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月中国心理学会(以下简称“本学会”)制定的临床与咨询工作伦理守则(以下简称“本守则”),是本学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其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授权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标准制定工作组(以下简称“制定工作组”)在广泛征集有关专业人士的意见后制定的。制定本守则的目的是让心理师、寻求专业服务者以及广大民众了解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工作专业伦理的核心理念和专业责任,并籍此保证和提升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服务的水准,保障寻求专业服务者和心理师的权益,增进民众…  相似文献   

2.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一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报》2007,39(5)
中国心理学会(以下简称"本学会")制定的临床与咨询工作伦理守则(以下简称"本守则"),是本学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其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授权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标准制定工作组(以下简称"制定工作组")在广泛征集有关专业人士的意见后制定的.制定本守则的目的是让心理师、寻求专业服务者以及广大民众了解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工作专业伦理的核心理念和专业责任,并籍此保证和提升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服务的水准,保障寻求专业服务者和心理师的权益,增进民众的心理健康、幸福和安宁,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全球旅游伦理规范》的脆弱基础和错误主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全球旅游伦理规范》是世界旅游组织为促进负责任的和可持续的旅游发展,给21世纪的旅游者和旅游利益相关者制定的一个参考框架,但近年来的实践证明,《规范》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和响应,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就《规范》本身而言,存在着两大问题:其一,旅游权利论不能为《规范》提供坚实的伦理基础;其二,支持市场经济的错误主张阻碍《规范》的执行。  相似文献   

4.
中韩两国"手术室自拍门"事件凸显了医务人员规范使用社交媒体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通过对英国医学总会2013年发布的《医师使用社交媒体伦理指南》进行规范分析,强调医务人员应明确社交媒体优势弊端,应用时须坚持伦理准则与规范,秉持医学专业素养的重要性。启示我国医学相关专业协会应制定相关指南,指引医务人员规范使用社交媒体;医学伦理教育(教学)内容亟需纳入社交媒体使用伦理规范;社交媒体时代引发的新课题是医学伦理研究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近10年我国临床医学研究人员忽视知情同意现状的分析,以《纽伦堡法典》、《赫尔辛基宣言》等国际公认的法规和准则,以及1998年以来我国相继颁布、完善、实施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药理基地管理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原则、规范以及伦理道德为依据,探讨生物医学期刊如何在临床试验知情同意督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香港于1995年7月正式通过《性别歧视条例》,并于1996年5月成立“平等机会委员会”,落实执行有关条例。而该委员会亦发表了《性别歧视条例雇佣实务守则公众咨询文件》,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消除雇佣中的性骚扰,为处理违法行为的程序和制度提供指引,以促进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平等就业机会。①而在中国方面,“性骚扰”一词的使用则仍限于文化范畴,虽然在司法用语方面有“调戏”、“猥亵”、“侮辱”等词,但性骚扰应该属于中国《刑法》的那个部分则仍待落实。②故此,虽然李银河在《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中视性骚扰为一种性侵犯,…  相似文献   

7.
论医院伦理委员会在患方决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的灵魂在于自由、正义之理念,而理念的圆满依靠制度不断的创新与完善。本文旨在创新性地将医院伦理委员会引入患方之决策,使其作为医患之间、医法之间的中间性机构发挥严格审核、代理、咨询等作用,以期达到更好地保护患者、医方和社会之利益;维护人类生存安全与伦理安全;倡导先进人文理念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要科学地界定传媒伦理,首先,不能偏离伦理“致至善”的本性;其次,须从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及应用伦理学三个层面深入考察传媒伦理的理论进路。本文认为,传媒伦理首先是对人们媒介行为中善恶选择的系统性探究,它系统地研究道德善的媒体当如何履职、媒体是否符合它的应当以及媒介从业人员在其媒介行为中对善与恶,正当与不正当的认识与抉择等问题;其次,与人们实际生活相关的是,传媒伦理也试图界定那些构成价值与生活规范的,被作为个体、群体或文化共同体的人们所共同认可的原则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公平制约效率的限度和范围王晓升处理好公平与效率,有助于国家在经济上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政策,推进经济的发展,在政治上更好地维持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的法律和政策体系的有效运行,以及在伦理上使社会成员确立良好的伦理规范和价值目标体系。在实行市场经济的我国,它...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论证未成年人参与药物临床试验的必要性,介绍与比较英国、德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对未成年人参与药物临床试验的立法规制,对我国相关立法状况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应修改《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文件,要求研究者考察未成年受试者同意能力的发展状况、明确伦理审查的标准和引入风险利益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5,(6)
<正>教会纪律要在神性法律与人定法律之间寻求不失偏颇的统一性与合法性,在自律、他律、神律三者之间取得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平衡性与制约性。德国著名学者卡尔·白舍客教授在其《基督宗教伦理学》中论及伦理法律的作用时如此论说:"如果造物主已给予了人一个客观的人生目的,那么人就有责任使这个客观目的成为他的主观目的。换言之,就是努力追求这个目的。当他的目光盯向这个目的时,一个必须遵循的命令就会变得明朗化,那就是一个伦理命令,这个伦理命令是通过伦理法律来展示给人的。"法律作为  相似文献   

12.
运用卢曼系统论原理;将医疗、法律、政治等作为分析对象对生命伦理的法律政策问题进行探讨;把生命伦理问题与政治法律系统置于系统论中进行阐释;通过生命伦理、法、政策系统关联性;找出生命伦理与政治、法律系统的切合点;为生命伦理的法政策论题可持续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1993年9月,65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士和一些非宗教组织的代表,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宗教议会”上通过了一份《全球伦理宣言》。《宣言》认为,各种宗教之间已经有一种共同之处,它可以成为一种全球伦理的基础;这种“全球伦理”, “指的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基本共识”; 《宣言》指出:“没有新的全球伦理,便没有新的全球秩序”。  相似文献   

14.
科学基金项目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必须在科学、规范的伦理审查制度中进行才能保证其社会价值的实现。特别是涉及人类的研究,伦理审查制度的构建已经成为各国科学基金组织引导与规范科学研究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加拿大国家科学基金组织联合出台的《涉及人类研究伦理政策声明》为主要对象,从伦理审查主体、审查方式、审查程序等方面研究加拿大科研伦理审查制度的特点与经验,以期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伦理审查委员会(IRB)的法律地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通过解读我国现行的伦理审查规范,对我国IRB伦理审查活动的合法性、伦理审查结果的法律效力、IRB及研究人员的法律责任等关乎IRB法律地位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考察了美国和瑞典的伦理审查法规,提出应该提高我国伦理审查规范的法律位阶,推行注册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姚燕 《哲学动态》2006,(5):53-59
彼得·乌尔利希(PeterUlrich,1948~)现为瑞士圣·加仑大学经济伦理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当代德语国家地区经济伦理学代表人物之一,曾任欧洲经济伦理网络组织执行委员、董事等职。曾多年从事企业咨询顾问工作,有丰富的经济活动实践经验。他的整合性经济伦理学自树一帜,在德语区的经济伦理学和企业伦理学界占有重要地位,在德国深有影响。他著述丰富,主要代表作有《整合性经济伦理学———服务于生活的经济学之基础》、《经济理性的转变———现代工业社会进步的远景》、《失去魔力的市场———经济伦理的定向》,2005年出版《文明化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7.
漫评李刚《劝善成仙——道教生命伦理》王煜《中华道学文化系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共八种,最富哲理的一种就是李刚的《劝善成仙》。它深入浅出地评析道教生命伦理,消化整套道教历史,比较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奥勒留斯(罗马帝王Au...  相似文献   

18.
吾淳 《现代哲学》2005,(4):93-98
先秦时期的儒家伦理是一种精英伦理,这种伦理存在着普遍性的问题。从宋代开始的中国后期社会,中国社会的伦理始以真正基层伦理亦即家族或宗族伦理的形式出现,由此而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并且,它在一定程度上与亚伯拉罕系统的宗教伦理及其普遍性是相当的。具体来说,这一伦理的实现或展开是以宗族为平台,在此平台上,通过族规以立伦理,通过守则以呈伦理,通过强制以行伦理,通过教育以养伦理。  相似文献   

19.
<正>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是伦理制度安排的宗旨,也是建立优良的社会伦理秩序的前提。2007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的实施,不仅是我国法律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国道德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为社会利益关系格局的调整奠定了制度性基础。  相似文献   

20.
道教经典《太平经》蕴含着丰富的政治伦理思想,如忠、孝、诚信、仁等政治伦理规范,以民为本的政治道德原则,君臣相须的政治主体美德,德主刑辅的政治制度伦理。由于《太平经》产生于儒家伦理盛行的汉代,所以其政治伦理不可避免地具有了儒家意蕴。研究《太平经》政治伦理的这个特点,不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太平经》这部早期道教经典产生的社会背景,而且对研究整个道教伦理的历史演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