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非洲草原上,生活着一种奔跑时速达100千米的黄羚羊,它跑得不但比猎豹快,且在奔跑时转向也远比猎豹灵活。虽猎豹很难捉到黄羚羊,但年轻的猎豹只要见到黄羚羊都要拼命追赶。有时,猎豹跟随黄羚羊突然转弯时常摔得前仰后合。考察野生动物的专家对此迷惑不解,猎豹为何要追比自己快的猎物?经长期观察,终于得到  相似文献   

2.
正羚羊的奔跑速度每秒可达25米,猎豹的奔跑速度每秒可高达30米,照理说,猎豹捕获羚羊是十拿九稳的事。而事实是,羚羊成功逃生的概率竟高达75%。羚羊是如何在猎豹的一次次追击中逃生的呢?那就是羚羊在快要被猎豹追上时,闪躲着转弯,通过绕弯路,让猎豹在始料未及猝不及防中扑空。因此,羚羊成功逃生的捷径,是弯路,而不是直路。有一段河道,经常决堤。一  相似文献   

3.
看动物电视片,有一幕别有意味。在遥远的非洲马拉河,河谷两岸青草肥嫩,草丛中一群群羚羊在美美地觅食。一只非洲猎豹隐藏在远处的草丛中,竖起耳朵四面转悠。它觉察到了羚羊群的存在,然后悄悄地慢慢接近羊群。越来越近了,突然羚羊有所察觉,开始四散逃跑。非洲豹像百米运动员那样,瞬时爆发,箭一般地冲向羚羊群。它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一只未  相似文献   

4.
非洲草原的动物中,体重之最首属8吨左右的大象,次之是5吨以上的白犀牛,非洲象生有2米多长的两根尖牙,白犀牛的独角也长近2米,它们发起怒来可戳穿1厘米厚的铁板,锐利的牙和角让最凶猛的猎豹、狮子都惧怕三分。  相似文献   

5.
在辽阔的热带草原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动物,羚羊是这个大家族中的一员。羚羊看起来是弱小的,首先它们是食草动物,时时处于被食肉动物猎杀的危险状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摄影家协会自然生态委员会委员峻程,2015年在肯尼亚的马赛马拉拍摄时,发现了一只带着六只小猎豹捕猎的母猎豹。一直以来,峻程都渴望拍摄到猎豹捕猎时那些风驰电掣的瞬间,为此,他推掉了之前制定的所有拍摄计划,在近一周的时间里,只专心追踪猎豹母子一家。母猎豹带着六只小豹仔去捕猎很难投入,因为那极为不  相似文献   

7.
正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奔跑时速可达120千米。特别是它的加速度更加惊人,速度从0到100千米/小时只需三步,连法拉利、兰博基尼等顶级跑车都自愧不如。由此推断,它捕获猎物应该是十拿九稳。然而,它的捕猎成功率却并不高,大致上六次捕猎只有一次会成功。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制约它成功的因素是在奔跑过程中体温的升高。虽然猎豹跑得快,但其体温升高也快,这对它来说是致命的,所以不适宜长时间奔跑,跑的距离也有限。因此,在捕食猎物的时候,它只好一步一步慢慢地接近猎物,尽量不让  相似文献   

8.
曾听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太阳落山前,一头狮子自言:明天日出之时,我要追上跑得最快的羚羊。一只羚羊自语:明天日出之时,我要逃脱跑得最快的狮子。所以,无论是狮子还是羚羊,日出之时,要做的都是以最快的速度奔跑。  相似文献   

9.
一只刚刚成年的猎豹和母豹学习捕猎。这只猎豹个性刚烈、活泼好动,很难静心学习母豹的技巧。每次捕猎,它都显得特别兴奋,却很少细心观察母豹的一招一式。有时,还帮倒忙,惊动了猎取对象后,使之逃脱。  相似文献   

10.
吕雪靖  侯欣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12):1996-2006
预测编码被认为是脑与复杂环境交互的重要机制之一, 有效感知外界环境并对未来事件做出预测, 对个体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人类大脑会基于感觉输入以迭代的方式持续优化表征外部环境的内部模型, 并不断预测接下来的感觉输入。以听觉模态为例, 人类及动物对声音重复和听觉变化的神经反应(如失匹配负波和刺激特异性适应)是大脑预测编码的重要体现, 表现为重复抑制和预测误差。结合人类和动物模型在此理论框架下开展跨物种研究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听觉加工, 甚至是大脑工作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广袤的非洲大草原,新的一天开始了,这一天对小猎豹来说,非同寻常。它已到了独立生活的年龄,母豹正在狠心地把它赶走。小猎豹对妈妈依依不舍,它尝试着靠近妈妈,但此时的母豹已不再是过去慈爱的母亲,面对女儿  相似文献   

12.
一天,一只狮子捕捉到一只羚羊,但由于一群大耳朵鬣狗的骚扰,它无法安静地享用这顿美味。就在这时,闻讯赶来的豹子对它说:“老兄,我帮你把羚羊藏  相似文献   

13.
在一片原始森林里,住着一群羚羊,它们无忧无虑,过着天堂般的生活。在这群羚羊当中,有一只显得与众不同,当别的同伴儿吃着鲜嫩的野草,晒着暖和的太阳,甚至做着香甜的美梦时,它却整天在森林里拼命地练习长跑。同伴们嘲笑它:"这么悠闲的生活,你却不知道享受,天天在那儿没命地跑,你准备去参加比赛呀!"那只羚羊没有说话,继续跑着,时间一长,它就练出了一双  相似文献   

14.
林佳 《佛教文化》2013,(5):52-57
孩子们的名字里都带着个“祥”字。这是超育法师希望这些在降临之初带着稍许不幸的孩子,能够在接下来的生活中获得平安吉祥。  相似文献   

15.
在非洲的一个大森林里,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非洲的犀牛波波算是庞大的动物了,它也住在这个大森林里。波波四肢庞大,皮肤坚硬,头上长了两个大角,和其他的动物打起架来,好多的猛兽都不是它的对手。大森林里的好多动物见了它就跑,都怕它那两个锋利的角。  相似文献   

16.
初春的一日,一个西安朋友来宁波,我带他去游天童寺。到了大雄宝殿,我看见供桌的右侧置着一个脸盆大的木鱼。我怀着一颗敬畏的心,执起槌子敲起来,“笃、笃、笃……”接下来似乎什么都不知道了。  相似文献   

17.
人以万物之灵自诩,素来看不起别的动物,其实,人除了脑袋和手比动物灵光外,在很多方面都远逊于动物。论视力不如鹰,论嗅觉不如狗,论力气不如大象,  相似文献   

18.
美国前总统约翰逊的人生履历中曾经遭遇过几次偶然事件。一次是在逃学过程中偶然遇到了无人认领的自行车的拍卖会。第一辆自行车竞拍开始,站在前面的约翰逊叫价:“两美元。”叫价持续下去,拍卖员看了一眼这个小男孩儿,他没继续应价。接下来,几辆车都拍出去了,约翰逊每次出价还是两美元,好像没有多加的打算。两美元实在太少了,在现场,每辆自行车最后的成交价都在几十美元。拍卖员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不再加价,约翰逊说:“我只有两美元。”  相似文献   

19.
朱云燕 《美与时代》2013,(12):57-57
十二生肖中的动物不仅仅经常是中国动画片中的主角,也是国外动画片中的明星。中外创作者们因为文化的差异,对于十二生肖动物的塑造都各有千秋,在中国动画片中,动物形象性格略显单薄,国外动画中的动物形象性格比较丰满。通过分析总结了多部有动物形象的经典动画片,比较了中外动画创作时对动物形象设定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觉堂随笔     
关于克隆虽然克隆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但就其本身来说确是属于科学范畴。克隆是什么呢?是单性繁殖、是复制。具体做法是:用紫外线破坏动物印里的细胞核,再取下动物的一个体细胞,注射到这个没有细胞核的卵子中。和精子、卵子不同的是,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两层染色体,而精子和卵子各只有一套染色体。体细胞中两套染色体所携带的遗传讯息,在无核的卵细胞“呵护”下,发育成一个看起来完全正常的动物。虽然现在克隆成功的单只是羊和鱼,但在理论上一切动物都是可以克隆的,只是在技术难度上有所不同。由此大家理所当然地想到了我们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