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探讨特殊教育教师情绪智力对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投入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和工作投入量表,通过整群取样选取河南省7所特殊教育学校共256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特殊教育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投入在性别、有无孩子及年龄方面差异显著。就工作家庭冲突水平而言,女教师显著高于男教师,有孩子的教师显著高于没孩子的教师,30-40岁的教师冲突水平最高,30岁及以下教师次之,41岁及以上教师最低;在工作投入水平上,女教师显著低于男教师,有孩子的教师显著低于没孩子的教师,41岁及以上教师投入水平最高,30岁及以下教师次之,31-40岁教师最低。(2)特殊教育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情绪智力、工作投入均呈负相关;情绪智力与工作投入呈正相关。(3)特殊教育教师情绪智力对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218名幼儿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职业承诺对情绪耗竭的影响,以及情绪劳动在职业承诺对情绪耗竭影响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职业承诺与自然行为、深层行为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表层行为、情绪耗竭呈显著负相关。(2)自然行为、深层行为与情绪耗竭均呈显著负相关,而表层行为与情绪耗竭呈显著正相关。(3)深层行为和表层行为在职业承诺与情绪耗竭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自然行为在职业承诺与情绪耗竭关系间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一线交警情绪状态以及家庭变量的影响.方法:从陕西省某市随机抽取259名一线交警,使用马氏倦怠问卷中文版(CMBI)和中国心理健康量表(CMHI)测查其工作和生活中的情绪体验.结果:(1)81.5%的交警出现了工作倦怠,其中有62.1%出现耗竭;耗竭得分显著高于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心理健康与情绪体验得分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已婚、有孩子、与配偶和子女合住的交警耗竭更为严重,家庭变量对生活情绪体验没有影响.结论:交警情感耗竭严重,情绪体验差;家庭带来的压力大于所提供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以348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 运用《教师工作家庭冲突问卷》、《教师自我决定动机问卷》与《教师职业倦怠问卷》, 探讨了自我决定动机在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 (1) 中小学教师自我报告的工作干扰家庭水平高于家庭干扰工作水平;(2)家庭干扰工作、工作干扰家庭与自我决定动机、职业倦怠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3)自我决定动机在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过程中所起的中介效应显著, 具体为在家庭干扰工作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在工作干扰家庭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63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考察教师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作家庭促进和主动行为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教师情绪智力、工作促进家庭、家庭促进工作和主动行为与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2)教师情绪智力对工作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同时还通过家庭促进工作和主动行为的多重中介作用对工作绩效产生影响;(3)高低情绪智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不同,低情绪智力通过家庭促进工作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教师工作绩效,高情绪智力通过家庭促进工作和主动行为的完全多重中介作用影响教师工作绩效;(4)工作家庭促进中工作促进家庭维度在教师情绪智力影响工作绩效中没有显著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教师的问卷调查,研究人格与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关系,及其对客观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作压力与情感耗竭、人格解体显著正相关,工作压力与客观绩效显著负相关,情感耗竭在工作压力和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外向性与情感耗竭、成就感低落显著负相关;尽责性与人格解体、成就感低落显著负相关;宜人性与工作压力、人格解体维度显著正相关;工作压力是宜人性与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工作绩效间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幼儿教师职业承诺和职业幸福感对工作绩效的影响,选取川渝两地幼儿教师328名,用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量表(KTOWBS)、教师职业承诺问卷(TOCQ)、教师工作绩效量表(TJPS)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控制学校性质、工作时间、每月收入、教师年龄以及教龄影响后,幼儿教师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分别对工作绩效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继续承诺则对工作绩效有显著的消极影响;(2)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在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以上研究结果对保护和提高幼儿教师工作绩效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用问卷调查法从归因视角对企业员工工作倦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采用安戈夫(Angof)f方法得到倦怠标准的界定分数,其中情绪耗竭维度为21分,玩世不恭维度为14分,成就感低落维度为19分;(2)归因的物质环境、人际关系与价值感因子均与情绪耗竭、玩世不恭呈显著正相关,与成就感低落呈显著负相关,而归因的生活态度因子仅与个人成就感低落呈显著负相关;(3)人际关系与价值感因子对情绪耗竭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价值感因子对玩世不恭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物质环境与生活态度因子对成就感低落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旨在分析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结构并编制适合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问卷。在文献分析基础上,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分析1025份问卷数据,确定了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包括工作干扰家庭和家庭干扰工作两方面,两方面均包括情绪情感、心理资源和行为方式三维度。编制的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问卷共22个项目,信效度良好,适合用来分析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6  
采用修订的Maslach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对647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1)我国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程度不高,但与我国护士和美国教师相比,其个人成就感明显偏低。(2)男女教师的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程度无显著差异,女教师成就感显著高于男教师。 (3)中专学历的教师的情绪衰竭感显著低于大专和本科学历的教师。 (4)小学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显著高于中学教师,而非人性化程度明显比中学教师低,高中教师比小学和初中教师具有更强的情绪衰竭感。 (5)教龄为5-10年的小学教师和教龄为11-20年的中学教师,最易出现情绪衰竭感。(6)教龄在5年内的初中男教师和教龄在11-20年的初中女教师,可能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通过对1149位高校教师的问卷调查,探讨了高校教师工作家庭关系的特点及其与工作特征、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高校教师体验到的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家庭促进存在较弱的负相关.2)男性教师体验到的家庭-工作冲突显著高于女性教师,在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家庭促进方面差异不显著.3)工作要求能正向预测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家庭促进;个人对工作家庭平衡的控制感能降低工作-家庭冲突、提升工作家庭促进,但同时也会使家庭-工作冲突增加.4)工作家庭促进会显著地提升教师对工作和家庭的满意感.工作-家庭冲突会削弱工作满意度,家庭-工作冲突则会导致家庭满意度下降.  相似文献   

12.
影响中小学教师评估学生智力水平的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心理测量和调查分析法,调查了36名中小学教师对360名中小学生智力的主观评价与学生智力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讲,中小学教师对学生智力的评价与学生智力水平的相关是显着的,而小学教师对学生智力的评价与学生智力水平的相关程度又明显高于中学教师;(2)任教科目、跟班时间、是否班主任、性别、年龄与教龄并不影响中小学教师对学生智力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幼儿教师心理资本、职业压力和应对方式对工作绩效的影响,选取成渝两地幼儿教师共328名,用教师心理资本问卷(TPCQ)、幼儿教师工作压力源问卷(KTOSQ)、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SWC)、教师工作绩效量表(TJPS)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控制学校性质、每月收入、教师教龄和年龄影响后,幼儿教师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有显著积极影响,职业压力对工作绩效有显著消极影响。(2)幼儿教师积极应对部分中介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消极应对部分中介职业压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以上研究结果对保护和提升幼儿教师工作绩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教师工作投入: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区分教师工作态度的一个重要变量——工作投入,采用自编教师工作投入量表对432名小学教师进行了测查。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工作投入由工作重要性、工作乐趣和工作专注等三个因素构成;性别、教龄和从教原因对教师的工作投入有显著影响;女教师的工作投入高于男教师;随教龄增长,教师工作投入水平呈“波浪型”上升趋势;把“教师”作为理想职业的教师在工作投入上显著高于其他原因从教的教师,别无选择才当教师的人工作投入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15.
应用工作压力、职业枯竭和职业承诺问卷对中小学教师2114人进行调查,主要探讨职业承诺对工作压力与职业枯竭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工作压力与职业枯竭的情绪衰竭、非人性化、认知枯竭具有显著正相关,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与职业枯竭具有显著负相关;教师职业承诺以及所包括的情感承诺、留职承诺、规范承诺对工作压力与职业枯竭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不同教龄段教师在职业枯竭不同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赵简  孙健敏  张西超 《心理科学》2013,36(1):170-174
本研究选取253名已婚全职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自陈式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了工作要求、工作资源、心理资本对工作家庭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1)工作要求与工作家庭双向冲突均呈显著正相关;(2)工作资源与工作家庭双向冲突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工作家庭双向促进均呈显著正相关;(3)心理资本在工作资源与工作家庭关系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特点及其与职业承诺的关系,随机选取川渝两地幼儿教师533名,用修编的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量表(KTOWBS)和教师职业承诺问卷(TOCS)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除认知幸福感外,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整体水平较高。其中,城市幼儿教师的心理幸福感和情绪幸福感显著高于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的社会幸福感显著高于民办园;(2)月薪超过1000元的幼儿教师其社会幸福感显著高于月薪低于1000元者,月薪超过2000元者其心理幸福感、情绪幸福感和认知幸福感显著高于月薪低于2000元者,但心理幸福感随日工作时间增加而降低;(3)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各因子与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存在不同关系。分层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社会幸福感、认知幸福感、情绪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对情感承诺的正向预测作用为17%,认知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对规范承诺的正向预测作用为7%,社会幸福感对继续承诺的正向预测作用为1%。  相似文献   

18.
情感能力是指以情感或情绪为操作对象表现出来的一种智力,即在智力层面上表现出来的情感特色。在理论推演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本研究编制了富有原创性且可测查教师6个维度情感能力(情绪觉察、情绪理解、情绪体验、情绪表达、情绪预测、情绪调控)的调查工具《教师情感能力问卷》,并以此对我国高中教师进行首次情感能力水平测查。结果发现:高中教师的情感能力总体属于正向状态但尚有提升空间;高中教师的情感能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女教师比男教师更善于情绪的觉察、体验、表达和预测;所教不同学科高中教师的情感能力在情绪理解、情绪体验、情绪调控方面差异显著;高中教师的情感能力与其配偶的情感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考察青少年父母支持的特点,并探讨父母支持、情绪智力对社会适应的影响。采用《青少年父母社会支持问卷》、《青少年情绪智力问卷》和《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对262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青少年所获得的父母支持总体状况良好,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女生在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方面显著高于男生,在肯定价值和工具性支持方面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父母支持的4个维度都表现出随年级增长而下降的趋势,高二年级的父母支持显著低于初一、初二年级。(2)父母支持、情绪智力和社会适应的简单相关分析发现,父母支持与积极社会适应显著正相关,与消极社会适应显著负相关;情绪智力与积极社会适应显著正相关,与消极社会适应显著负相关;父母支持与情绪智力显著正相关。(3)父母支持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两者的整体相关显著,父母支持组变量可被典型变量解释的比例为5.85%,社会适应组变量可被典型变量解释的比例为28.5%,冗余指数分别为1.23、5.99。(4)情绪智力在中学生父母支持和社会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父母情绪智力对青少年情绪智力的代际传递效应,同时探讨情感温暖的中介作用以及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对644名初中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由父母报告自身情绪智力水平,青少年报告父母情感温暖、同伴关系以及自身情绪智力水平。结果发现:(1)父母情绪智力显著正向影响子女情绪智力。(2)父母情感温暖在父母情绪智力与子女情绪智力之间中介效应显著。(3)同伴关系在父母情感温暖影响子女情绪智力的路径中起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