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上海疫情伊始,我们就进行表达性艺术治疗活动。第一次活动时恰逢我排队做核酸。我边排着漫漫长队边想着主题“春天里的自己”。但望不到头的长队总让人心烦意乱,我也无处去画出我的想法。就这样因为疫情错过了第一次活动。但这好像为之后的活动拉开了序幕,春天里的自己和疫情下的自己逐渐融为一体,现在想起那时的情景还不禁有些怅然。  相似文献   

2.
<正>刚开始参加绘画艺术表达培训营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我不确定寥寥数笔的绘画是否能给我带来情绪感受的波动;另一方面,当想象力和绘画技术限制绘画效果时,我不知是否能有正向体验。但是,当我把一切思绪交给表达性艺术治疗,让画笔跟随情绪挥舞,看着颜料在纸张上晕染开来,一种积极情绪油然而生。我感受到了放松、舒适、宣泄、共鸣、自豪和向内心探索的快感。这些绘画作品无关美术技能,它们是我内心的表达,也治愈了我的内心。  相似文献   

3.
<正>在疫情封校隔离期间,严文华老师带领我们做了一系列表达性艺术活动。没曾想,封校前匆匆领取的1盒油画棒、4张A4纸,在隔离期间竟显得异常珍贵。为了物尽其用,我每次都只用一面纸作画,文字描述也直接写在画上。所以你会看到我的每幅画上都有文字,稍微有些杂乱,倒也意外呼应了主题——在无序中安守内心世界的秩序。春光底下无心事好像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走进春天。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季节更替变得敏感起来。  相似文献   

4.
有一天,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门徒,给他的徒弟一块很大很好看的石头,并让他去蔬菜市场试着卖掉它。徒弟拿着这块石头正欲出门,师父又补充强调说:“不要真卖掉它,试着卖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钱。”徒弟就去了。在菜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最多可以  相似文献   

5.
李爱莲 《天风》2012,(8):52-52
"妈妈,您知道我现在在吃什么吗?我正在吃苦呢!""孩子,懂得苦中作乐的人,就能冲破困难,享受快乐的果实。"猜猜看,我在吃什么?多年前,为了要让后院池塘旁的杂草不乱长,我买了一车的石块准备铺在池塘边。为了要让孩子们有参与的机会,我特地选了个假日,要柔柔一起帮忙铺石头,五岁的加加就在一旁跟前跟后。捡石头对孩子来说是件无聊的差事,我们头顶着太阳,额头冒着汗努力地做,希望很快能将事情完成。  相似文献   

6.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村子里盛产石头,大石头,小石头,遍地都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石头”是我的启蒙教科书.而妈妈就是我的启蒙老师。  相似文献   

7.
<正>在老师带领的表达性艺术治疗活动中,我会和大家一起用非言语的方式探索、捕捉那些内心深处难以言表的情思。由于疫情原因,最近都是线上活动,每一次活动都带给我不同的感触。春日的礼物第一次活动的主题是春天,媒材是水彩笔和油画棒。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共画了两幅画,一是春天中的自己,二是春日礼物。我将着重阐释第二幅。我想象中的礼物不会是一辆大卡车都装载不完的巨物,那样太浮夸。  相似文献   

8.
2007年5月,我随中国基督教访德代表团前往慕尼黑,这是我第二次踏上德国。一下飞机,我便很强烈地感受到德国独特的气息。它恬静幽雅、古色古香,自然景色的美和艺术的美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巍峨的教堂,石头铺成的街道,街道两旁老商店陈旧的门窗,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中世纪国度。浓重的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9.
马老师: 您好!看了杂志上您的心理咨询文章,我迫切地向您求救了。马老师,我快要崩溃了,您救救我! 我是一个初三女孩,随着青春期的到来,班上的女同学都有了“月经”,而我至今还没有。不知是什么原因?是生理的影响,还是别的……在这里,我向您吐露我藏在心中七八年的秘密,这个秘密多年缠绕着我,让我睡不安、吃不香。那是七、  相似文献   

10.
精神之水     
在我的书房里挂着一帧我的学生送给我的条幅:水滴石穿。有一次,已上了中学的女儿问我:“爸爸,这‘水滴石穿’四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说:“从字面上讲,就是一滴一滴的水只要连续不断地滴到石头上,石头再硬再厚,也能被这看似柔弱的水滴击穿。具体地讲就如爸爸追求的写作,我就是把自己写的每一篇文章都看作是一滴击向平凡之石的小水滴,我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把这块石头击穿,让爸爸渴望中的成功透出来。再说你吧,你每天读的每一页书,做的每一道习题,也正是这样的一滴滴水呀,只要你让这样的水永无休止地滴下去,你也就可以在…  相似文献   

11.
最近,有位同学不断地向我抱怨她的朋友不替她保守秘密,使她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直到现在我仍记得很清楚,是因为这个故事说出了一个为人处世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毕飞宇的《苏北少年"堂吉诃德"》在叙事艺术上,有两大突出特色:一是碎片化的结构,契合了回忆文体的本质;二是分享秘密,让读者获得阅读满足。  相似文献   

13.
《佛教文化》2011,(3):42-49
当石头被艺术地雕刻成慈祥庄严的菩萨像,它就不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一个伟大的生命,经千年不灭,而且还将一直延续。历史的痕迹,在她们的身上厚厚堆积,双目微闭的菩萨,在怎样地端详众生、而当初造像的人,又是怎样一遍又一遍地端详着菩萨。  相似文献   

14.
让我记住这句话是3年前一个初冬的上午。那天学校刚开完家长会。第二天上午领导便将我“请”到办公室,很委婉地告诉我,一部分家长反映学生对语文课有意见,并提醒我如果下学期情况没有好转,就要调整我的课。我清楚地记得我是泪流满面地回到年级组的。初冬的风透过窗玻璃冷冷地吹来,风干了我所有的自信……我的起点很不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就是一场大病。我只能草草将粮油关系挂在一个单位,然后回农村老家休病假。这一休就是整整两年,两年的生病与隔离社会已经让我变得很自卑。就是在这种恐慌中我走上了工作岗位。我来到一所子弟中学…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第一个不使用氧气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当他下山后别人问他成功的秘密时,他郑重其事地说:“这没什么秘密,我知道大脑是一个重要的氧气源,科学家告诉我们,各种思想在大脑中相互撞击时竟要消耗我们吸入全部氧气的40%,所以,为了减少对氧气的消耗,我只有向前这个念头,至于其他的任何想法我都把它们从脑子里抛掉。没有任何的杂念,我就等于放下了一个背在身上的巨大的包袱,轻松地向前。这就是我成功的全部秘密。”人只有让自己的潜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他的人生才会变得丰厚起来。英国化学家法拉第早年投身到戴维主持的皇家研究所做研究员,做…  相似文献   

16.
<正>试想你某天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被告知为新冠病毒疑似阳性,然后被防疫工作人员带走隔离,每天都在一个固定空间,进行日常的核酸检测,限制你的自由,你会如何描述自己的情绪?有人可能会很低落,只是简单地描述“我感到很糟糕,整个人都不好了”。而对于有些人,你会惊叹于他会用许多词语表征自己的情绪状态:“当我被带走,好担心自己会不会确诊”,“每天一个人待着,我好孤独”,“我感到很沮丧,还有点焦虑”。同样的情绪事件,为什么不同的个体在进行描述时会如此的不同?这种能准确区分不同情绪的能力,被巴雷特等人在2001年定义为情绪颗粒度,也被称为情绪分化。  相似文献   

17.
我是渺小的,如水滴;我是强大的,能穿透坚硬的石头。我是卑微的,如小草;我是高贵的,能浸润出生命的诗意。我是孤独的,如种子;我是博大的,能收获整个秋天的丰硕。  相似文献   

18.
童年时,渴望拥有一个如阿里巴巴一样有丰富宝藏的石洞,然后得到神秘的口诀,让我自由地拿取财宝。长大后,我终于发现了属于自己的丰富石洞——心房。明知心房会拥有许多珍贵的财富,如:平安、喜乐、自由、爱等等,但由于“私欲的石头”,挡住了我获得财宝的大门,私欲如一块刚硬的石头阻住了我自由进出的心房,私欲封闭了我美好的生命。我欲开不能,心房潮湿,因我寻不到神秘的口诀。  相似文献   

19.
一个叫乔托的孩子放羊时喜欢用石头在地上作画,一位老画家发现了他,告诉他说:“不要放羊了,跟我学画好了。”在画家的指导下,乔托成长为“欧洲绘画之父”。  相似文献   

20.
有一天,下着小雨。汽车陷在泥泞里。司机搬来石头,汽车终于爬出了坑洼。这时,石头与泥土突然发生了争执。石头得意地说:泥土,你也太没用啦,下一点小雨,就松软得打滑,幸亏有我的坚固,才使汽车高速奔跑。泥土马上反驳:有什么了不61起!你可以筑路,但是能长出粮食来吗?我虽然没有你坚硬,却能长出稻谷、玉米和蔬菜。石头有点恼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