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肌理的意象表达是构成作品的重要形式要素,因为肌理具有极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绘画艺术家们也在掌握和运用肌理、挖掘肌理的意象表达作用下表现出独特艺术效果。工笔画艺术创作中,对肌理意象效果的探索运用,丰富了绘画创作的画面语言形式和审美感受,令画面更加具有时代感和亲和力,给人以视觉冲击,形成一种绘画创作的新风尚。  相似文献   

2.
曹洁 《美与时代》2014,(6):67-68
由于画材、艺术哲学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性,油画也许是最适合也最注重肌理效果的造型艺术门类.在油画创作实践中,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探索借助颜料堆积、晕染、裂痕以及各种特殊技法营造画面的肌理之美。在油画诸画面构成要素中.肌理效果具有特殊的视觉感受,其形成具有偶然性和特殊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艺术规律,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的工笔画又称为"细笔画",工笔画自战国至盛唐再到当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但是在漫长的岁月里,工笔画的绘画技法、手段甚至是绘画工具、材料的变化都微乎其微。这与我们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有些脱节,因此采用新的创作手法和理念的工笔画应运而生,出现了一批在工笔画中运用肌理技法的创作方法,丰富了工笔画创作的语言和技法,增强了工笔画的表现力度,给观者展现了一种新的工笔画的体验意识和审美情趣,使画面更有效地表达创作者营造的意境,也给观者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获得更丰富的艺术体验。肌理效果的运用促使工笔画在材质运用与技法表现上有所提升,让传统的工笔画重新焕发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4.
在油画创作中,画家们对于画面肌理的表现是非常重视的。肌理不仅仅是画家来表现画面效果的,更可以通过肌理来体现自己的创作理念和思想情感,观者也可以透过肌理来了解画家们对油画的表现力和对形式美的把握程度。现如今,画面肌理的表现已经成为了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中画家们不可或缺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画家们用来表达情感的一项重要的手段。对于油画来说,肌理的表现可以使得绘画作品更加具有美感和观赏性。针对肌理在油画艺术创作中的表现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肌理是一种重要的版画创作语言。它使作品本身具有内涵的多义性,为主体的人提供了丰富的开敞的审美环境,拓宽了版画家创作时的思路手法和表达方式,更好地表达情感,也增加欣赏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拓宽了创作者、欣赏者、作品之间的桥梁。版画中肌理的运用,强化了画面在视觉上的表现力,承载着精神,蕴涵着丰富的美。  相似文献   

6.
肌理在油画创作中具有较强的画面提质效果,也是油画作品向观众传递情感的重要语言,这就要求创作人员注重肌理的运用。当然,油画创作中的肌理运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肌理知识和情感表现手段。通过介绍油画肌理的含义,分析影响油画画面肌理表现的因素,讨论肌理语言对油画创作情感表达的作用,最后研究油画创作中肌理的情感表现,以便推动我国油画艺术事业的健康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肌理作为油画构建当中最为重要的绘画语言表现形式,是对艺术创作者独有的思想理念、情感意识进行表现的重要方式之一。油画画面当中的肌理表现凸显艺术创作者对于油画创作独有的敏锐程度,以及对整个形式美所独有的掌握能力。现当代油画当中不同的肌理形态表现,是对油画的绘画材料所独有的性能以及油画创作的技法特点最为直观的表现,也是艺术创作者表现自身所想要表达的意象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段。在绘画表现当中,运用更为良好的肌理能够凸显艺术创作者的独有风格以及内在精神理念,促使整个作品更加具有审美含义。  相似文献   

8.
情绪刺激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萍  陈琦鹂 《心理科学》2008,31(2):424-426
情绪刺激材料是诱发实验性情绪的重要工具.根据呈现的通道不同,现有的情绪刺激材料可分为视觉刺激材料、听觉刺激材料、嗅觉刺激材料以及多媒体材料等,其中以视觉刺激材料最为常见.随着情绪研究的深入,情绪刺激材料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是情绪研究中须待重视与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周易  金秋 《美与时代》2013,(11):90-91
关于装饰画,它的定义比较广泛和抽象,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而材料在装饰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并相继出现了新的表现手法,产生了独特的肌理美和艺术效果。不过不同材质给人以不同的视觉、触觉和心理感受,只有了解这些材料的质地和特性,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学习中的通道效应认为,学习者对"画面+声音解说"组成的视听双通道材料的识记或理解效果要好于"画面+视觉文本"组成的视觉单通道材料,而逆转通道效应则发现了与之相反的结果。针对以往研究缺陷,重新采用元分析技术,以保持测验和迁移测验作为结果变量,考察通道效应的稳定性。经文献检索、纳入与排除后,共获91篇符合元分析的文献。经数据事先合并处理后,保持测验上生成94个独立效应量(8088人),迁移测验上生成83个独立效应量(6664人)。主效应检验发现:视听双通道在保持测验(d=0.24)和迁移测验(d=0.25)上均显著高于视觉单通道;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呈现步调、画面动态性和材料时长在保持测验和迁移测验上均对通道效应起到调节作用,通道效应主要在系统步调(d_(保持)=0.43,d_(迁移)=0.44)、动态画面(d_(保持)=0.50,d_(迁移)=0.59)及短时材料(d_(保持)=0.38,d_(迁移)=0.33)条件下出现;所有结果均未发现逆转通道效应。结论认为:相比视觉单通道,当图文信息以视听双通道呈现时更有利于促进学习者对多媒体学习材料的识记和理解,支持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呈现步调、画面动态性以及材料时长是通道效应的重要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1.
自绘画产生以来,作为造型艺术中的一种,油画与造型元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造型的不同与变化使得画面具有较为复杂的造型元素。在油画发展史中,油画肌理逐渐被艺术家所认识并应用到画面中,造型元素与油画肌理的发展已有较为成熟的实验性成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笔人物画历史悠久,是中国绘画的宝贵财富,并且具有独特的装饰性特点。随着时代的变迁、西方美术的影响与绘画工具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当代的工笔人物画在构图、设色、线条、图案、肌理等方面都显示出了明显的独特的装饰性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现代城市雕塑材料中肌理的表达分为三种类型,即1.强化肌理构成;2.逆向肌理构成;3.对比肌理构成,进而加以理论的分析、类化和梳理总结。研究现代城市雕塑材料中肌理运用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用理论来规范我们的判断,全面地总结会让我们更清晰地认清当前面对的问题和努力方向,最终使雕塑艺术在材料自身的释放和表现中得到新生。  相似文献   

14.
漆画作为一个新兴画种,它的前身是以漆器的形式存在的。现代漆画以其独特的材料美、丰富的肌理美展现给世人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能够与现代意识产生极大的契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这激起了人们对大漆艺术领域探索的热情。将蛋壳、螺钿、瓷片等有着不同美感的材料与大漆交汇在一起,成就了独树一帜的漆艺语言。  相似文献   

15.
建筑空间是由材料构成的,装饰材料作为依附在室内空间和结构中最直观的表现元素,用它的形态、色彩和质感引发了空间的意境美。从材料的直观性和可感知性着手,分析探讨了材料在形、色、肌理中如何表现意境,最后提出从借助艺术秩序组织材料,达到表现空间意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雕塑作品中,肌理对审美趣味传达至关重要.因为在艺术接受过程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品的表层肌理.雕塑肌理糅合材料自身特性和雕塑家的审美情感,贯通于艺术传达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在素材综合绘制中,"素材"概念被充分延展,传统绘制的手稿文件也可作为数位绘画的基本素材,充分利用二者各自特性,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绘制操作,提升原有手稿的画面品质。传统绘画与数位绘画的充分结合,对一些风格类的插图绘制及相关设定类绘制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传统绘画和数位绘画的结合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表现技法,在游戏及影视动画概念设定、分镜头绘制、风格类插图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例图中展示的是一套国外系  相似文献   

18.
视觉惯性意指人的眼睛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沿着有联系的元素路径移动,将各元素或物体连接起来,断开的线或物体都可以通过视觉将断开的部分接上,形成一条视觉路径。美术创作是对画面视觉基本元素点、线、面、色等的组合运用,不同的视觉元素进行不同的组合排列,从而产生多样的画面效果。视觉元素的组合排列呈现的视觉张力和视觉倾向力引导观者视线移动,视觉移动的观看轨迹即是视觉惯性的呈现。在美术创作中视觉惯性影响最终的画面效果,在创作中合理地运用视觉惯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倪龙娇 《美与时代》2008,21(5):53-55
中国画发展的历史实质上也应该是绘画工具材料发展的历史.新的工具材料必然产生新的技巧和技法,而新的技巧和技法又将带来全新的视觉语言.人们对材料的追求和表现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中国画材料的优长,也应该积极探索绘画材料的应用,既保持中国画独特的特征,又使其散发出独特的东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动物这一绘画题材被很多画家所青睐,从古至今,很多画种的绘画作品中都能发现动物题材的身影。漆画中材料与肌理的应用是漆画别具一格的艺术语言所在,而以动物这一题材为载体,去表现漆画中的独特的艺术语言,可谓是材料肌理运用的巧妙体现。文章从漆画中动物题材的创作出发,以材料肌理的技法为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