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剧的钢琴伴奏不同于其他伴奏,在服务于歌唱者的同时,也对于剧情起到一定的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弹音乐剧伴奏时,应该认真分析剧本和各个人物的特点,通过伴奏织体、触键、力度变化等方面去研究和分析作品,将与歌者的配合以及对钢琴伴奏的个性把握作为重点来研究,并且多实践,不断地总结提炼和经验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使音乐剧作品得到更加充分和完美地演绎。  相似文献   

2.
<正>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音乐表演过程中,演唱者与钢琴伴奏者的完美配合有赖于伴奏者自觉运用音乐听觉达到理想的伴奏效果,并使自己的伴奏与演唱者的内容和情绪保持一致。因此在钢琴伴奏中注重音乐听觉的训练,培养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十分必要的。音乐听觉是指对音乐作品中各音存在意义的认识,音与音之间微妙关系的感觉以及在音乐方面的记忆能力、模仿能力等[1]。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通过声音向观众传达音乐形象的,所  相似文献   

3.
《鸟儿在风中歌唱》是一首音域跨度大,戏剧性对比强的叙事性艺术歌曲.想要完整地完成这首歌曲,我们应该注意声音与气息的结合运用,在熟练的前提下再注意情绪语气对声音的配合,并且融合声乐伴奏,从而达到歌唱者歌唱的声情并茂以及与钢琴伴奏者的完美配合.  相似文献   

4.
声乐钢琴伴奏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声乐演唱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演唱者的亲密合作伙伴,更是其客观的艺术指导。笔者通过对声乐钢琴伴奏定义和特点的深入解析,深刻揭示声乐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关系,根据声乐钢琴伴奏在音乐表演和对声乐演唱的艺术指导作用,指出了声乐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读谱与钢琴练习的关系至关重要.读谱除了要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各种谱面标记,还包含着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明确音乐作品的技巧难度、学会读音乐作品中的音程度数并把握旋律线走向等内容.且读谱贯穿于钢琴练习的始末,对钢琴练习有着重要的指导、纠正和提升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制约着音乐作品的完美演绎.  相似文献   

6.
一、如何科学地为中小学学习者选择训练曲目 在中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歌唱声乐的作品是其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有利于培养一个优秀的音乐歌唱者。不管是什么时代的有名表演者,他们的成就都离不开对这些声乐的坚持不懈的联练习以及相关优秀声乐题材的选择。根据这些相关现象,在对中小学的音乐练曲中如何为学生们选择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曲目进行培训是现在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行动。因此,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周曼娜 《美与时代》2014,(12):132-132
声乐是歌唱者将歌曲作品呈现给听众并供听众感受的艺术,歌者的歌声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听得到、看得见的艺术形式,并影响和感染听众,在这一过程中情感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艺术歌曲是中国丰富的音乐文化与欧洲作曲技法的结晶。歌词语言的诗意性、音乐表现的丰富性以及钢琴伴奏的完整性是中国艺术歌曲诗意美表达的"三要素"。中国艺术歌曲在精美的诗歌语言、多元的音乐语言表现和完美钢琴伴奏三要素上具有鲜明的特点。"三要素"全面丰富了歌曲创作的民族化内涵,对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化以及中国声乐跨入更新、更高的国际舞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牛茹 《美与时代》2007,(3):72-73
黄自先生是我国上世纪30年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和理论家.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以其精练的音乐语言、旋律与诗歌语言配合贴切、钢琴伴奏织体丰富传神、和声语言与复调技巧运用得恰到好处等特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对此进行悉心的分析和研究,将为此类歌曲的创作和演唱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歌唱者应具备多种音乐修养,如政治思想修养、艺术修养、文化修养等.歌唱者的修养与歌唱者演绎作品的效果有着紧密的联系.歌唱者只要不断地增强自身的修养,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就一定能够在歌唱这一艺术的大舞台上演绎出更多的精彩,在歌唱这一艺术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歌中的衬词和衬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是音乐与诗歌的结合体,是语言的美化与升华。衬词和衬腔在民歌中的运用很多,它是一种特有的表现手段。衬词衬腔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歌曲的深刻内涵,使歌唱者的情感得到了延伸,并为歌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周咏 《美与时代》2004,(9):65-66
美感与技巧是音乐表演艺术的两大要素.美感就是音乐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感受,技巧就是音乐表演者展现音乐作品的技术手段.音乐表演的技巧应围绕美感的表达展现,美感的表达又要依赖于技术手段的运用.在音乐表演实践中,要使美感与技巧协调统一,完美地表现作品的美学价值.因此,音乐表演者要从美感的获得、技巧的提高、美感与技巧的统一等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  相似文献   

13.
手风琴演奏者对音乐的感知是由音乐作品结构中诸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主要包括音的性质、旋律、和声、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曲式、体裁等音响感知材料和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及乐曲背景.听觉意象来自作品因素感知,是想象的基础和创造力的出发点.而想象则是表现音乐的桥梁,手风琴演奏中的音乐感觉只有通过创造性想象等系列心理活动才能较完美地从音乐作品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雷红薇 《美与时代》2005,(10):58-60
音乐表演是在音乐创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活动,是音乐作品最终实现的重要环节.通过表演者对作品的充分理解,注入丰富的感情和运用形象化的手段使作品更加丰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表演者应兰坚持主观性与客观性、历史性与现实性、技巧性与本体性相统一的美学原则.研究和掌握这一问题,对于表演者完美地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充分再现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将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艺术歌曲诞生于18世纪来19世纪初,是抒情歌曲的通称,中固作曲家也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艺术歌曲主要注重人的内心世界的表达,因此对其表现手段要求强,钢琴伴奏就显得尤为重要。钢琴伴奏也是一门艺术,在诠释作品内涵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一艺术耿曲中的钢琴伴奏.因此正确理解钢琴伴奏的真正内涵,已经成了钢琴伴奏中的美学问题,更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的表达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音乐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具有工具性、中介性、交融性。而想象和联想在心理学中又与感知觉、意识、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我们通过对想象的研究,进而更深刻地了解音乐学习的细节和过程,对我们进行音乐创作、欣赏、表演、学习和教学都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情至声,声情并茂!情感是影响歌唱者声音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声乐演唱中,没有内在的情感表达,就没有真挚的音乐。发自内心的去体验和细腻的分析作品,使歌唱发声与情感表现同时进行,声、情、字、韵、形结为一体,养成用心灵歌唱的习惯,在演唱中通过艺术想象创造出无限多样的审美意象和深邃的意境,这样才能做到在演唱中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感情,收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一个歌唱者来说,发声训练和歌曲演唱离不开想像和联想。发声训练需要通过想像和联想去感知、去体会、去理解,使抽象性的声音有形化,从而掌握发声的内在规律和外部表现。歌曲思想感情的体验,人物性格塑造,景物描述,无不需要通过想像和联想而进行。因此,想像对于歌唱者的演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民族声音与戏曲演唱同根同源,都是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二者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在民族声乐演唱当中,不能一味追求西洋美声的唱法而忽视我们传统的音乐文化,可以吸取戏曲演唱中的高位置念白、润腔技巧、舞台表演技巧等,以使民族声乐演唱得更加生动、形象、完美。  相似文献   

20.
在理所当然地将音乐作品视为文本的见解下,是否有人对此怀疑,为何音乐作品能与文本等同?是否有人质问,音乐作品是什么?文本又是什么?如果说,音乐作品是呈现于眼前的曲谱,那么,这种所谓的音乐作品就如同陈列于博物馆中的文物,只承载着过去的那一段历史,却缺失了音乐最重要的特性,"音乐的即时性"。如果说,音乐作品只是在音乐会上那一段段被奏响的旋律,那么这种说法,却又忽视了"音乐的同时性",也就是沉淀于音乐旋律中的历史。这两种认为,前者是混淆了语言文本与非语言文本,后者是忽视了音乐作品作为非语言的文本,是如何与音乐家的创作活动之间的关联。本文以这两点作为论述的前提,尝试凭借三个问题,来阐述音乐作品何以成为文本的哲学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