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样例表面内容对问题解决类比迁移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莫雷  刘丽虹 《心理学报》1999,32(3):313-321
探讨样例与新问题表面内容不同的相似关系对类经迁移过程的影响。实验1要求被试学习概率问题的样例后,解决与样例表面内容相似关系不同的新问题。结果表明,在新问题的内在原理与样例相同的情况下,两者表面根貌相似有利于被试对新问题的类化,表面对应相似则促进被试对公式的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样例类型与解释方式对初中生数学概率问题解决的促进作用,实验1随机选取初中生90名,比较正确样例组、正误样例组、对照组的学习效果,实验2随机选取另外90名初中生,比较有教学解释、有自我解释与无解释的正误样例组的即时与延时测试学习效果,研究发现:(1)正误样例学习效果显著好于正确样例;(2)有解释的正误样例学习效果显著好于无解释的正误样例;(3)与有教学解释的正误样例学习效果相比,有自我解释的正误样例学习效果显著且更持久。  相似文献   

3.
以概率原理为材料,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样例的编码方式对问题解决迁移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实验1探讨了样例的变异性与不同的自我解释模式结合对被试解决不同程度迁移问题的影响;实验2运用大声思维技术,进一步探讨不同样例的变异性和不同自我解释模式编码样例的条件下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和问题解决的特点。结果表明:样例的变异性和诱发自我解释模式结合能有效地促进原理图式的获得和迁移;自我解释对理解原理和获得原理的概化图式有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学习者自我解释的特征并不一致,存在着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4.
样例和问题的联结方式对迁移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邢强  莫雷 《应用心理学》2003,9(3):31-35,45
研究了样例和问题的联结方式对学习迁移的影响。实验 1探讨了渐减提示法对学习迁移的作用 ;实验 2进一步检验了渐减提示法对诱发学习者进行自我解释的作用 ;实验 3探讨了“渐减提示 +子目标”这种联结样例和问题的方式对迁移的效果。进行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渐减提示法是动态的联结样例和问题解决的有效形式 ,符合认知技能获得的四阶段模型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要求 ;渐减提示法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对样例问题进行高质量的自我解释和产生心理预期 ;用“渐减提示 +子目标引导”来联结样例和问题有助于减轻认知负荷 ,有助于产生高质量的自我解释 ,对原理图式的获得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考察了迁移意识提示对已有数学经验水平不同的学习者整合性的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解决的影响.结果表明:迁移意识提示对整合性问题解决的影响视不同类型问题而定;迁移意识与习得经验之间具有交互作用.习得经验较丰富者、综合数学能力较高者,更易受益于迁移意识提示;当学习者具备相应的迁移意识和相关的各部分知识经验时,能够重新整合各部分经验,产生远迁移.  相似文献   

6.
客体投影方式对空间问题解决和再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置四种实验条件,旨在阐明空间问题解决和再认的水平是如何受到客体不同投影方式的影响。除进一步支持了正投影问题的解决是以一个具有三维结构特性的心理表征为基础而并非是对二维正投影信息进行了充分识别的观点外,研究结果还表明:(1)这个具有客体三维结构特性的心理表征是建构于对正投影问题解决而非轴测投影图的再认过程中;(2)正投影问题解决的复杂性显著地高于轴测投影图问题解决而且一个建构于正投影问题解决中  相似文献   

7.
通过样例和问题解决建立产生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对学生通过例题和问题学习学科知识的问题作了一些实验研究。本文介绍了其中的一项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学生以这种形式进行学习,只要例题和问题安排得合适,学生能较快地和较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学生不仅学会了解决问题,而且能从中总结出某些解题策略和启发式规则,并能调用新建立的启发式规则指导解题,从而加速了解题的进程。 本文还讨论了学生在这种学习情境中的学习过程。依据本实验所揭示的人对符号产生式建立的一般过程和有效的训练示例,为计算机摸拟人的学习提供了某些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构因素对问题解决迁移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阅读过程中文章结构因素对问题解决迁移效果的影响。实验1是在两篇源文章问题解决原理相同条件下探讨其结构类似与否对目标文章的问题解决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源文章间结构越不类似,越能促进目标作业问题解决的迁移。实验2是探讨实验1中时间顺序和地理位置两种文章结构在问题解决中是否存在偏性,从而考察实验1的结论是否得以成立。结果证明,时间顺序和地理位置两种文章的组织结构不存在偏性。因而结果可初步表明,文章信息的不同的组织结构方式能促进相同原理条件下的问题解决的迁移。  相似文献   

9.
李晓东  冯晓杭 《心理科学》2006,29(5):1137-1140
运用实验法和问卷法对小学2年级和5年级学生的类比问题解决策略的迁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儿童年龄大小,启动掌握目标都可以有效地促进类比问题解决策略的迁移。能力知觉与回避型表现目标存在交互作用,在回避型表现目标启动条件下,能力知觉低的儿童迁移成绩较差。儿童自身的成就目标取向未对迁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唐雪峰  莫雷 《心理科学》2003,26(4):631-633
应用题表面内容分离为表面概貌和对象对应后,还可以进行再分解。本实验将表面概貌分解为具体属性和问题形式,将对象对应分解表述顺序对应和具体对象对应,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内容不同方面的相似性对原理运用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整数迁移到小数乘法是五年级第一单元的内容,这一部分,小数乘法学习的基础非常好:有整数计算铺路,有小数加减法铺垫,有四年小学学习的前提,知识与能力等各方面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现在的是想利用整数乘法的基础来学习小数乘法,知道迁移能否顺利完成,还有那些重要因素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代数图式相似性对样例迁移中原理通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唐雪峰  莫雷 《心理科学》2004,27(5):1052-1055
应用题深层抽象结构有几个不同层次,被试对概念图式的相似性更敏感,而不是方程结构,概念图式的相似性更容易引起原理的通达。学生掌握了代数图式对解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较少受表面内容等因素的影响。该研究对代数应用题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比较了普通样例和类比比较样例在学习物理综合题中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两种不同类型的类比比较样例对物理综合题学习的迁移效果以及“提示”这一样例设计方法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1)通过类比比较样例学习物理综合题的效果优于普通样例;(2)相比于单综概念类比比较样例,综合概念类比比较样例能更好地提高物理综合题学习的近迁移成绩,但未提高其远迁移成绩;(3)提示能明显促进类比比较样例在物理综合题学习中的作用,但不同提示类型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类比比较样例是学习物理综合题的有效样例形式,而其中综合概念类比比较样例效果最佳;开放式提示和支架式提示均能较好地促进类比比较样例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睡眠通过影响记忆重组帮助创造性问题解决。其中,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主要帮助增强记忆间的新奇联系,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帮助规则提取、形成关系记忆和记忆整合。而睡眠影响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程度会受睡眠结构变化、在睡眠期间操纵记忆、任务类型的影响。目前睡眠影响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理论解释中,睡眠期间激活扩散程度增加已被较少关注,从系统和细胞层面进行解释成为主流,包括睡眠期间海马-新皮层的对话,突触缩减,以及重叠交替的记忆回放,睡眠通过上述机制促进记忆重组,进而帮助创造性问题解决。未来研究需通过转换需要创造性解决的问题类型拓展研究广度,基于情绪记忆和记忆表征间的跨模态迁移深化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Healy等人(2008)的实验范式基础上,以中文姓名作为实验材料,探究位置特异性和项目呈现方式对即时情景记忆的影响。两个实验都要求被试对所呈现的20个姓名中的12个进行顺序重构。重构的12个位置分别为1-12、5-16、9-20三个水平,这三组位置同时包括绝对位置9-12。实验1采取视觉呈现,比较三个任务类型上重构正确率的差异。实验1的结果支持Healy的编码特异性理论,但是末尾呈现的项目仅有较小的重构优势。实验2采取听觉呈现,结果发现,在系列位置5-16上出现了较明显的近因效应,而在位置9-20上并无明显的近因效应。这表明位置特异性理论对顺序重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绝对位置的特异性而并非相对位置的特异性,系列位置效应出现在记忆的编码过程而不是提取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以往研究发现训练形式会影响类别学习的表征方式。实验采用学习-迁移范式,探究概念训练中样例的呈现方式对类别表征的影响。实验中被试通过不同呈现方式来学习类别知识,在学习3个block之后对其进行测验。实验结果表明:(1)学习单样例和同一类别比较学习的被试在测验阶段的成绩与学习阶段之间没有差异;(2)学习不同类别比较学习的被试在测验阶段的成绩大幅度下降。因此得出结论,在概念训练中,不同类别比较学习导致被试形成类别间信息的表征。  相似文献   

17.
渐减提示法呈现样例对学习迁移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了从样例学习到问题解决过渡的样例设计方式。实验结果表明:渐减提示法是动态的联结样例和问题解决的有效形式,符合认知技能获得的四阶段模型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要求;渐减提示法可以促进学习者对样例问题进行高质量的自我解释和产生心理预期,是实现从样例学习到问题解决过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奇  张庆翔  张笑笑  高超 《心理学报》2023,55(1):117-128
为了避免多重变异样例学习和采用题海战术,并能促进规则样例学习的远迁移问题解决,开创出原样例学习后对原型规则做出变型推理的学习方法,以算术应用题的解题样例为原样例学习材料进行了4项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四年级小学生运用该方法可有效促进远迁移问题的解决;其变型推理能力存在数学成绩等级差异;提供问题情境和推理提示能提高部分学生规则变型推理成绩和远迁移测验成绩。实验结果证明,规则变型推理是促进远迁移问题解决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儿童问题解决中的类比迁移是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但在儿童发展研究中却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对儿童问题解决中的类比迁移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特别是仔细分析最近十年里的类比迁移研究,该文总结出了儿童问题解决中类比迁移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从探讨迁移是否存在到验证迁移是一种早期能力、从关注迁移的年龄差异到关注促进迁移的有关因素、从关注迁移是否是基本能力到关注迁移的加工机制、从描述迁移技能到领域概化、从关注近迁移到关注远迁移。最后,该文对未来儿童问题解决中的类比迁移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任洁  许尚侠 《心理科学》1999,22(5):457-458
1问题提出现代认知心理学家J.R.Anderson等人提出的相同要素迁移理论,被认为是当前程序性知识学习迁移研究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观点。他们认为迁移的本质是以产生式(“条件──动作”对)为基本单元,通过知识编辑机制来实现的。陈述性知识(它以样例等其它形式呈现出来)可以通过弱方法获取,当这些弱方法问题解决法以某种解释形式作用于陈述性知识时,产生的问题解决行为是缓慢的,且容易犯错;既然所有的行为(认知的与物理的)都在程序式记忆的控制之下,那么技能行为就需要将这些速度缓慢的解释程序转变为特定领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