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遗忘是与记忆有关的一个重要问题。与记忆相反,遗忘是在识记之后,表现为不能认知或再现,错误的认知或再现。要与遗忘作斗争,必须了解遗忘及其神经机制问题。本文仅就其中关于消退抑制能否作为遗忘的神经机制问题加以论述。一消退抑制,曾被用来解释遗忘发生的神经机制。苏联阿·阿·斯米尔诺夫等主编的《心理学》认为:"首先遗忘的是对人没有最重要意义的、不能引起他的兴趣的、不符合他的需要的、在他的活动中不占据主要地位的,因而没有获得充分强化的那种东西。因为在这些场合,消退抑制就很快地发展起来。"①这种看法,在我国心理学界和生理学界发生丁一定影响。从过去内部交流的一些心理学讲义来看,大多把消退抑制看作某种遗忘的神经机制。即使最近出版的心理学著作,也还有这种看法。例如,供综合性大  相似文献   

2.
我们这篇文章专门用来论讨在直接再现和延缓再现中,记忆和思维相互关系这个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А·А·斯米尔诺夫早就证实过,积极的思维活动是提高不随意识记效率的基础。积极思维活动的内容越复杂,就越容易识记。  相似文献   

3.
逆行性遗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炯炯  周晓林 《心理科学》2003,26(2):319-322
1 前言  遗忘症是记忆障碍的一种形式 ,其主要表现有顺行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 ,但病人的短时记忆和智力均正常。顺行性遗忘是指脑受损后被试学习记忆新知识能力的下降 ,而逆行性遗忘是指被试对脑损伤发生之前的事件的记忆障碍 ,又称为远期记忆障碍[1- 2 ] 。相对于顺行性遗忘来说 ,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对于逆行性遗忘的研究较少 ,但它对遗忘症的理论发展、对理解正常的记忆功能及信息在脑内的组织等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逆行性遗忘最常用的测验大致分为两种 :其一是有关公众事件的测验 ,如著名人物 \事件测验。…  相似文献   

4.
高湘萍 《心理学报》1992,25(2):17-24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刺激呈现频度、刺激的形式及其性质、加工深度、操作难度、意向性诸因素对频度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频度编码并不是一个独立、自动的加工系统,对其它识记过程有影响的因素同时也能改变被试的频度估计水平;意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当识记任务有一定难度且又缺乏有效的回忆线索时,能够在有限的范围内提高频度估计的水平;记忆痕迹的深度和广度对于频度信息的提取来说是两个彼此关联的线索。此外,本文还就频度记忆领域几个主要理论观点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5.
自然数码奇象记忆跟踪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洪礼 《心理科学》2007,30(3):693-697
作者1985年创造自然数码奇象记忆“数序形象挂钩法”,用300位圆周率数字做了19年跟踪实验,结果与艾宾浩斯曲线大不相同:1、运用此法记忆顺序很强、数量很大、很难记住的材料,快速高效,能扫除前摄和倒摄干扰,能使识记很快通过短时记忆而快速顺利地进入长时记忆,能倒顺背诵和随点随背,在识记后开初遗忘极少极慢,在间隔5年内的12次检查中,遗忘很少很慢,保持率多次接近100%,在此后十四年内的六次检查中,依然出现遗忘很少很慢的显著效果。2、艾宾浩斯曲线应界定为机械记忆保持曲线和原本的机械记忆遗忘规律;作者19年保持曲线是自然数码奇象记忆保持曲线。3、33岁左右至52岁左右可能是奇象记忆能力较强且平稳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卢仲衡   《心理科学进展》1989,7(2):71-79
(四)、自学辅导教学与常规教学对于遗忘问题的比较研究 1.问题发现阶段学习是由经验而引起的一种行为的变化;记忆是学习的结果,是行为变化的保持;遗忘是对学过的东西不能保持或回忆,保持的遗忘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什么叫做遗忘呢?已形成的暂时联系(已习得的知识经验)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错误地再认或回忆,就叫做遗忘。关于自学是否容易遗忘的问题,在国内外都有反应。在国  相似文献   

7.
商数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概念,6÷3=2,6为被除数,3为除数,2即为商数。可就是这一简单的数学概念,在心理学中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 最古老的商数——记忆商数 记忆问题是心理学中最早开始研究的问题之一。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人类的记忆和遗忘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从德语中选择两个辅音和一个元音组成众多的无意义音节,如YIC,CEX,GAW,HUZ等。他自己既当主试又当被试做了一系列实验。每次识记8组。每组13个无意义的音节字表,每  相似文献   

8.
有目的的遗忘(定向遗忘)需要耗费认知努力吗?有研究发现, 定向遗忘可能是被动衰减的结果, 即F项目(需要遗忘的项目)未获得有效复述是选择性复述了R项目(需要记住的项目)造成的, 这一加工过程不需要认知努力; 但也有研究表明, 定向遗忘过程可能是遗忘线索诱发的对记忆加工的主动抑制, 需要耗费认知努力, 脑认知研究中发现的前额叶ERPs成分为这一机制提供了证据。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定向遗忘编码过程可能同时包含主动抑制与被动衰减, 但是尚不清楚两种加工机制相互作用的方式。为进一步澄清定向遗忘编码阶段的认知机制, 未来研究需要将非认知因素纳入考察, 并关注不同人群的定向遗忘特征, 在此基础上尝试解决理论争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设计了三个识记测验(数字组织测验、类群集测验、主观组织测验),对弱智儿童识记时记忆组织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弱智儿童识记表现出以下特征:1.大多数弱智儿童采用机械识记法,记忆的数字组织水平很低,只在难度低的项目中表现出有记忆组织的能力,对类群集和无关联材料的记忆,没有记忆组织的能力。2.在对数字组织材料识记时,要借助于外部言语和手的动作,识记速度缓慢。3.识记时记忆监控能力很差。研究还表明:有无利用记忆组织识记是影响回忆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漫谈人类记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1885年,自德国心理学家Ebbinghaus发表了第一篇记忆的实证研究报告并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以来,记忆一直都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议题。1932年,英国心理学家Bartlett采用具有现实意义的实验  相似文献   

11.
有意遗忘中认知抑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宋耀武  白学军 《心理科学》2003,26(4):727-728
1 有意遗忘和认知抑制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自Ebbinghaus在1885年发表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就成为心理学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近年来,心理学家对遗忘过程的研究越来越感兴趣,特别是对有意遗忘(intentionalforgetting)或称定向遗忘(directed forgetting)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提取引起的遗忘(RIF)指提取某个信息导致对其它相关信息的遗忘,揭示其内在机制是记忆和遗忘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近20年来,各路研究者分别从干扰理论、抑制理论或情境依赖说出发,试图找到引发RIF的唯一的认知机制。基于对有关RIF的认知机制的实证研究的系统分析,可以发现三个理论均有一定的支持证据,因此导致RIF的原因可能包括抑制、干扰和情境的改变等三个方面。今后该领域可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对这一多元论观点进行直接的检验。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通过一个短时记忆测试,考察记忆/遗忘线索在不同的工作记忆负荷条件下诱发的脑电差异。实验以字母和数字为刺激,要求被试记忆或遗忘不同数量的视觉信息。ERP结果发现:在线索呈现230~430ms的时间窗口,高负荷条件的遗忘线索比低负荷条件的遗忘线索诱发了更正的ERPs。这一结果表明,抑制机制在定向遗忘中有重要作用,抑制不同数量的信息需要不同数量的认知资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拟探讨知觉改变引起的难度和材料意义引起的真实难度导致的非流畅体验对元认知判断的影响;同时对比记住判断和遗忘判断的不同。方法:引入定向遗忘程序,让被试在"记住"条件下作学习判断,在"忘记"条件下作遗忘判断,考察两种不同难度对人们有意遗忘和识记能力的影响。结果:两种材料难度对预测判断和学习成绩有不同的影响,而且两个实验均表明学习判断值显著高于遗忘判断值。结论:知觉属性导致的表面难度引起的非流畅性不同于材料的真实难度引起的非流畅性体验,由真实难度引发的加工可能促使记忆更加深刻,同时,记住判断的准确性高于遗忘判断。  相似文献   

15.
50—90岁成人的短时记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研究了102例50—90岁成人的短时记忆,其中85例进行了较详细的体格检查。以22例20—25岁青年的记忆检查作为对照,结果看到: 1.在图片自由回忆、逻辑故事识记、数字广度识记三个项目上,记忆都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减退的明显趋势; 2.识记逻辑故事时,对中心意义的记忆减退较分节记忆减退缓慢,顺背数字的记忆广度随年龄增长而减小较其他项目都要缓慢,表明老年记忆减退有其特点; 3.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病理性或老年性变化与记忆减退有关。  相似文献   

16.
影响记忆品质的具体因素很多,大致有如下六个基本要素:1.记忆器官,是记忆的生理基础。2.识记对象。3.识记意识,是否自觉的有意识记.4.记忆精神(心理)状态.5.记忆方法6.重复──包括重复间隔时间和重复次数.针对影响记忆品质的六个基本要素,可以有许多提高记忆力的方法.1.训练、提高记忆器官的感受性。人体器官的感知觉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而提高的。研究表明:经常使用左手,有助于记忆能力的提高。2.增强识记对象的清晰度。对象清晰度越高,感知觉越明晰。识记愈易,效果也好。3.提高有意识记能刀。建立常江记忆环境中的记忆…  相似文献   

17.
材料数量与呈现速度对视、听同时瞬时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视、听材料同时识记、瞬时记忆效果并非普遍降低。材料数量影响视、听同时瞬时记忆效果的变化及其方向;无意义联系汉字数量超记忆广度时,视、听同时瞬时记忆相对效果与非同时识记相比提高。材料数量也影响视、听同时瞬时记忆的相对优势及重现方式。这些结果倾向于表明,材料数量在记忆广度内及超记忆广度时,视、听同时瞬时记忆的组织加工不同。呈现速度只影响记忆优势及重现方式。根据多项分析,可以认为视、听通道标签是组织视、听同时瞬时记忆最鲜明的标签,经过识记5个视、听同时字表,视、听同时识记效果有提高趋势。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组块提示法,以小学二年级、五年级学生和大学生共104名为被试,考察语词记忆指向性遗忘效应的机制及其发展.结果表明:(1)各年龄段被试都明显存在着指向性遗忘效应;(2)指向性遗忘效应是提取抑制和选择性编码两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年幼儿童与年长儿童、成人之间作用情况可能存在差异;(3)小学二年级、五年级学生和大学生之间认知抑制能力差异显著,随年龄增长,认知抑制能力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9.
秦金亮 《心理科学》2005,28(1):158-160
作为对个人现实生活记忆的自传记忆,其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十分复杂,但它却是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切人点。本文在生命全程视野的背景下,评析了自传记忆形成中童年期遗忘、消退的精神分析理论解释,自传记忆早期形成中的经验证据;文中从三个层面即神经机制层面、认知机制层面和社会作用机制层面,进一步揭示了自传记忆早期形成的特点和内在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张宏武  张大均 《心理科学》2002,25(4):501-502
1 问题的提出  在当前英语教学实践中 ,一般没有通过教学训练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记忆策略 ,学生大多采用机械记忆的方式记忆英语单词 ,普遍感到“英语单词难记”。认知心理学认为 ,人类记忆的基本特征是组织化。关于记忆组织的概念 ,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 ,记忆组织是个体对所识记材料的加工 ,其实质是发现记忆项目的共同特征或性质 ,达到减轻记忆负担的目的。迄今为止 ,关于记忆组织的研究大多系基础性研究 ,其内容主要集中在 :记忆组织现象的揭示和儿童记忆组织水平及其应用记忆组织策略能力的发展。而针对学科教学实际 ,在常规教学条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