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母每天都要到幼儿园接宝宝,这其实也是一段很好的亲子互动时间,如果能巧妙利用,则能提高孩子多方面的能力。那么,如何巧妙地将这段时间利用起来呢?这里给您一点小建议,不妨试一试:  相似文献   

2.
<正>当下,亲子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小别离》《小舍得》《小欢喜》等电视剧,更是将“原生家庭”“鸡娃”“隔代教育”等关键词引爆。如何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成长成才,不仅是我们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广大父母的共同焦虑。作为一名学校心理老师,我在咨询室里见过了太多亲子冲突,也看到过许多家长因为亲子教育长吁短叹、束手无策。根据工作观察与实践经验,我认为,如果家长可以在亲子相处过程中做到“无条件”但“有边界”地爱孩子,就能有效规避许多雷区。  相似文献   

3.
潘婷婷 《大众心理学》2020,(4):30-30,18
家长和孩子一起玩,可以帮助孩子和家长建立稳固的关系,哪怕长大后孩子和同伴互动的时间增加,亲子间的良好沟通也会保持。但和孩子玩游戏时,家长要保持"端正"的心态,家长是"玩伴"而不是"老师",需跟随孩子的想法和行为,不是所有的活动都必须是教育性的。  相似文献   

4.
如今的家长特别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常领着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智力开发班。其实,家长完全可以在家中在孩子玩耍时对其进行教育启蒙和智力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分类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相似文献   

5.
亲子活动是发生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一种特殊活动,它通过父母亲昵地与孩子接触,让孩子主宰活动过程,使孩子感到有趣、快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发展身心。家园互动亲子活动,是由教师、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的一种特殊的亲子活动。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近日,廊坊市安次区第二幼儿园举办了迎新年亲子活动,通过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使亲子间感到开心、快乐,促进了亲子间的情感交流。此次活动重在体现“童真、童趣”,不仅使家长融入孩子的世界中,更重要的是使彼此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信赖的感情。亲子活动的项目包括猜灯谜、包饺子、舞蹈展示、扎气球比赛等。在此次活动中,安次二幼结合实际以及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母鸡下蛋、拍蚊子、图画、拼水果盘等亲子游戏。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考察父亲参与教养对小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母亲育儿压力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同伴提名法和问卷法对604名1~6年级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检验结果显示:父亲参与教养(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对小学生攻击行为(身体攻击、关系攻击)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在父亲参与教养与小学生关系攻击之间,母亲的育儿愁苦和亲子互动失调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在父亲参与教养与小学生身体攻击之间,只有母亲的育儿愁苦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上述结果表明,父亲参与教养可以通过减少母亲的育儿愁苦来降低儿童的关系攻击和身体攻击,还能通过减少母子互动失调来降低儿童的关系攻击。  相似文献   

8.
户外亲子游乐设施设计不仅承载了儿童体能锻炼和智力开发的任务,还是亲子互动的重要平台,因此设计要兼具安全性、趣味性、针对性和兼容性,确保家长和孩子放心体验。文章从不同方面对户外亲子游乐设施设计进行分析和改进,探讨户外亲子游乐设施设计方法,分析户外亲子游乐设施类型设计发展特点和各年龄阶段孩童游戏需求,探索拓展创新方法,总结户外亲子游乐设施在设计时需要注意到的问题和设计方法,并抓住户外亲子游乐设施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一、给家长的建议 关心孩子的钢琴学习,关注孩子练琴的效果,这是许多家长都十分重视的一件事情.可以说,在孩子整个学琴的过程中,随着家长的参与,家长所发挥的作用已经越来越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思维活动的结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孩子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的构思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幼儿园的语言学科在五大领域中占首位,语言教育活动也成为孩子学习发展一项主要活动,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成为本活动的一项重要目标,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培养孩子的与表达能力是教育活动的重点内容。那么,语言活动中如发展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每个家长都会深切体会到培养孩子成长的艰辛,但是,如果家长能够了解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有哪些阶段是关键的转折点,在这一时期要重视哪些问题,进行哪些科学的训练和培养,那么,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心理门诊或咨询电话中,我们发现某些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容易出问题,例如,3岁以前的孩子多见任性、发脾气、不愿上幼儿园、胆小、多动等问题;六七岁的孩子常见不适应学校生活,上课坐不住,爱做小动作等,但学习成绩还能凑合;八九岁(三年级)是咨询学习障碍问题最多的年龄段,那些在早期仅发现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到了这个阶段则开始出现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家庭的建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终身老师,其教育的理念、态度和方法将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进而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团体辅导已被证实是提高家长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采用家长成长团体的形式,通过18次团体辅导,探讨其在改变家长教养态度、改善亲子沟通和家庭氛围上的作用。选取"父母教养态度量表""亲子沟通问卷"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对78名团体成员及其伴侣和子女进行前后测。结果表明:家长成长团体提升了家长家庭教育的素质和家庭建设的能力,将家长成长团体辅导运用到亲职教育中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正>其实,标题中的这个问题一直在家长中呈现多极分化:有的家长显得特别“护犊子”,一旦发现孩子有被欺负的迹象立刻就会找上门;也有的家长历来主张“息事宁人”,往往劝孩子隐忍了事;还有的家长会一味地埋怨自家孩子“太没用”,继而教他如何报复。三种家长似乎都有自己的道理,只是鲜有人好好想过,站在孩子的角度,他又是怎么看待这一切的呢?  相似文献   

14.
<正>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早跟他(她)离婚了”“我不离婚是因为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等类似的话,但是不离婚就一定对孩子好吗?离婚似乎是解决父母冲突的一种很高效的方法,但部分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中,于是选择勉强维系婚姻关系。那么当孩子生活在看似完整但高冲突的父母关系中时,对他们来说,究竟是爱还是害?  相似文献   

15.
梁熙  王争艳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2):1911-1923
母婴依恋是婴儿期形成的首要关系之一, 同时也是影响儿童早期社会化的关系性背景。以亲子互动中形成依恋安全感差异的相关研究为基础, 从特质观、领域特殊观和社会认知观的角度对它们进行梳理, 有助于提炼出母亲的敏感性、特定的互动情境以及儿童的社会预期分别在预测母婴依恋关系中的作用。3种研究取向的整合有赖于细致地区分特质观和社会认知观在看待亲子互动中双方情绪状态、认知能力和回应过程上的差别; 制定新的依恋干预方案应当以提高父母识别和应对婴儿消极情绪的能力, 以及为婴儿提供适当的依随性学习经验为目的。  相似文献   

16.
培养儿童的健康心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鼓励法儿童有一种需要承认、需要鼓励的心理,他们喜欢成功,喜欢得到大人的认同和赞扬。因此,家长就要经常鼓励孩子,孩子通过不断地被鼓励和赞  相似文献   

17.
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性格、习惯、能力等各方面无不受到家长的影响.由于家长的年龄层次及文化、生活背景不同,他们对待孩子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也各不相同.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比较关注,并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能循循善诱,引导自己的孩子快乐地参与各项活动.但也有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正>2022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再度席卷而来,扰乱了人民的正常生活秩序。3月12日起,上海市中小学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除初三、高二和高三学生以外,其余学生的网课学习一直持续到学期末。同时,由于疫情影响,除一线防疫和保供保障人员,家长们也开始了居家办公。疫情封控管理增加了亲子共处与互动的时间,使家长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但长时间的隔离生活和网课学习引发或升级了许多家庭的矛盾冲突,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科尔佐娃发现:大脑皮层的成熟程度随手指运动的刺激强度和时间而加快。由此,她总结出:促进手指的灵活运动是提高大脑两半球皮同能的有效手段。家长应当重视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拥有一双巧手。  相似文献   

20.
杜睿 《美与时代》2005,(3):91-92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很多家庭拥有了一架钢琴,为的是陶冶孩子的性情,培养孩子基本的艺术修养,使其具有杰出的才能和高尚的情操,这也是天下父母们共同的、热切的期望.为了使孩子的艺术天分得到正确的引导,培养孩子在音乐的道路上成才,家长每周要接送孩子上老师家学琴,回家后提醒孩子练琴.但如果父母没有参与到音乐教育中,那音乐教学不可能完成,更不可能成功.因为学生一周不过上一次课,其余时间都在家长的指导下练习,所以家长应积极参与教育活动,他们也应做"家庭教师",这是孩子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仅就家长在孩子上课、练琴中的作用略谈一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