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  刘彦彤 《学海》2023,(3):120-131
自遏制战略被乔治·凯南提出以来,该战略被历届美国政府所继承和发展,已经成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印太地区的迅猛发展和中国的崛起,美国已经将战略重点东移,并将遏制目标瞄准了中国。为了打压中国,美国继承并发展了“选择性遏制”战略,将其欧洲和印太盟友联合起来共同遏制中国,并通过“印太经济新框架”等经济机制、制度对华形成一个遏制网络,其主要目的是试图将中国框定在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及地区秩序之下。同时,由于“印太经济新框架”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和针对性,且以美国的联盟体系作为支撑,其必然会对中国的安全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民初的中国基督教改革运动在中国基督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次改革运动奠基了今日中国基督教的基本框架。但长期以来,很少有人能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角度对这一运动给以说明和评判。这篇论文从这次改革运动的基本内容、基本特征入手,采用对比的方法将这次运动纳入整个中国思想史的视野,说明它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作者的这种视野不仅将中国基督教史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领域,而且也大大拓宽了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文明是文化的进步状态。人类走出原始社会以后,便进入了文明时代。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通过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历史发生过程的研究,揭示了人类文明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成功探索、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学诚 《法音》2002,(6):3-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形成,特别是随着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交融将在所难免。西方意识形态对中国的渗透将变得更为直接、迅捷、全面,国际上反华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将愈演愈烈,西方社会价值观依靠其强劲的科学技术、经济实力的优势必将构成对中华文明特别是价值体系的最大挑战和最大考验。  相似文献   

5.
方立天先生《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一书的学术贡献,首先在于其对中国佛教哲学的整体性、系统性的概括和整理;其次在于其研究方法上的多元性和综合性,即综合运用文献学、思想史学、比较宗教学等方法,为当代佛教研究方法论的确立做出了贡献;此外,在对中国佛教哲学体系进行考察过程中,同时关注中国佛教哲学与儒家哲学、道教哲学之间的交涉互动,对佛教哲学中国化进程做了具体而微的考察。本书日文版的出版将对日本佛教学术界带来思想的刺激,为中日佛教学术交流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电视剧《弘一大师》值得一看该片受到较高评价并将于近期播映本刊讯据悉,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制作、潘霞执导的21集电视连续剧《弘一大师》将于近期播映。日前,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召开了电视剧《弘一大师》审片研讨会,各有关方面与会代表对该剧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  相似文献   

7.
吕思静 《美与时代》2013,(11):24-25
“新时期”以来,对文艺“形式”的探索再一次引起广泛讨论,不同于50年代,它以不可遏制之势创造了系列理论与大量作品,“意识流”、“怪诞变形”等手法普遍运用于小说创作中。对“现代派”创作资源的征用究竟在哪些方面影响了中国现代主义写作?中国的文艺、政治和社会在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下发生了什么改变?重新进入中国现代主义创作,将有助于找到进入上述问题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8.
浅析梦     
本通过对中国古代及近代西方梦的理论探索,对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将东西方人的观点相结合,提出了新的梦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伊斯兰教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编者按顾世群等先生所作此文立意新颖,内容丰富,作者从五个方面对中国伊斯兰教的社会功能进行了系统论述,着重阐述了伊斯兰教对中国穆斯林的心理建设功能、对穆斯林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功能,及其伦理道德功能、经济功能、整合功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现将全文刊载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天主教》2001,(1):45-49
一、外国势力控制和利用天主教会对新中国进行破坏活动: 自一九四七年十月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从全面防御转入全面进攻,至一九四八年六月,已基本上收复被国民党军队侵占的解放区。一九四八年下半年,发起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东北、华东、华北大片国土先后被解放,并建立了地方人民政权,中国国内的局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面对国民党政权的土崩瓦解和中国天主教会将不得不在人民政权下生存的局势,罗马教廷在中国部署了应变措施,其总的方针是,命令传教机构和传教士,包括梵蒂冈驻国民党政权的公使黎培里,“死守中国,决…  相似文献   

11.
学诚 《福建宗教》2002,(3):16-1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随着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形成,特别是随着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交融将在所难免。西方意识形态对中国的渗透将变得更为直接、迅捷、全面,国际上反华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将愈演愈烈,西方社会价值观依靠其强劲的科学技术、经济实力的优势必将构成对中华文明特别是价值体系的最大挑战和最大考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中国古代构造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称为缘象比附,并将缘象比附的种类分 理为数字比附、秩序比附、时空比附、属性比附、符号比附和异象比附。作者认为,由于工商业的不 够发达,列维·布留尔所说的原始思维的“互渗律”在古代中国没有完全消失,而是通过缘象比附的 思维方式继续延续。作者也指出了缘象比附对原始思维的超越。 缘象比附是中国科学精神形成的巨大障碍,在今天仍有残存,必须予以清除。  相似文献   

13.
孙柔 《四川心理科学》2014,(18):155-155
唐君毅在《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中系统地阐释了中国文学之精神。本文将从中国语言的文字形式、内容与风格以及精神价值三个方面总结其主要观点。同时,对这些观点进行一一评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形成,特别是随着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交融将在所难免。西方意识形态对中国的渗透将变得更为直接、迅捷、全面,国际上反华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将愈演愈烈,西方社会价值观依靠其强劲的科学技术、经济实力的优势必将构成对中华文明特别是价值体系的最大挑战和最大考验。在这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何充分吸纳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如何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是摆在21世纪中国人面前的严峻问题和严峻挑战。在挑战面前,中…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独有风格越来越被世界瞩目,中国风这几年就备受国内外追捧。“新中式”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升华,既保留了中国的最精华部分,也融合了国外的时尚元素,它的出现将让中式家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佛教常识答问》是1949年以来佛教界推出的影响最大的一部书,具有抉择佛法胜义和型塑佛教未来的重要作用。《答问》将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视为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宗教家,将佛教的开展视为一个不断发展、丰富的思想历程,对中国佛教各宗派的殊胜义理进行称扬,将藏语系和巴利语系的佛教视为中国佛教的有机组成部分。作者主张充分发扬人间佛教的优越性,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答问》对人间佛教的阐释对党和国家形成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政策提供了素材。  相似文献   

17.
李娜 《美与时代》2014,(10):71-71
通过以一种新的方式去审视中国传统的造物,从而发现中国艺术所特有的文化底蕴,将中国的艺术精神与现代设计结合以来,以便在现代特定的环境中,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乔茂林 《哲学动态》2023,(7):32-40+126-127
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是拓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谱系的关键之维,近年来受到学界密切关注,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解读关键理论家的相关思想成果,从而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研究主题以具体规定性,是将此项研究向纵深推进的必要环节。胡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具有创造性、自主性和继承性三大理论特征。其创造性体现为对“两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性区分,对“两个决定论”的创新性解读,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系统性阐释。胡绳区分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出场的“两种身份”,前者为在中国传播的“一种理论”,属于一个“历史事实”;后者为解决中国问题的“一种方案”,属于一个“历史事件”。其中所蕴含的独立解决中国问题的自主意识、对教条主义束缚的破除、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阐释,均体现了胡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建构的自主性特征。其继承性体现为这一新知识体系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五形态论、生产力发展论、社会进步途径、人类解放和民族解放的深刻理解,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一脉相承,共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认知架构。  相似文献   

19.
《管子》继承老子“道”论中的形而上之道,以“心”、“气”为主要论述的范畴,并加以转化,从而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精气说”。将“精气”看做是世间万物的生命本源,认为一个人养护“精气”可以积德成智,更能够培养成一种昂然开阔的人格气象,这对中国后世历代文艺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谢赫在其著作《画品》中把“气韵生动”列为“六法”之首,将其视为中国绘画品评与艺术创作的最高标准和艺术家所探求的最高境界。“精气”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绘画审美与品评中的重要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20.
自佛陀在灵山拈花微笑,迦叶悟道,以心印心,禅学便开始流传于世。印度禅宗第二十八祖达摩大师东渡来华,将禅学传入中国。二祖、三祖均在中国的安徽建道场,弘扬佛法。后六祖惠能大师创顿教,给中国佛教注入新鲜血液,将佛教中国化,使中国佛教重焕生机,禅宗在中国自此大兴,禅学思想深入人间,兴盛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