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心理学文化转向中的方法论难题及整合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霍涌泉 《心理学探新》2004,24(1):12-15,30
近20多年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研究基本上扫清了许多外围障碍,但也暴露出了一些深层次的发展难题,如心理学的文化研究在实现科学观的转变过程中如何避免限制与泛化之问的矛盾:人类文化心理的普适性与差异性关系难以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得到有效实现;后现代及全球化文化背景下加剧了心理学的对立与分歧。求得这一难题有效解决之关键在于改变滞后的科学观.深化阐述性与规范性心理文化层面研究的理论力度。  相似文献   

2.
意义疗法是以存在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构建个体生命意义为目的,实现生活正负两极性的动态平衡,从而解决其心理困扰获得心理治愈与成长的一种整合性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起源于Frankl意义学说的意义疗法是通往人类美好生活的路径,它源于对苦难生活所隐含意义的本质认识。在理论上,意义疗法以意义定向看世界为中心,以意义管理理论和双系统模型为支架; 在方法上,为保障意义获得,应遵循8个基本问题和12条原则,充分发挥意义源的作用,实现意义获得的双路径统一; 在技术上,灵活采用趋向性(PURE)策略、回避性(ABCDE)策略、以及双视角双通道策略或其它策略的整合。意义疗法因包含了精神成分而超越了心理动力学和个体心理学等传统心理治疗方式。未来研究还需明确意义疗法整合了哪些流派的具体方法和技术,细化意义疗法主要的技术与策略的操作步骤,考察成熟幸福感量表在中国文化下的适用性,以及充分整合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检验意义疗法在中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孙晔   《心理科学进展》1985,3(2):3-10
本文主要谈美国心理学和苏联心理学近年来的基本情况和动向。这个题目很大,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概括地谈一谈我们认为重要的,与我所研究课题有关的几个主要心理学领域,即基本理论、普通心理、生理心理、发展心理,以及社会心理。考虑到苏联心理学理论对我们影响较大,所以在苏联心理学方面侧重谈一谈主要理论观点的演变  相似文献   

4.
创伤性分离症状及其认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创伤性分离是具有心理创伤经历的人常表现出来的典型症状,它包括记忆缺失、幻听、人格解体等,它主要表现在分离性障碍中,在其他精神疾病中也常见,如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分裂症等。该文阐释了创伤性心理、创伤性分离的基本概念,介绍了创伤性分离症状的几种理论:人格结构性分离理论,背叛创伤性理论,回避加工假设与警戒-回避假说等。其中人格结构性分离理论主要是以临床治疗为取向,采用EMDR技术,侧重于研究创伤性分离对人格结构产生的影响;而背叛创伤性理论,回避编码假说以及警戒-回避假说是通过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探讨创伤性分离的症状与记忆。通过对几种理论的比较分析。发现后三种认知理论对创伤性分离症状的解释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一“是否存在回避警戒”,二“是否存在回避加工”,三“是否存在回避记忆”,而关于这几方面问题发生的条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5.
随着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地不能满足医学发展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全方位探求影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因果关系,认为生物学、心理学及社会学因素是人类致病共同的重要因素。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同时也是西方辅助与替代医学的重要内容。针灸医护人员应大力宣传针灸知识,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去对待每一位患者。本文试述心理疗法如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放松疗法在针灸临床的应用,展现针灸心身同治的诊疗特点。  相似文献   

6.
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 counslling)和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是二十世纪兴起的心理保缝的重要学科,它们虽有区别,也有共性,都是通过心理学的方法(主要以言语商谈的程序进行)对轻度机能性心理失常的人咨询和治疗,使其情绪、人格或行为发生改变,达到对自己和环境有一个正确认识,并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的目的。这门学科在我国历史很短,但近来也有蓬勃之势。然而在普教部门却远未引起重视,更谈不上有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保健的理论,许多尚处于自发阶段。因此有必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吸取我国古代和发达国家有关论著的合理部分,总结出一些科学的规律和方法,以指导青少年心理保健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心理学思想历史悠久,蕴含于中国哲学、宗教以及中医学之中,与西方传来的西方心理学融合,发展成为中国本土心理学。在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来自中国文化背景的人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进行的治疗即为中国本土心理治疗。其疗法根据来源的不同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中国本土心理疗法。在临床过程中,中国人的心身合一、人际复杂、文化冲突等文化特点在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预后中均有体现。虽然我国本土心理治疗在应用上还存在医院与咨询机构病例来源不均、内源性本土心理疗法应用较少等问题,但是仍可以看出我国本土心理疗法已取得的发展以及前景。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中的文化意识在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中经历了3次重大衍变。跨文化心理学视文化为心理规律的干扰因素,认为理论研究应力求“去文化”;文化心理学认为心理是文化的“投射”,寻求理论的“文化敏感”;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则认为心理与文化是相互灌注、相互建构的关系,因而更加关注“心理”、“意义”与“现实”的双向建构过程。本文详细分析了上述几种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的主要特点,并结合历史背景,对其各自的意义、问题做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9.
崔光辉 《心理科学》2011,34(6):1524-1528
现象学心理学将现象学哲学落实到心理学中,反对自然科学心理学的自然主义主张,以维护心理现象的原本面目为己任,成为一种激进的人文科学心理学。其理论特征表现为:严格的现象学哲学观;激进的人文科学观;鲜明的生活面向观;独特的意向性心理本质观;坚实的质性研究观;批判的价值负载观。  相似文献   

10.
张文渊  任侠 《社会心理科学》2002,17(2):64-66,93
ADHD是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临床表现为以多动为主的行为问题,其病因包括各种生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参照SDM-Ⅳ提出具体的儿童多动症诊断标准,对儿童多动症的心理干预提出了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治疗、运动和游戏治疗以及认知——行为治疗等具体的策略。现在的发展趋势是系统的和整合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和平心理学是近20年在心理学内部兴起的一种以和平心理研究实现世界和平愿景的心理学运动,主要经历了孕育、萌生、形成等三个阶段。目前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模型主要包括三维和平理论模型、和平自我理论模型、过程式多维积极和平理论模型。和平心理学使心理学的和平研究价值得到回归,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视野。未来的和平心理学理论需要突破资本主义制度内自我改良式的局限,提升到马克思主义和平本质理论的高度,需要加强与积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跨领域整合、重视多元方法的运用、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考虑跨文化因素的影响。结合我国当前外交、军事、国内社会现状,在我国开展和平外交心理研究、转型期社会和平稳定发展心理研究,将势在必行、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2.
酒精依赖人群心理理论功能异常对酒精依赖和负性饮酒后果的产生有关键影响。多种研究范式被用来探讨酒精依赖人群的心理理论,发现该类人群心理理论水平比健康人群更低、心理理论与酒精滥用密切相关;酒精依赖者心理理论受执行功能、自传体记忆、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等影响。未来应注意引入客观的心理理论研究范式;分析人口学、认知与情绪因素对酒精依赖者心理理论的影响;探讨心理理论与饮酒行为相互关系和心理理论可恢复性等。  相似文献   

13.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7(1):63-63
本刊是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主办的心理学学术刊物 ,是国内心理科学核心刊物之一。读者对象为 :心理学工作者 ;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心理健康和教育领域的研究人员、教学人员、管理人员 ,以及与这些领域有关的实际工作者。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 ,在重点发表儿童青少年心理与教育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的同时 ,特别重视发表与当前我国教育、社会和经济发展等现实问题联系密切的儿童心理与教育应用研究成果 ,如学校、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学问题 ,心理发展障碍 ,心理与行为问题 ,学习困难问题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以…  相似文献   

14.
性,对于众多的已婚女性来说,似乎是言谈的“禁区”,就是对自己的丈夫,也同样如此。然而,性心理研究专家的调查发现,约有60%的已婚女性都有着想与丈夫共享性要求的渴望心理,只是羞于启齿。女性的性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5.
创伤是指灾难性或创伤性事件给个体带来的伤害,不仅指身体受伤害,还包括心理伤害。创伤因素引发的强烈的情感反应和心理阴影会形成创伤心理,处理不当会进一步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了创伤性事件引起的创伤心理及其形成的根源和创伤后应激反应的脑机制,最后根据心理学最新的相关研究结果提出干预建议,为有关部门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心理异常中“一般心理问题“的判别标准与临床表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傅安球 《心理科学》1999,(6):492-495
心理异常是相对于心理健康而言的。心理异常不仅是指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以及心身障碍和心身疾病,而且也包括一般心理问题。人们通常认为的所谓“心理障碍”以及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中常见的心理异常,大量的还是指一般心理问题。本文就一般心理问题的判别标准以及各种主要一般心理问题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作了有益的探索,为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是整个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论、学科性质、心理的实质、身心关系、心理和生活实践的关系、意识、个性以及心理学的发展和未来等有关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概念。它对整个心理学科的进展,尤其对我国心理学的研究和建立,具有必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心理学在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一百年中,由于历史社会的原因,许多基本理论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虽然有了很可观的成绩和发展,终因根基未固而动摇不定,甚至发生“危机”。可以说,心理学至今还处在徘徊的道路之中。这门还年轻的学科究竟沿着什么样的道路前进才能得到健康地发展,还有许多根本性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因此,开展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在当前仍然是心理科学发展的头等需要,尤其在我国。  相似文献   

18.
挫折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心理学上讲的挫折主要是指个人在进行有目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致使目标没能达到,动机和需要不能获得满足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讲到的挫折心理。我从与众多大学生长时间广泛的接触中看出,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引起的挫折,也有个体生理、心理因素导致的挫折。总起来说,影响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期望值的失落 从高中进入大学时,大学生对大学怀有美好  相似文献   

19.
马斯洛需要理论的一个关键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金声 《心理学报》1985,18(1):33-39
通过对行为主义和传统的本能理论的批判,马斯洛提出了“似本能”这一重要概念。“似本能”是马斯洛需要理论的一个关键概念。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一概念对于马斯洛需要理论以及他的心理学理论的理论后果,并且列举了一些直接或间接支持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和遗传学的研究。最后,本文指出了这一概念的理论意义,其中主要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以人类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统一的观点来看待行为以及心理发展的问题。只有从这种统一出发,才有可能深刻理解人类行为。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现在,心理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日趋广泛,心理学方面的应用软件也正在不断地开发。在心理学中,心理测验作为客观、标准化的测量,为心理学、教育学、其他行为科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提供了方便。在这方面如何应用计算机呢?本文试图通过用微机进行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验的研究,对应用计算机进行心理测验的可行性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软件的开发、推广等问题做初步的探讨。二、方法 1.编程的材料: 编制测验程序的材料采用谢三才编《卡特尔十六项个性因素测验法》。卡特尔从个性特征理论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