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陵神学院自1911年创校以来,已历百年,虽因战乱和社会动荡,多次停办,但是,在历代"金陵人"的共同努力下,借着基督教几大宗派间的合作,神学院得以生存和发展。1952年,以金陵神学院为班底,联合华东十多所神学院校,组建了金陵协和神学院。时至今日,这所神学院仍然在中国教会人才培养和神学思想建设领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作为拟撰写的院史系列文章之一,通过笔者所掌握的史料,对金陵神学院的创建背景、理念及过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梳理。  相似文献   

2.
张丽丽 《天风》2011,(9):32-32
上海市基督教两会于2011年7月22日,召开神学生暑期实习座谈会,及时了解金陵、华东在校上海籍神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引导、帮助神学生的成长。上海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主席谢炳国牧师主持座谈会。各位神学生敞开心扉,畅谈了自己在学习中的心得体会。谢牧师在听取同学们的感想、体会后,对大家提出了三点劝勉,一是神学院里的造就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苏志明 《天风》2011,(9):43-45
有的人将神学院的学习称为在“圣山”上的装备,这可能跟摩西在神的山(何烈山或西奈山)上的经历有关(参出3:1—12);有的人将它比作“旷野”的操练,这可能是源于保罗在阿拉伯旷野的经历(参加1:11—18)。神学院是“圣山”也好,是“旷野”也罢,其实都是造就上帝工人的地方。神学教育是为教会服务的。那么,如何认识神学学习和教会实践呢?这是笔者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三年前的9月15日,敬爱的汪维藩老师因病医治无效离世,那一年老师的追悼会和追思礼拜,国内外的很多学生不约而同来到南京,为了看老师最后一眼。敬爱的汪老师,这三年,您的学生在不同的岗位服侍神,您的教导、您的神学、您不卑不亢的精神已经传承在你所教过的学生身上。百度的词条上您的描述是——牧师、教授、神学家、神学教育家,一点也不为过。年轻时代的您,刚立下志向不久,就进入了轰轰烈烈的大运动之中,之后的二十多年大好年华,  相似文献   

5.
郭为 《天风》2014,(3):56-57
<正>神学院是培养教会牧养人才的地方,是培养传道人的大本营,而进入神学院的神学生们是一群肩负神圣使命和教会托付的特殊群体。神学院不仅是个学习的地方,更是个塑造灵性的地方。对于我们这些正在神学院里装备的神学生来说,要如何在这几年的校园时光中操练我们的灵性呢?我想在此与弟兄姊妹分享三点。一、神学生要笃信笃信是什么意思呢?笃字有忠贞不渝、至死忠心、踏踏  相似文献   

6.
《乡村教会》是金陵神学院乡村教会科在抗战期间迁移成都后创办,旨在阐明基督教思想,促进乡村教会事工,同时负担着相应的使命;栏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实;在编辑们苦心经营下,保证优质稿源,满足读者群所需,保障基本经费,由不定期逐渐转变为定期,并维持出版至建国初;对行销之地的乡村经济和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当!当当、当……庄严而宏亮的钟声响了,这是上主的召唤,是天神的催促。这钟声,令人起敬起畏,令人心往神驰,令我追忆逝去的岁月,美好的童年。  相似文献   

8.
夏新穗 《天风》2002,(6):47-47
我是一粒种子风说,人们不曾记得有你鸟说,我要把你吞食于是我,发出了垂死的哀鸣一天,我的主人把我从废墟堆中拣起播进了黑黑的土地并有他的使者,供给我每日的养分于是我把信念扎人地下我把理想升向蓝天我—愈是深深地扎下愈是高高地伸展愈是同泥土为伍愈是有云彩作伴根须牵着枝梢勿让它,走向缥缈的梦汀枝梢挽着根须使得它,吮吸大地的精华于是我有了粗壮的树干有了美丽的树冠于是我长出了累累的果实具有泥地的芬芳像云彩一样色彩斑斓风儿为我香鸟)L为我歌唱于是我唱起生命的礼赞等待主人的采撷一粒种子@张再亮$金陵协和神学院~~…  相似文献   

9.
在初绽鹅黄的柳色中我送别你一位年轻的弟兄依依不舍的离情几番交代几多叮泞任重道远的教会事工纷纭复杂的末世环境田地里的庄稼已经熟透正期盼着收割工人那娇健的身影这时代的重托这神圣的使命你千万不可忘记要深深地在心中刻铭务须摒弃一切杂念以诚实无伪的心灵像当年的马利亚一样在主的脚前安静聆听神话研读圣经只有装备好自己才能成为基督的精兵挥挥手勇敢地往前行靠着主奔走远方的路程我会不断为你祈祷主必使你灵力充盈去吧你还要回来的我知道那个早晨还会像此时一样春和景明那时候我还会在这里以一个基督老兵的身份欣喜地把你恭迎送别…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20,(5)
正作为神学毕业生,我刚刚跨入禾场时,没有对未来的迷茫,只有更远的期待。我想这是校园生活赋予每一位学子最坚贞的使命和最可贵的气质。母校的校训成为了我的座右铭,无论走到哪里,时时刻刻提醒我要仁爱、真知、公义、谦让。此时的我像是在给远方亲人写一封家书,满满的思念和回忆,与远方毕业的弟兄姊妹,还有未曾见过面的神学生一同分享。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的三年级学生李林,在今年暑假期间,从首都出发,单身骑自行车游历了冀、晋、陕、豫、鲁五省,历时三十二天,行程五千里,于八月二十四日顺利回至故乡——淄博市,受到了人们的赞扬。小李出生在一个天主教家庭里,今年刚满二十二周岁,他是于一九八三年夏考入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的。当时按小李在校的学习成绩,考个二类大学是有把握的。老师和同学们也都劝他放弃考神哲学院这个志愿,但他执着的信念及父亲李继民(钢铁工人、先进工作者、虔诚的教友)的热情支持,使他毅然选择了这条道路,终于  相似文献   

12.
邵珊 《天风》2016,(8):39-40
正追毕业九年光阴,荏苒时光悄逝如水无声息;忆毕业九载岁月,峥嵘不忘初心侍主无悔意。九年前,满载上帝神圣使命之差遣,我满怀着纯真的憧憬之情,踏足广袤无垠的侍奉禾场,在梦想与实践的督促之中,品尝侍奉人间各境痛,在酸甜苦辣百味中上行,渐渐初生懵懂的我历练为臻纯的生命。九年中,我明白了侍奉——是共经风雨同舟不独一人打拼的磨砺;是百般的雕琢——让我学会将收获共筑于喜乐的同心之  相似文献   

13.
赵誌恩 《天风》2014,(12):40-41
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过去了30个年头,这30年占据了我们人生黄金时代的一大半,这次再次相逢于母院,于景于情感慨万千。人生过了中年是否要继续奉献?今天中国教会的现实是否需要我们继续加深我们的奉献心愿?神让我们看见要收的庄稼还多着呢!  相似文献   

14.
岳清华 《天风》2021,(8):17-19
《天风》对中国教会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它始终与时代同行,与中国教会同步,记录、见证和分享中国基督教的进步和发展,也见证了中国基督徒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历程.在成为中国教会爱国爱教的有力见证、推进中国基督教健康发展的积极力量的同时,它也成为新时代神学生侍奉人生、思想建设、学习牧养的重要教科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天主教》2004,(1):34-36
中南神哲学院自2002年10月开始开设《中国天主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教育教材》课程以来,按照“一会一团”的统一计划,进展顺利,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6.
王嘉玮 《天风》2002,(4):28-29
人们常感叹世上最难留住的是时间,的确,它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倏忽之间,数算我在金陵协和神学院度过的日子已是近乎十载。古人云“十年磨一剑”回想这近十年的成长历程也是感触良多,从少不更事,满怀憧憬的无忧少年到怀主托付、做主圣工的时代工人、从平凡普通的莘莘学子到教书育人的神学教师,在“金陵”  相似文献   

17.
晓望 《天风》2002,(10):14-15
2002年9月10日,这天是教师节。湛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清凉的秋风,迎来了全国各大、专院校开学的时刻。从此,莘萃学子们要开始一番新的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8.
欣雨 《天风》2007,(2):44-45
2006年在美国“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上,慧冰与南京东南大学艺术系教授何牛应邀作为“客座画家”在圣经展艺术廊作画。从那时起,记者开始熟悉起慧冰及她的画……生活中的慧冰感觉如同文静女生,柔弱中透出几份干练,她无论作画抑或剪纸,那份专注,仿佛天下事稍纵即逝……  相似文献   

19.
雪峰 《天风》2023,(2):36-37
<正>道成肉身的耶稣既有完全的神性,又有完全的人性,耶稣的神性和人性互不混淆、互不割裂、互不分开,这是基督教教义的奥秘、基督教神学的精髓。然而,历史上的基督教会却一直很难将“神人二性”的教义理解得“合乎中道”。纵观教会历史,我们会看到形形色色的关于基督论的异端,这些异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耶稣的神子身份和人子身份的理解犯了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的错误。  相似文献   

20.
张培生 《天风》2010,(12):52-54
<正>天高了,云淡了,果子熟起来了,蛐蛐儿的叫声响起来了,天气也渐渐地开始凉爽,这真是南京深秋的季节。2010年10月26日至29日,我应邀参加金陵协和神学院1985—1990届校友返校首次聚会,部分校友分别来自全国各地及美国、英国,有份于这次校友会使我感慨万千,愿意同大家分享我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