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泉观座落在天水市城北天靖山麓,紧依城垣,林木葱茏,殿阁巍峨,数百年来一直为道教圣地。因山间泉水清澄甘冽,且能治愈疾病,故称“玉泉”,观以泉名,逐名玉泉观。玉泉观据州、县志记述:始建于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距今有七百余年历史。传说在至元八年(1271)秋天,道教长春真人邱处机弟子梁志通离京,远涉关陕,西行至此,见其林泉丘壑之胜,遂结庵栖隐。据玉泉观碑文载:“至元丙子(1276年)起太上殿,事之以五祖七真。至元己丑(1289年)建玉泉殿,事之以风后牧伯。栋宇宏丽,位置高敞,  相似文献   

2.
天水市玉泉观于1998年10月底,举办了为期百日的第五届道教知识、高功经韵学习班。这期学习班是在玉泉观经济困窘条件下举办的。监院燕明义道长多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办学,为道教事业培养了一批人才。西安八仙宫高功李信智道长应邀教学,传授十方经韵及祈祥,...  相似文献   

3.
甘肃南部为道教发祥地之一,平凉的崆峒山相传为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处,天水玉泉观为元代邱处机之徒裔梁志通修真处,西和岷郡山为宋代著名道士萨守坚登仙处,而仇池山则同战国至汉初神仙家所说的著名仙人仇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天水市玉泉观于去年农历九月十二日举办了经韵学习班。我十分有幸的参加了这次学习班。学习班在燕明义道长领导下开展得很顺利。燕道长为弘扬道法 ,道教多出人才 ,同时提高玉泉观的声誉 ,在诸位道友的协助下 ,在李信智高功的筹措下 ,从人力、物力包括教学器具上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特别是为了使广大学员能安心、舒心的学习经韵 ,他在生活中给以精心安排 ,克服地方小、经济紧缺的困难 ,发动道友及居士到处化缘。燕道长的决心是 ,克服一切困难 ,利用一切条件要把学习班办好。无条件 ,创造条件也要把班办好。李老师既是我们的老师 ,又是我们的诤…  相似文献   

5.
教务活动     
<正>湖北省道协成功举办丁酉年蕲春普阳观全真派道士冠巾活动11月9日至12日,湖北省道教协会在蕲春普阳观成功举办丁酉年全真派道士冠巾活动,为80多名全真派道教徒冠巾。云南省道教协会丁酉坛第二批传度活动圆满举办11月30日至12月3日,云南省道教协会丁酉坛第二批传度活动在昆明市五老山龙泉观隆重举行。法  相似文献   

6.
西安市万寿八仙宫属全国道教重点宫观,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宫观总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住观道士38人,外聘员工35名。八仙宫一直秉承道教传统的丛林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7.
李明 《中国道教》1994,(2):43-44
当你沿着花岗石铺成的大道往华山脚下走时,“玉泉院”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映入你的眼帘。你踏进玉泉院大门,院里的景色尽收眼底。院内苍松翠柏,浓荫蔽日,泉水淙淙,荷花飘香。再上一个台阶,便是五间大殿。这里石碑林立,香烟缭绕,游人络绎不绝。整个殿宇建筑精巧,规模宏伟,气势壮观。玉泉大院,干净卫生,道士白袜蓝衣,各负其责,有条不紊。  相似文献   

8.
正12月11日,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湖北省道教协会、武汉市道教协会协办,武汉长春观承办的丙申(2016)年全真派道士传戒活动在武汉长春观圆满落幕。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道协本部的187名全真派道士临坛受戒,让戒坛诸神证盟了自己的道位。  相似文献   

9.
正11月14日-12月11日,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湖北省道教协会、武汉市道教协会协办,武汉长春观承办的丙申(2016)年全真派道士传戒活动在武汉长春观举办。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道协本部的187名全真派道士临坛受戒。  相似文献   

10.
苏州市散居道主管理委员会于8月间在玄妙观正式成立。会议经过民主协商,推荐散居道士管理委员会委员共9名,苏州市道教协会副会长师敏绪道长为主任委员,毛良善道长为副主任委员。苏州市散居道主管理委员会是市道教协会的一个管理机构,将遵照章程对该市散居道士进行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发扬道教优良传统的教育,协助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满足广大信教群众的需要,保护散居道士的合法权益,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苏州市成立散居道士管理委员会@郁永龙  相似文献   

11.
四川遂宁市射洪县城西北四十华里金华镇境内,有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金华山道观。道观建筑依山造势,鳞次栉比。更有精心雕刻点缀的180米长石雕巨龙,形象逼真,跃然欲飞。将一座原来不高的山体,装点的更加雄伟壮观。据《射洪县志》和有关资料记载;汉代此地名为“烟墩岭”,东晋时有道士陈勋来此结茅为菴,修仙学道。梁天监年间(502—519年)该山建筑即名“金华山观”。《射洪县志》说:“其山贵重而华美,故观名金华”。唐代此观更名为“九华观”,观中有唐明皇所铸老君像。宋代英宗治平二年(1066年)赐名“玉京观”。元延祐元年(1314年)道士陈若海曾重修金华山道观。  相似文献   

12.
甘肃南部为道教发祥地之一,平凉的崆峒山相传为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处,天水玉泉观为元代邱处机之徒裔梁志通修真处,西和岷郡山为宋代著名道士萨守坚登仙处,而仇池山则同战国至汉初神仙家所说的著名仙人仇生有关。乾隆本《西和县志》“仙释”部分列有二人,一为仇维,一为萨真人。萨真人,原被误为“唐时人”,我已考定为北宋末年著名道士萨守坚,新编《西和县志》已采用之。今对仇维作一考索。乾隆本《西和县志》云:仇维,周时人,居仇池。池为三十六洞天之一。后仙去。山又名仇维。康熙朝编《西和县志》(省图书馆有胶卷)中没有关于仇维的记载。宋代编…  相似文献   

13.
9月22日,黑龙江省道教协会在齐齐哈尔市道教关帝庙道观举办了全省第三期教职人员培训班,全省共有53名道士参加了培训。经过培训学习后,统一进行了试卷式的考核,有46人获得了道教资职证书。  相似文献   

14.
正元和观为武当山进玄岳门古神道上的第一座道观,距武当山镇约10公里,旧时这里是武当山处罚违反清规戒律道士的地方。元和观的存在及其运行,为研究古代道士惩戒制度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武当山元和观武当山自古便为道教名山,相传历代多有名士如阴长生、谢允、吕洞宾、陈抟、张三丰等在此修炼,隐居、修道者更是络绎不绝。宋《太平御览》引南朝郭仲产《南雍州记》载:"武当山,广三四百里……学道者常百数,相继不绝。"~1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道教协会为了落实中国道教协会第五届代表会议关于《道教散居正一派道士管理试行办法》的精神,维护散居正一派道士的合法权益,加强对散居正一派道士的管理,使宗教活动正常化,以维护社会的稳定,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我们特在去年选择道士和信众较多的浦东南汇县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 南汇县在前几年,对散居道士进行了一次调查,据统计,目前该地区有二百多名散居道士,分布面广。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居民收入骤增,经济条件都比较好,按传统民俗,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道教》2011,(3):60
6月13日,湖北省道教协会在武汉长春观举行了隆重的道教教职人员认定备案颁证仪式,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宗教一处处长朱思林、调研员孙优清,湖北省道教协会会长吴诚真、副会长王平,湖北省道教协会秘书长万建芳出席了颁证仪式,来自省内各地的90名道教徒喜领道士证。  相似文献   

17.
元妙古观位于风景秀丽的惠州西湖北岸,是惠州市历史悠久的道教全真龙门派道观,又是西湖风景区的主要旅游胜地之一。据明代御史周岐后所著《修玄妙观记》:元妙观始建于唐代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初名朝元观,后改名开元观,后渐毁坏。到宋代咸平初年复修,祥符9年(1016)勅赐名为天庆观。明嘉靖年间又赐名为元妙观,直至现在。元妙观自唐代兴建以来,屡历兴衰,在历史上,元代晚期是元妙观比较兴旺时期。据记载,至治二年(1322)道士吴嗣德、张景行募得巨款,历时十二年,扩建成有正殿,两廊、钟鼓楼、库房等多幢建筑,还置有田亩、鱼塘、  相似文献   

18.
成都玉局治,在东汉因老子为张道陵说经的传说而成为五斗米道二十四治之一。在唐代开元中道士罗上清请章仇兼琼重修殿宇,并改玉局治为玉局化。而后王建据蜀,收玉局化起五凤楼。王衍又重建之,遂成名观。有宋之时,玉局观多次修整,殿宇辉煌。且屡有达官名儒奉祠于斯,以致诗文中每每言及,名重天下。承元乱世而毁,明人易址重修,清代毁而复建,几经周折,名气渐湮。加之无著名道士主管,今日已难觅玉局观之遗踪。  相似文献   

19.
《中国道教》1989,(4):51-53
上海市道教协会道学班,创办于一九八六年三月,于一九八七年七月十日结业,历时三年四个月。自开学以来,一直得到上海市宗教事务局的关怀和支持,因而使道学班园满成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过程中,上海道教恢复了一些庙观,庙观需要道士,正常的宗教活动需要道士,兴办道学班是发扬道教优良传统,继承道教遗产的需要。近四十年来,上海道教没有培养过青年道士,能够找到的道长,都已年逾古稀,  相似文献   

20.
正唐山玉清观众多的爱国道士,脱下道袍,穿上戎装,直接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英勇抵御外国侵略者,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谱写了冀东爱国道士抗日的英雄篇章。唐山玉清观坐落于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古开平城西门外(现开平温州商城北门外),背燕山,揽唐河,望渤海,有"京东道教第一观"的美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