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近代留学的肇始与第一位留美学生容闳~((1))密切相关。容氏归国后,建议清廷派遣优秀青少年赴欧美留学,学习先进科技,以改进当时中国的落后状况。该建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等晚清重臣的支持下得以实现,拉开了近代中国官方派遣学生留学的序幕。伴随官派留学发展,民间自费留学随之兴起。至民国,国内外时局的动荡,赴欧美国家留学成为留学生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前身是传统士大夫阶层。20世纪初,清政府在文化教育领域迈出重要的一步:废除科举制度,大办新式学校及派出留学,为中国培养了真正具有近代含义的第一批知识分子。回族新式知识分子也应运而生,进入中国社会大舞台以及回族民间。  相似文献   

3.
采用跨文化适应取向量表、职业探索行为量表、生涯适应力量表,对141名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中国籍留学生进行了调查,探讨海外留学经历对其生涯发展的影响路径。结果显示:(1)无论采取国民取向还是族裔取向的跨文化适应策略,留学经历均显著正向影响中国留学生的职业探索行为和生涯适应力。(2)职业探索行为对其生涯适应力有很强的预测作用,并中介了跨文化适应行为对生涯适应力的影响:其中对国民倾向适应策略起到了全部中介作用;对族裔倾向适应策略则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永强 《哲学动态》2023,(7):116-124
“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主题,“学术救国”是其中一个重要构成。严复、刘师培、陈启天等学者从学术救国角度出发,在民族自救的社会运动中发现“中国逻辑”的存在,并对其合法性展开论证,最终确认其存在并且是世界三大逻辑源流之一。回顾并反思这一历史过程,我们能够发现学术救国目的下的中国逻辑思想研究受民族情感影响,具有学术与社会的双重特征。这两种特征一方面推动了“中国逻辑”身份的确认,另一方面又限制了“中国逻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5.
学界有关近代中国"世界佛教运动"研究的叙事,主要是以太虚的志行为中心,然这一场运动还有更多的细节可供探究。法舫作为太虚座下重要弟子之一,所负责的主要是佛教的世界化事业。梳理其参与世界佛学苑创建的经历、在《海潮音》上有关"世界佛教"的论述、海外留学弘法经历以及他与国际性佛教组织的来往情况,能够帮助我们对这一运动有更多细节性的观察。法舫作为近代中国佛教国际化运动的第一代践行者,其筚路蓝缕的经历对于今日"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中国宗教的国际化事业具有非凡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社会遭遇了暴风骤雨般的剧变,国人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恍然惊醒,有识之士开始寻求"救国图强"的经世之道,并希望通过思想界的一场"革新"来达到"救国"的目的,儒学在这场思想变革运动中逐渐衰微。然而,随着儒学的衰落,近代佛教却迎来了复兴的契机。但当时佛教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却严重制约其发展,可谓机遇与挑战同在。在严酷的内外环境下,以月霞为代表的华严僧人们纷纷将兴办僧学作为复兴佛教的首要措施,他们所创办的华严学校为近代中国佛教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僧才,这些杰出的学僧们在近代佛教的复兴道路上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一日本学者以近代史学方法研究道教,已有整整九十年的历史了。九十年中,日本陆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道教学者。九年前,1979年7月30日逝世的文学博士吉冈义丰教授是其中的一位。他从1939年留学中国时起,一直从事道教研究,一共度过了四十个春秋。吉冈义丰,1916年生,日本高知县长冈郡西丰永村人。原名小笠原利政,小学毕业后改姓吉冈,入大阪府下的富田林中学后,受度为僧,改法名为义丰。1934年中学毕业,进入东京真言宗智山派的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抗日救亡成为时代的主题,朱谦之为“文化救国”、“科学救国”计,大力倡导“南方文化运动”。朱先生的理由在于南方文化有自己的优越性:“科学的文化”、“产业的文化”、“革命的文化”。朱先生还用“文化的地理分布理论”对其进行了论证。“南方文化运动”实质上是一场关于文化的现代化运动,它除了对当时的抗日救亡运动有重要贡献外,对促进近代以来南方文化的觉醒,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探讨,也有鲜明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喜欢用孩子的成就来为自己脸上贴金,是中国父母的一个‘陋习’。”一位有海外求学经历的母亲和“好孩子育儿网”的专家讨论了育儿走入误区的一些话题。在海外留学期间,这位妈妈在帮老外看孩子的兼职工作中,开始对自己曾受到的教育和中国父母的心态有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正> 长期来,孔子是中国的“至圣先师”,儒学处于独尊的地位。但是,在近代,孔子和儒学却受到新学家们越来越猛烈的冲击。中国近代的批儒反孔斗争,是中国近代的社会大变革在文化思想领域的反映,是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中西文化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文化“革命”、文化重建运动走向深入的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史上的大事,也是整个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大事,其影响是巨大的,其中有不少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11.
成和 《佛教文化》2016,(4):20-27
对于中国佛教界来说,留学似乎从来就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在唐代,出家人去往外国求法学习,就被冠以“留学沙门”的说法,而到了近代,太虚大师也曾派青年学僧留学日本、暹罗、锡兰等地。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15,(10)
<正>当日寇大举进逼,国难临头、山河破碎之时,诸多中国基督徒积极投身于抗战救国活动中。窥观当时中国基督徒抗战救国活动,至少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成立各种援助与推动抗战救国组织在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发生后,各界爱国人士纷纷组织成立各种团体,研究抗战救国问题,例如"东北社"、"时社"等,诸多中国基督徒也  相似文献   

13.
90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列强分割中华、民族存亡之时。她的诞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和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努力成为引导人民奔向幸福光明,以救国于危亡之中和民族复兴为己任。正是由于他们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不怕奉献牺牲的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深入人心,获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认同和强力支持。经过近30年前赴后继的流血奋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天主教堂的建筑设计主动突破固有教堂建筑模式的桎梏,将不同地区的传统建筑形式融入其中,凸显了浓郁的地域风格,成就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中西合璧的天主教堂建筑,为研究中西建筑文化交融提供了珍贵实物,并为天主教中国化的推进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医困境根源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医在中国应用了几千年,有着成熟的理论体系,其疗效已经被无数的历史事实所证实.但在近代,中医却开始陷入困境,其主要原因有:西医东渐的巨大冲击;日本废止汉方医的示范效应;西方科学技术的大举输入,特别是科学救国思潮的影响,中西文化论争对中西医学冲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反帝爱国老人马公相伯,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爱国民主人士;也是一位有民族自尊心和正义感的中国天主教徒。马老一生所经历的整整一个世纪,正是我中华民族倍受屈辱的一个世纪。公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见证人;还是以反帝救国为己任、身体力行的带头人。在当时,千万爱国人民都以他老人家“马首是瞻”,尊称他为爱国老人。马老离开人世间已经四十五个年头了。半个世纪以来,神州大地发生了惊天动地的  相似文献   

17.
中日佛教界有着源远流长的友好往来,赵朴初会长更将佛教比喻成联结中、韩。日三国人民的黄金纽带。公元六七世纪,日本派遣遣隋使、遣唐使和众多留学僧来华学习中国文化,并由他们将中国大乘佛教和儒家文化传回日本,并逐步熔铸成日本的民族文化。到了近代,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又开始向西方国家学习,在科技方面取得了领先的地位,在佛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世界学术界所瞩目。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赴日留学者不少,其中就有不少人学的是佛教学。而与此同时,有一位日本的僧人自愿来中国留学,并在河北赵县柏林寺修持达6年之久,成为当代中日佛教友好交流中的一段佳话。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文化》对他做了专访,本刊特予转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批中国留学生怀着救世的抱负远赴海外留学.据史料记载,1901-1939年从日本公立或私立大学,高等学校、专门学校、陆军及海军学校、7所艺术学校、女校毕业的中国留学生的总数为11699名,而日本7所艺术学校共计培养中国毕业生仅72名[1].根据这一统计结果得知,留学日本的中国籍艺术类毕业生仅占当时毕业留学生总数的0.6%.近年国内关于20世纪美术家的个案研究已经表明,早年留学、游学日本学习美术者其实不在少数,然而其中真正毕业归国者寥寥无几.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造成了大批留日中国学生的退学风潮,这一风潮是否影响到在日本学美术的留学生?本文就这个问题以东京美术学校粤籍留学生为例展开研究,试图找出抗战期间留日美术家退学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蔡元培早期曾致力于从日本引进西方近代学术,尤其是在关于哲学与宗教、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等问题上深受日本近代佛教哲学家井上圆了的启发.但井上是以“科学”的方法和“哲学”的逻辑来论证“宗教”特别是佛教的意义和价值,而蔡元培无论是主张“佛教护国”论还是“科学救国”论,都是以把中国建设为科学与民主的现代化强国这一政治诉求作为出发点.蔡元培与井上圆了的宗教观是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的折射与反映.  相似文献   

20.
以推广基督教在华传播为宗旨的英华书院,在近代中文报刊史上亦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马六甲时期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近代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以及《天下新闻》;迁往香港后则出版了香港最早的中文报刊、也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第一份中文报刊——《遐迩贯珍》。作为一批最早的近代中文报刊,它们促进了马六甲、香港乃至中国内地近代中文报刊业的兴起,对中国报刊由古代向近现代的嬗变亦极具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