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个同学曾告诉我一首名叫《生活》的诗,她说这首诗只有一个字,叫我猜是什么字。我说是“爱”。她则微笑着说是“网”。生活是一张网,而生命则是网中之鱼。感觉上很无奈,但确实很精辟地道出了些许生活的真相。  相似文献   

2.
据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光荣绽放的年代》一文回忆,上世纪50年代她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上学期间,有一次父亲同她谈起与周恩来的患难之交,曾经向她打听历史上一个叫张皞如的人和他写的一首诗《伤时事》.后来她经过向教近代史的老师请教,又钻进学校图书馆,费了好大的力气,终于在图书馆的故纸堆里查到那首七绝《伤时事》.  相似文献   

3.
智灯千万亿     
一九九三年《佛教文化》第四期上,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赵朴老的一首诗。其中有“尚有平生志,还思老级图。智灯千万亿,一一耀明珠。”之句。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弘扬佛教文化的期望。这种期望绝不仅只停留在愿望中,他一直是付诸实施,尽力而为的!这一点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佛教文化》的同道都深有体会。他是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及《佛教文化})杂志社的创办人,名誉所长、名誉社长。对于研究所,杂志社的一切他都十分关注。《佛教文化)}创刊以来,常收到读者来信,提出有关“什么是佛教文化?”的探讨。关于这一概念,我无意在此多说…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笔者采访了一位刚从法国回来的朋友,闲聊之中,他兴致勃勃地从公文包里抽出一张纸给我,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首题为《微笑》的诗。于是,我信口读了起来,越读越觉有味,越读越连声道好。他告诉我,这首题为《微笑》的诗,在法国许多商店、饭店、  相似文献   

5.
正余光中因写下《乡愁》一诗而轰动两岸,素有"乡愁诗人"的美称。谈到这首成名作对他的意义和影响,余光中幽默自嘲说:"我写过1000多首诗,因为《乡愁》好像变成了我的名片,这张名片大得把我的脸也遮住了,让别人看不到我的真面目。有很多人对我说,我是读你的诗长大的。结果他除了《乡愁》之外,都没有读过我第二首诗。"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出生那天是重阳节。谈到自己的生日,他说:"我对自己的生日很满意,我是‘茱萸’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出售爱情     
韩冬一见我的面就哭了,说他离婚离错了。他的妻子是一个好妻子,过去他错怪了她。韩冬是我大学时的同窗好友,在学校期间不知为什么忽然展露出不凡的文学才能,他写的短篇小说,多次刊登在《小说》。《钟山》等国内名牌刊物上。恋人多葱,既是当时的校花,也是学校公认的...  相似文献   

7.
《天风》2015,(9)
<正>"还有什么话要说,还有多少泪要流,难道你不知道我对你的爱?"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歌名是《回心转意》,演唱者就是侯强弟兄。他是一位来自美丽的科尔沁草原的蒙古族歌手、音乐制作人。1997年,曾以这首《回心转意》唱响大江南北,而今,当他再唱这首歌时,他将最后一句唱成"主耶稣已经让我回心转意"。  相似文献   

8.
包兆会 《天风》2016,(8):46-47
正刘廷蔚(1903-1994),浙江永嘉(令温州市区)人。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在植物保护事业上颇有成就;曾在《生命月刊》、《小说月刊》上发表新诗,著有诗集《山花》、《我的杯》等,其中收录了多首基督教诗歌。他,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一生"以减轻农家疾苦为生活愉快的目的",在植物保护事业上颇有成就;他是一位昆虫学家,但也喜欢新文学,是早期现代诗出色的实践者,徐志摩、沈从文和陶行知都与他有过交往;他的家族在民国时期无论在  相似文献   

9.
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曾于1925年发表过一首题为《澳门》的诗: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姓名?……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吟诵着这首小诗,我们无不被她强烈?..  相似文献   

10.
我喜欢《思维与智慧》这份杂志。但在获得方式上,我则喜欢到报刊摊上去买,而不是在邮局订阅。我有我的逻辑。我认为,越是喜爱一种报刊,越应当真情地对待她。真情是靠付出来体现的。我选择到报刊摊上去买《思维与智慧》杂志,而不是通过邮局订阅,目的就是表达一下对《思维与智慧》的真实感情,我爱她,就选择对她付出。  相似文献   

11.
叶的诗篇     
傍晚,夕阳的余辉里飘坠着一片片金色的落叶,在我的眼里,它们是一首首献给造物主的赞美诗。人的一生一世也好似一片树叶,从睁着惊奇的眼睛而来,到圆满无缺地满载而归,只要遵守上主的诫命,始终不偏离正道,那么,此生就会成为上主悦纳的礼品。叶子是优美的。她恬静、安谧、谦下、吉祥,她含忍、不嫉妒、凡事包容,她勤于开拓进取却不自私自利,甘把一切奉献给树的事业,宇宙中,她看上去很渺小,但是透过阳光我看到,一片小小的树叶实实在在浓缩了宇宙的全部真理和道路以及生命的意义。它美好的德行胜过金银满车,它承行主旨的生命值得…  相似文献   

12.
《短诗精读》一书,要选用我原发于《福建文学》的一首禅诗《对面一墙迎春花》,并要我“随便说说创作的背景和思路”。我想了很久,才记起来这首诗是书赠一位青年诗人的。  相似文献   

13.
邻居     
秋天来了,杨嫂从菜市上买菜回来,还是热得汗水淋漓。她脱掉买来不久的漂亮的黑蓝色上衣,刚要跟正在看报的老伴儿说点什么,新搬来的对门邻居邵嫂便笑盈盈地走了进来。她递给老杨头一本《随笔短集》说:“老邵读完了,他让我还给你,大约耽搁了杨哥不少时间吧?”老杨笑笑说没关系,邵嫂这才扭过头对杨嫂说:“挨得近,害得重。今日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09,(10):F0004-F0004
洪启元是华人基督教界知名的敬拜主领及创作人,也是著名“赞美之泉”音乐事工的创始人之一。他所写出并已经发行的两百多首创作,已广为华人教会所使用,有许多是我们已耳熟能详的,如《让赞美飞扬》、《爱我愿意》、《耶和华祝福满满》等。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国历史上,文天祥绝对是一位顶级的民族英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再加上一首《过零丁洋》,就像岳飞有《满江红》、诸葛亮有《出师表》一样,更让他的形象光芒万丈。不过,现在我要说的是他的一位朋友——张千载。张千载跟文天祥是同乡好友,从小在一起读书,被老师视为"双璧"。可惜张千载的运气不是很好,当文天祥高中状元、飞黄腾达甚至官至宰相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小举人,郁郁不得志。文天祥知道他的才学,就想  相似文献   

16.
葛大威 《天风》2014,(5):20-21
"如果我能完整唱一首歌,那将是对你的感恩和赞美,苦难中你给我安慰,彷徨时你给我智慧……"由台湾天韵诗班演唱的《如果我能完整唱一首歌》,是一首深受广大基督徒喜爱的赞美诗。也许很多人知道它的歌词作者是黄美廉,却并不知晓她是一位无法亲口演唱这首歌曲的残障人士,更不知道她是美国加州大学的艺术博士。  相似文献   

17.
本刊启事     
新莉 《思维与智慧》2009,(1):M0002-M0002
我是《思维与智慧》众多读者中的一个。 记得2000年刚参加工作,作为班主任为班上学生订阅书报杂志时,面对上千种报刊杂志的名称,我一眼就看上了《思维与智慧》。看过第一期后,她果然没令我失望,从此,便爱不释手,成了我和学生们最美味最营养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8.
赵朴老赞赏王安石《皈依》这首词,这是人们早己知道的,但他还有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听到大家传唱这首词。为了实现这一愿望,我曾请音乐家盛昌先生谱写这词,并在去年第四期上发表。由于种种因缘,那曲与词还不切合,传唱的愿望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19.
正孙大鹏是我大学最最反感的一位同学,一米八的个儿,脸黑木炭似的,顶着一头蓬松凌乱的"鸟窝",离老远就闻到他身上那股老芹菜味道,一看就是长期不洗澡的主儿,女生们都不喜欢他。但孙大鹏却一点看不出我烦他,愣在我生日那天到校广播室为我点了一首《回到拉萨》,还硬生生留下了他的大名。广播员播出他为我点歌送祝  相似文献   

20.
主持寄语     
本期发表的《春在枝头已十分》,出自流传甚广的一首女尼《悟道诗》。这位尼师虽不知是何时、何方人氏,但悟道诗写得确实很好,很有禅意。谱曲者是四川广安市的伍光芹居士,伍光芹居士是《佛教文化》的老读者,对梵呗清歌栏目特别热心,常给我们写信并投稿。 前些日子他给我来信,提到自己喜欢哼唱佛教歌曲,并且谱了几首寄给本刊,我把他以往寄来的几首佛曲一起拿出来又看一遍,产生了一些想法。在这里谈一谈,既作为对伍居士的回复,也想与广大读者作探讨。 1999年4月伍居士曾谱写了“悟道诗。集句诗。忍耐歌、走马灯诗、清平调、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