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我们常遇到一些复杂问题,有些问题非常棘手,百思不得其解。如何从思维的“死胡同”里,摆脱思维定势的羁绊,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闯出一条新的思维方法,使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顺利解决呢?一、暂时放下暂时放下并不是放弃,而是另辟便径,暂时绕过问题的障碍,在思维的潜意识内继续酝酿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俗话说:“碰鼻子转弯”。为了防止钻“牛角尖”,对一些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个转弯并不妨碍大局。士、有考试经验的人都知道,做试题时应先易后难,防止钻“牛角尖”,以保持大脑精力的旺盛。把解决不了…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常常因为受到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而作出错误的判断。如一个高中毕业生一心想升大学,认为“只有上大学才有个人前途”。但是,考试结果却名落孙山,因而心灰意冷,消极悲观,认为一生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殊不知,没有上大学而前途光明甚至辉煌的人,多得很。这位高中毕业生“只有上大学才有前途”的思想形成了思维定势,而没有想到或认识到“不上大学同样是有前途的”。这说明,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对一个人作出正确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思维定势是人们在从事某项活动时的一种预备心理状态,它影响着后续思维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它的形成一般受有意注  相似文献   

3.
你属于哪种思维类型?通过这个测验可以使你了解你的思维方式,以及如何对待那些以不同方式处理问题的人虽然思维是不可见的活动,但我们可以意识到它在我们自己的心理中进行。当别人解决问题和作出决定时,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思维的产物。我们看不到的是人们心理活动中以不同的方式运转的思维机制。比如两个人都打算买一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能力和创新意识。思维定势是人们习惯于用某种固定的方式去考虑问题的思维倾向。定势有二重性,从积极的一面看,在相同或相似的情境中,它有助于用已有的经验与方法促使问题顺利解决,引起正迁移;  相似文献   

5.
思维定势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它能影响思维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构成思维定势的因素有:一是有目的的注意。猎人能够在一位旅游者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发现潜伏在草丛中的野兽,就有思维定势的作用。二是刚刚发生的感知经验。人在多次感知两个重量不相等的钢球后,对两个重量相等的钢球也会感知为不相等。三是认知的固定倾向。如果给你看两张照片,一张照片上的人英俊、文雅,另一张照片上的人凶恶、丑陋,然后对你说,这两个人中有一个是全国通缉的罪犯,要你指出谁是罪犯,你大概不会犹豫吧!先前形成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逆向思维,顾名思义,是反方向的,不同于人们的常规思维进程的。大致说来,它有如下一些特点:①背逆性:与常规的看法、习惯定势相反,体现出对已有理论、规律或已被确认的事实的背逆,换个方向看问题,倒着来。②新颖性:因为它改变了思维方向,把思维引向一个新领域,自然会碰上许多与常规不同的新问题,提出一些与常规事实或观点相反的假设和看法,这就极大调动了思维者的思维能力,拓宽了思维空间,必然景色一新。③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统一:这里的逻辑性措的是人们的习惯思维方式;逆向思维倒着来,自然是反习惯的,反逻辑的,但它又…  相似文献   

7.
问题思维规则是完整思维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因素之一,它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性质和联系的主观反映,支配着人们在理解、解决有关问题时的一切思维活动,因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思维趋向.由于思维的惯性作用,人们往往频向于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对待和衡量新的信息.思维定势的形成,主要是由一子思维的参照系数大小,思维主体长期接受同一信息的频繁刺激而造成的.思维定势在思维过程中有积极的一面,当思维主体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信息相一致时,主体凭经验即可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但是当思维主体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信息发生矛盾时,思维定势便呈现出消极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思维主体总是趋向于用老经验老方法去解释新信息,而不愿意…  相似文献   

9.
认知定势是现实的认识主体完成一种认识所必需的现实的内部准备状态和主体性条件,由相互作用的世界观、知识、思维方式、经验和需要意识、价值观念以及意志、情绪构成。它一旦形成后就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惯性。主体要进一步在广度和深度上认识、预测变化着的客观世界和发挥自己的创造潜力,就必须不断更新认知定势。世界观是认知定势的灵魂。在现时代,我们必须自觉地以真正体现科学性和批判性内在统一的  相似文献   

10.
惯例是人们在重复解决同一问题时形成的程序化行为或策略,它既可以从个体,也可以从群体的视角来研究。在心理学中,惯例的研究始于思维定势和内隐学习;近年来,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推动下,研究者们已从个体与群体问题解决、决策的视角对它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而惯例重复性的特征又为它与重复博弈的交叉研究提供了可能。未来的惯例研究可以在以往研究基础上,从其普遍性和特点、信息搜索、知识迁移等角度展开。  相似文献   

11.
有人戏称:创造学将把人们引入一个“三无世界”,即:无中生有;无奇不有;无所不能。这些观念对于“定势思维或思维定势”是一种挑战。正由于此.百花才能争艳,视野才能开阔,创造思维才能穿廊八厅,登上财代的舞台.一展她的风采。一日:无中生有。例士。教学上的“黑洞”。我们随意取一个数.如9288759,经过扫描得到其中有偶数3个,奇教4个,总数为人这347中,再找出偶数1个,奇效2个.总数为3。依d巴共推。仍为123,4已即为一个数学上的黑洞。人们可以以任何一个数学上的数列.无论这个数列如何巨大,最后一次重复程序得到的仍是”12…  相似文献   

12.
论灵感     
一、灵感的概念根据现有的资料,可以把灵感归纳为主体在创造思维活动中高度集中注意,积极探索问题,一时发生顿悟,从而解决或导向解决问题的思维状态。这就是灵感发生前后的整个过程而言的。所谓灵感来了,就是主体在创造思维活动中一时感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解决问题的思路明朗化了,因而一下子或再经过一番思考,就把久悬的问题解决了。于是一般人往往把灵感局限于创造思维活动中主体对问题发生顿悟的一种思维飞跃,即主体顿时感到解决问题的巴路明朗化的爆发式思维现象。这仅仅  相似文献   

13.
惯性心理又称思维定势和顽固性思维,是人类心理进化过程中残存的原始本能的一种表现,从表面上来看,又是经验化心理的一种惰性。惯性心理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产生障碍或造成虚假判断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4.
王云 《思维与智慧》2001,(11):39-40
物体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在物理学上称之谓惯性。其实人的思维也有这样的势头。每当人们采取了一些特定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并取得成功时,以后遇到其它问题也会采取同样的思路去思考。这种沿着固定观念去思考问题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习惯性思维。又称思维定势。习惯性思维有它积极作用的一面。参观艺术展时,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似乎不完整的作品:那飞溅的瀑布被树枝或山峦所阻拦,只见其中的一部分;那横置渡头的小船,在湖面荡漾,船上却空无一人;那闭着眼睛的女性大理石雕塑头像,没有身子和手脚。这种“不完整”没有造成欣赏的困…  相似文献   

15.
惯性思维又叫常规思维或顺势思维,决策学中把它称为基本假设思维。这种思维是指行为主体在处理一个问题,看待一件事情,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常常用以往的知识、经历、经验和直觉,不由自主地对问题的原因或结果直接作出条件性的判断,这样的判断在学术上就是所谓的“已知障”,即受到虚假事实的障碍而形成的思维定势。比如,有一幅漫画,画的是公园里有一把长椅子,椅子上坐着一位女士,旁边还有一只狗。一位男士也想坐在椅子上,就问这位女士:“你的狗咬不咬人?”女士说:“不咬。”结果那位男士一坐上去就被狗咬了个一塌糊涂。比如中国成语中有“只知…  相似文献   

16.
超脱羁绊     
《空战在朝鲜》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掌故:东北老航校毕业生组成的志愿军空军第四师10团28大队召开誓师大会,队长李汉对着队员喊:“有决心没有?”“有!”队员的回答气势如排山倒海。李汉接着吼道:“有孬种没有?”“有!”声音洪亮整齐,礼堂内轰地爆发出笑声。其实,这完全是思维定势在作祟!一旦你“着”了思维定势的“道儿”,任你是多么有学问的人也要栽跟头。若谓不信,请看: 即便智慧如苏东坡也难脱思维定势的羁绊,在《石钟山记》一文中,苏东坡一“叹郦元之简”,一“笑李渤之陋”,进而提出关于石钟山得名的新说,但并…  相似文献   

17.
GPS 是 General Problem Solver(通用问题解决者)的缩写,是一个计算机程序的名称。GPS 是用来探讨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它的各种变式也对人在解决问题时的思惟进行了模拟。GPS(以及在它之前的 Logic Thcory Machine,简称 LT 程序)的建立,标志着对思惟心理学的研究从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方法跨入了信息加工的领域,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方法来探讨人的思惟行为。它为思惟心理学的研究,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本文主要讨论 GPS 对人解决问题时的思惟行为的模拟,讨论人的思惟的心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定势初探     
一个有趣的,小小的心理学实验,竟能紧扣大学生们的心弦,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和我一起在做实验中提出的问题。当我们共同做完陆钦斯的定势实验之后,许多同学发现自己在解决前五个问题时很顺利,并自然地得出了“B-A-2C”的定势公式,而后三个题若仍按这个公式来做,不仅速度慢,而且问题也更复杂化了。大家都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我们真是太笨了,为什么放在自己面前的捷径不走,而偏偏要绕道前行呢?!”啊!原来是思维定势对我们在思考后面问题时产生了消极的阻碍作用,而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别出心裁而见智慧,在生活中屡屡发生,经历其中,无异于一次智慧的洗礼,那耀人的智慧之光让人久久难忘.1.利用思维惯性别出心裁.我们知道,思维是有惯性的,即有了某种想法、思路,要急速改变思维方向,往往难以实现,总要朝前滑动.这种思维惯性,是由某种定势而产生.利用一般人思维皆有的特点便可以别出心裁地表现出自己的智慧.有这样一则故事:某国君跟两个臣子一起闲谈,谈到人的智慧问题时两臣子皆言自己聪明.国君说:“这好办,你俩谁能让我从这屋子里出去,谁就更聪明.”国君问其中一个,他想了一会,摇摇头,认为这不可能.  相似文献   

20.
如今,办公空间的设计对人性化和可持续缺乏考虑,存在设计观念静止化等问题,不具备空间的多功能性,且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办公空间引入"弹性设计",使其跟随人的需求而自由变换和组合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弹性设计"可以设计出便于人们劳逸结合、与他人进行工作沟通、满足未来工作所需潜力的多功能空间。办公空间设计要真正以人为本,打破传统定势化的设计思维,达到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