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快捷英语”实验原为我女儿的一个自主学习能力训练的个案实验。去年六月这一实验项目申报了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全脑教育与创新》的子课题,接着又在我校高一两个班实施班级实验。我女儿的实验从初一下学期开始,她现在正上高一,实际英语水平已相当于一般高三水平,班级实验还到一年,也已取得初步成效。现将实验的情况报告于后,请领导、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写作中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洛阳市一所普通中学6个年级随机选取801名被试,使用自编问卷研究了中学生写作中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中学生写作中思维品质总体上呈随年级增长显著上升的发展特点,初二到初三阶段更为突出;(2)深刻性和灵活性品质为上升趋势,但在高一年级存在1个回调点;(3)批判性和独创性从初一到高一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高一以后呈波浪式发展;(4)中学生写作中的思维品质在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三年级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一个高三男孩走进心理咨询室:“马老师,听过您的心理辅导,我想……”他强作笑容却欲言又止。 “别紧张,你很相信我是吗?老师会当一个好听众,有难处尽管说。”我引导说。 “我想,我有病……” “先不下结论,讲讲你的事情好吗?”  相似文献   

4.
高三由于其“重中之重”的特殊地位,一般都享有学校为其创造的最好的客观条件(如学习环境、师资配备、后勤服务等)。因此,对高三学生的学习指导一般都放在高三学生主体身上。就高三学生主体而言,决定其学习效率的一方面是认知活动水平,另一方面是主体学习心理氛围。笔者认为对高三学生的学习指导重点应放在主体学习心理氛围的营造和维护上。笔者进行了十余年的探索、实践,还完成了重庆市教育规划课题“高中生良好主体学习心理氛围的营造策略研究”的研究,对主体学习心理氛围的含义、作用、表现及营造策略有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刘宣文  杨波 《心理科学》2004,27(3):671-673
基于对学校心理辅导和人格教育研究现状的考察,根据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本研究提出了以人格教育为切入点在高中实施发展性辅导的研究构思。本研究采用教育实验的方法,选取浙江义乌市某中学高一年级5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人格理论辅导——健全人格核心特质训练——自我教育”为实验干预的主要操作模式,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实证研究,研究获得了以下结果:1、健全人格教育对高中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自我概念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构建的“人格辅导理论课 核心特质训练 自我教育”的发展性辅导模式是有效的;3、高中生接受人格理论的学习,不仅是其自身心理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谢谢你,爸爸     
余方伟 《天风》2007,(12):41
每年6月份的第3周为“父亲节”,甚愿天下各位劳碌奔波的父亲们在主里节日快乐!读神学已经两年了,在父亲节来临之际,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谢谢你,爸爸!”两年前的今天,我还是一名高三的学生,带着美好的理想和盼望正预备着高考,那时候的我虽然知道耶稣,但并不了解他。随着高考的来临,爸爸却向我提出:“读神学吧!”我非常诧异,因为按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最大的心愿,可爸爸居然让我读神学,我不知会有何出息。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高三学生。我在11岁时由才冲动已有手淫现象,而且次数很多,大约每天一次。随着思想的成熟,我体会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我在前两个月就彻底不手淫了。但是奇怪的是,到现在我还没有发生遗精。我真担心,是不是我以后不会遗精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黑色心情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心理效应,比如皮格马利翁是寄以希望,就像爹娘对我;霍布森选择效应是无法选择,就像我无法选择是不是参加考试,而是亲人、朋友、老师们强加给我的;又如马太效应是两极分化,就像班上有人考了731分,年级第一,也有人考了331分,年级倒数第一;南风效应是办事情要注意方法,就像我每天学习16个小时,仍然倒退,而有的同学每天只  相似文献   

9.
<正>4月的一个下午,一个一米八的高个大男孩来到了咨询室,他腼腆地四处张望,我正好在走廊浇花,赶紧邀请他到咨询室坐下,他紧张又局促地说:“老师,我好紧张,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我理解他一定是鼓足了勇气才来到咨询室的,主动询问道:“你是高三的吗?”“是啊,老师,这次没考好,心态有点崩了……”我问他:“你说的是一模考试吗?考了多少?”“394分,太差了……关键是海军招飞和民航招飞我身体素质都过了,但是文化课都受限,好可惜。”  相似文献   

10.
张侃 《心理学报》2006,38(1):157-158
尊敬的心理学界的各位老前辈们、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同仁,我是昨天晚上才知道要代表中国心理学会作一个发言,实际上我代表我自己已经准备了一个发言,我想把这两个发言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尊敬的心理学界的各位老前辈们、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同仁,我是昨天晚上才知道要代表中国心理学会作一个发言,实际上我代表我自己已经准备了一个发言,我想把这两个发言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一位自称患有严重心理障碍的高三女生向我咨询说:“我本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子,上初中时学习成绩好,无忧无虑。升到高一后,不知为什么,听到那些女生议论某某风度好、有多少人追求时,就很羡慕,甚至嫉妒,自己也想尽力去争取。如有人说斯斯文文的女生才受人欢迎,我便装着斯文,完全否定了以前那个活泼开朗的我;有人说男生不喜欢主动的女孩,越是得不到的别人才越会追求和珍惜,我又装出一副清高的样子,碰到男生总是装着没看见,我要让他们发现我的个性美。  相似文献   

13.
我叫柠檬,今年19岁,是一个普通的高三女生。之所以给自己取“柠檬”这个名字,是因为我喜欢柠檬那种酸酸甜甜的味道,就像咀嚼生活。  相似文献   

14.
预言命运     
许多人的失败往往并不是败于自己的对手,而恰恰是败给自己,败给自己的意志,败给自己的耐力!就像一个农夫在与别人一样的田地里播种,却因不愿下力气管理田地而不能获得与他人一样的收成一样。一个人的成功,也并不仅仅取决于一个人的天资,关键的还是他的灵魂深处那台能把这天资熔炼成人生辉煌的熔炉,是不是终生都在燃烧着熊熊的烈火……  高中毕业后的一个月夜里,我有幸听到过我同班的两个对手的谈话,从而使我在以后的岁月里倍加关注着两人的命运。  张云鹤在高中的三年里一直都保持着我们所在年级的前三名,而汪枫自上高一的第…  相似文献   

15.
一天,高一(2)班的班主任告诉我,他们班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在区街中心打起来了,随即我把两位同学请到了办公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高中学生羞怯、同伴依恋与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及其年级差异。方法:以中学生羞怯量表、同伴依恋量表以及学校适应量表为研究工具,从潍坊市两所高中抽取12个班共计605名高中生进行问卷测查。结果:(1)高中生羞怯与同伴依恋、学校适应呈显著负相关; 同伴依恋与学校适应呈显著正相关。(2)同伴依恋在高中生羞怯和学校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但同伴依恋在高一学生中中介作用显著,而在高二和高三学生中,这种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问卷调查和因素分析等量性研究方法 ,结合技术性文献分析、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等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 ,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概念和成分进行了探讨。中学生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 ,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 ,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 ,包含认知特性、个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 ,具体化为 1 8个因素成分。编制的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中学生心理素质表现出性别、年级的特点 ,从年级发展趋势来看 ,呈现高二 >初二 >初一 >高一 >高三 >初三的年级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8.
《大众心理学》2020,(1):F0003-F0003
上海市建平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学生受益广泛。心理课程覆盖面广,内容丰富。高一、高三开设心理必修课,另有《心理游戏》、《实验心理学》、《经典心理电影赏析》、《心理学导论》、《生涯辅导》等心理选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两位老师先后获得市心理辅导活动课一等奖。学科教学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生涯教育课程设计》等师训课程更新学科教师理念,指导学科教师加强学生发展指导与学科渗透。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110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自编“中学生创造性思维测验”,考察了高中生创造性思维水平的年龄特点、性别差异以及学科成绩与创造性思维水平之间的相关.结果表明:(1)从创造性思维总分上看,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发展比较平缓,各年级间差异不显著;其中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品质——独特性:从高一到高二年级处于较为平稳的水平,二者无显著差异;高三比高二(P<001)和高一(P<0001)有显著提高;(2)高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中学生语文成绩与创造性思维总得分及部分项目得分有一定相关,与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及各项目上的独特性均无显著相关.数学成绩与创造性思维的诸方面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正>三年高一木木,人如其名,脸上永远没有表情,像个木头人,和人说话的时候几乎不望向你,目光呆滞朝向远方。上心理课时她就引起了我的关注。我翻阅了档案,她在我们学校已经待了三年。第一年是在高一即将结束的时候她以身体原因休学;第二年,她只来了一天就以相同原因又休学了;现在她再次回到学校。作为心理教师,她的经历和个人状态引起了我的关注,于是我主动约了木木和她的父母聊聊。双相障碍三年前,木木以优异的成绩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