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如果只有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才会感到孤独,那么我们大可选择去人多之地,待在人多的地方。但事实是,孤独往往源自我们内心的一种无助、孤单。就算身处朋友热闹聚会之时,人仍然会感到孤独,狂欢也可能是一群人的孤独。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单纯满足于物质需求,更加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在人们的闲暇时间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愈加频繁。而人们之间的交流需要空间,这也是城市公共空间形成的基础。近些年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已经成为了社会研究的重点问题,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规划设计师在设计城市公共空间时愈加注重艺术元素的融入。  相似文献   

3.
弗洛姆关于“追求自由、逃避自由”的论述是从试图解决人类社会中自由和孤独的矛盾开始的。弗洛姆认为,自由与孤独总是同时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之中,人对自由的需求以及与同类进行正常交往的需求总是不能同时得到满足,因此人总是在消极的意义上得到自由。这种消极的自由随着人的孤独感的进一步加深,就变得越来越难以忍受。因为孤独感这种个人的心理因素,成了  相似文献   

4.
饶恕的爱     
张艳 《天风》2001,(10):46
人们对爱有很高的憧憬和期盼,人们渴望得到爱,也能去爱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事与愿违,人们常常感到失望而不能满足。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不但没有爱,反而被仇恨所充满,恨能使人六亲不认,使人变得圆滑诡诈,使人争权夺势、尔虞我诈、互相残杀。人们由此而泯灭了良知,扭曲了人性。 中国古训“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复仇之火在人  相似文献   

5.
友谊     
人与人的友情是何等的重要,得不 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 有友谊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培根 友谊在人生中是神圣的。 当我们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遭受挫折时,当我们只身遇险或惨遭不测时,特别是当我们追求和献身的东西连亲人也不能理解时,如果有一个勇敢而忠诚自己的朋友,我们无疑会在内心充满着感激或喜悦之情的,我们会感到友谊使我  相似文献   

6.
孤独时,就想起了文桑特·凡高,这位荷兰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在当时曾一度被人骂作疯子,没有人认可他,更没有人愿与他同行。他的画也被视为垃圾。后来,当印象画派在欧洲兴起时,人们才忽然想起了这位已故多年的孤独者,并对他的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以许多孤独、痛楚的经历为代价,创造了若干绝对完美的、全然不负声望的作品。这位孤独的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为孤独,孤独使他不得不把情怀寄托在大自然中,于是才得来了许多不凡的思想和创作灵感。可以说,没有孤独无以静心,没有静心无以感悟至深,正是孤独造就了这位印象派大师。有人说:“世界上…  相似文献   

7.
居住环境是为所居住的居民提供休息,放松压力和促进人与人交流、沟通的公共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心理需求占居住环境设计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更注重精神层次的追求,对设计者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满足人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通过对关于环境心理学的诸多理论研究,探索人对居住环境的心理需求。首先通过对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然后从人的心理、行为出发,探讨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心理需求,最后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孤独是一杯难咽的苦酒,但不管怎样,人人都须时时品尝它。孤独并不单纯是指独自生活,也并非意味着独来独往。一个人独处,并不一定会感到孤独;而置身于大庭广众之下,未必就没有孤独感的产生。事实上,只要你对周围的一切缺乏了解,只要你和身外的世界无法沟通,你就会体验到孤独的滋味。孤独像张无形的魔网,使年轻的不甘寂寞的心灵倍受煎熬。  相似文献   

9.
儿童的孤独感及与同伴交往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孤独感是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儿童长期处于此状态会导致适应不良。孤独感的社交需要理论认为孤独感是对社交需要未满足的反应,强调孤独感的情感或感受层面;认知加工观主张孤独感的产生是因为个体对觉知到的人际关系现状不满意,强调孤独感的认知成分。同伴交往4个水平上的变量会影响到孤独感的产生,而孤独感作为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也会对同伴交往产生不良影响。未来研究应该多从家庭功能与同伴交往相结合的角度探讨孤独感的产生机制,对孤独儿童的干预研究也有待开展  相似文献   

10.
自尊对自我确认倾向的影响:来自认知判断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编后的“整体自尊问卷”和“交谈自尊问卷”筛选出整体自尊和交谈自尊高低不同的四组被试,采用认知判断指标测量被试的自我确认倾向,通过模拟现实人际互动情境,在评价人对被试的交谈表现提供不同评价(肯定或否定)及表达不同交友态度(接受或排斥)的条件下,考察了整体自尊与特殊自尊对人际互动过程中自我确认倾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一致性需求的满足有关的特殊自尊调节着自我确认倾向,而与社交需求的满足有关的整体自尊对自我确认倾向的影响在整体上不具普遍性。  相似文献   

11.
王植 《美与时代》2016,(4):83-84
工作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心之一。办公空间的设计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情绪状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工作内容和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新的工作方式又影响了办公空间的设计理念。当代办公空间设计不仅要注重功能形式上的变化,而且要更加关注工作人员的心理需求。因此,当代办公空间设计的基本理念应是在追求独特性与个性化的同时,兼具娱乐性和舒适性,并能够满足员工的交流需求。  相似文献   

12.
只生不养 人们常常有个错误的育儿理念,认为自己的孩子无灾无病,能吃能睡,身体健壮,就是好孩子。根本就没有考虑孩子的心里到底有什么需求。把孩子交给父母、保姆、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只想到有孩子的乐趣,没有尽到父母养育孩子的职责。总是以工作太忙和社交太多而没有时间与孩子在一起,致使孩子形成孤独的心理。时间越长,这种心理问题越严重。尤其要牺牲一点社交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园林也逐渐成为人们休闲放松的重要去处。在当前的园林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重视景观建筑的应用,凉亭、桥梁、走廊、楼阁、假山、雕塑等景观建筑都能够有效丰富园林的功能,使园林能够在发挥其美学功能的同时还兼顾实用性,大大地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基于此,对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促进现代园林设计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历练孤独     
人人都可能有孤独的时候,但并非人人都能够驾驭自己的孤独,与寂寞并驾齐驱。 孤独,并不单纯是独自生活,也不意味着就是独来独往。一个人独处,可能并不感到孤独;而置身子大庭广众之间,未必就没有孤独感产生。  相似文献   

15.
宫秀双  张红红 《心理科学》2021,(5):1179-1183
从心理需求威胁的视角切入,探讨不同类型的社会排斥对求助行为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两个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相较于被忽略,被拒绝会促使人们在后续困境中产生更高的求助行为意愿。该效应产生的心理机制在于被拒绝会威胁归属需求,被忽略会威胁控制需求,而求助行为本身能够满足人们的归属需求,但同时会降低控制感,因此归属需求和控制需求在社会排斥类型对求助行为意愿的影响中均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生在世,若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友情,拥有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便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人心情愉快,充满自信和活力。反之,若受人排斥,则会感到孤独和寂寞,对来一来缺乏信心。然而,作为高等动物  相似文献   

17.
“缺氧”与“醉氧”是一对相反的概念,“缺氧”易于理解,“醉氧”则是指已经习惯于在缺氧状态下生活的人来到正常生活环境中,反而因氧气充足而不能适应的现象。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们感到孤独无友,缺乏情感依赖和心理沟通时,会做出热衷交  相似文献   

18.
<正>无聊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情绪体验。它被视为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现代人比任何时代的人更容易感到无聊。无聊弥漫于大众的日常生活,当我们排队等待时会因为无聊而不停地刷手机,抑或对所从事的工作或学习感到无聊,缺乏意义感。无聊是一种负面的情绪,它是一种与世界脱节的体验,人们感到被困在看似无穷无尽、令人不满的当下。无聊时,我们的周围环境就会枯萎,变得贫瘠。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在稳步提升,在此基础之上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当物质生活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以后,人们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上。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设计者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大众人民的审美需求为前提基础,将多元化的元素融入到设计过程中,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性。其中,应该积极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断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这对于我国的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从多方面入手,对于当前传统文化元素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融合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融合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试想你某天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被告知为新冠病毒疑似阳性,然后被防疫工作人员带走隔离,每天都在一个固定空间,进行日常的核酸检测,限制你的自由,你会如何描述自己的情绪?有人可能会很低落,只是简单地描述“我感到很糟糕,整个人都不好了”。而对于有些人,你会惊叹于他会用许多词语表征自己的情绪状态:“当我被带走,好担心自己会不会确诊”,“每天一个人待着,我好孤独”,“我感到很沮丧,还有点焦虑”。同样的情绪事件,为什么不同的个体在进行描述时会如此的不同?这种能准确区分不同情绪的能力,被巴雷特等人在2001年定义为情绪颗粒度,也被称为情绪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