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学在西方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互大影响,不应使我们忘记它在东方对存在所有的影响。实际上,每个民族都有其基本上和原生的智慧,这是文化的真正的财富,趋成为公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梳理了拉丁美洲解放神学和解放哲学的出发点、历史处境、基本特征和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了解放神学和解放哲学内部不同派别的分野所在,并讨论了这些派别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通过解放神学和解放哲学说明真宗教对拉丁美洲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当代哲学神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神学(Philosophical Theology),顾名思义,是哲学与神学之间的科际学科,大致上说,与宗教哲学(Philosophy of Religion)同义。在西方,哲学与神学的互相渗透已有悠久的历史,而近年哲学神学亦有很蓬勃的发展。然而在华人学术界,专注研究宗教  相似文献   

4.
王从友 《天风》2008,(21):24-27
中国基督教进行神学思想建设已经10年了,10年来,神学院校始终是神学思想建设的基地,在推进神学思想建设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2008年9月23日至25日,全国各神学院校的代表相聚金陵,以"神学教育与课程设置"、"神学教育与中国教会"、"神学教育与中国文化"、"神学教育与社会责任"等主题展开研讨,勾画神学教育与神学思想体系的美好蓝图。本刊摘编部分与会者的真知灼见与广大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5.
孙慕义 《学海》2004,(5):126-131
我们所关注的不应仅仅集中于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督教伦理学或宗教神学问题的解答 ,它应包括所有生命问题的神学研究 ;这其中应指所有生命体的生存状态 ,主要以人的生命为主要研究对象 ,它应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和灵性的四个方面的生命 ;它不仅要解释和解决诸多的理论问题和文化问题 ,还应包含各宗教对生命问题的思想的比较研究 ;生命神学必须基本给出对临床医务活动、高新生命科学技术与死亡、与医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卫生经济政策以及生态问题的神学解释和评价方法等。生命神学应该是 :对生命诸问题的道德神学注释 ,是对人类生存状态和过程、生命科学技术、卫生保健和卫生经济政策的神学伦理学研究 ,是有关人和其它生命体的生命终极问题的学科 ;它应涵盖理论生命神学 (元生命神学与文化生命神学 )和应用生命神学 (医务或临床生命神学、生存与死亡神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健政策神学、生态神学 )两部分。  相似文献   

6.
王以诺 《天风》2003,(8):32-33
中国神学的出路,在于神学思想建设。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一、进行神学思想建设的目的和意义1、在中国教会存在着不少消极的神学思想。进行神学思想建设就是为了引导的方式来消除这消极的神学思想,建立积极的,更符合圣经整体信息的神学思想。现在有不少的传道人,信徒喜欢讲的一个话题是,现在社会上的罪恶好像挪亚时代的罪恶、罗得时代的罪恶一样,说明主马上就要再来了;有一首在各地教会流行的诗歌也表达这样的意思,其中的一句歌词这样说:空中的异象,时代的潮流显明主快要再来。我认为作为  相似文献   

7.
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及至"轴心时代"古希腊脱魅程度仍然有限,怪力乱神思维仍然盛行,这就难免对新出现的理性化程度更高的精神样式philosophia产生影响,使"哲学家"新思维与神话旧式思维之间出现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这就是为什么不仅被视为保守的巴门尼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带有浓厚的神学色彩,而且唯物论者如伊壁鸠鲁、卢克莱修的哲学也未能摆脱诸神的纠缠,甚至公认最彻底的古代唯物论者德谟克利特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无神论者,而可以说仍然是有神论者。尽管如此,虽然古希腊世界的脱魅采取了一种神学与哲学纠缠不清的philosophia的样式,虽然同先秦中国儒道哲学和史学思维相比,philosophia明显依赖于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却不能简单地斥之为"迷信"。同之前支配希腊人头脑的神话相比,philos-ophia终究是一种理性化程度更高的思维样式。  相似文献   

8.
岳兆杰 《天风》2005,(10):45-45
所谓神学,顾名思义,就是关于神的学问。社会层面中的不信仰上帝者和信仰上帝者,对这信仰有触及、有兴趣、有关注和质疑。因此可以认为,神学是对基督教信仰在社会层面中,展开了带有学术性、可陈述性、理性地思考,诠释、论证、充实、反思和检视。不信上帝的社会学者研究基督教神学,就在如此进行。信仰上帝者思考神学也在如此努力不懈。  相似文献   

9.
克莱蒙神学院的神学学者们对中国进行了10多年的过程哲学的输入后,于2015年打造出并向中国输入"有机马克思主义"。深入分析却发现,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对上帝进行重新诠释的过程神学。以重振基督教为理想的神学学者们打造的"有机马克思主义"含有很多神学特质,他们宣扬末世论,鼓吹建立宗教共同体,号召人们要信仰上帝。基督徒们如此热衷地向中国推销以神学为硬核的假马克思主义,是为了实现他们重振基督教的理想。中国的理论界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陈永涛 《天风》2003,(5):38-41
导论: 在中国教会的神学思考中,基督论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基督论与广大信徒的信仰生活密切相关。它不但影响到基督徒对教会论和救恩论的思考,而且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基督徒对世界,对非基督徒的看法。也就是说,不但影响到基督徒的信仰生活的态度,也影响到基督徒的现实生活态度。 今天大多数中国基督徒仍旧接受由传教士所带来的“传统的”或“教义的”基督论。这个基督论建立在“尼西亚信经”和“查尔西敦信经”的基础之上。这个基督论在思想史和教义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对今天中国的基督徒来说,这个基督论,似乎很难充分帮助中国教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阿根廷神学家斯坎诺内著作的分析,讨论了解放神学的基本脉络,特别指出六八年世界范围内的革命这一事件对解放神学的重大意义,在教会内部则是有着长久历史的社会教义传统本身可以提供对解放神学的支持,这在解放神学的方法论问题上尤为重要,而在方法论上的不同使得第二代解放神学有别于第一代解放神学.最后笔者吁请关注六八年,关注拉丁美洲.  相似文献   

12.
神学与20世纪人类学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百年来的东正教神学在与哲学思想的密切联系与对话中不断发展,而今天,我们来倾听在哲学传统领域中辛勤耕耘的当代思想家的声音仍然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刘美纯 《天风》2010,(8):60-61
<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期以来,汪维藩老师致力于从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中探索基督教神学,同时将基督教信仰贯彻其整个生命。自1981年"金陵"复校之后,吾即受教于汪老师,从他所学的课程(主要是新约圣经方面)中,他既正统又开放的信仰,既严谨又广  相似文献   

14.
性神学的嬗变与后医学文化思潮南京铁道医学院(210009)孙慕义圣经文化以性原罪意识为开端,从此影响了整个基督教世界对性的态度。性最初成为罪恶的标志,圣保罗反复宣称:“性交阻碍得救”,“人不如守素安常才好”,(哥前7:26),“若常守节更有福气”。(...  相似文献   

15.
神学与哲学作为两种传递“真理”方式,在艺术图像的历史中,以不同的形象呈现了两门学科的内在观念。神学象征着不可捉摸的情感表达和规范经义,而哲学代表了理智的逻辑思辨和数学推论。拉斐尔通过外在的高超技艺和内在的真挚情感,在梵蒂冈签字厅通过壁画完美表达两种思想,他以绘画方式在艺术图像中展现了人类知识的典范,成为艺术展现神学和哲学知识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神学研究     
神学一词,广泛指所有对神这个主题展开的研究或学说。当天主教在罗马获得自由以后,神学一词多被用来指所有天主教信仰观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学海》2019,(6):162-167
如何经验对象并依据这种经验对对象进行界定是思想的本质所在。近代以来的哲学和神学发展根本上取决于如何理解经验。本文通过对康德的知识和信仰二分的分析,切入对究竟以观念还是以情感为起点理解经验这一问题,进而呈现以观念为起点的思辨体系的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分析了情感这一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重视、却又作为生存和思想起点的意义所在。深入体味这种出发点之争,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存和思想的本真意义。只有在这种本真的理解和经历中,才能看清近代以来的哲学和神学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8.
巴特的神学思想代表着二十世纪西方最富思想力度的神学言说。本文认为卡尔·巴特的神学思想由三种形态所构成一、危机神学;二、辩证神学;三、教义神学。从历史的角度,紧密结合时代,本文对巴特的神学思想历程作了一次初步的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年中央提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既是党和政府对我国宗教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国宗教自身发展的要求。基督教要坚持好中国化方向,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实现中国化的目标,应当将神学思想的中国化放在首要位置,把中国化的注意力和资源聚焦到神学思想建设上来。  相似文献   

20.
黎新农 《天风》2003,(4):36-43
中国教会正在进行的“神学思想建设”既需要圣经的支持,也需要神学的思考。鉴于教会多从“救赎神学”思考问题,故本文特从圣经出发,对“创造神学”源流作一点探索。希望能从创造神学角度理解神学思想建设,积极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本文所观察和分析的有关“创造”的经文材料,是犹太宗教思想史的宝贵材料,更是基督徒释经和进行神学思考不可或缺的最重要“文本”。而基督宗教思想史上对“创造神学”的反思,则为中国基督徒今日从“创造神学”角度探索“神学思想建设”之路提供助益。本文提供“创造神学”思想“文本”的另一重要目的,是试图从创造神学层面理解“文化”,为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相适应相融会提供一点神学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