认识世界的神秘思维方法,还蕴含着探索宇宙之谜和万物本源的哲学思想。它是一种带有直观性、混沌性、类比性的综合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9.
西方哲学体现了一定的科学与民主精神。在西方传统哲学中,科学精神是指从认识论角度强调知识、理性和逻辑思维的作用和意义,以普遍性为真理,注意规律性认识,反对蒙昧主义和宗教神学。民主精神是指重视发挥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反对专制主义和权威主义。古希腊哲学就是从原始宗教、神话的束缚下与科学同时诞生的。从文艺复兴开始的近代哲学,开创了理性时代、主体性时代。康德的哲学最完整地体现了科学与民主、自由的思想。他详细论证了科学知识成立的形式条件,最后提出知性的最高原理,构成自然科学的普遍规…  相似文献   

10.
物理学中的简单性原则与物理世界的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学中的简单性原则与物理世界的复杂性王泽农本文讨论物理学研究方法论中的简单性原则,它的意义和所包含的方法原理,以及在探索复杂性中的发展,它的哲学意义。一、简单性原则的哲学意义我们周围的物理世界是复杂的,何谓物理理论研究中的简单性原则?众所周知,在纷...  相似文献   

11.
从1923年卢卡奇批评恩格斯哲学到现在已有近百年历史,其间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讨论的话题之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之间的关系,主导性判断是二者之间确有重大区别。这样的事实表明一般性问题的客观存在:整体意义的恩格斯哲学何谓?此为以往讨论忽略的问题。恩格斯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且成体系,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和思想来源三者皆可为证。这一体系的基本内容是如下几点:第一,设定哲学本体为物质,指称对象是自然界和社会历史;第二,研究本体的哲学分析框架是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第三,人对本体的反映是外在经验,理论表现形式为实证科学即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第四,对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的哲学性抽象是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二者皆具辩证性质;第五,对外在经验的提炼概括是内在经验即形式逻辑和辩证法,此为基于实证科学而来的哲学,凌驾于实证科学之上的哲学为多余。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存在诸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这是完善恩格斯哲学体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蒙培元先生的儒学情感理性思想的核心是“情即理”,它既不是情感加理性,也不是符合理性的情感或情感与理性的混合体,而是情感本身自有理。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传统理性概念的理性思想,能够真正将中国哲学的理性思想与西方哲学的理性思想区别开来。蒙培元先生所首创的儒学情感理性思想是他对中国哲学和哲学最为重要和最为独特的贡献,这一思想从新的视角揭示了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本质的精神特质,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转化开辟了新的道路,树立了新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现在不少同志提出,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挑战”,哲学应当回答科学的“挑战”。这种迫切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我认为,更确切地应当说,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和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同时它也提  相似文献   

14.
在其哲学思想的不同发展阶段,梅洛-庞蒂以不同的方式为我们描述了他关于世界或自然的看法。而梅洛-庞蒂哲学的这种发展与他对于柏格森思想的创造性读解密切相关———柏格森从关注“形象整体”转向关注“生命冲动”,已经暗含了梅洛-庞蒂自然观的核心概念的转变———从“被知觉  相似文献   

15.
从线性到非线性的哲学思考何曼杰非线性最初是作为一个数学名词出现的,它是指两个变量之间没有象正比那样的"直线"关系。这种非线性数学模型能够说明或解决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比如,采用了非线性模型以后,可以说明为什么同一前提会导致几种不同的后果,可以说明什么时候两种效应不能"叠加",这两种现象会怎样彼此影响,发生"耦合"作用。近年来,人of又将非线性数学模型和非线性理论推广到生物和社会领域,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于是,非线性成了各门科学普遍使用的概念。非线性是工程系统、生物系统、社会系统等一切实际系统所固有的动态属性,也是一切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因而,非线性是各门科学和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线性相互作用的特点是(1)独立性;(2)均匀性;(3)对称性。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特点是(1)非独立的相干性;(2)在时空中的非均匀性;(3)多体间的不对称性。现代科学对系统非线性本质属性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研究所形成的一些新的科学概念和范畴,必然要发生方法论的作用,促进科学和人类思维方式,认识图景的变革,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1)从简单到复杂;(2)从机械决定论到辩证决定论;(3)从封闭、被动到开放、能动。(  相似文献   

16.
走向实践优位的科学哲学——科学实践哲学发展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导言: 新兴的科学实践哲学研究若干进路从最近新兴的科学实践哲学的观点看, 以往的科学哲学都可以被称为传统科学哲学。而在传统科学哲学中, 我们知道, 按照历史进程它又可以被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即逻辑主义和历史主义两个阶段。逻辑主义的科学理性研究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分开, 认为对理论理性的逻辑分析是理解科学理性的唯一途径, 并把实践理性归入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中。许多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家在否定逻辑主义方向的前提下, 因为未能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重新整合, 从而对科学理性不可避免地采取了怀疑主义态…  相似文献   

17.
丁少伦:现代西方三大哲学范畴自胡塞尔的现象学诞生以来,理性与工具理性,哲学与科学、主体与客体成为现代哲学津津乐道的命题。现象学存在主义、科学哲学和法兰克福学派等都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追本求源以求寻找到理性的根据、哲学的根基以及主体性的存在家园。理性与工...  相似文献   

18.
人类和个人对事物的认知发展过程可分为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两大阶段。思维即理性认知。思维按其意识和复杂性程度可分为直觉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四种基本类型。逻辑学是描述思维的产物即思想的形式结构与其规律的科学,也是为思维提供思维形式与其变形规则的模规范性科学。当代逻辑学按其产生和适用的主要思维领域不同,可分为准逻辑、形象逻辑、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四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实践哲学发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彤 《哲学动态》2005,(5):40-43
一科学实践哲学兴起的研究背景及其重要意义 当代哲学对实践的关注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那里,实践概念具有重要意义.但以往科学哲学,如逻辑主义科学哲学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截然分开,认为对理论理生的逻辑分析是理解科学理性的惟一途径,并把实践理性归入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后来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家在否定逻辑主义方向的前提下,未能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重新整合,从而对科学理生不可避免地采取了怀疑主义态度,使得传统科学哲学研究日渐衰落.  相似文献   

20.
当今的科学研究在合作规模、复杂性和频率等方面均迅速增长,合作成为推动科学创新的重要因素。与传统的个体知识形成、知识获取的单独模式和静态科学发展观相比,科学合作的社会结构中最显著的特征是认知劳动的分工,科学家之间的社会交互影响着其获取知识的能力和集体知识的形成。从认知劳动分工这一新视角出发,结合经验分析与计算机模拟、演化计算等实证方法,从关注个体知识转向考察科学合作的动态社会结构,有助于理解科学合作中的认识论特征,如科学家为什么会合作,合作中认知分异领域分歧和共识的形成与担保,集体理性与集体知识、荣誉分配、贡献识别与担责等概念和规范性问题,从而整合科学合作中的社会结构与认识论维度,促进对科学合作复杂性的哲学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