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采用连续闪烁抑制范式(Continuous Flash Suppression, CFS), 通过比较不同美感的图片的突破抑制时间,考察了美感对西方绘画无意识加工的影响。实验1使用黑白噪音图片, 通过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考察了高、中、低三种美感等级的彩色西方绘画的突破抑制时间。结果发现, 美感高和美感中等的西方绘画比美感低的西方绘画能更快突破噪音图片的抑制进入意识。实验2考察在彩色噪音图片的抑制下, 美感是否依然影响彩色西方绘画突破抑制的时间。结果发现, 美感不影响西方绘画突破抑制时间, 且突破抑制时间显著长于实验1。这些结果表明美感对西方绘画无意识加工的影响受到双眼竞争的眼间抑制过程的限制, 只有在黑白噪音图抑制的情况下, 美感会影响西方绘画进入意识的速度。与黑白噪音图片相比, 彩色噪音图片可能对颜色信息的抑制更强, 干扰了美感对西方绘画无意识加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注意离散性是注意间歇性地采集外界信息的特性, 这种特性在行为中的表现被称为注意振荡。尽管有研究使用经典的线索靶子范式和视觉搜索范式发现行为数据中存在注意振荡, 证明了注意是离散的, 但其相应的神经机制, 即注意离散性与哪些脑区有关, 尚不明确。研究采用高时间分辨率的线索靶子范式和双眼分视技术, 基于人眼视觉通路的解剖学特性, 比较了线索靶子出现在双眼(实验1)、同眼和异眼(实验2)条件下的注意振荡, 考察初级视觉皮层对注意振荡的影响。结果发现:1)双眼分视会对注意振荡发生的频段产生影响, 非双眼分视条件下, 注意振荡出现在低频(2 Hz和8 Hz)。而双眼分视条件下, 注意振荡则出现在更高的频段(12.5 Hz)。2)无论线索靶子出现在同眼还是异眼, 注意振荡的频段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V1区双眼视觉通路或者更高级的视觉区可能参与注意振荡, 为探明注意振荡的神经机制提供了重要的行为学证据。  相似文献   

3.
用微机化的伪随机点立体图对发生器产生静态和动态随机点立体图对(RDS),显示在左右两个示波器上。RDS图形中的元素密度可以改变。具有正常立体视的10名被试通过立体镜观察这些图形,测量双眼融合能产生完整立体图形感知所需最小的元素密度,即密度容限。 设计了三个实验用以检测改变RDS图形的空间参数对密度客限的影响。第一个实验,在静、动态RDS图形下,改变视差图形面积;第二个实验,改变视差图形的形状;第三个实验,改变视差图形的周长。 实验结果表明,双眼深度感知要求一定的元素密度容限,视差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对密度容限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静态和动态RDS图形的密度容限也不相同。 本文利用RDS的整体立体感知特性和空间频率通道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的目的是希望了解立体感形成时双眼图象空间频谱的融合规律。我们利用不同质地的两套随机点立体图对,经过不同空间频带(低通、高通、带通)的光学滤波处理,然后将滤波后的图象作各种左右眼搭配观察。得到: 1.同样滤波的立体图对均能形成立体感; 2.不同质地的立体图对,空间频带搭配相同,但观察结果并不完全相同。 3.目前我们尚不能用立体图对的两个图像的空间频带是否重叠来了解两眼融合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科普杂志目录编排效果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研究探讨了读者在阅读科普杂志目录时的眼动特征。实验仪器为美国应用科学实验室生产的Model504型眼动仪。实验设计为2(插图颜色:彩色、黑白)×2(插图注解:有、无)×2(文字颜色:黑、蓝)。被试为大学生。研究发现:(1)被试对彩色插图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比黑白插图的多;(2)被试对有注解的插图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要比无注解插图的多。实验结果表明,所阅读目录中的信息量决定读者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采用闪烁光度法。刺激光为红光(670nm)、绿光(560nm)、蓝光(450nm)和白光。亮度级为200尼特、20尼特和2尼特。视场约为2°、1°、0.5°和0.25°。受试者3人,均属色觉正常者,具有一定实验经验。结果表明:在同一亮度级上,大小相同的视场内,绿光的CFF都明显地高于明度相同的红光和蓝光的CFF;在同一亮度级上,色光和白光的CFF都随着视场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并且CFF-Log面积接近线性关系;在不同亮度级上,CFF-Log面积的直线料率并不相同。2尼特时的直线斜率小于20尼特、200尼特时的直线斜率。  相似文献   

7.
人眼对彩色正弦光栅的对比敏感性及其适应后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文钊 《心理学报》1981,14(3):81-86
实验中采用电视显示法以测定人眼对彩色正弦光栅的对比敏感性,并通过彩色正弦光栅选择性适应后效的试验来阐明空间频率通道和色通道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验结果表明:1.人眼在2°视角间视状态下对不同彩色正弦光栅的对比敏感性有差别,绿色光栅的对比敏感性比蓝、红色高。对彩色正弦光栅的对比敏感性在低频处有衰减。2.人眼在2°视角时对彩色正弦光栅的空间适应范围和最低空间频率通道的位置均在0.8周/度处。彩色光栅(0.8周/度至3.5周/度)适应后效的带宽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3.彩色光栅的适应后效主要决定于亮度的空间频率通道,但色通道的影响也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电动深度视觉阈限测定仪以调整法测定中国正常男青年的深度视觉阈值。这些被试者均通过了必要的眼科检查。1159名正常男青年对静态目标的深度视觉阈值是2.59弧秒(标准差为1.79弧秒),分布范围为0.45弧秒~5.45弧秒。根据实验结果指出立体视不佳者的深度视觉阈值较大,因而在选拔体视测手时应有立体视的检查。  相似文献   

9.
殷融  叶浩生 《心理学报》2014,46(9):1331-1346
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在不同水平上考察道德概念的黑白隐喻表征, 探讨了黑白视知觉对道德认知的影响。实验1a发现, 在词汇选择任务中被试倾向于判断白色希腊文词汇具有道德意义, 判断黑色希腊文词汇具有不道德意义。实验1b通过词性判断任务表明, 当道德词以白色呈现、不道德词以黑色呈现时被试的判断反应更快。实验2显示, 当将道德两难故事呈现在黑色背景上时, 相比于呈现在白色背景上, 被试会在道德评判任务中将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判断为更加不道德。实验3通过情境实验发现, 相比明亮环境, 在黑暗环境中完成实验的被试会更倾向于认为他人会不公正地对待自己。研究证明, 黑白颜色概念与道德概念的隐喻联结存在心理现实性, 黑白颜色刺激知觉会对道德判断产生影响作用, 且环境的亮度也会影响到人们对道德相关问题的认知判断。  相似文献   

10.
双眼竞争是指当双眼所呈现的图像不一致而无法形成单一、稳定的知觉进而造成知觉动态交替变化的现象,双眼竞争的特殊性(刺激不变,而知觉却发生交替变化)使其成为神经科学、心理学、生理学和临床医学中的研究热点.Frank Tong等人 综合各方面的实验结果将双跟竞争的早期加工和晚期加工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双眼竞争的多层次-混合加工理论模型,这一模型对于研究视觉意识的神经机制、知觉组织及选择性注意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作者文末就双眼竞争中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证实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12.
心理咨询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旨在加深对心理咨询含义的理解。首先对心理咨询的涵义做了探讨,进一步分析了心理咨询助人的含义,分别从心理咨询助人的基础,助人的方式,助人的目标做了阐释。最后探讨了咨询师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对心理咨询可能产生的影响。心理咨询是心灵层面的沟通,通过体验关怀,达到来访者的心灵成长。咨询师对心理咨询的本质理解以及不同的咨询价值观和方法论都对心理咨询起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桃花源记》系公元5世纪中国诗人陶潜(365~427)之作,是中国文学中描绘理想完美境界的最著名的作品。中国人的想象对它如此神驰心往,以至于桃花源的名字几乎已成为理想国本身的代名词。这篇作品由两部分组成: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序和一首诗。二者均讲述了桃花源被发现和消失的故事。不过,或许是由于那篇散文具有更加实实在在的感染力吧,当中国人想到理想国时,更会马上想起它。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