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2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一个新手,第一次做这么长的个案。帮助被督理解自己的情绪被督:“这次咨询结束之后,我感受非常不好。我觉得在整个咨询中没有共情到来访者。这次来访者有巨大的情绪,主要是在她的工作当中发生了一件事情。她们单位正在做结构性的裁员,她所在的部门本来是没有被裁员可能性的,但是,  相似文献   

2.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2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这次她提到了咨询在稳步进行,但来访者有间接表达不满的现象。咨询师要听懂来访者间接表达的不满被督:“我觉得很神奇,上次督导时,您谈到是否要帮助来访者解决现实中的困难,这次来访者就提到其现实的困难了。因为是督导过的问题,所以我没有慌乱,这次咨询整体上我觉得还是比较稳定的。”  相似文献   

3.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1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她想和督导师讨论为什么来访者在咨询结束时有强烈反应。来访者对咨询师的面质反应强烈被督:“这次咨询下来,我的感觉不太好,好像不论我解释什么,来访者都不接受,尤其是在咨询要结束的时候。我只是总结这次咨询,来访者却把我的总结当成是对她的批评,又开始询问我的意思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30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想讨论来访者转换话题背后的原因、防御机制以及如何工作。从整体上理解来访者所谈的内容被督:“在这次咨询中,来访者转换了不同的话题:先是说自己年底考评没有拿到优,她觉得无所谓;转而谈领导对自己的看重,她非常感动;最后说到自己对母亲的失望。这三者之间有内在联系吗?”  相似文献   

5.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2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这次咨询结束她有一些沮丧,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做好。来访者是在邀请咨询师用X光机对自己分析吗?被督沮丧地说:“这次咨询结束之后我的感觉特别不好:咨询中我不断地打断来访,想把自己的解释和观点强加给来访者。在写逐字稿时,我越发觉得羞愧,因为自己做得太不好了!”  相似文献   

6.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2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她想讨论来访者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来访者在咨询中的情绪流露被督:“这次咨询中来访者有更多的情绪流露,她开始谈到和妈妈的关系,表达出对母亲非常复杂和强烈的情绪:愤怒,悲伤,以及内疚。在您督导之后,我有意识地跟着她的感觉走,没有过多指导性。我发现这样的咨询感觉很好。”督导:“你能总结一下为什么感觉好吗?”  相似文献   

7.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2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对刚结束的咨询她充满着疑惑。来访者每周带进来的故事都不一样被督:“这次咨询后我有一个新的感受:每次来咨询的时候,来访者呈现的方面都是不一样的,虽然每周咨询的程序差不多,主要是她讲这一周发生了什么,我倾听,然后给一些反馈。但是她每次讲的事情和之前讲过的都完全不同,好像每次来咨询的是不同的人。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已咨询3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一个新手,她向督导汇报了自己最近一次咨询的经过。怎样回应来访者转移话题?督导:"你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当来访者想要转移话题时该怎么办?你能说一下具体的情况吗?"被督:"我们在第二次咨询中谈及来访者为人际关系而苦恼,但没有谈完,当时约定第三次咨询接着谈。  相似文献   

9.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1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这次督导的主要议题是她不清楚为什么来访者看到的自己和她看到的形象不同。来访者的不同形象:情绪表达上被督:“来访者描述自己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我看到的不一样,她说自己是一个平静的人,处理事情非常冷静。在咨询中大多数情况下她都是如此,但她提到的几件事情引起了我的注意。当她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她的情绪反应就不再是我熟悉的模式。”督导:“你能具体说一下吗?”被督:“比如之前她曾说在和朋友聚会的时候说到一个新闻事件,她表达了不一样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第一次面接的个案,咨询师刚刚入行。他非常沮丧地向督导汇报了自己的咨询经过。咨询师的沮丧情绪被督:"我这个个案做的太失败了,尽管已经过去几天了,但是我的情绪一直很沮丧。"督导:"能具体说说发生了什么吗?"被督:"在咨询一开始我就告诉来访者基本设置,也告诉她咨询时长是一个小时,但是到48分钟的时候,来访者就提前走了。来访者走了之后,我久久地坐在咨询室里,觉得非常挫败。我觉得自己没有当咨询师的天赋,选择走咨询师这条道路也许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2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在这次咨询中,来访者显示出很多进步,她却开始担心来访者不需要咨询了。当来访者开始好转时,就不需要咨询师了吗?被督:“在写逐字稿时,我发现我在咨询中曾主动转换了话题,因为我不知道可以说什么。”督导:“你能反思到自己对话题的转换,很好。我也注意到这里了:前面一直聚焦在工作的话题上,但你在这里用一个提问,突然转去讨论她和妈妈的关系。我想问一下,  相似文献   

12.
<正>以下是对边缘性人格障碍者个案的督导。来访者是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对她的咨询是一个长程个案,持续了半年多。督导为一对一的个别督导。这是第四次面接结束后的一次督导。在督导一开始,咨询师就迫不及待地说:"这次咨询可能是一次突破,因为来访者的模式会有改变,但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典型精神分析的咨询,因为我说得太多。""发生了什么?""这是来访者第四次来咨询。咨  相似文献   

13.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3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来访者提出更改咨询时间被督:“来访者之前询问时间都是非常稳定的,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几周比较折腾。她先是说原先的时间不太好,想要换到新的时间。我看了一下她提出的新时间,我是可以的,就同意了她的要求。结果刚刚工作了两次,她又说现在的时间不好,想要换回到原先的时间。我虽然同意了,  相似文献   

14.
<正>这是一个一对一的个案督导场景。咨询师正在学习精神分析的咨询技术。她正在跟督导讨论一个儿童来访者的个案,这个来访者是一个7岁的男孩龙龙,他的父母参与到咨询中。儿童个案中的身体接触咨询师一上来就迫不及待地问:"在儿童咨询个案中,咨询师能否拥抱孩子?"督导:"你能谈一下具体情况吗?"咨询师说:"是这样的:在咨询结束时,我想拥抱一下龙龙,因为他在咨询中表现非常好、非常配合。龙龙是因为多动症来咨询的,爸爸妈  相似文献   

15.
<正>来访者是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是一个边缘性人格障碍者。对她的咨询是一个长程个案,这是第五次咨询结束后的督导。督导为一对一的个别督导。咨询师报告了咨询中主要发生的事情:来访者本来一直为自己找工作的事情焦虑不安、自我怀疑,但这次咨询中说自己拿到了四个单位的录用通知,她苦恼的是不知该去哪个单位,在考虑去哪个单位时对自己有深刻的反思。督导老师说:"听上去来访者是一个注重自省的人。如果这是真的,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刚咨询两次的个案。咨询师刚刚入行,她向督导汇报了第二次咨询的经过。关注来访者的哭泣被督:"我目前遇到的困难是在咨询中我和来访者情感上没有连结。我想问问您可以如何改进?"督导:"感受不到情感连结有多种可能性。你能说一下在咨询中你是如何做的、来访者是如何与你互动的吗?"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新手咨询师,接了一个新的个案。她觉得非常受挫,觉得自己的咨询做得非常糟糕。咨询师的受挫感被督:"这次咨询结束之后,我呆坐了半个小时,因为我特别难过。"督导用鼓励的语气说:"督导本来就是为了帮助你更好地做咨询,我们可以一起来看发生了什么。你可以具体讲一讲吗?"被督:"在咨询结束的时候,来访者对我说:‘我知道你很想帮我,但你没有帮到我’。我觉得太受挫了,一直在回想我的咨询是不是做得特别糟糕?"督导:"当你想到糟糕的时候,你觉得有可能是哪些方面没有做好?"  相似文献   

18.
<正>这是对边缘性人格障碍者个案的督导。来访者是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对她的咨询是一个长程个案,持续了半年多。督导为一对一的个别督导。这是第六次咨询结束后的督导。咨询师:"这次咨询结束我充满了惊讶和疑惑。"督导:"为什么?"咨询师:"她一坐下来就说她准备下周一去上班。我就问她接受了哪一份工作,因为上周她还在为四份工作中接受哪一份感到困惑呢。但她居然说她拒绝了上次说过的四份,而接  相似文献   

19.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30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在这次督导中报告了自己的感受:咨询过于单调乏味,自己完全没有任何兴趣,而且对这种状况束手无策。来访者的咨询内容单调、乏味且碎片化被督:“抱歉这次我没能更早发来逐字稿,因为每次我打开文件都不愿意去整理。几次打开又关上了,导致我最后个案报告发迟了。”督导:“咨询中发生了什么?”被督:“来访者只是重复地说对工作的感觉,非常细琐,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话,我完全可以背诵下来。我觉得单调、乏味,顺带连逐字稿也不愿意整理。”  相似文献   

20.
<正>这是一个一对一的个案督导场景。咨询师正在学习精神分析的咨询技术。她正在跟督导讨论一个刚做了两次的新个案,她重点想讨论其中的移情。咨询师:"我想和您谈一谈我正在做的个案。上次咨询中我感觉到一些奇妙的事情。"督导:"能先简单介绍一下来访者的信息吗?"咨询师:"哦,她是一个在读的大学生,由于在恋爱关系上受挫前来咨询。"督导:"她的咨询目标是什么?"咨询师:"想要知道自己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