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世纪哲学,主要是经院哲学和教父哲学,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因素,对我国来说甚为陌生。近年来,西欧哲学史教学和研究工作者作了开创性的分析、研究和批判,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只能说是刚开始。相对于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以及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等情况,中世纪哲学研究还是一个很薄弱的环节。我们需要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重点的进行研究和批判,作出我们自己的评论。目前由于原始资料有限,历史背景不明,现仅将已出现的个别问题,提出来供大  相似文献   

2.
《中国穆斯林》2020,(2):78-86
一、导论:意向性的阿拉伯起源长久以来,意向性起源于中世纪的观点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哲学史常识。19世纪,布伦塔诺复兴了意向性,他毫不遮掩自己对经院传统的敬意。(1)在这一标准叙事中,阿拉伯语哲学的核心地位一直以来都是公认的,就算不是如此,人们最起码也承认,拉丁语的intentio一词是对阿拉伯语ma'na一词的翻译。  相似文献   

3.
2011年1月7日至9日,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主办、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承办的"中世纪哲学:立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武汉大学哲学院院长朱志方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段德智先生、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翟志宏教授作为  相似文献   

4.
<正>在现代中国哲学研究中,常见研究者区分一个古代哲学概念的各种含义,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将 "天"这个概念区分为 "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和 "义  相似文献   

5.
陈壁生 《哲学研究》2022,(3):74-83+126
赵汀阳的《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对当代中西方哲学研究进行了多方面的反思,并基于“第一哲学”的追求,对“中国哲学”的特征进行阐述。其中,赵汀阳对“经学传统”与“心学传统”的批评,事实上是对两种经典观的批评,指向的是当代的经典研究中的问题。对今天“做中国哲学”而言,经典意识与文明意识非常重要,经典意识意味着回到本源性问题,在这一意义上,经典的价值在于提供了基于现实生活经验进行哲学创造的资源。文明意识意味着,在文明立场中保持哲学面向本源问题的普遍主义品质。经典与汉语,构成中国文明的主要形式。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在现代汉语语境中“做哲学”,其表现形式事实上便是“做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6.
中世纪穆斯林秘密社团——“精诚同志社”●沙宗平“精诚同志社”(Ikhwānal-Safā’)是中世纪伊斯兰世界里的一个地下的哲学—宗教社团,于阿拔斯王朝(750~1258)第三时期(946~1055)出现,是当时最为著名的宗教哲学团体之一。①学界前辈...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哲学是一种世界观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主义”是一种新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对于从事哲学研究的人,特别是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这似乎是个一般性的常识。然而,最近几年来的中国哲学界,有一些人,其中也包括某些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人,却试图对这个所谓的常识性观点发起挑战,倡导哲学应回归到它的本来含义,将爱智慧视作是哲学的本性,“哲学即是智慧之学”,哲学教学的目的应是“转识成智”,即将人们所掌握的知识转化成智慧。尽管在时下的中国哲学界,这还只是部分人的声音,但它具有渐趋增强的趋势。从表面上看,它似乎关涉的只…  相似文献   

8.
9.
哲学中的“技术转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转向”是一个很重的术语。说哲学中存在着某种转向 ,意味着哲学重心的转移 ,意味着哲学透视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根本的变迁。从这个意义上说 ,与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2 0世纪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相比 ,“技术转向”似乎还没有足够的历史证据。但是 ,我愿意借“转向”这个有着特殊命名力量的字眼 ,来唤起人们对如下发展趋势的关注 :技术正在或即将成为哲学反思的中心话题。这种中心地位表现在 ,技术不是诸多问题之中的一个 ,而是使所有问题成为问题的那种问题。也可以说 ,一切问题都是技术问题 ,而一切技术问题都不是 (狭义的 )“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从印欧语系最显著的语言特征“是”入手,寻找出梵文佛经中在词根上、语法上、逻辑上与“是”有关的内容来讨论佛教哲学,提出利用古汉语翻译佛经,是既缺乏语法,也缺乏词汇。提出我们应该利用现代哲学成果,从“是”的角度对佛教哲学来一次重建,为佛教哲学来一次语言学转向。  相似文献   

11.
因为不间断的探索,高清海的著述相对来说呈现出一种过程性与未完成性。但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完成的《“人”的哲学觉悟》(见《高清海哲学文存·续编》第3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下引此书只注明页码),却是另一性质的:它有明显的系统性——对哲学家本人而言则有相当的完成性。作者特别申明:“2000年以来,我试图把我形成的思想集中起来做一系统的阐发,这就形成了本书的构思。”(前言第1页)显然,作者是要系统地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从而展现一种相对完成的高清海哲学。因此,这部著作应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和讨论。本文现依据这一著作,…  相似文献   

12.
1 在中西哲学比较研究领域,有的学者将中西哲学的基本精神分别概括为“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并以此来表征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异。这种观点由来已久,在有些人看来,似乎已成定论,并且经常以之作为立论的依据。尤其是看到西方某些思想家针对科技社会的诸多异化现象而表现出对东方文明所谓“天人合一”境界的浓厚兴趣,并以之为人与自然和诣的典范,立即感到欢欣鼓舞,似乎不仅为这种中西哲学差异论找到了最好的旁证,而且证明东方文明实优于西方文明,甚至认为东方文明才是世界文明的唯一出路和归宿,这种由妄自菲薄一变而为妄自尊大的偏狭心态无疑与对中西哲学之差异的误解有关。因此,对于“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说进行一番考查和清算,已成为比较研究的紧迫工作。  相似文献   

13.
批判现代启蒙思想当属列奥·施特劳斯的思想核心。为了找到摆脱现代危机的手段,他的批评拒绝与过去决裂和过分信赖人类。施特劳斯一贯反对现代启蒙思想最主要的表现,即虚无主义。在他看来,只有回归古代哲学才能战胜虚无主义,因为有关人类、人性和共同生活方式的话语是在那时创立的。  相似文献   

14.
复兴中国哲学,激励人生,走向世界,是几代哲学家的夙愿。要实现这一宏愿,不仅需要对传统哲学进行诠释整理、反思批判,更需要注入时代精神进行重构、重建,创立中国哲学的新形态和新形象。批判与建设相比,哲学新形态的建设尤难。自“五四”以来,国内在20年代和80年代曾两度形成中西文化论战高潮,场面波澜壮阔,蔚为大规,但与之相应的新理论建设,则显得气势不足,单薄冷清,除个别学者取得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外,一直未形成能与两次大论战相媲美的理论建设高潮。一提到中国哲学复兴,人们马上会联想到现代新儒家。的确,他们一代代艰…  相似文献   

15.
近10—15年来,哲学解释学(释义学)在西方风靡一时,在西方哲学和社会各流派中,它几乎成了压倒一切的、最有影响的一个流派。这种情况引起苏联哲学界的密切关注。近年来哲学解释学已经成为苏联哲学界研究和批判的重点对象之一,而解释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理解’则已成为苏联哲学界进行正面探讨的理论课题。苏联哲学界对解释学、哲学解释学和“理解”问题的关注起始于70年代初。到了70年代中期,一些主要哲学刊物发表这方面的文章逐渐多起来,有关的专著也陆续出版。80年代以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出发对“理解”的哲学理论问题进行正面、专题研究的著作已经出版了7—8本之多。  相似文献   

16.
哲学犹如一幅地图,哲学中的各个分支学科、研究领域、研究主题分别在这个地图上占据着不同的位置。我曾参加过工程哲学方面的若干次研讨活动,但却从未想过工程哲学会在哲学地图上占据何种位置,而是认为它不过是技术哲学的延伸或深化而已。然而,当我阅读了由殷瑞钰、汪应洛和李伯聪等国内工程界专家和科技哲学界学者撰写并于近期出版的《工程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一书时,开始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尤其是该书提出的关于“哲学地图”的一个新的观察和估计:“发展着的工程哲学正在改变当代的‘哲学地图’”,期待“工程哲学将在21世纪…  相似文献   

17.
18.
刘慈欣《三体》中建构了一个宏大的学科体系,作为这个史诗般的故事发生的背景。本文意在梳理出这个学科体系中的哲学关怀。以黑暗森林为中心的宇宙社会学是贯穿全书的主线,它是霍布斯政治哲学的宇宙版本,并成为塑造整个宇宙的基本力量。黑暗森林中的战争状态与霍布斯所描述的情形非常一致,却不可能建立社会契约,在反复的黑暗森林打击下,整个宇宙由十维逐渐降维,光速也一降再降,成为现在的样子。因而,物理学被取消了,因为没有什么是真正自然的;实质的神学也被取消了,因为宇宙间没有一个绝对的正义。这就是刘慈欣给出的宇宙图景。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常说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这话看似平常 ,实则大有深意。行路总要有“问路”的时候 ,而读书总蕴含“爱智”的追求。后者在西方常为“哲学”的称谓 ,前者更趋向中国思想的“问道”的主旨。“问道”免不了走出家门 ,“爱智”岂能离开书斋。这就是本短文名称之所由来 :走出“哲学门”捕捉问题 ,走进“哲学门”反思加工。下面 ,结合我近年读过的一些书和对某些问题的思考 ,谈点看法。不当之处 ,亟望赐教。1 很难设想没有康有为、梁启超、洪秀全、孙中山的开路先躯 ,能有胡适的“哲学门”的课程设置和《中国哲学史大纲》的诞生。康、梁“…  相似文献   

20.
在读柏拉图对话文体的哲学著作时 ,好像自己也置身于与哲人的对话之中。而那睿智和深邃的哲思 ,就在对话中自然地流淌。哲人已逝 ,但著作尚存。对于已逝哲人 ,后人只能借研读其著作与之对话。就是还在世的当代哲学家 ,能与之直接对话的机会也不多。真正与之对话 ,也只能研读其著作。现在的问题是 :当人们在研读哲人的著作时 ,是否意识到是一种与哲人的对话 ?有自觉的对话意识与没有这种意识会有什么不同 ?甚至可以发问 :存在不存在这种对话的可能 ?对话如果可能 ,那么这种对话可能包括哪些内涵 ?这里的讨论 ,似乎应当从后面的问题开始。从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