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实时窗口阅读技术,探讨阅读中文本表述结构在情境模型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中的作用。实验一结果表明,阅读中,如果文本叙述中采用以人为参照的描述方式,那么可以促进相应空间设置内物体的实时更新。实验二考察了空间设置不同程度的描述对空间信息加工中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对空间设置的简单描述,在文本中对空间设置进行精细阐述更有利于情境模型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达成。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时窗口阅读技术,探讨文本阅读中时间因素在情境模型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中的作用。被试阅读角色在空间转换中插入时间间隔的短文,并对其间的物体进行再认探测。结果表明,在文本叙述中,如果在角色空间位置转换之后,增添一定的时间间隔,则可以促进相应空间设置内物体的非线索更新,并且,不同的时间间隔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迟毓凯  莫雷  管延华 《心理学报》2004,36(3):290-297
采用实时窗口阅读技术,探讨文本阅读中不同研究范式下空间信息更新的特点。结果表明,阅读中情境模型空间信息的非线索实时更新是存在的,但要实现这种更新则需要一定的条件。相对于自动呈现材料,在更为自由的手动阅读条件下,先前阅读的空间信息,尤其是外显的位置信息(如“广场”)能够进行非线索的实时更新(实验一、实验二);此外,实验三的结果表明,不同的探测位置对空间信息的通达也产生了影响。在更为敏感的探测位置上,内隐的空间实体信息(如,“雕像”)也表现出了非线索的更新。  相似文献   

4.
冷英  莫雷  吴俊 《心理学报》2008,40(7):788-799
探讨文本阅读中读者追随目标焦点信息建构情境模型的过程。实验1采用“目标启动+目标整合”的方式,探讨读者在显性焦点情况下的阅读是否会追随目标信息更新情境模型。实验2采用“目标启动+目标未整合”的方式,探讨显性焦点下对目标信息进行的追随建构,是发生在目标焦点整合后还是在阅读进程中即时进行。实验2a运用动窗技术,实验2b则采用眼动技术来探讨这个问题。实验结果总的表明,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追随目标焦点信息建构情境模型,并且这种建构是即时进行的  相似文献   

5.
文本阅读中情境模型建构和更新的机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采用移动窗口阅读技术探讨了文本阅读中情境模型建构和更新的机制。实验材料按照特征描述与目标行为 的关系总体上分为可能、不可能和重新可能三个版本。实验1主要探讨了文章开始部分有明显的焦点信息时情境模 型建构和更新的机制,检验了更新追随假设的合理性;实验2主要探讨了文章开始部分没有明显的焦点信息时情境 模型建构和更新的机制,检验了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的合理性;实验3使用再认探测任务,进一步检验了更新追 随假设和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文本阅读中情境模型的建构和更新是一个双加工过程,在 自然阅读过程中,读者根据所阅读的信息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信息加工活动,既会有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所支持的 协调性整合,也会有建构主义的更新追随假设所支持的焦点整合  相似文献   

6.
采用探测词和事件分割范式探讨了空间转换与事件转换分离的情况下, 空间转换在记叙文情境模型建构中的作用。实验1a重复前人研究, 探讨空间转换对阅读时间和情境模型更新的影响, 并验证在空间转换对情境模型的影响的研究中, 采用多指标探测范式的合理性。实验1b探讨在空间转换与事件转换相分离的条件下, 空间转换对情境模型更新的影响; 实验2a探讨空间转换对事件分割的影响, 并验证在空间转换对情境模型的影响的研究中, 采用事件分割范式的合理性; 实验2b探讨空间转换与事件转换相分离的条件下, 空间转换对事件分割的影响, 从而验证空间转换对情境模型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空间转换与事件转换相分离时, 不引起情境模型的更新, 事件单元是建构记叙文心理表征的核心单元, 空间转换只有在标识事件转换的情况下, 才能引发读者更新情境模型。  相似文献   

7.
马福成  周剑平 《心理科学》2005,28(3):764-766
情境模型空问维度更新是文本阅读研究的重要内容.当前研究集中在更新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该文对空间维度更新研究巾的研究角度、研究范式和研究结果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关于空间信息加工的实时更新与条件更新的两种不同的观点及其争议,并对其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8.
高钦  刘儒德  贾玲  袁稹 《应用心理学》2010,16(3):201-207
将209名初中生被试分为掌握、表现-接近与表现-回避三种特质性成就目标定向,随机分配在掌握定向与表现定向这两种情境性成就目标要求之下,依次阅读一系列10个同质性材料并回答一道位于每段材料之后并与该材料首句信息相关的选择题,根据被试完成每次任务的阅读时间与答题正确率,考察被试的实际目标定向以及目标调节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特质性成就目标定向对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但在特定任务情境下,情境性目标要求掩盖了特质性目标的作用,而且,情境性表现目标的被试比情境性掌握目标的被试更快地调节目标以适应实验任务所隐含的实际目标线索。  相似文献   

9.
采用移动窗口阅读技术探讨记叙文理解中因果关系对于空间信息加工的作用。实验1和2的自变量是故事中空间信息与故事结果的因果关系,采用相关样本t检验对不同条件下探测词的反应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因果关系不仅会影响文本明确提及的空间信息的加工而且能够促进隐含的空间关系建构情境模型。实验3的自变量是故事中物体与位置词的空间关系,采用相关样本t检验对不同条件下位置探测词的反应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空间情境模型是读者为保持故事因果连贯回溯建构的而不是在阅读进程中的实时建构。实验4中空间关系的复杂程度增大,结果发现当故事中空间信息的文本距离较远时即使有保持因果连贯的需要,读者仍无法回溯建构空间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两个实验用移动视窗技术,用目标句阅读时间和命名探测词两种指标来考察当文本中有两个情境模型时,读者是否会即时进行预期推理。结果表明,如果在支持性语境与引发推理的信息之间插入一个与支持性语境所描述的情境模型不同的,且与主人公目标有关的因果链上的情境模型的信息,则不管这个插入的情境模型在文本中的位置如何,也不管干扰信息的干扰水平高低,都会降低因果性预期推理在阅读中产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Four experiments explored how readers use temporal information to construct and update situation models and retrieve them from memory. In Experiment 1, readers spontaneously constructed temporal and spatial situation models of single sentences. In Experiment 2, temporal inconsistencies caused problems in updating situation models similar to those observed previously for other dimensions of situation models. In Experiment 3, merely implied temporal order information was inferred from narratives, affecting comprehension of later sentences like explicitly stated order information. Moreover, inconsistent temporal order information prevented the creation and storage in memory of an integrated situation model. In Experiment 4, a temporal inconsistency increased processing time even if readers were unable to report the inconsistency. These results confirm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emporal dimension of situation models.  相似文献   

12.
运用移动窗口技术考察情境模型中时间和空间维度同时或序列转变时二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1)时间和空间同时转变时, 二者存在易化关系, 但时间对空间的易化作用更大; (2)当二者序列转变时, 以中文为材料的结果只发现时间对空间的易化关系, 而以英语为材料的结果则发现存在双向易化关系, 但时间对空间的易化作用更大。据此, 情境模型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更新的捆绑-预期假设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13.
Dutke S  Rinck M 《Memory & cognition》2006,34(6):1193-1205
We investigated how the updating of spatial situation models during narrative comprehension depends on the interaction of cognitive abilities and text characteristics. Participants with low verbal and visuospatial abilities and participants with high abilities read narratives in which the protagonist's motions in a fictitious building were either highly predictable or very hard to predict. In Experiment 1, high-ability readers updated spatial situation models only if the protagonist's motions were hard to predict, whereas low-ability readers did so only if the motions were highly predictable. In Experiment 2, facilitated integrative spatial processing compensated for the low-ability participants' resource limitations. As a result, both ability groups updated spatial situation models with hard-to-predict protagonist motions.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the interactions of cognitive abilities and text characteristics in spatial situation model updating.  相似文献   

14.
时间信息在情景模型建构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时间信息在情景模型建构中的作用 ,探讨被试能否把一系列相关的事实整合进基于时间组织的情景模型中。实验一、二考察明确的空间信息条件下 ,被试能否把绝对和相对的时间信息整合到情景模型中 ;实验三考察无明确的空间信息条件下 ,被试能否把绝对的时间信息整合到情景模型中。运用扇效应研究的提取干扰技术评定是否出现了整合。 3个实验结果一致表明 ,当几个相关的事实发生在相同的时间段时 ,都发现被试建构了基于时间的情景模型的证据。实验三结果同时也表明 ,无明确的空间信息的条件下 ,阅读材料中时间信息本身足以使被试建构基于时间组织的情景模型。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多指标探测范式, 从客体信息以及活动信息的角度出发, 考察事件框架内外时间、空间转换对情境模型更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事件框架内, 维度转换并不是情境模型更新的充分条件, 时间转换与终止的活动信息相结合引起情境模型的快速更新, 而空间转换与移除的客体信息相结合引起情境模型的快速更新; 在事件框架外, 维度转换是情境模型更新的充分条件, 维度转换会引起情境模型的更新。研究丰富了事件框架依赖假设。  相似文献   

16.
鲁忠义  贾宁 《心理学报》2006,38(5):654-662
采用混合实验设计,以含有空间信息的语篇为实验材料,选取不同视空间工作记忆广度的大学生作为被试,利用新的实验范式分离了空间情境模型的建立过程和更新过程,对这两个过程在不同时间模式下的加工特点进行分析,考察了空间情境模型建立和更新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视空间工作记忆广度影响空间情境模型的建立,但不影响空间情境模型的更新。(2)时间模式既影响空间情境模型的建立又影响空间情境模型的更新。(3)方位对空间情境模型的建立有显著影响,对空间模型的更新没有显著影响。在空间情境模型的建立和更新过程中,前后判断的准确性不易受限时的影响,而左右判断的准确性则易受到限时的影响而显著降低,前后方位效应具有稳定性和优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