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接纳痛苦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吗?一只猴子跟随主人多年,整天被耍来耍去,便生出想当人的念头。一日,照例被耍了一通,向众人要过小钱后,猴子便向主人提出喝口酒的要求。喝罢酒,仗着酒劲儿,猴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猴子道:“我跟您这么多年,没功劳也有苦劳吧?”主人说:“那当然,可以说是劳苦功高。”猴子道:“那我就斗胆提一个要求,我不想当猴子,我想做人。”主人踌躇了一会儿,终于说道:“那好吧,你这么多年的确不易。不过,做人就得拔毛,拔毛是要承受痛苦的。拔一根忍受一番痛苦,人性就提升了一分。你得拔掉全身的毛,怎么样?”猴子爽快地回答:“没问题,要做人嘛,那能怕承受做人过程中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森林里有一群猴子,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们外出觅食,太阳落山的时候回去休息,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有一次,一名游客穿越森林,把手表落在了树下的岩石上,被猴子伶俐拾到了。聪明的伶俐很快就搞清了手表的用途,于是,伶俐成了整个猴群的明星,每只猴子都向伶俐请教确切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一只猎狗     
正主人有一只猎狗。主人十分赏识这只猎狗,称这只猎狗是天下第一猎犬。这只猎狗曾从虎嘴里救下一只小山羊;这只猎狗曾被毒蛇咬过,但它不顾伤痛,去逮住了偷鸡的狐狸;这只猎狗曾与狼王搏斗,打得难解难分,最终将狼王制服;………… 鹿、山羊、花牛、毛驴、鸡、鸭和鹅等投向猎狗的目光都饱含敬佩。记者猴子前来采访猎狗,并准备为猎狗写一本传记。  相似文献   

4.
周末,陪儿子在电脑前看一部关于动物的纪录片,我被其中的一个情节所深深吸引。那是一群可爱的猴子,它们生活在恒河流域的热带丛林中。有一只猴子意外死亡,几只猴子便在地上挖了一个坑,然后将那只死亡的猴子放在里面埋葬。但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它们在埋葬那只死亡的猴子时,却将它的半截尾巴露在外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阮恩荣 《天风》2002,(6):20-20
曾经有一位朋友向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只瓶子,其瓶颈又细又长,里面放了一只香蕉,正好被一只淘气的猴子发现了,它随即伸手进入瓶中去拿香蕉,瓶颈不大不小正好合猴子的手,猴子很开心,因为它终于抓到了香蕉。但拿着香蕉的手无  相似文献   

6.
不提旧日恩     
正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李自成的起义军攻打到河南睢州。清初理学名臣汤斌时年只有十五岁,他的母亲赵氏在战乱中身亡,他不得不暂时到外地躲避战乱。不幸的是,他们半路遇到劫匪,被抢光了盘缠,只好向路过的人家求助。主人是个善良之人,听了他们的情况便答应让他们留宿一晚。第二天,汤斌向主人告辞,带着仆人离开。仆人捧着临行前主人送的食物,愁眉苦  相似文献   

7.
森林里有一群猴子,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们外出觅食,太阳落山的时候回去休息,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有一次,一名游客穿越森林,把手表落在了树下的岩石上,被猴子伶俐拾到了。聪明的伶俐很快就搞清了手表的用途,  相似文献   

8.
园林里,树木葱茏,绿叶婆娑。绿色的林木象一团团绿色的云,推动着,重叠着,点缀着都市如画的风景。林木里,有位老人把鸟笼门打开,笼内的画眉一跃而出,展翅飞向山林。画眉亮着清脆的歌喉,欢唱着,在主人的头顶飞了一圈,又飞了一圈,似乎在向主人告别。然后深情地看了主人一眼,向着林中飞去……老人看着自己多年喂养的小鸟,回归了大自然,会心地笑了,心中涌出一股无名的快慰。放飞的老人本是养鸟迷,这只画眉已经喂养多年了,每天清晨,他提着鸟笼到公园,把鸟笼挂在树上,听它鸣叫,在众人赞美画眉如何好如何好时,便会露出得意的微笑。他花重金买来…  相似文献   

9.
正父亲在车间干苦力,一天工作九个小时,母亲看着心疼,晚饭时便给父亲倒上一壶酒,让他解乏。父亲酒量很大,一斤白酒下肚一点事儿没有。但父亲平日不喝大酒,只愿意在家浅酌。一旦开喝了,酒场上还没遇到过对手。后来,父亲酒量大这事儿被单位领导知道,一有陪酒的场合便让父亲去应酬。  相似文献   

10.
山羊披着晚霞在山脚下散步。突然,它看到了草丛里卧着一只青灰色的狼。它只感到身上像被抽了筋,颤抖个不停,它下意识地倒退了几步,忽然发出一声尖叫,它掉进了身后的枯井里。山雀闻到叫声,忙飞过来。见山羊落进了枯井里,便立即去喊来了几只猴子。几只猴子下到枯井里,很快将山羊救了出来。  相似文献   

11.
据说在印度的热带丛林中,当地的农民,会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猴子。人们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里面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再在盒子上方开一个刚好够猴子前爪伸进去的小洞。到了晚上,猴子一闻到坚果的香味就会来偷吃。但当它们的爪子伸进小洞以后,爪子就再也抽不出来了。原来猴子有一种习惯,就是不肯放下已经抓到手的东西。而农民正是利用猴子的这种贪婪,便可很容易地将它们捕获。  相似文献   

12.
空瓶出酒     
主人不给一文钱,却叫仆人去买酒。仆人莫名奇妙地问道:“老爷,没有钱怎能买到酒呢?”“花钱买酒谁不会?”主人生气地说:“不用钱便买到酒,才算有本事呢!”仆人只得拿着瓶子走了出去。转眼间,又拿着空瓶回来说:“酒买来了,老爷请美美地喝上两盅吧!”主人一见是空瓶,大发雷霆地骂道:“岂有此理,酒瓶空空如也,叫我喝什么?”  相似文献   

13.
宋立道 《佛教文化》2009,(4):105-112
一、哈努曼的诞生 有一次湿婆和吉祥天女在喜玛拉雅山的林中游戏,他们都决定化身为猴子。忘情娱乐当中,湿婆的种子令吉祥天怀了孕。既然此时他们都是猴子的形状,他们的孩子当然也就只能是猴子的模样。湿婆并不想违背天然的法则,所以便命令名叫伐由的风神将他的种子从吉祥天的身体内取出来,将种子下到一个叫做安旃娜(Anjana)的母猴子的体内,因为后者正在向湿婆大神祈祷,想生一个男孩。  相似文献   

14.
(一) 在实际生活中,当我们知道一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相同的属性时,便会很自然地推想:这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可能具有此种属性。这种被称为“归纳”的推理方法,看似轻车熟路、简便易行;但具体操作起来却未必见得顺理成章、称心如意,有时甚至会因其明显荒唐的推论,而令人啼笑皆非、捧腹不已。且看一例: 酒店里来了一位客人,主人忙迎上去问他要点什么。客人想了想说:“菜嘛,随便一盘炒菜和一碗豆腐就行;酒嘛,可得要最好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人处世,立身行事,都应以适度为本,无论做什么事,一过火,便会适得其反。能明白这一点,既是一种做人的自觉,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不明白这一点的人,总爱要小聪明,总认为要价高一些,会捡一点小便宜。正因为一些人爱耍小聪明,结果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例如,有一个钉锅的,到一个村子后,有许多人家的锅都想钉一下。他一见生意很多,便起了贪心。给第一个人的小锅上,钉了许多钯子。人家问他是多少钱。他说:“一个钯子一块钱。”他数了数,一共十二个钯子,便说“共十二块钱”。主人一听,脸上笑容顿失,以为自己没有听清楚,又问:…  相似文献   

16.
《佛教文化》2013,(4):3-3
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市区两部的一座小山上,坐落着一座醒目的金色佛塔,这便是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苏瓦扬布纳特(Swambhu)佛塔。所在寺庙因猴子众多,又被称为“猴庙”而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7.
猴子和乌龟     
正一只猴子学会了捉螃蟹吃,便经常到小河湿漉漉的岸边寻找螃蟹。螃蟹有的躲在河边的碎石底下,更多的则是躲在岸边的洞穴里。猴子像一个颇具耐心的工匠,沿着岸边仔细寻找着隐藏于草丛中的小小洞穴。它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潜藏着美食的洞穴。猴子把自己一根毛茸茸的手指探进洞穴,如果恰好遇到了脾气暴躁的螃蟹,那它一定会舞动大鳌气势汹汹地驱赶"来犯之敌",这样恰恰暴露了自己。  相似文献   

18.
毛驴的眼罩     
一头毛驴被主人牵着,来到了桥头,透过一道道宽宽的石板缝,可以看见桥下湍急的流水。毛驴被这可怕的景象吓住了,任凭主人怎么催赶就是不敢前行。主人走上桥往前面拉它,它就拖着身子向后撤;主人用树枝狠狠地抽打它的臀部,它就前腿立起,昂首长嘶,好像在抱怨说:“为什么非要我走这么危险的路呢?想让我掉下去淹死吗?”主人只得住手。主人又想出一个办法,他牵驴下桥,直奔一块庄稼地而去。毛驴看见绿油油的庄稼,早已馋涎欲滴,很顺从地往前走着。这时,主人脱下褂子蒙住了驴的眼睛,在原地兜了一圈,就径直奔桥头而来。毛驴就这样被一步步牵上了危险的…  相似文献   

19.
聪慧四法     
就事求解法[示例]明代天衣寺僧众在山上开辟了一片土地作果园、菜圃,种植了许多蔬菜、水果,山里猴子很多,它们喜欢打闹,又爱偷吃水果,寺院僧人种下的东西,常被乱采乱摘,践踏蹂躏得一片狼藉。僧人们十分气恼,于是拿着棍棒轮流看守在田边、果园,不让猴群靠近。但这些猴子鬼得很,根本拦不住,那些蔬菜水果仍被劫掠破坏一空。日夜看守,僧侣们筋疲力尽,并且看守效果极差,怎么办?有一老僧一天布下陷阱,以香甜的食物为诱饵,逮到了一头老猴子。接着他叫几个身强力壮的僧人把猴子拉出陷阱,强迫着给它穿上一套颜色鲜艳的衣裤鞋帽,然后让猴子逃走。老猴…  相似文献   

20.
马戏团团长克莱特,一连好几天都在为一群猴子烦恼不已。原因是这样的:因为这些猴子是刚从山上捕获的,野性难改,不好驯服,已有好几个驯兽师被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