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尼中两国佛教友好回顾与展望苏扎塔相传大约2500年前,中国五台山文殊菩萨来到加德满都谷。当时,加德满都谷是一个湖泊,文殊菩萨用宝剑劈山放水,才有了今天尼泊尔生息之地,所以这座山谷称作加德满都。大约在公元三世纪的时候,中国的法显大师来印度朝圣。他当时参...  相似文献   

2.
高观如 《法音》2000,(7):16-17
据尼泊尔《苏瓦扬普史书》记载:“加德满都一带地区原来是一个巨大的那伽巴沙湖泊,湖内有龙王居住,后来文殊师利由摩诃支那(中国)来到此地,辟开了湖南边的山岭,将这一湖水泄干,并在此建立苏瓦扬普寺,因之称此地为尼泊尔。”这一传说显示了中尼两国传统的亲切友谊。 西元前565年,迦毗罗卫(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的王子释迦牟尼出生在今天尼泊尔南部的洛明达(古称蓝毗尼)。他出家成道后,在印度各地游行说法,吸收徒众,传播他的思想,于是形成为佛教。他的教法于西元一世纪前后传入中国,由于中国各族人民的广泛信…  相似文献   

3.
1、演教寺在中台顶。取文殊菩萨在五台山演教说法之意。文殊,全称文殊师利,亦称曼殊室利,为古印度梵文Manjusri的音译,意为妙德、妙吉祥。中国佛教称:五台山为文殊菩萨演教说法的道场。东晋时候翻译的《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云:“东北方向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过去请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中叙述世尊岩金刚密迹主菩萨  相似文献   

4.
《佛教文化》2013,(4):3-3
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市区两部的一座小山上,坐落着一座醒目的金色佛塔,这便是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苏瓦扬布纳特(Swambhu)佛塔。所在寺庙因猴子众多,又被称为“猴庙”而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5.
《法音》2016,(3)
正关于文殊师利的来历众说纷纭,不像佛经或印度教经文中许多其他人物一样有直接明确的答案。文殊师利的形象没有明显的发展轨迹,在上座部巴利文三藏或任何其他非大乘经文中都没有出现,而在大乘佛经中,文殊师利是一位成熟的十地菩萨。美国佛教学者安东尼·托拉巴(Anthony Tribe)所著《文殊:来历、角色与意义》(Mabjuwri:Origins,Role  相似文献   

6.
唐高宗李治乾封二年(667),沙门慧祥陪狮子国(今斯里兰卡)高僧释迦密多罗礼五台山文殊师利菩萨。其后撰写了《古清凉传》一书,这是一本有关五台山佛教的最早专著。书中指定了五台山就是《华严经》中所说的“清凉山”;叙述了五台山早期佛教的发展沿革;记录了有关...  相似文献   

7.
文殊殿     
文殊殿是菩萨顶南北中轴线上的第三进殿宇,专为供奉文殊菩萨而建,占地0.4亩,比第一进天王殿大,比第二进大佛殿还大。它所以有这样大的规模,传说是因为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具有特殊地位,并在菩萨顶显露过真容。文殊菩萨名叫文殊师利,佛经说他久已成佛,只是为利益众生而甘居菩萨地位。五台山是他的演教之区,又是他的居住处。他在五台山上随缘显化,办了许多  相似文献   

8.
吴立民 《法音》2001,(10):6-6
佛法之根本在般若。代表般若法门者,显教为文殊师利,密乘则金刚萨埵。显密圆融,文殊师利、金刚萨埵同体,盖表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谓空不空,即般若也。大乘佛教经典最早最全表述般若法门者,厥惟《维摩诘经》。维摩诘为传承金刚萨埵人间持明之密乘菩萨,其与文殊师利对扬的不可思议境界及不可思议解脱法门———不二法门,均以如来藏思想为核心,阐述离边大中观见即大圆满见与禅修的顿悟法门及反修的大圆满法门,实乃汉传显教禅宗与藏传密乘宁玛派共同之源。盖禅宗即大密宗也。经中所谓“如来种”,实即如来藏,乃佛与众生共有的法尔…  相似文献   

9.
文殊菩萨     
相传,我国佛教四大名山,分别为四大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为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为观音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为地藏菩萨的道场,山西五台山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其中,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的说法,是出自佛教经典的。《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云:“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文殊师利,与  相似文献   

10.
华严学是中国佛教的重要思潮,五台山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首,被称为文殊师利菩萨①的道场。华严学因五台山而获得更广泛的流传,五台山因华严学而更著名于世。这篇短文,拟简要地谈谈华严学与五台山的关系。一《华严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天主教》2007,(1):48-48
[天亚社·加德满都讯]百多位教会领袖于11月27日,聚集在首都加德满都以南15公里一个堂区的礼堂参加会议,集思广益。他们确立一份名为《源于耶稣》远景宣言,旨在使尼国人民的生活充满生命力,并成立委员会制定牧灵计划。尼泊尔宗座监牧安多尼·夏尔马(Anthony Sharma)蒙席邀请国内17个女修会和五个男修会的会长,带同一位“有魄力”会士出席,而六堂区的本堂神父,也各带来一位“能干”教友。他对与会者说“:尼国天主教徒上一次商讨牧灵计划是24年前,当时尼泊尔还属于印度巴特那教区。”其后两年里,尼泊尔成为独立自治传教区,而教会仍只是“有本…  相似文献   

12.
《法音》1999,(12)
我国在尼泊尔佛陀诞生地兰毗尼建造的中华寺已竣工验收,我会派遣的僧团已于今年7月1日正式进驻中华寺,拟于明年春天隆重举行中华寺开光庆典,这是我国佛教界的一件盛事。兰毗尼是全世界佛教徒向往的圣地。尼泊尔王国政府在联合国开发署的帮助下,吁请世界佛教国家和佛教组织共同庄严这一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遗迹,使之成为弘扬佛教。开展国际佛教友好交流、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阵地。八十年代初,应尼泊尔王国政府及尼泊尔佛教界的请求,经我国政府同意,我会已故名誉会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十世班禅大师在尼泊尔加德满都举行的世界佛教徒…  相似文献   

13.
许久以来,我一直以为尼泊尔是一块印度教的净土。1993年我亲赴尼泊尔考察之后,彻底改变了这种印象。作为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乡,佛教在那里依然十分兴盛,特别是藏传佛教。 一 历史上的西藏飞地“加容卡肖” 在国内时,我曾阅读过一些藏汉文古籍,得知加德满都有一座大佛塔叫“加容卡肖”,历史上是西藏的飞地,由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但近百年来失去了联系。到底这座大佛塔还在不在?如今变成了什么样  相似文献   

14.
庄严古刹普济有情——记五台山金阁寺住持广济法师白福生五台山是誉满寰宇的著名佛教圣地,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的演法道场。自汉代迄今,古刹名蓝遍布于五峰万壑之间,但大都以崇奉文殊菩萨为主,唯有距台怀中心15公里处,海拔1900余米的金阁寺都是以观世音菩萨为信...  相似文献   

15.
五台山高僧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台山高僧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考略何梅相传唐代有北印度宾国佛陀波利,此言觉护,远涉流沙,杖锡五台,冀睹文殊师利菩萨圣容。当他正悲泣雨泪地向山顶礼时,忽见一位老翁从山中来,谓僧曰:“师追访圣迹,然汉地众生多造罪业,出家之辈亦多犯戒律,唯有《...  相似文献   

16.
站在台怀镇地面的北部,翘首北望,可以看见一座巍峨壮观的宝塔耸立云霄。这座宝塔的所在地就是五台山七佛寺。七佛寺名称源于《长阿含经》,《长阿含经》载:在释迦牟尼之前已有六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图、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与释迦牟尼佛统称“过去七佛”。七佛寺之名即缘由于此。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演法道场,又因文殊菩萨曾为七佛之师,因而为之立寺,以作纪念。五台山别的寺院均以文殊菩萨为主要供养的对象,唯独此寺以七佛为供养主尊,这是十分独特的一个佛教现象。沿着寺前弯曲的水泥小路向上攀登,天王殿额“七佛寺”三…  相似文献   

17.
五台山为金口玉言敕封的佛教圣地。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和《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中,就说它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它与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和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而五台山者,尤以山辟最早、境地最幽、灵贶最...  相似文献   

18.
唐时,佛陀波利来华到五台山拜求文殊师利菩萨,途中受人点化,把《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传入中土。这部佛典被辽人所崇奉,并造有大量经幢。其目的有三:祈福于当世,灭罪与度亡,回报师恩。山西晋北地区亦流行,是为当地佛教活动昌盛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一、归敬颂象其他经论一样,梵本《金刚针论》开章就有二首归敬颂。颂曰:南无妙德主身口意敬礼,妙音世之师。马鸣如理趣,阐述金刚针。文殊菩萨在大乘经论中最常见的称号是Manjusri。这个梵文称号在汉语中有不同的音泽,如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曼殊室利;或简缩为“文殊”二字。意译也有好几种,如妙首、濡首、妙德、妙吉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天主教》2007,(6):50-50
【天亚社·加德满都讯】来自尼泊尔、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的年青佛教徒、天主教徒和印度教徒,在尼泊尔参加宗教交流营,共同生活一周。交流营统筹员皮亚·拉特纳(Piya Ratna)说:"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