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四川地区先后出了两位道教科仪大师:陈复慧和陈复烜。一、陈复慧著《雅宜集》,编纂《广成仪制》陈复慧,字仲远,号云峰羽客,四川彭山县(古称武阳)人,①乾隆年间青城山道士。著有《雅宜集》,并汇编道教科仪丛书《广成仪制》。《雅宜集》中载有陈复慧嗣派徒张本学、罗本章以及嗣教孙刘合诚之名,可知陈复慧属全真道龙门派传人。  相似文献   

2.
闵小艮,道名一得,原名苕,字补之,一字小艮,自号懒云子。吴兴(浙江省吴兴县)人。生于乾隆戊寅(公元1758年)十二月初二日,死于道光丙申(公之1836年)十一月初十日,享年79岁。他是全真道北宗龙门派第十一代道士,曾先后师事高东离,沈一炳(名真扬,化号太虚)与云南鸡足山黄真人,著有《古书隐楼藏书》、《金盖心灯》。其主要思想是:  相似文献   

3.
由汝信、王树人、余丽嫦同志主编的《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以下简称《评传》),即将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部《评传》共有十卷,其中包括作为补遗的两卷,二百多万字,评述了从古希腊到本世纪初西方的一百多位著名哲学家(第一、二卷评述古希腊和中世纪诸哲学家;第三、四卷评述经验派和理性派诸哲学家;第  相似文献   

4.
由蔡元培学生高平叔编辑整理的《蔡元培哲学论著》(30万字),已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收集了蔡先生于1902—1938年间撰写的56篇文章,其中有《哲学大纲》、《简易哲学纲要》、《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中国伦理学史》等专著  相似文献   

5.
班班多杰  周拉 《法音》2007,(5):37-43
二、萨迦派关于上师善知识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本文根据萨迦派学者阿罗仁波切的著作《萨迦加行教言解脱道之明灯论》[1]中的关于依止上师善知识的论述,分析萨迦派有关上师善知识的思想。在《萨迦加行教言解脱道之明灯论》(以下简写《明灯论》)一书中,萨迦派把依止上师善知识之规则分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6.
包兆会 《天风》2015,(2):50-51
<正>李之藻(1565-1630),字振之,又字我存,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明代科学家。学识渊博,娴于天文历算、数学;主持编刻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基督宗教丛书《天学初函》;是第一个译介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中国人。他是最早系统学习西方科学知识的儒家学者;也是中国最早译介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人士之一。他主持编刻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基督宗教丛书《天学初函》,他信奉基督宗教的历程堪称传教士知识传教策略的成功典范之一。他就是李之藻。李之藻(1565-1630),字振之,又字我存,杭州仁和人。1594年考中举人,4年后考中进士,  相似文献   

7.
道教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本土宗教,在长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为所宗道术、经典和师传不同,出现群星灿烂的众多道派。据1926年北京白云观所抄《诸真宗派总簿》,所列混元派以下大小宗派,就有86派之多。该《总簿》所列各派,多记有各派创始人简况及其传代谱系(即传承字辈),供考查来往游方道士之用,系当时白云观所能了解到的尚存之宗派。实际在中国广大土地上的道教派别,有如编纂《道教大辞典》的台湾道教学者李叔还所说:“恐不止此数”。历来道门内外,对道教宗派之研究与划分者,不乏其人,  相似文献   

8.
(一) 杨羲生平杨羲,字羲和(《玄品录》卷三《杨羲传》作羲和)。本吴郡人(《真诰》及《仙鉴》中之《杨羲传》均作“似是吴人”),徙家句容(今江苏句容县)。生于晋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幼而“通灵”,少好学,读书遍涉经史,尤工书画,与王羲之(右军)并名海内。与许迈(远游),许穆(长史,一名谧,字思玄)年龄虽相悬殊,但早结“神明”之交。司马昱(即简文帝)在晋废帝太和元年(公元366)为会稽王,又进位丞相,录尚书事,因  相似文献   

9.
正赵避尘(1860-1942),道号顺一子,晚年称千峰老人,北京昌平县人。著有《性命法诀明指》、《三字法诀经注》。自称于光绪年间(1875-1908)先拜千峰山桃源观刘明瑞为师,得全真南无派丹法真  相似文献   

10.
振宇 《法音》2008,(3):6-15
前言《俱舍论》全称《阿毗达磨俱舍论》,为佛灭后九百年(约公元400年间),北印度犍陀罗国的世亲菩萨所造。世亲菩萨是部派佛教末期佛学思想的进步者,为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其出家于萨婆多部,后由其兄无著菩萨引导而转入大乘,大弘瑜伽行派之教说。由于世亲菩萨一生著作丰富,后被尊为"千部论主"。此《俱舍论》即是世亲菩萨前期佛学思想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