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旗袍作为古典华服的典型代表,其发展共经历了三个时期,即前旗袍时期、旗袍时期、后旗袍时期。对旗袍三个典型时期的结构进行复原和样衣制作,并对样衣进行静态着装下的美观性评价。结果表明,过渡时期旗袍结构及形态最受现代女性的喜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旗袍的创新设计思路,即现代旗袍的设计既要满足现代女性的衣生活需要及怀旧的情感需要,又要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2.
中国设计师在运用旗袍元素时重在意蕴和保护传统,设计服装作品时不仅要符合时代潮流,还承载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因此在应用旗袍元素时,往往着眼于继承传统。而西方设计师在运用时强调服饰造型和破坏传统,他们在运用旗袍元素时完全没有民族使命包袱,旗袍元素在他们手里千变万化,失去了中国特色而成为异质服饰文化的点缀。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旗袍得到了广大女性的亲睐。旗袍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他的存在与发展是在特定的时代与文化环境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史话旗袍     
郭晓霞 《美与时代》2004,(10):49-50
旗袍,是中国女性的钟爱,是我们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代表.细细品味,如一首老歌,似一坛陈酒,这不禁让我们唤起对年轻漂亮的国母--22岁的宋庆龄女士素色旗袍的追忆;想起周旋在<天涯歌女>中的纯朴的旗袍穿着;还有横跨三个世纪的宋美龄女士对旗袍的钟爱;已逝著名旅法画家潘玉良女士对过世后服饰的要求就是要穿旗袍.特别是电影<花样年华>中20多套美轮美奂的旗袍,更是像一阵风,吹动人们心中对美的渴求.旗袍把中华女性的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历久弥新的旗袍始终是无可取代的国粹,她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体现着美德,演化为天地间一道绚丽的彩虹.  相似文献   

5.
旗袍是华夏服饰艺术的精髓,能够展示出中华女性独特的美。人们可以循着每一道纹路、每一缕针线去寻觅旗袍的美。旗袍胸襟的流动之美;衣领的端庄之美;开衩的朦胧之美;盘扣的艺术之美;色彩、刺绣的愉悦之美,等等,能让人们领略中国女性的大气深沉、端庄典雅。  相似文献   

6.
旗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注重服装与人体结构的自然吻合,表现的是女性的体态美与身段美.它结构简单明快,造型优美自然,线条生动流畅,表现含蓄,最适合表现东方女性的神采与风韵.旗袍将与新时代共同融入到时刻进步着的社会,融入人类享有的良性时装之中.  相似文献   

7.
呼唤具有中国特色的婚庆服饰付淑芳现今年轻人结婚,穿戴西式婚庆服饰成为时髦。我们应该提倡穿戴自己的有中国特色的婚庆服饰。这是因为:首先,中国人自己的婚庆服饰的产生与发展背景是中华文化的积沉,因而最适合中国的国情。就拿旗袍来说吧。旗袍的产生年代虽然不久,...  相似文献   

8.
旗袍的演变     
长久以来,旗袍以其独有的魅力,装扮着东方女性的端庄和妩媚。自清朝以来,旗袍几乎成为中国女性的传统国服,散发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它不仅是我国民族传统服饰的精华,而且在国际服装舞台上也占有相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诞生于阿拉伯本土的伊斯兰苏非,原本不仅指思想,也指涉了行为实践层面。在传入西方现代世界以后,却出现了忽视实践而注重思想的趋势。"ism"是苏非传入西方后被西方人加上的后缀,它被赋予典型的西方内涵,变成了一种"主义"、一种"思想"。与现代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中苏非与正统伊斯兰教相融合的趋势相反,西方"语境化"的苏非主义则凸显了伊斯兰苏非思想中"非伊斯兰"的特质,以适应西方现代文化的需求。它代表了西方现代知识分子对一种"可能的世界"的回归,这个世界区别于西方的现代、科学和理性,代表了前现代、非科学和非理性。  相似文献   

10.
正温细青色的雨,朦朦胧胧的烟,褐色苍旧的桥,若隐若现的黛瓦白墙,撑一把浅黄色油纸伞的旗袍姑娘,这就是最让人痴迷的烟雨江南。江南的风光带着一贯的清冷颜色,浅淡缥缈之间却也时不时夹杂着浓墨重彩的点缀。印象中的江南总是脱离不了那几种颜色,若描写江南的句子少了几种颜色总会觉得淡薄。颜色不仅是江南烟雨的美感所在,也是世间风物的精髓。  相似文献   

11.
野口勇是一个跨越国界的艺术家,一生中他完成了一系列景观作品,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日本传统造园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的高度结合。我国在经历了古典园林的艺术高峰之后就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而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在近年来现代城市规划、园林景观、建筑设计中亦步亦趋、附庸风雅。野口勇在艺术上的不凡成就与中国当代园林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并列而谈,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对中国现代园林艺术乃至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郑访 《美与时代》2023,(9):139-141
书法艺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行草书作为我国书法艺术的一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出现了新的变化。结合草书与行书的艺术特征对现代行草书的艺术特点进行有效探究,围绕现代行草书“三大家”分析现代行草书的风格,并探究现代行草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李轶南 《美与时代》2003,(11):35-36
民国时期的旗袍设计艺术具有中西合璧之美,具体表现为:既继承了中国传统袍服的形式,又吸收了西式裙服表现女性优美曲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现代书法作为新兴的书法艺术形式,在30年间引起了非常多的争议,也带来了书法艺术创作的新天地。而近年来现代书法的发展受到自身因素的制约,也显现出疲态。现代书法需要新的血液和空间。在对现代书法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我们愈发能够注意到这些问题。同时,在现代平面设计领域里,一些设计人和作品引发了一种假设,一种在现代书法和现代平面设计关系上的假设。两者的联系即使不是全面性的,但都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维武 《孔子研究》2013,(2):87-103
徐复观提出的消解形而上学思想,以及由此而对熊十力诸师友重建中国哲学本体论的批评,力图改变重建形上儒学所导致的现代新儒学与生活世界越来越远的疏离,开辟现代新儒学由抽象的形而上学走向现实的生活世界之路,体现了现代新儒学开展的另一种方向。这一思想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对儒学在21世纪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要求儒学在未来开展中处理好形上儒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徐复观提出的消解形而上学思想,以及由此而对熊十力诸师友重建中国哲学本体论的批评,力图改变重建形上儒学所导致的现代新儒学与生活世界越来越远的疏离,开辟现代新儒学由抽象的形而上学走向现实的生活世界之路,体现了现代新儒学开展的另一种方向。这一思想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对儒学在21世纪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要求儒学在未来开展中处理好形上儒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从8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大陆学界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现代新儒学研究,这一研究的规模之大,成果之丰,影响之巨,参与学者之多,在海内外的新儒学研究史上,都是罕见的。方克立先生作为这一研究的倡导者和主要组织者,主编了《现代新儒家学案})、《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现代新儒学研究丛书)}等三十多种、逾千万字的论著,使现代新儒学在中国大陆变成“显学”,并在港台和海外产生了重大反响,可谓大陆新儒学研究首屈一指的代表者。而《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一书,作为方先生十年精心致思的结晶,不仅是他的一家之言,而且以浓缩…  相似文献   

18.
研究《资本论》的理论性质问题,急需经济学与哲学之关系的思想史考察。从西方思想史上的学科关系来看,经济学与哲学并非始终是现代学科规训中分化并置的形态,而是历史地呈现出未分化、分化与再整合的动态发展过程。马克思与黑格尔都处于经济学与哲学在现代分化后重新趋于整合的发展阶段,都试图将政治经济学理解为一种哲学,然而在经济学与哲学的结合方式上又存在着深刻差异。在《资本论》中,经济学与哲学实现了内在结合,马克思的哲学深化为一种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而政治经济学批判同时也被提升为一种关于现代世界的存在方式、生成方式与超越方式的新型哲学世界观。《资本论》作为哲学的现实化、具体化,恰恰是传统哲学形态的终结,并开创出一种综合了经济学与哲学的"新哲学"形态。  相似文献   

19.
顾琛 《美与时代》2005,(2):23-24
现代简约风格是一种国际化的风格,而古典流派是人们的一种不能释怀的民族情结.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与对旧有经典事物的传承,把古典融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使之既能体现现代人的个性,又能体现深厚的文化底蕴.把我们对设计的流行趋势的理解,体现在社会的迅猛发展中,这是现代人对古典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缓慢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被现代人所遗忘的思想深度。思想因人而异,境界也各有千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一种胸怀大志、奋斗不已的思想,阐释出一种人生奋斗的境界,让人惊叹不已;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种淡泊质朴、不刻意追求的缓慢思想,也是一种令人神往的境界。胸怀大志者绝不会因挫折与艰辛而消极避世,历经沧桑的人也绝不会再为一些浮华与虚名而处心积虑。追求简朴真诚是一种境界,安于奢华也不能不视之为一种思想,毕竟痛苦的哲学家与快乐的小猪在世上将会永远并存。然而当快节奏的时代到来时,我们眼见的便都是已经习惯了为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