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宋元明时期的高僧大德,率多沿袭北宋延寿、契嵩、赞宁、智圆等人的做法,为了佛教的生存与发展,继续高扬"三教合一"的大旗.与同时期的理学和道教相比,佛教"三教合一"思想的特点在于多从三教关系的和谐出发提倡三教一家,且多以佛教为高为优,强调有差等的三教合一.应该说,"三教合一"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处理多元文化关系的先例,在今天这个文化更为多元的时代,颇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慧苑的三教关系思想长期以来未受到学界的应有重视和深入发掘,甚至遭到曲解,事实上慧苑的三教关系思想具有分判三教和融通三教两方面相结合的深刻内涵,即在分判佛教与儒道二教的差异基础上,力图以佛教特别是华严宗统摄和融通儒道二教而将儒佛道三教调合成一个彼此融通的系统化统一整体,慧苑三教关系思想的深刻内涵实际上与中国佛教(含华严宗...  相似文献   

3.
自公元一世纪起,中国的儒教、佛教和道教陆续传入朝鲜半岛,并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社会习俗相结合,发展、演变为韩民族的儒释道三教。这一发展、演变的过程,凸显了韩国三教的基本特点,这就是“三教和合”。所谓“三教和合”是指韩国的儒释道三教是以互相融合的面貌呈现出来的。这一特点贯穿韩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而韩国精神即主体性、主体意识、主体价值也就融汇在这三教和合之中。  相似文献   

4.
在宋代,儒、释、道三教之间斗争、融合趋势进一步加强,同时不乏排佛的声音。在此背景下,张商英与排佛尊韩(愈)的思潮开展论争,以捍卫中土佛教的正当合理性。张商英的思想中表现出对儒、佛、道兼收并蓄,并以佛为尊的特征。基于三教"犹鼎足之不可缺一"的基本认识,张商英的孝道思想继承了前人成果,提出系统的孝道观,认为佛教之孝尤具有优越性。但他的三教融合也突出了三教之间的差异性,其孝道观更多地是站在佛教的立场上维护佛教伦理,因此具有会通性不足的历史缺陷。  相似文献   

5.
当代高僧妙湛大师(1910-1995),戒律精严,佛学造诣高深,兴教育才,爱国爱教,慈悲喜舍,救度济世,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人间佛教”思想。大师以菩萨的慈悲之心,关爱众生,利益大众,以出世的无私精神做入世的利生事业,赢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赞誉。妙湛大师为振兴佛教,重视学修并重、悲智双运,为佛教界培养出了一批道德修养深、文化水平高的法门龙象,为弘扬“人间佛教”提供了优秀人才。大师还创办了佛教慈善机构,开展了大量社会公益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人间净土做出了相当贡献。  相似文献   

6.
隋唐时期,儒佛道三教仍然保持着各自独立发展的态势,但它们彼此在思维方式、思想要素、语词概念等方面的交流和融摄,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从外在功能上的互补转到内在思想上的融通,这种由外到内的转变,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儒佛道三教各以自身心性为基本趋向的大融合。在此一背景下,文章探讨了佛教三论宗对隋唐道教重玄学的深刻影响——无论是在语词概念的运用上,还是在思想的论说上——吉藏大师之后,佛教三论宗几无新的发展,而浸润三论的隋唐道教重玄学似可看作三论发展的又一面相。  相似文献   

7.
宋元明时期,道教对佛教、儒学的吸收已进入全面融会贯通的阶段,“三教一家”、“万善归一”的论调比比皆是,且出现了以倡“三教合一”为宗旨的新道派,表明道教的“三教合一”思想已经发展成型。  相似文献   

8.
与佛、道二教以"佛"或以"道"为基点的"三教融合"主张相呼应,柳宗元提出了以"儒"为基点的"三教融合"观。他不但明确提出了"三教融合"的原则与方向,而且建构起了三教关系张力下的宇宙本体论与"三教融合"视域中的心性论。柳宗元是唐代"三教融合"思潮中的儒家代表。他与佛教的宗密、道教的杜光庭并列为三,分别代表了各自立场之上"三教融合"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宋代,儒、释、道三教之间斗争、融合趋势进一步加强,同时不乏排佛的声音。在此背景下,张商英与排佛尊韩(愈)的思潮开展论争,以捍卫中土佛教的正当合理性。张商英的思想中表现出对儒、佛、道兼收并蓄,并以佛为尊的特征。基于三教"犹鼎足之不可缺一"的基本认识,张商英的孝道思想继承了前人成果,提出系统的孝道观,认为佛教之孝尤具有优越性。但他的三教融合也突出了三教之间的差异性,其孝道观更多地是站在佛教的立场上维护佛教伦理,因此具有会通性不足的历史缺陷。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17,(9)
<正>在太虚大师圆寂70周年之际,中国佛教协会和各地佛教界以各种方式,隆重纪念这位"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的首倡者、中国近现代佛教改革的开拓者、中国佛教世界化的推动者。大半个世纪以来,尽管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太虚大师深邃宏富的思想、锐意改革的精神及其开创的不朽业绩,至今仍为中国佛教的一面旗帜和宝贵财富。今日中国欣逢盛世,国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