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道教传入苏州,已有一千七百余年历史,唐宋时,苏州道观甚多,明代又陆续兴建了府城隍庙、春申君庙、安齐王庙等一些庙宇。清乾隆曾三次到玄妙观并题匾额,至清末民初,道教的影响才有所减弱。解放以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贯彻落实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苏州道教恢复了正常的活动。一九五一年四月十七日,道教徒建立了“苏州市道教界抗美援朝会”。一九五四年该会改为“道教学习委员会”,负责人是玄妙观太阳宫住持许鹤梅。一九八一年九月,成立了道教协会筹备委员会,推选张筱轩为负责人。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十日,正式成立苏州市道教协会,会长宋佩琴,副会长有师敏绪(兼任秘 相似文献
2.
3.
《中国道教》1992,(2)
西晋光熙元年(306),丹阳句容人、道教理论家葛洪来广州,开始了在广州等地从事道教理论之研究及著述。东晋大兴三年(320),南海郡太守、道教徒鲍靓为其女鲍姑建越岗院(广州三元宫前身),作为她的修道场所,鲍姑后为葛洪妻。唐王朝扬道抑佛,一度把佛教乾明法性寺(今光孝寺)改为西云道宫,北宋宣和年间,又曾把今光孝寺改为道观。元世祖十九年(1282),官方曾在今光孝寺焚毁道经。广州道教发展起落不定,随当时统治者政策不同而变化。清康熙年间,道教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曾一贯来粤,任博罗冲虚观住持。其徒,山东潍县人杜阳栋,来粤先后兼任罗浮冲虚观及惠州玄妙观等的住持,并兼广州三元宫第 相似文献
4.
5.
一、四川道教与石刻艺术广汉县三星堆祭祀坑中的巨大铜铸神像(高约2.8米),确证早在蜀王杜“宇时”(相当于商末周初),蜀地已形成高度的神灵信仰。巴蜀人祭祀“三皇”,“五方龙神”;蜀“开明王朝”有“五色帝庙”。巴蜀巫师使用着示意“符箓”,一种吉祥图画的“巴蜀图语”。蜀王铜印上有祖妣祭酒图像。约在公元一世纪,张陵(34—156)用“黄老之学”改造古代巴蜀的“五斗米道”为天师道,道教正式建成。考古遗迹有:简阳县岩洞石壁上刻有“汉安元年”(142)“会仙友”三个大字。芦山县“建安十年(205)〈樊敏碑〉提到了“米巫”。“熹平二年”(173)的〈米巫祭酒张普碑〉记载了“道正一气”传教情况。张陵在四川建廿四治教区。张鲁在陕西南部建立 相似文献
6.
上海道教及其道观文化丁常云上海道教历史悠久,其渊源相传可追溯到三国时代。但从有关史书记载来看,道教最早传入上海的痕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葛玄和葛洪活动的传说。晋安帝隆安五年(401)孙恩攻打沪读,天师道始传上海。唐宋以后,上海道教初具规模。元代以后,随... 相似文献
7.
11月12日至13日,<上海道教>创刊二十周年庆典暨道教文化建设研讨会在上海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国道教协会和各地方道教协会所办期刊的主编和有关专家学者等近50人.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形成了繁荣昌盛的大好局面.同时,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我国宗教界迎来了"黄金时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上海道教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通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进一步提高我们道教徒的自身素质,积极引导广大信教徒坚持走爱国爱教的道路,努力使上海道教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一、进一步提高道教徒的目身素质上海道教从提高道教徒的素质入手,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政治素质。在政治上,要求我们广大道教徒,要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这方面,上海道教一直都很重视。如上海道协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就取得了…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道教学院上海进修班于11月22日在上海白云观举行毕业典礼。国家宗教局院校处吕晋光处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道长,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曹斌副主任等专程到场祝贺并讲了话。 中国道教学院上海进修班是经过国家宗教事务局的批准,中国道教学院授权,在上海市民宗委的关心支持下,由上海市道协举办的培养上海道教高级人才的专科学校,全班学员是来自原上海道学院毕业的一、二、三届的毕业生,经考试合格后择优录取。全班共有22名学员,学制三年,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后,由中国道教学院发给大专学历的毕… 相似文献
12.
13.
2010年,世界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博会”)将第一次由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国的上海来举办,从而在世博会历史上留下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上海在新世纪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将大大推动上海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这是我们对世界的承诺。世博会选择了上海,上海将会给她带来辉煌,同时也为上海带来发展的机遇。机遇和挑战并存。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一次重要机遇,将有力地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 相似文献
14.
成书于清初的《大梵忏》是目前流行于上海的一部道教忏仪。该忏的内容受到了佛教天台忏法的影响,并巧妙地将密教的摩利支天修法与道教的斗姥信仰相融合。这背后反映了元明以降佛、道二教之间深刻的互动与交融。本文对该忏的由来、结构以及密教渊源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简要考证。 相似文献
15.
文明而古老的上海,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春秋时期便成了吴、越文化的发源地,周时,太伯、仲雍来到上海,随之带来了中原文化,遂与吴、越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上海的古文化。这里民俗多信巫祝,传统的天神崇拜、山川日月崇拜和祖先崇拜均早有流传。 相似文献
17.
18.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十五日,上海市道教协会应中国道协的邀请和委托。在中国道协副秘书长张继禹及上海市道协副会长陈莲笙的率领下,前往福建南平祝贺南平市道教协会成立。法务团由上海市道教协会和钦赐仰殿道观、白云观道侣以及道学班学员十八人组成。十二月十九日是南平市道教协会成立之日,法务团举行了祝愿上表仪式。 相似文献
19.
<正>4月13日,中国道教界服务上海世博会协调会议在上海市道教协会召开。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丁常云、张凤林;教务部副主任孙常德,上海市道教协会副会长刘巧林、吉宏忠、姚树良、范金凤,副秘书长张开华;江苏省道教协会会长杨世华,副会长薄建华、李纯明,副秘书长徐朝文;浙江省道教协会会长高信一,副会长陈崇杰,秘书长陈高乐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黄信阳副会长主持。黄副会长首先宣布了世博会协调小组名单,组织与会人员认真学习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十四年来《上海道教》办刊所走过的历程、办刊特点及社会影响、面临的矛盾和读者建议 ,在问卷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作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