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抑郁障碍个体的注意偏向是抑郁认知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近年研究的焦点从对抑郁障碍个体的注意偏向特点、理论机制等转向了对抑郁障碍个体的注意偏向矫正效果和作用机制等的研究。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了抑郁障碍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1)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特点。(2)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机制。(3)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矫治方法。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老年抑郁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为工具筛选出老年抑郁个体和老年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通过空间线索化范式,以及分离的情绪Stroop范式考察了刺激呈现时间、线索呈现条件对老年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并探讨了老年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发生阶段。研究结果表明:(1)在空间线索任务中,当刺激呈现时间为250ms或500ms时,老年抑郁组与老年正常组的返回抑制效应在各种情绪刺激下均无显著差异(P>0.05),即老年抑郁个体没有呈现出对任何情绪刺激类型的注意偏向现象;当刺激呈现时间为750ms或1000ms时,老年抑郁组的返回抑制效应在不同情绪刺激条件下差异显著,F(2, 66)=3.22,P=0.046,而老年正常组则不存在返回抑制效应在情绪刺激类型上的差异(P>0.05),提示老年抑郁组对不同情绪类型的刺激注意返回抑制能力不同;进一步检验得知:返回抑制效应在悲伤条件下,存在组间差异,分别是F(1, 33)=10.03,P=0.003;F(1, 33)=18.21,P=0.000,即老年抑郁组的返回抑制效应弱于老年正常组。(2)在Stroop实验中,老年抑郁组在单中性、双中性与单悲伤面孔、中性悲伤面孔、双悲伤面孔线索类型下的反应时差异显著;且当线索类型为单悲伤面孔、中性悲伤面孔、双悲伤面孔时,老年抑郁组与老年正常组的反应时差异均显著,即老年抑郁组的反应时明显长于老年正常组,F(1, 41) = 5.37,P=0.026;F(1, 41) = 7.08,P=0.011;F(1, 41) = 7.28,P=0.010;而当线索类型为单中性和双中性面孔时,老年抑郁组与老年正常组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抑郁组可能在自动化注意选择分配期存在注意偏向。研究认为,老年抑郁个体的注意偏向可能发生在注意初始分配阶段和解释阶段,且受加工深度的影响。在刺激呈现时间较长的条件下,注意偏向的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流调抑郁量表、注意控制量表和正负性信息注意量表,对48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了焦虑、抑郁对注意偏向的影响,并探讨了注意控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正性注意偏向与注意控制呈正相关,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流调抑郁呈负相关;负性注意偏向与注意控制呈负相关,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流调抑郁呈正相关。(2)特质焦虑、注意集中、注意转移可显著预测正性注意偏向,状态焦虑、流调抑郁和注意集中则显著预测负性注意偏向。(3)注意转移和注意集中中介了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流调抑郁和正、负性注意偏向间的关系。研究提示注意控制是一个重要的保护性因素,可缓解或消除焦虑和抑郁对注意偏向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摘 要 为考查防御性自尊大学生注意偏向对记忆偏向的影响,本研究将被试分为训练组和控制组,训练组接受注意偏向训练,之后完成记忆任务。记忆任务中呈现中性和攻击性词汇,要求被试对词汇进行自由回忆。结果发现,控制组对攻击性信息存在着记忆偏向,而训练组对攻击性信息的记忆偏向消失。注意偏向训练可以即时性地改变防御性自尊大学生对攻击性信息的注意偏向,注意偏向可能是特质一致性记忆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情绪信息与注意偏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情绪信息对注意的调节是情绪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过去的研究多集中于注意偏向,研究范式的多样化、被试群体特质的差异性,导致对注意偏向机制的诸多争论,形成了注意成分说、图式说、注意资源说和PDP模型。注意成分说认为,威胁相关的刺激损害了注意解除能力而引起偏向。图式说认为,图式或知识结构的激活引发注意偏向。注意资源说认为,过多注意资源的消耗引起情绪Stroop实验中的注意偏向。PDP模型认为,特殊人群过高的输入单元激活水平引起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注意偏向被证明是一些心理疾病产生、维持和复发的原因。因此, 注意偏向训练成为一种前景性的治疗方法, 对低自尊、焦虑障碍、物质成瘾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它可能作用于注意的晚期加工阶段, 通过调节 “自上而下”的注意系统来改变相关症状。干预效果的条件、机制与神经机制的探索应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特质焦虑大学生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春香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8,31(6):1304-1307,1300
焦虑与注意偏向的研究是近年来情绪与认知领域的热点.本研究采用点探测和线索靶子两个实验任务来探讨特质焦虑大学生注意偏向的特点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高特质焦虑大学生对负性情绪词附近靶刺激的反应时显著短于中性和正性情绪词附近的靶刺激.表现出一种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而低特质焦虑大学生没有出现注意偏向;(2)高低特质焦虑大学生在有效线索情况下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在无效线索情况下.高特质焦虑大学生对以负性情绪词为线索的靶刺激反应时显著长于对其他靶刺激的反应时,表现出一种对负性刺激的空间注意的解除困难.因此,高特质焦虑个体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是一种注意解除困难.  相似文献   

8.
张妮  刘文  刘方  郭鑫 《心理学报》2022,54(1):25-39
探讨8~12岁学龄儿童抑郁与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1采用问卷法和行为实验法分别考察儿童抑郁对认知重评策略使用倾向和使用能力的作用; 研究2结合眼动技术考察对情绪信息注意偏向在儿童抑郁和认知重评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 抑郁与儿童认知重评使用倾向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2) 抑郁对儿童负性情绪向下调节的重评效果有显著影响; (3) 悲伤面孔注意解除困难在抑郁与认知重评使用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与食物图片相关的点探测任务和学习—再认范式考察超重女性对不同热量食物信息的注意偏向和记忆偏向。结果发现:(1) 超重女性对高热量食物信息存在注意警觉—注意脱离困难模式,对低热量食物信息仅表现为注意回避模式。(2) 超重组女性对高热量食物信息的再认正确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而对低热量食物信息的再认成绩组间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证实了超重女性对高热量食物信息投入更多的认知资源,存在注意偏向和记忆偏向。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拟采用点探测范式及不同情绪内容的面孔刺激(高兴、中性、悲伤和愤怒)考察阈下抑郁个体的负性注意偏向及其内在机制。点探测任务中情绪面孔配对呈现(负性-中性、正性-中性),配对面孔中的情绪线索位置与靶刺激的位置构成负性一致/不一致和正性一致/不一致条件,同时实验中加入“中性-中性”面孔线索作为一致和不一致条件的对比基线来考察注意偏向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阈下抑郁个体在负性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负性一致条件,表明阈下抑郁个体具有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进一步比较发现,阈下抑郁个体在负性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的长于“中性-中性”基线条件,而负性一致条件与基线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阈下抑郁个体的负性注意偏向为对负性刺激的注意解脱困难。结果另发现,阈下抑郁个体未能像无抑郁对照组个体表现出对正性刺激的注意偏向。结果表明,处于阈下抑郁状态的个体表现出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具体为对负性刺激的注意解脱困难,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阈下抑郁个体在注意控制和情绪调节功能上的紊乱。  相似文献   

11.
社交焦虑障碍表现为对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境存在显著并持续的害怕,并表现出对社交刺激具有注意偏差,即注意增强、注意固着和注意回避,这三个成分交互作用促使社交焦虑持续发展.目前主要采用视觉搜索任务、点探测任务、空间线索任务,并结合眼动技术对此进行研究,但三成分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疑惑,三者是否具有时间进程,如何衔接转换,仍需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12.
赵鑫  张鹏  陈玲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8):1246-1257
社交焦虑障碍是最普遍且难于治疗的精神障碍之一。大量研究发现, 注意偏向训练可以有效缓解社交焦虑。研究者从自我报告、结构化评估、生理记录等方面考察发现, 接受了注意偏向训练的社交焦虑个体其注意偏向、生理唤醒和脑神经活动发生变化并且社交焦虑症状有所缓解。注意偏向训练对社交焦虑的干预机制可能是因为训练提升了个体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解除能力。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注意偏向训练干预社交焦虑的效果与机制, 拓宽评估注意偏向训练效果的手段, 并探索其对社交焦虑干预的长期效果和对其它心理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高兴、愤怒和中性面孔图片为实验材料,采用空间线索任务,借助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探讨低自尊个体注意偏向的内在机制及生理基础,即从电生理的角度,探讨注意偏向的内在机制是反映了注意的快速定向还是注意的解脱困难,亦或是既有快速注意定向又伴随注意的解脱困难。行为数据发现,高低自尊个体在有效提示下的反应显著快于无效提示条件。脑电数据发现,无效提示条件下,愤怒面孔后的靶子比高兴和中性面孔后的靶子在低自尊个体中诱发了更大的P1和更小的N1波幅,有效提示下无显著差异;高自尊个体在N1和P1波幅上无显著结果。晚期P300成分上,无效提示比有效提示诱发了更正的波幅,未发现自尊相关的显著差异。结果表明,低自尊个体对评价性威胁信息(愤怒)的注意偏向是对威胁信息(愤怒)的注意解脱困难。  相似文献   

14.
王晓乐  王东林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10):1763-1774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了抑郁模型动物或抑郁症病人下丘脑异常的大量证据, 诸如下丘脑体积及神经元数目的改变, 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的改变, 下丘脑相关激素、受体及其基因、神经肽的改变, 下丘脑与其他脑区功能联系的改变等等。然而, 下丘脑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所获证据多来自动物实验、或临床间接指标(如病人外周血激素水平等), 或病人脑组织尸检, 缺乏来自病人活体下丘脑异常的直接证据。今后的研究可考虑运用影像学的手段更直接地探索抑郁症患者活体下丘脑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 以期发现抑郁症的生物学标记及其可靠性指标, 为抑郁症的客观诊断提供依据, 为揭示抑郁症病理机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5.
攻击者的注意偏向与归因偏向及其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攻击者的认知偏向中,注意偏向与归因偏向尤为引人注目。攻击者常偏向于注意敌意性的刺激,并会对模棱两可的情境作出敌意性的解释。二者的关系存在注意优先模型与解释优先模型两种可能性,注意优先模型认为注意过程先于解释过程,解释优先模型则相反。两种假设各有论据支持,而攻击者注意偏向与归因偏向的关系尚无定论。今后的研究当改进实验方法、运用多种技术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更深入地探讨攻击者的这二种偏向及其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采用改良的点探测任务,探讨了注意偏向训练能否改变GAD患者的负性情绪注意偏向并缓解其焦虑状态,及注意偏向训练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与控制组相比,训练组被试的负性注意偏向分数显著降低,具体表现为训练后训练组的负性注意解除能力显著高于控制组,两组被试的负性注意警觉在前后测均未有显著变化;注意偏向训练引起了GAD患者积极情绪的变化,缓解了状态焦虑。这证明了注意偏向训练对改变GAD患者负性情绪注意偏向及缓解其焦虑状态的有效性,并揭示这种改变主要是通过提升其对负性刺激的注意解除能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This current study tested whether attentional control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entional bias to threat and anxiety in children. Children completed a self-report measure of attentional control and anxiety and an attentional bias task. Attentional control was examined as a moderator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entional bias and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anxiet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ttentional control and attentional bias was significant for total and generalized anxiety. Although attentional control significantly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entional bias and anxiety, the direction of the interaction was not consistent with existing literature. Study implications and explanations for the study resul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采用点探测实验范式,将图片按照威胁性分为高威胁性和一般威胁性,探讨焦虑程度不同的个体对不同威胁性刺激的注意特点。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从265个大学生中选取了33名高焦虑被试和31名对照组被试。结果发现:(1)高焦虑组个体对一般威胁性刺激有显著注意偏向,对高威胁性刺激有注意回避趋势;(2)对照组个体对一般威胁性刺激没有表现出注意偏向,对高威胁刺激有注意偏向趋势。结论:(1)即使是一般威胁性图片也能引起高焦虑被试的注意偏向 (2)高威胁性图片才能引起对照组个体产生注意偏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一系列研究结果被认为反映了积极情绪促进投入注意至积极刺激的偏向。然而,由于所使用的范式不能分离对积极刺激的注意投入偏向和抽离偏向,这些研究结果也可能反映了积极情绪促进从积极刺激抽离注意更少的偏向。本研究采用音乐聆听和事件回忆唤起被试的积极或中性情绪,随后要求被试完成点探测范式的变式任务,通过中性-中性条件与一致条件的反应时之差测量投入偏向,以及不一致条件与中性-中性条件的反应时之差测量抽离偏向,探讨积极情绪究竟促进投入偏向,还是促进抽离偏向。结果表明:(1)相比中性组,积极情绪组并没有表现出更大的中性-中性条件和一致条件的反应时之差。这说明,积极情绪没有促进投入注意至积极刺激的偏向;(2)相比中性情绪组,积极情绪组的不一致条件与中性-中性条件的反应时之差更大。这说明,积极情绪促进从积极刺激抽离注意更少的偏向。由此,积极情绪并不促进投入注意至积极刺激的偏向,而是促进对积极刺激的抽离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