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台湾散文家王鼎钧的《哭屋》,借一个旧式读书人追求、失败、悬梁自尽的悲剧故事抒发一种亘古的寂寞之情,与鲁迅《呐喊》、《彷徨》中知识分子的遭遇与心路历程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但与鲁迅从社会角度分析不同,它着笔于读书人“立人”、“立志”与“立名”的内在情感书写。从主人公的“哭声”到“我”的共鸣,从传说到现实,“哭声”贯穿始终,寂寞之情渗透全文,超越时代,这是继鲁迅的寂寞悲凉之后对读书人寂寞情结的另种书写。  相似文献   

2.
在受到鲁迅的决定性影响之前,竹内好也相信“大东亚战争改写了世界史”,这时他的“大东亚理念”是“作为欧洲近代的超克者的大东亚”。这种理解与当时的京都学派和日本的浪漫派既有重合之处又有决定性的不同。在鲁迅思想的启发和影响下,他重新认识了中国近代史和日本近代史的意义,通过痛切的反省而从“大东亚”的幻想中解放出来。战后他整理“虚妄的遗产”而提出了新的亚洲观。  相似文献   

3.
吴钧 《周易研究》2007,(2):92-96
易学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精神象征。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民族魂”。尽管鲁迅精神的构成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源于《周易》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无疑对鲁迅的精神世界和文学创作翻译活动产生了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本文就鲁迅思想源于“易遭”的民族精神、鲁迅与《周易》精神的一脉相承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4.
《学海》1997,(4)
著名作家谈鲁迅文学传统编者按: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福勤先生牵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五四’以来鲁迅文学传统继承和发扬的轨迹”,发函致著名作家,提出一些问题,请他们作答,发表意见或谈“我与鲁迅文学传统”这个题目。作家们的“答问”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伦理思想,或者说得更确切些,他对旧道德的批判,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的,是与时代思期和他自己的世界观的发展一同发展的。在辛亥革命前,鲁迅留日时期,就把“立人”作为救国之“首”(《坟·文化偏至论》),认改变“国民精神”为救国“第一要著”(《呐喊·自序》)。“国民性”问题成为当时的爱国先进之士共同关心、讨论的重要课题,作为“精神界之战士”的鲁迅,更是执着不放。他在探索改造中国人的精神问题时,十分留意于对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人、中国社会实际和历史传统的观察分析。同时,也很留心外国人对中国社会和民族精神状态的评论。通过长期的观察分析,鲁迅认为当时中国“国民性”的最大劣根性是长期封建专制主义统治所造成的“卑怯”(《华盖集·通讯》),也就是  相似文献   

6.
赖和与鲁迅     
刘红林 《学海》2003,3(5):167-171
赖和被称为“台湾的鲁迅” ,是因为赖和与鲁迅有许多共同的东西。首先在于他对鲁迅自觉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他在创作上对鲁迅的学习与借鉴 ,并且有自己的开拓。然而 ,赖和毕竟生活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 ,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地域环境 ,使他的思想观念及文学活动 ,都有不同于鲁迅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7.
“脸”与“面子”早在三十年代初就已被鲁迅以及外国人称为“中国精神的纲领”。笔者认为若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其加以界定,我们可以简单地说,“脸”是一个中国人通过印象整饰和角色扮演在他人心目中形成的良好形象;“面子”是一个中国人在社会交往时依据自我评价希望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所应有的心理地位。据  相似文献   

8.
鲁迅与佛教     
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或某些事物发生兴趣,有时甚至很浓厚,总是有一定缘故的。鲁迅对佛教产生兴趣,也不能例外。借用佛家的话来说,鲁迅与佛教发生关系,是有“因缘”的,然而这“因缘”却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治文学者,对佛学多所隔膜,治佛学者,又多对文学留意无多,这就使鲁迅与佛教的关系长时间不曾被人们加以应有的全面的考察。拙文试图在此方面作些尝试和努力。一鲁迅对佛教的接触是很早的,但开始研究佛学。则主要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的一段时间内,至一九一四年而达到顶峰。查《鲁迅日记》  相似文献   

9.
独立名格     
台静农先生有个名号,叫鲁迅嫡传弟子。这名号含金量极高的,顶着这帽子去开讲座,最少可开出一小时1万元的身价来。只是这名号,既非鲁迅所喜,鲁迅先生一向不太喜欢以粉丝数冲大v;也非台先生所愿,鲁迅逝后,台先生再也不“遥想当年”,将曾与鲁迅先生的交往“忘得一干二净”了。  相似文献   

10.
试述鲁迅对禁欲主义的批判章牧鲁迅是“五·四”运动时期思想解放的先驱者,是向封建伦理道德冲锋陷阵的猛士。他用那支泼辣犀利的笔锋挑开了封建专制制度吃人的帷幕,揭露了种种光环掩盖下的禁欲主义的反动性、愚昧性和虚伪性。本文主要从反对妇女缠足、节烈观和安贫乐道...  相似文献   

11.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一直害怕婚姻,对婚姻完全失望。在我周围,随处都有婚变,同床异梦者更是数不胜数。我应该结婚吗?读者:阿艳阿艳: 你好!来信收到。对于你在信中提及的现象,我并不否认,现在社会上离异的比例的确有所上升。但我想我们应该以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去看待它。 信中提及“随处”和“数不胜数”,那么,究竟这两个词的确切意思是什么?是百分之二十甚至五十?您  相似文献   

12.
李世峥 《天风》2010,(9):42-43
1929年9月27日,年近五句的鲁迅喜得贵子(即海婴),喜悦之情,自然不言而喻。自打海婴出生,鲁迅就将其视为掌上明珠,以致招来不少人的讥诮,认为他过于溺爱儿子,有失“豪杰”和“丈夫”的风范。为此,鲁迅于1931年专门赋诗一首,题名就为《答客诮》,原诗如下:“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五四” 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以“韧” 的态度在复杂的情况下,始终进行着“科学与民主” 的“呐喊”。本文主要就鲁迅在报刊上发表的杂文,在高举科学大旗、反对迷信邪教方面,进行一些专题研究。 鲁迅原来是学自然科学中的矿业的,后来留日学的是医学,对生物学也深有研究,他解剖过人体,坚信人死后没有灵魂。回国后,他从事文学工作,对中国古代、现代的社会进行对比,尤其对现代社会进行深刻的独到的解剖,就像解剖学那样地解剖。他坚持科学的信念愈加坚定,与迷信邪教的斗争也愈加激烈。  相似文献   

14.
焦兰周 《美与时代》2006,(12):79-81
马悦然借诺贝尔文学奖对鲁迅、沈从文等作家进行了评价,基本上否定了鲁迅等人,而对沈从文却赞赏有加。对鲁迅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贡献一笔抹杀,同时,对沈从文的“反动”却做了掩饰。这不仅违背了事实,更掩盖了真相。  相似文献   

15.
“是”的逻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般来说,语言学家和逻辑学家把句子首先分为简单句和复合句。所谓简单句,指具有“S是P”这样结构的句子,譬如“这是一本书”,“玖瑰花是红色的”,“鲁迅是周海婴的父亲”,“人是动物”。在印欧语系拼音文字中尤其是这样。从语法的角度,可以说“S是P”是一个主—系—表结构,“S”是主语,“是”是系动词,“P”是表语,“是”把S和P联系起来;也可以说,“S”是主语,“是P”是谓语,其中“是”是助动词,和P联系在一起表述S。从逻辑的角度,可以说“S是P”是一个原子命题形式,“S”是主项,“是”是联项,“P”是谓项.“是”  相似文献   

16.
刘青泉 《哲学动态》1998,(12):39-41
周恩来同志在《鲁迅逝世二周年纪念题词》中说过:“鲁迅先生之伟大,在于一贯的为真理正义而倔强奋斗,至死不屈,并在于从极其艰险困难的处境中,预见与确信有光明的将来。”鲁迅在本世纪初对于道德与文明建设问题的深刻分析和精辟论述,具有科学的预见性,今天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段时间以来.鲁迅先生颇含贬义的所谓“名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被某些道教学者误读为是“用极其简洁的语言,肯定了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一个科学的论断”,“纠正了长期以来在国内外都流行着的一种学术偏见”。这种做法虽然遭到一些学者的反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纠正,反而愈演愈烈,成为道教学界的主流性观点。不但给我们的学术研究带来一定混乱,而且还以讹传讹,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不良的影响。事实上,如何理解鲁迅先生这一“名言”,已经成为一桩必须认真对待的学术公案。  相似文献   

18.
碑学的盛行,最终导致了“书卷气”与“金石气”的严重矛盾与困惑。文人书法的“新化”即新文人书法的兴起已经势在必得。提高作者学养、增加作品“书卷气”是特定时代的文人学识与情感的流露,新文人书法探索必然融进时代精神。王国维作为现代著名学者,其书的儒雅境界,是其学问使然。鲁迅作为现代著名作家,其书由碑而帖,“融冶篆隶于一炉”,形成别具特色的“鲁迅体”。  相似文献   

19.
去年(1986)是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逝世五十周年。专程前来上海参加纪念活动的客人中有日本中山寺的住持、八十二岁高龄的杉本勇乘法师。当他下机受到鲁迅先生的儿子周海婴的热诚欢迎时,激动不已。杉本法师是在一九三三年于内山书店与鲁迅相识的,几年的交往中,对鲁迅的学识和为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先生不仅学识渊博,文章犀利,而且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有一次,他送给海婴一  相似文献   

20.
论鲁迅的道教文化观--从"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认为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了解道教 ,就无法真正认识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但道教对国民精神和心理的影响 ,消极的方面是主要的 ,它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些腐朽、消极、愚昧和落后的方面 ,长期以来对中国国民精神和信仰世界的形成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论断 ,主要从否定的方面表达了鲁迅的道教文化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