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社会性框架效应指个体进行社会性决策时, 描述方式(即框架)对其选择倾向的影响。采用“伤害/帮助框架”范式, 本研究在行为上发现了显著的框架效应:被试在伤害框架下比帮助框架下, 更倾向于选择利他选项, 这可能是由于伤害框架凸显了伤害他人的后果及有意性, 从而提高了道德冲突水平。在神经活动上发现(1)静息态下, 右侧颞顶联合区(TPJ)的低频振荡振幅(ALFF)与框架效应强度存在显著正相关; (2)道德加工相关脑区构成的局部脑网络内部的功能连接强度(FC)能够有效预测框架效应强度。本研究首次利用静息态功能连接探讨个体的社会性决策受到语言表述方式影响的神经机制, 为进一步揭示社会决策中的个体差异提供了神经学证据。  相似文献   

2.
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对促进社会融合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通常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体对群体或社会的认同,另一方面是群体或社会对个体的接纳。因此,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主要围绕认同和接纳展开。从这个意义上说,理想的社会融合应该是个体积极主动地认同群体或社会,而群体或社会以更具包容性的姿态接纳个体。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判断是人的认識活动,是反映事物情况的思惟形式,判断是人們意識中对于客观事物的断定。馬克思列宁主义者认为: “我們的时代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級革命的时代,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胜利的时代。”这是客观情况的反映,也是我們的判断。判断并不是簡单地出现于人头脑更的一个句子,也不是当我們考虑問題时头脑里出現的一些可能的想法,这些都不是判断,或者还沒有成为判断。只有通过社会实踐以及思考最后肯定了的思想,才是判断。邏輯书里常说:判断是对于一些事物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想,这个提法基本上还是正确的。肯定是断定,否定也是断定,判断必須是对于  相似文献   

4.
雷勇 《世界哲学》2012,(5):79-87
马克思1845年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费尔巴哈无视人的现实本质,即社会关系,但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却对费尔巴哈人的社会性问题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马克思前后的评价为何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呢?本文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肯定费尔巴哈,主要是基于费尔巴哈对人的社会性的明确肯定。但是,随着对现实社会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马克思发现人的社会性在费尔巴哈那里还只是一个抽象的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作为感性对象的人"转向了"作为感性活动的人",把"实践"作为其世界观的核心,科学地揭示了人的社会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以班级为单位选取1-6年级23个班级的小学生,通过最好朋友提名法,得到有互选朋友有效被试700人,采用同伴提名法、小学生友谊质量问卷、小学生人格发展教师评定问卷,运用多层线性模型(HLM)考察个体和班级两个水平上的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对人格的影响,并在两个水平上检验友谊质量在同伴接纳对人格的影响上的多层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班级水平:班级平均友谊质量对外倾性、亲社会性、认真自控、情绪稳定性有预测作用;班级平均同伴接纳对情绪稳定性有预测作用。(2)个体水平:同伴接纳对人格5个维度均有直接影响;除情绪稳定性,友谊质量分别在同伴接纳对智能特征、外倾性、亲社会性、认真自控影响上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
黄晓峰  仲彬 《学海》2015,(4):11-15
本文探讨了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模式,分别从"模式"的创建基础、如何构建、教育效能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信息网络时代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范式,对于当前和今后我们有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活动,尤其是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活动的"网络融合"式展开,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韦倩 《学海》2012,(5):44-51
瓦尔拉斯体系假设纯粹自利偏好的个体依靠完备契约和第三方无成本实施来维持社会运转,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符合社会运转的真实情况。更加符合现实的思路是个体偏好中并不仅仅包含自利偏好,而且包含亲社会性的他涉偏好,只有在个体具有愿意付出成本实施某种亲社会行为的偏好时,社会才可能得以存在。本文主要分析经济学领域近年来兴起的亲社会偏好模型及其对瓦尔拉斯体系的拓展,并讨论了这种趋势的经济学含义。  相似文献   

8.
哲学的主题是人,即现实的进行着实践活动的人类。围绕这个主题,哲学具有三种基本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价值功能。哲学这三种功能所追求的目标是人的主导性、社会性和完善性的统一。哲学的三种功能在历史发展中呈现出某种有规则的周期性。科学进步也呈现出周期性。哲学发展的周期性是由科学发展的周期所决定的。科学是哲学发展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9.
从《四库全书》中检索到1700部涉及“自爱”的古籍,形成包含2370条句段的语料库并逐条进行内容分析。结果发现,自爱包含自我珍重、自我接纳与自我约束三个主要指标以及个我自爱、小我自爱与大我自爱三个主要维度。未来研究将依据我国社会文化和历史的脉络,结合新时代人们对自爱的理解,编制相应的测量工具,从而为健全人格养成服务。  相似文献   

10.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调节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尽管属于伦理学研究的内容,但它同人的认识活动也是密切关联的。它既凝结、渗透着人的认识成果,是人们对于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观念把握,同时又作为一种既定的社会精神力量,对人的认识活动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因为人的认识活动并非动物式的心理活动,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的意识活动,不能不受到包括道德在内的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夫真  张文新  张玲玲 《心理学报》2009,41(12):1165-1174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608名初一至高二城市青少年,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青少年疏离感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功能和同伴接纳的关系。结果发现: (1) 青少年疏离感年龄段差异显著, 高中生的疏离感显著高于初中生; (2) 青少年疏离感的三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环境疏离感最高, 其次是社会疏离感, 人际疏离感最低; (3) 家庭功能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疏离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这一中介作用的实现受到同伴接纳的调节, 即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有关婴幼儿词语习得的研究主要有三种理论假设:联想学习理论、制约限制理论和社会语用理论.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着重介绍社会语用理论的相关研究:婴幼儿词语习得过程涉及哪些社会性认知加工过程,社会语用理论如何应对来自前两种理论的质疑和挑战,社会性认知加工过程的相对权重如何以及自闲症儿童词语习得存在怎样的社会性认知加工障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性认知加工过程在婴幼儿词语习得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最后对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1060名五至八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家庭功能如何通过同伴接纳的中介作用影响亲社会行为,同时探讨了留守状况在该中介模型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家庭功能、同伴接纳和亲社会行为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2)青少年的同伴接纳在家庭功能及亲社会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留守状况调节了家庭功能通过同伴接纳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后半段路径。具体而言,与曾/现留守青少年相比,非留守青少年的家庭功能通过同伴接纳对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更强。研究结果可以为培养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评定量表》对60名被试进行研究,区分出社会性发展良好、中等和迟滞的被试。接着采用行为实验的方式考察社会性发展水平对被试交往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社会性发展的总体水平只对被试与女性互动对象互动的面部表情上产生影响,而社会性认知、社会性情感和社会性行为水平对被试与不同性质个体互动的某些行为上产生影响。第二,社会性发展的总体类型对被试面对不同互动对象的同一行为反应上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有限,仅在面部表情上表现出性别差异;而社会性认知发展类型和情感发展类型对不同互动对象的同一行为表现出有限的影响。第三,社会性发展迟滞的大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对实验任务冷漠或过度热情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论坛荟萃     
刘宝三:论个体思维的社会化 个体思维总是具有社会性的,但个体思维的社会性不等于个体思维的社会化。个体思维社会化的涵义有两个方面:1、个体思维主体不断向社会思维学习,通过自觉的艰苦的努力,使思维活动具有发散性,同社会思维保持广泛密切的联系。2、个体思维社会化是个体不断把自己的思维成果推向社会,为社会所认同,所接受,并用于认识和改造社会,成为社会思维成果的组成部分。个体思维社会化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个体思维活动的社会化,对社会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个体思维成果的提高及其社会化,又能提高整个社会思维水平,推动社会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研究述评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郑信军  岑国桢 《心理科学》2006,29(3):747-751,703
本文就家庭视角评述国外关于处境不利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关研究。有关文献表明,处境不利儿童的自我概念有明显的外在化特征,区分性低,较少指向未来;他们存在社会信息加工中的译码困难和归因偏向,其信息加工技能和认知控制技能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社会性情绪发展也存在诸多困难;他们的亲子依恋往往是不安全甚至矛盾类型;他们往往难以被同伴所接纳,在交往中更多地表现出适应不良性行为,其友谊质量也比较差,但自我效能、自我调节以及良好的群体特征是改善其同伴交往的重要因素;家庭的各种不利因素还会对其社会交活动中的活动能力、活动数量、活动水平和活动技能带来影响,在他们身上也更容易出现攻击、退缩以及各种过错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当前,有关这些儿童的神经生理与心理学结合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17.
所谓社会认识论,并不直接等同于关于一般社会性认识的广义的一般哲学认识论,不是广义地以一般社会性认识为研究对象的。人的一切认识都是社会性的,广义地研究一般社会性认识乃是一般哲学认识论的任务。在确定的意义上,社会认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认识社会的理论,它以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为研究对象。社会认识论虽然并不直接等同于一般哲学认识论,却是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考察人们认识社会的特殊活动结构、活动方式、活动方法、活动规律和这种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人们对社会的认识自己构成自己的特殊道路。因此,社会认识论  相似文献   

18.
社会性奖赏指能够使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获得动机性或娱乐性体验的社会刺激或社会关系。本文主要介绍社会性奖赏的概念、评估方式和神经基础。针对社会性奖赏与金钱奖赏加工是否存在共同的神经基础的争论,本研究明确指出社会性奖赏与金钱奖赏加工有一个共同的神经基础,但社会性奖赏加工还特异性地激活一些社会性脑区。鉴于理解社会性奖赏加工具有重要意义,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验证,从而深入理解社会性奖赏加工的脑机制。  相似文献   

19.
探讨价值观对蓄意创伤受害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简称PTSD)症状的影响方式。方法:采用事件冲击量表、受害人认可评价量表、施瓦兹价值观量表作为测查工具,测查了163 名蓄意创伤受害者。结果:(1)蓄意创伤受害者的PTSD三大症状表现有显著差异,闯入症状水平最高,回避症状水平次之,高警觉症状水平最低。(2)蓄意创伤受害者所持的价值观和对外界接纳的评价能较好地预测PTSD三大症状。(3)内敛价值类型通过诸如社会接纳等反映外在标准的因素影响PTSD的闯入症状。结论:蓄意创伤受害者PTSD症状表现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外界接纳的评价和自身所持的价值观对其PTSD症状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暴力视频游戏是一种新兴的娱乐媒介, 是指含有描绘个体试图对其他个体造成伤害等内容的视频游戏。亲社会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 包括在人际交往中个体所表现出的利他、助人等一切使他人受益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本文采用元分析的方法整合国内外已有研究, 分析暴力视频游戏对玩家亲社会性影响的主效应, 并重点考察各调节变量在暴力视频游戏与亲社会性的关系中产生的作用。通过文献检索, 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24篇, 包含63个效应值(effect size), 总样本量18554人。研究结果显示:暴力视频游戏与亲社会性总效应值显著, 但相关较弱(r = -0.10)。调节效应分析表明, 暴力视频游戏与亲社会性的关系受到被试性别、被试类型、被试年龄、测量类型与亲社会性测量指标的调节。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采用一般攻击模型与一般学习模型等理论模型指导暴力视频游戏对亲社会行为影响研究, 同时优化实证研究中测量亲社会性的实验范式, 并且需要重点考察个体差异对暴力视频游戏与亲社会性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