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五台山自然环境对佛教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五台山佛教文化传承两千年来,与其自身的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是五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为其成为佛教圣地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佛教徒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清修环境。本文试从自然地理、气候等方面来探讨最初佛教徒选址五台山的原因,以及后来五台山佛教蓬勃发展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2.
藏族是一个古老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受宗教、经济、政治、社会、心理、地域、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铸造了她独有的民俗现象。正如拉法格在《财产及其起源》中所说:宗教是“古代风俗的贮藏库”。在丰富多彩的藏族民俗中,几乎都与佛教信仰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其中“放生”就是藏区普遍存在的一种佛教民俗文化现象。本文通过参考藏、汉文献和对实地调查材料的分析概括,  相似文献   

3.
佛教对北京传统丧葬习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传入中国之后,经历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的发展过程。人类历史表明,当一种文化输入到另一种文化背景中,会产生两种现象:一是外来文化为适应本土文化环境而使自身有所变形;二是当地文化在外来文化作用下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化。这个过程也就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佛  相似文献   

4.
当代人居小区以规模化,整体化出现。它的出现形式有别于人类自然发展状态中形成的人居群体。人居小区的设计和施工,对自然生态影响和对人居精神意识的影响都是双重的。在小区设计过程中,要多方面考虑,将对自然环境、精神意识等影响处理到一个相对良性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学海》2016,(6):174-179
清朝前期,新疆文化呈现二元文化格局,清朝中后期即统一新疆之后,新疆文化演变为多元文化。除人文因素的影响外,清代新疆文化的变迁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其中地理位置、疆域面积、气候条件、山川形势、天山的位置等因素对新疆文化的发展、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海岱地区既是一个历史地理和历史区域概念,又是一个当代考古学的文化类型区域概念。"海岱"地区指的是泰山周围与渤海、黄海之间的广大区域,即今山东半岛。海岱地区的特殊地理形势孕育了这一地区的远古居民,使其成为我国人类的起源地之一;海岱地区的特殊地理形势孕育了这一地区的古代文明,使其成为我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海岱地区的特殊地理形势塑造了这一地区古文明的特性,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文明类型。海岱地区的远古居民于考古学上叫做沂源人、新泰人等。海岱地区古代文明的主人是被我国古文献称之为"东夷"的人。西周以后,海岱地区的主要居民变成了齐人和鲁人。正是东夷人和后来的齐人、鲁人在海岱地区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大地上创造了我国最早的文明之一海岱文明。  相似文献   

7.
8.
莫书亮  金琼 《心理科学》2013,36(6):1428-1434
共有136名藏族和139名汉族青少年参与本实验。研究使用指导语启动方法控制自我概念,把被试随机分到独立取向、互依取向和控制组。之后使用线索词技术,对自传体记忆进行测量,考察自我概念启动对自传体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我概念启动对藏族和汉族青少年的自传体记忆内容描述的自主取向产生了启动效应。自我概念启动对于藏族被试自传体记忆社会事件报告的影响较弱。藏族青少年的自传体记忆与自我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现象,其自传体记忆的社会性可能更多受到个体的文化建构影响,一定意义上表明自我概念和自传体记忆的联系具有文化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杨晓莉  刘力  赵显  史佳鑫 《心理科学》2014,37(2):394-399
本研究以中国内地的藏族大学生为例,通过两个研究探讨了民族本质论对跨民族交往的影响。研究一通过相关研究发现,民族本质论与接触数量、接触质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民族间的社会距离呈显著正相关;研究二启动了民族本质论和民族建构论,结果发现,相比本质论启动条件,民族建构论启动条件下藏族大学生的跨汉民族交往意愿较高。本研究说明,民族本质论是影响跨民族交往的重要因素,加强民族的社会建构论是促进跨民族交往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影响藏族大学生藏、汉文化认同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通过问卷和访谈对藏族大学生的藏、汉文化认同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初步分析了影响藏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认同的因素。结果显示,藏族大学生的藏、汉文化认同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对藏族大学生对藏族文化的认同有显著影响;由于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不同,接受藏、汉双语教学的专业学习的学生,其藏族文化认同低于使用汉语单语教学的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对藏族大学生的藏、汉文化认同得分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中西习俗差异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俗差异作为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影响与作用更为直接具体。本文通过中西习俗差异之比较分析 ,揭示其自身的特点 ,旨在帮助我们更客观地认识理解中华文化 ,更深刻全面地认识理解于我们有积极意义的外来文化 ,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正负性自然环境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及合作预期的中介作用,向186名被试随机呈现正负性自然及非自然环境图片,并测量其在公共物品博弈中的合作行为及对互动对象的合作预期。结果发现,正性自然环境不仅直接增加合作行为,还通过提高合作预期来促进合作行为;而负性自然环境直接减少合作行为。这表明正负性自然环境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均不相同。这弥补了先前研究之不足,对如何利用自然环境促进合作行为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探讨了自然环境对自我控制表现的影响。通过两个实验,测量被试观看自然环境图片前后情绪状态的变化,考察自然环境对认知与运动自我控制任务表现的影响,并探索情绪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认知自我损耗状态下,自然环境可通过缓解紧张情绪改善认知自我控制的表现,但自然环境干预并未恢复运动自我损耗条件下的运动自我控制表现。本文为自然环境的减压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为短时快速改善认知自我控制表现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旬阳有典型且鲜明的地理环境特征。有着古朴、素雅的自然观、儒家礼制和风水文化等文化,在这种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河谷山地城市的空间形态,蕴含着多样性的地域文化。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建设的高速发展使国内城市普遍出现了地域主题意识减弱和文化特色渐失的状况,旬阳也不例外。如何保持和传承旬阳的地域特色,并在其空间形态中体现出来,则成为当前旬阳城镇规划设计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佛教传入中国已经将近两千年了。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佛教对中国各民族饮食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佛教宣传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力戒杀生。由于教规的缘故,形成了佛教徒们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在中国,除藏、蒙古及傣族的佛教徒不茹素外,其他民族的佛教徒都坚持素食。素食,民间俗称“吃斋”,“素”是洁白、粗略之义。  相似文献   

16.
小学儿童对习俗时间的时距判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姜涛  方格 《心理学报》1997,30(2):152-159
本研究选取“星期”这种习俗时间系统作为实验材料,通过让被试完成范畴性的时距判断任务,即让被试判断某一给定的日期是否属于某一参照日期之后3天中的某一天,探讨了小学儿童对习俗时间的认知加工过程的发展。结果表明,小学儿童对习俗时间的认知加工成绩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具有显著的“距离效应”和“边界效应”,随着两个日期之间时距的增加,反应时逐渐增大,正确率逐渐降低,当两个日期之间的时距为3天时,反应时最长,正确率最低。而且,儿童可以直接运用数字系统来解决习俗时间的问题,他们的认知加工策略包括数字计数、数字运算和表象判断。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实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从事非农产业的城镇人口的过程,也是一个经济社会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由于中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在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素质水平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在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上不可能相同。  相似文献   

18.
小学儿童对习俗时间的周期性特点的认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涛  方格 《心理科学》1997,20(5):431-435
本研究探讨了小学儿童对习俗时间周期性特点的认知发展.实验任务是让被试判断两个给定日期之间的时间距离是正向接近还是反向接近。结果表明:儿童对习俗时间的周期性特点的认知成绩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随着两个日期之间距离的增大,反应时不断增加,正确率不断降低,在两个日期相互接近的方向发生改变的边界处,反应时最长,正确率最低,表现出显著的“距离效应”和“边界效应”;儿童可以利用数字系统进行判断,他们的认知加工策略包括计数、数字运算和凭借习俗时间的空间表象进行模拟加工等等。  相似文献   

19.
《本教大藏经》的历史回顾与现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教作为藏族的本土宗教,最能反映藏族文化的特性。代表本教理论体系的经典集成世称《本教大藏经》,《本教大藏经》包括《甘》与《甘丹》两大部分,其形成历史可以上溯到11世纪初叶。现存的《本教大藏经》《甘》部有阿拥版、温伦版、瓦琼版、石刻版、电子版等若干版本,其中瓦琼版178函,88692页。《甘丹》部第三版有322函,191254页。本文认为面对全球化的大背景,应从战略高度重新认识《本教大藏经》的价值,以法律为保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国内资源优势,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搞好《本教大藏经》的抢救、保护、开发、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王蓉 《美与时代》2014,(9):44-44
藏族服饰独特的剪裁和设计是通过藏民族所处的高原气候和生产生活环境影响所形成的。华锐藏区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华锐藏族服饰独特的艺术特点,使其自身服饰文化也更加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