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形容词核查表对465位中德两国中学教师关于创造性学生核心特征的内隐观特点进行考察,探讨其是否具有领域特殊性。得到以下结论:中德教师创造力内隐观既存在所有社会人共享的普遍核心特征,也存在自身领域的独特性。中国教师更倾向于将集体主义、幽默感、符合道德成分的“合作性”看作是创造性学生的特征,而德国教师更倾向于将艺术性、个人主义看作是创造性学生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调查研究——关于高创造性者的特征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本研究采用社会效度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创造性内隐观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创造性内隐观所涉及的范围广泛,涵盖了认知、人格的许多方面;2.经因素分析把大学生的创造性内隐观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因素,分别是:道德品质、才情、异常人格、独创力、探究、自主敢为性、思维发散性、知识经验、勤勉、问题发现、智力、自强,其中道德品质和勤勉为中国大学生所特有。3.不同专业和性别的大学生在上述诸因素上内隐观总体差异显著,并且二者交互作用总体显著,在各具体因素上内隐观有些也存在不一致。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运用社会效度的方法,对中学生的创造性内隐观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中学生的创造性内隐观所涉及的范围广泛,涵盖了认知、人格等许多方面;2.在创造性内隐观上,高中生和初中生差异显著,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的学生差异显著,男生和女生差异显著,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总体上,还表现在许多具体的特征上;并且,各因素间交互作用显著,一种因素对创造性内隐观许多方面的影响通常会随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发现不仅加强了我们对中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了解,还使我们认识到创造性内隐观的可塑性,这对我们培养中学生正确的创造性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创造力内隐理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四林  林崇德  王益文 《心理科学》2005,28(5):1243-1245
创造力内隐理论是指一般公众(专家和外行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所形成的,且以某种形式存在于个体头脑中的关于创造力概念、结构及其发展的看法。教师的创造力内隐理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教师对创造力的理解、创造性学生的态度和创造力培养观三个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开展此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现有中学教师问题行为概念的分析整合和访谈,初步确立了教师问题行为的基本维度,以此为基础编制问卷,并对1274名中学教师进行测查,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教师问题行为的结构进行剖析.结果表明:(1)中学教师的问题行为可以分为三个维度:认知问题、行为问题与适应问题;(2)这三个维度由10个因子组成,它们是粗暴行为、教学观、放任敷衍行为、职业道德、学生观、职业观、职业适应、情绪、人际关系和不公正感受;(3)本研究自编的教师问题行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学师生的内隐智力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对聪明男女中学生重要特征的评定中,中学教师对于智力的理解多集中于与认知有关的因素,并且评价所涉及到的方面随被评价对象年龄增长而调整;中学生对于智力的理解多集中于与人际交往有关的因素,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表现出更加看重内在特征的趋势;中学教师与中学生的内隐智力观存在一致性,主要表现为他们对聪明特征的评定因被评价对象的年龄和性别不同而变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为教师和学生强调的方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社会效度的方法,对346名大学生的良知内隐观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良知内隐观所涉及的范围广泛,经因素分析可以把大学生的良知内隐观概括为9个因素;2.大学生认为良知的诸特征中较重要和具有一致性的有:孝敬父母、有责任心、守信、善良、自爱、诚实、真诚、感恩、明辨是非和自尊等;3.年龄对大学生良知内隐观的影响显著,性别和专业对大学生良知内隐观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科学家人格特征内隐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积家  张倩秋 《心理科学》2003,26(5):906-907
1 引言  科学观是人对科学的观点和看法。它影响科学发展。科学观有两种表现形式 :(1)科学哲学 ,它以科学知识为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科学的本质和结构、科学发展和科学方法论。(2 )科学的内隐观 ,它是人们对科学的非正式看法 ,如如何看待科学 ?怎样对待科学和科学家 ?科学家有怎样的人格特征 ?等等。 1981年 ,Sternberg对智力内隐观的研究揭示了公众对智力的看法 ,显示了内隐观研究的重要性。 2 0 0 1年 ,杨治良等对大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研究揭示了创造性内隐观的因素结构。但是 ,对科学的内隐观还很少有研究。科学内隐观将揭示公众对科…  相似文献   

9.
采用言语和空间创造力测验、青少年人格问卷、中学生日常创造性行为问卷对1048名中学生施测,考查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并探讨创造性思维、人格对日常创造性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女生在言语创造力的流畅性、灵活性维度以及图形创造力各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高一年级的言语创造力流畅性、灵活性维度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高一年级的图形创造力质量维度显著高于初二、高二年级;(2)言语创造力与人格的开放性和外向性、语言文学、文艺表演和社会活动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图形创造力与开放性、语言文学、文艺表演和手工技术呈显著正相关;(3)开放性和外向性在言语创造力和创造性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图形创造力上中介作用不显著.具体到创造性行为的各个领域,开放性和外向性在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行为间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大学生竞争人格内隐观的结构特点,该研究以内隐人格和词汇学假设作为研究的方法学基础,在预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竞争人格特征调查表,然后对554名大学生被试竞争人格的内隐观进行正式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认同竞争人格特征的前十位是有进取心、自尊心强、不甘落后、积极主动、不服输、自信、敢于拼搏、执着、好胜心强、勤奋努力;(2)大学生竞争人格特征的内隐观可以分为六个方面的因素结构;(3)大学生竞争人格内隐结构中有四个因素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一年级大学生有三个因素显著高于其它年级,有一个因素显著低于三、四年级。  相似文献   

11.
有理论认为,模糊容忍性有助于个体发散性思维的发展,但部分实证研究却呈现出不一致的结论。本文考察了不同认识兴趣在模糊容忍性与发散性思维关系之间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I型认识兴趣在模糊容忍性和独创性、灵活性、流畅性间起完全中介作用;(2)模糊容忍性与独创性、灵活性的关系受到D型认识兴趣的调节,模糊容忍性与流畅性的关系不受D型认识兴趣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3~6岁幼儿好奇心结构探索与验证性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幼儿园3~6岁幼儿为对象,通过80名幼儿教师对480名幼儿好奇心行为特征描述的开放式问卷调查,编制出60个项目的初始问卷,对500名幼儿的初测结果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形成了33个项目的正式问卷,对1000名幼儿的评价结果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教师评价的3~6岁幼儿好奇心结构包括敏感、对未知事物的关注、好问、喜欢摆弄、探索持久和好奇体验6个因子。  相似文献   

13.
幼儿好奇心结构教师评价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考已有文献和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幼儿好奇心教师评定问卷,并以此问卷调查了929名幼儿,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探讨幼儿好奇心结构教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教师评价幼儿好奇心时存在一个由好问、喜欢摆弄、敏感、关注未知、探索持久、好奇体验以及反应性和探究的主动性等因子构成的三阶结构。  相似文献   

14.
张积家  刘丽虹  曾丹 《心理学报》2005,37(3):341-350
采用拟人化配声和对形容词进行性别倾向评定的方法,对小学生对无性别事物的性别编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生对无性别事物存在着性别编码倾向,而且相当稳定。这种倾向一年级时已经基本形成,传统文化和生活经验会加强这种倾向。(2)小学生对无性别事物的性别编码总体趋势一致,但也存在一定的年级差异。随年级增长,将雌性倾向事物划分为女性的比率在增长,将雄性倾向事物划分为男性的比率也在增长。(3)小学生对无性别事物的性别编码也具有性别差异。男生和女生存在以自身性别为中心的倾向。男生更多地看到中性事物的男性特征,女生更多地注意到中性事物的女性特征。与男生相比,女生性别编码的倾向更强些。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To sum up the main results of this study: I have disentangled two distinct patterns of argument that Taylor runs together in his attempt to show that there is a reason or explanation for the world as a whole. The first is based on the causal dependency of things in the world, the second is based on their logical contingency. It seems to make the most sense of Taylor's discussion if we interpret him not as invoking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at the crucial juncture, but as using these arguments to give backing to that principle by showing that it applies to the world in its totality. However, these arguments do not succeed in doing that. The first fails because it depends on a remote analogy between the world as a whole and the physical objects in the world. Concerning the second, an analysis of the logic of why-questions about the existence of things has revealed that the logical contingency of something is not a ground for thinking it has an explanation. The only promising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that we have found is as a causal principle pertaining to things in nature.  相似文献   

16.
《周易》的形成出于占筮,古人以此来求知国之兴衰、人之穷通,具有一种“通古今之变”的思维倾向。所以它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迷信,那蕴含其中的某种逻辑推演和理智分析的因素,被后来的易学及其哲学发展出一套《周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历史观。这些观点集中到一点就是:以阴阳变异的法则说明一切事物。本文主要从《周易》的特有思维模式及其古奥的言词来探讨其中所蕴含的历史观。并规约出两点:第一,《周易》所体现的历史演变方式;第二,《周易》史观中的历史动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从“类”范畴到“类”法式的发展演进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援类而推的方法,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并广泛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按照两种不同事物、现象在"类"属性或"类"事理上具有某种同一性或相似性,因此可以由此达彼、由言事而论道的一种推理论说方式。这种方法的特质是建立在"类"概念基础之上的,其发展演变成为中国古代主导的推类"法式",是一个由兽名至祭名、善名、族类名、种类名、法式名的历史的过程,铸就了中国古代的主导推理类型。这种具有普遍适用的逻辑思维方法论意义的"推类"法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和思维发展的必然,有其稳定的由"言事"而"言道"的推理结构。其成立的依据是事物类属性、类事理的相似性或同一性,表明了思维的确定性认识,使之具有了法则的一般规律的意义,使"推类"思维方法的逻辑性越来越明显,推理功能越来越显著。其取法标准既有伦理的标准,也有逻辑的标准,使得先秦逻辑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了伦理化倾向。其思维进程是通过比照事例而分类,进而援类而推。在其大量的实践应用中,"推类"法式反映了中国人在生活态度上更偏重于精神感受,积淀在中华文化的血脉里,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通过对它演进过程的梳理,以及对其背后的逻辑原则、文化传统、人文精神的了解,可以从逻辑与文化的角度增强我们对传统思维方法论意义、文化认同意义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创造力研究杂志》2013,25(3-4):427-438
ABSTRACT: A social validation methodology was applied across two cultures to examine the implicit theories of parents and teachers. Adults (N = 150)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dia were rated on 68 adjectives for creativity and desirabilit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ll groups distinguished between indicative and contraindicative aspects of creativity and, for the most part, viewed creative traits desirably. These results were qualified by the adjectives that received high ratings for creativity but significantly lower ratings for desirability. These provided evidence that creativity and desirability are related yet separate constructs and that parents and teachers recognize that some traits associated with creativity may be undesirable. Multiple analysis of variance (MANOVA) reveal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dia for intellectual and attitudinal clusters of adjectives, p < .001; however, parent and teacher differences were not found, p > .05. These findings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implicit theories are influenced by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expectations.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affect, curiosity, and socialization-related learning on job performance, with 233 service industry employees from a diverse variety of occupations completing surveys at their places of work. Both state and trait curiosity and socialization-related learning (learning associated with employee socialization) were hypothesized to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ffect (operationalized as state and trait anxiety and anger) and job performance. Structural equation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data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models proposed. As expected, anxiety negatively influences curiosity, socialization-related learning, and job performance; conversely, anger positively influences curiosity, socialization-related learning, and job performance. Overall,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ffects indeed predict perception of job performance, but through the mediation of curiosity and the learning associated with the socialization process.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affect, curiosity, and learning when thinking about successful employee socialization and best possible job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