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美国哲学走向——访美国彼得·赫尔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彼得·赫尔(PeterHare),哲学博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Bufalo)分校哲学系教授,前系主任,美国《皮尔士研究-美国哲学季刊》杂志主编,美国哲学促进会主席,皮尔士哲学研究会主席,全美哲学学会理事会理事。著有《理由、理解和信仰》,《魔鬼和...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的话:查尔斯·S.皮尔士(1839—1914)的一生及其成就备受争议和瞩目,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学说的广泛性和原创性。当前哲学研究许多领域的工作都可以追溯到皮尔士,譬如现代逻辑、符号学、指号学、可能世界语义学、科学哲学、数学哲学、语言哲学以及心灵哲学等等。此外,他对形而上学的贡献也被当代哲学家视为无尽的宝藏。如果把他和分析哲学的奠基者弗雷格做一比较,那么可以借用这样一个隐喻:皮尔士是一只狐狸,而弗雷格是刺猬。“狐狸知晓许多事情,而刺猬知晓一件大事。”计划30卷的编年体《皮尔士文集》从1982年开始到现在才出版6卷就足以…  相似文献   

3.
所有皮尔士的研究者们都应注意到:皮尔士对于哲学本性的理解在今天很不常用.皮尔士首先是一位科学家,其次是一位物理学家,再次才是一位对于哲学感兴趣的物理学家.从根本上说,他的哲学就是科学逻辑.哲学被他视为一种严重依赖于科学的努力,另一方面他对于哲学的理解就是概括意义上的科学.从历史上澄清这一点,对于正确把握和深刻理解皮尔士的相关思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皮尔士对于科学本性及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述,对于当代哲学研究也不无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逻辑常项的刻画蕴涵着逻辑作为整体的刻画,语义进路和句法进路对逻辑常项的刻画分别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而逻辑常项沿着皮尔士传统的归约将为其引入"镜像性"这个性质。这一归约可以追溯到皮尔士1880年的一篇手稿。本文主要研究皮尔士这篇手稿,指出其中建立的推理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并在其中发现了对2010年提出的"肖菲克尔(型)算子"的最早表述;在此基础上,结合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的思想,为逻辑常项的镜像性问题给出部分回答,从而试图为逻辑常项问题提出"第三种"进路。  相似文献   

5.
Ⅱ这篇论文是我以前的一篇题名为《可错论和必然性》的姐妹篇。在那篇论文里主要讨论的是皮尔士在他的数学哲学中所提出的一个问题:我们是否有可能一方面主张我们的数学信念是可错的,另一方面又主张数学真理具有必然性。我的结论是一旦我们正确地阐述了什么是可错论,那么可错论和必然性在事实上是完全相容的:只要我们认识到可错论是关于我们容易犯错误的理论,而不是关于我们所相信的东西的模态地位(可能假)的理论,那么这一点就很清楚了。由这一结论所引起的一系列的思想导致了现在的这篇论文:如果可  相似文献   

6.
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1839~1914)是美国实用主义的创始人,他对实用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皮尔士的思想并不仅仅体现在对实用主义思潮的贡献上.  相似文献   

7.
皮尔士谜题     
皮尔士谜题由C.S.皮尔士于1906年提出,由于这一谜题涉及到了一阶逻辑表达式与其所对应的自然语言表达式之间的真值差异问题,所以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对皮尔士谜题的大量研究都集中在语言学中,但这一研究进路却未能帮助我们了解逻辑在刻画自然语言中所出现的问题,因此在本文中,作者将从梳理皮尔士谜题的各种处理方案入手,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并在文章最后区分自然语言的两种逻辑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8.
最近克劳斯发表了一部以“研究”逻辑语义学为中心内容的著作:《狭义认识论》(《Spezielle Erkenntnistheorie》,VEB Deutscher Verlag der Wissenschaften,Berlin 1965,383 Seiten)。作者在本书“前言”里说,生产自动化、采用电子计算机、企业组织与经济规划的现代形式要求对符号学作“科学的研究”,但是,这门学科迄今在很大的程度上都“被忽视了”,因而许多自然科学代表人物“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采取正确的态度”,并且在社会科学里出现了“许多教条主义与肤浅的经验主义的现象”。而本书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门以科学态度来研究的语义学”。作者在本书“前言”里还说,虽然语句学、语义学与语用学的划分起源于现代数理逻辑奠基人C.D.皮尔士,而皮尔士在许多方面都与实用主义有联系,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承认这个课题对现代认识论与科学方法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作者还援引了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里关于如何对待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教授所说的那段话,表示他自己要研究和吸取资产阶级哲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里译出的“导言”,集中地表现了克劳斯想“建立一门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用符号学来“补充”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企图。作者抄袭皮尔士和莫里斯的观点,把符号学规定为“语言符号的一般理论”,把符号学分为四个部分:研究符号与符号的关系的语句学,研究符号与反映的关系的语义学,研究符号与客体的关系的信号学,研究人与他所使用的符号的关系的语用学。克劳斯反对把符号视为“客观存在的对象的反映”,他说,“我们从来都不能说,符号以某种方式依赖于客体,与客体有因果关系”。他认为,符号只是通过反映而跟被反映的客体有关。他公然声称,“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称符号学为认识论的一个分支”。在这以前克劳斯还写了概括地讨论符号学问题的《符号学与认识论》(柏林德国科学出版社1963年)、专门讨论语用学问题的《语词的威力》(柏林德国科学出版社1964年)、部分地涉及语句学问题的《现代逻辑》(柏林德国科学出版社1964年)以及一些论文。民主德国的某些哲学家对他的这种研究趋势赞扬备至,说什么克劳斯的著作“采取了反教条主义的立场”(《统一》杂志1965年第6期),“将若干神圣的禁物抛于舟外,沉诸大海”,“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德国哲学杂志》1965年第4期)。  相似文献   

9.
左东煜 《天风》2022,(6):23-23
看着书柜里的几本《天风》,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和《天风》之间的几个小故事. 我原来并不知道《天风》这本杂志.信主后,我心中常有感动,就会写一些小诗,聊以自娱.有一天,我无意中在教会的书报架上看到一本1998年5月的《天风》.我下意识地把它拿起来翻了翻,看到里面有《禾场艺歌》栏目,刊登的是原创的赞美诗.我能不能也给《天风》投稿呢?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用平信的方式把自己的小诗《主啊!我算什么》投递了出去.不久,我就淡忘了这件事.  相似文献   

10.
皮尔士谜题关注的是自然语言及其形式化表达式真值不一致的问题。本文在概述皮尔士谜题的基本构造及其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借助范畴类型逻辑的技术手段,给出这一谜题的语言学解析方案,以便于进一步说明皮尔士谜题出现的语言学原因。  相似文献   

11.
皮尔士作为实用主义之父,致力于建立科学的哲学体系,并得益于其在科学哲学领域的突出研究而被学界热切关注。但皮尔士并没有因为站在了"科学"的一边而就与宗教信仰完全对立。本文认为在皮尔士有限的论述中展现了一条思路明晰的宗教哲学线索,他的宗教哲学体现了他的现象学与指号学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并与实用主义哲学精神密切相关。本文将通过分析皮尔士关于宗教思想的论述及其后来继承者的发展,描绘皮尔士宗教哲学的概貌,以及指号学视野下宗教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读者》刊物1996年7期有4道征答题,其中有一道题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当我看到这个题目时,脑海里马上显出《圣经》这部书,于是,我拿出笔和纸写上了《新旧约全书》,写完后,我马上寄去《读者》编辑部,我急着告诉广大读者朋友,是这本《新旧约全书》改变了我的人生。 我生父是中学语文教师,母亲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我的生活环境里,有所有知识分子家庭文化气氛  相似文献   

13.
由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协办的"符号与价值:皮尔士哲学中美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6月1~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美的40多位专家学者就有关皮尔士哲学的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1985年第1期《心理发展与教育》,曾发表了我的一篇题为《试论我国儿童心理学前进的道路》的文章.在那篇拙作里,我首次提出了儿童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问题.最近,有幸拜读台湾大学杨国枢教授的论文《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层次与方向》,我感慨很多.看来,海峡两岸的心理学家都在主张我们的心理学研究要落实到中国化的问题上.  相似文献   

15.
我是《天风》老读者,《天风》对我的灵性有很大的启发与帮助,也开阔了我的视野。但今年以来,各地教会的腐败行为与教会世俗化等严重问题在《天风》里曝光后,也引起了我的共鸣与深思。 在社会上常有以权谋私、拉帮结派、一手遮天、称王称霸之事,奇怪的是,在主的教会里竟也有如此现象,实难容忍,实在可怜!可怜呀!  相似文献   

16.
我不是画家,但很有几位画家朋友,卢中见就是其中一位.我的书房里就挂着中见送我的两幅画,一是《韩愈品茗夜读图》,一是《东坡啖荔晨读图》(画题都是我自忖的).两位大文豪都在吃吃喝喝,但也都不忘记看书,既有生活情趣,又不失文化品位.我想这正是卢中见绘画艺术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皮尔士有关数学、形而上学和逻辑学之间关系的理论进行了辩护.与常识观点不同,皮尔士认为,以学院逻辑为主的逻辑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它的任务在于对思想进行有效控制,以便获得真理.数学不需要这样的逻辑学,因为数学不是一种实证科学,它所关注的不是实证事实或真理,而是精确、清晰和连贯.数学是对经验事实的理想化,因而它首先需要的是想象力、专注力和概括力.在皮尔士看来,科学的形而上学应该是一种探讨经验事实的实证科学,它需要逻辑学尤其是学院逻辑来加以控制,因而形而上学需要逻辑学.  相似文献   

18.
张亚萍 《天风》2022,(5):22-23
2018年年末的一个主日,我正在教会的书房工作,一位身着褐色中山装、满脸皱纹、眼神深邃、略显疲惫的弟兄出现在我面前.他从裤兜里掏出一张崭新的人民币,对我说:"给我订一份《天风》!"我按照程序做了登记,并告诉他领取《天风》的时间,他就心满意足地转身离开了.  相似文献   

19.
我生之初,原本不是读书的料,然而家人又怕我连写信、打算盘都不行,就让我在村学里读私塾。私塾里对学童体罚,是有传统依据的,所谓“上论、下论,头打生疼”,“上孟、下孟,头打窟洞”(村学里的《论语》与《孟子》读本,各分为上下两册,简称为《上论》《下论》,《上孟》《下孟》)。我竟然《上论》没念完,就经受不住考验,转而进了严禁体罚的新式学校。  相似文献   

20.
我生之初,原本不是读书的料,然而家人又怕我连写信、打算盘都不行,就让我在村学里读私塾。私塾里对学童体罚,是有传统依据的,所谓上论、下论,头打生疼,上孟、下孟,头打窟洞(村学里的《论语》与《孟子》读本,各分为上下两册,简称为《上论》《下论》,《上孟》《下孟》)。我竟然《上论》没念完,就经受不住考验,转而进了严禁体罚的新式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