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向达  程雷 《伦理学研究》2012,(1):54-58,141
父爱主义是19世纪后期德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观念基础.公民权利取代父爱主义,成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理论支撑.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福利国家发展出一系列新的趋势、特点和问题,罗尔斯等人对社会分配正义理论的提出,将社会保障的价值诉求导向社会的公平正义.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对社会保障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试论社会投资思想及对我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斌 《学海》2006,37(6):31-35
本文首先论述了社会投资思想及其政策是现代西方福利演变和福利国家制度危机的必然产物,接着分析了经济学和社会福利思想中的“社会投资”概念的不同含义,并阐述了社会投资思想的主要观点及其逻辑基础,最后提出了社会投资思想及政策对我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构社会政策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3.
以收入保障为基本内容的经济神利和以个人需要为导向的个人社会服务是当代社会保障体制的两大基本方面.西方福利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在福利国家发展的早期,社会政策的重点是各类社会保险和各种收入维持项目;随着福利国家的发展,个人社会服务的种类日益增加,成为福利国家的重要产出.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配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重点发展了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障体制.然而,个人社会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人类服务或公共服务,不论是在概念上还是实践上,一直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不能适应 断变化的家庭结构、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本文认为,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推进,以及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我国亟需在完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的同时,积极推广和普及个人社会服务概念和实务,大力发展个人社会服务,并且确立个人社会服务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4.
李迎生 《学海》2004,58(2):64-69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结构转型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发展与模式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 ,工业化的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等是导致这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这不仅决定了西方早期的社会保障制度采取以社会保险为重点和社会救助为补充的模式 ,而且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完善与城乡整合的特点。这些具有规律性的经验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改革 ,具有明显的参考价值。而西方各国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不恰当处理 ,以及一味推行“福利国家”模式而在一定意义上牺牲了效率等 ,也为我们提供了值得记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5.
徐道稳 《学海》2008,26(2):117-121
英国工党政府上台以来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包括就业政策、税收津贴政策、儿童福利政策和养老金政策,旨在建设一个"积极的福利国家".在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浪潮中,福利国家并没有解体,只是发生了结构性转型.在这种转型中,政府并没有推卸福利责任,只是改变了承担福利责任的形式.因此,在福利改革中,政府的福利责任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强化.  相似文献   

6.
刘继同 《学海》2012,(2):50-58
2010年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年份,它既是中国社会福利元年,又是中国儿童福利元年,标志中国社会进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福利时代。本文运用文献回顾、实地调研、参与式观察、政策咨询、政策研究、比较社会政策和基础理论研究等方法,首次界定中国儿童福利元年及标志性事件,分析中国儿童福利时代宏观背景,主要从国家政治智慧与政治意愿、国家政治承诺与政府行政管理实施机制、政府职能转变与公共福利财政制度框架建设、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需要战略性升级、家庭结构功能转型与儿童群体生活状况、困境儿童主要类型与滞后儿童福利制度、中国儿童福利制度建设历史经验、国际惯例与主要国家制度安排,尤其是儿童在国家发展与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等角度,全面论述创建"国家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局"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探讨创建国家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局的步骤与模式,描绘国家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局的主要司局设置与职能定位,分析创设国家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局的主要好处与优势,探讨创建国家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局涉及的若干重大问题与主要困难,最后提出若干国家行动战略、策略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日本在战后通过借鉴欧美国家经验并结合本国实际,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而支撑这一体系的是具有日本特色的福利国家经济伦理思想。本文通过深入研究以盐野谷岉一为代表的当代日本学者关于福利国家的构筑基础、福利国家的目标、"积极的社会保障"建设等思想,及其对西方福利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和完善,力图揭示当今日本福利国家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特点以及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贝弗里奇报告是英国福利制度产生的理论依据.不仅其建立本身的立足点是道德的,而且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也是道德的.英国福利制度理论的道德基础在于:英国福利制度追求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消除贫困,保护弱势群体的价值诉求主要体现在如何对待老人、儿童、残疾人、单身母亲以及失业贫困人员等身上.从积极方面看,英国的福利制度是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消极方面看,其社会福利政策建立的初衷是为了社会公正,但结果却很可能造成新的不公正.尽管英国的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存在许多问题,但也给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伦理启示:社会发展应当更加突出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社会福利制度在注意努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时应更加注重公平;建立完善的福利制度有助于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与和谐.  相似文献   

9.
土地能承载农民的社会保障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克庆 《学海》2004,(5):57-61
关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 ,目前形势下中国农村的土地可以承担农民的社会保障。我们认为土地承载的是一种满足农民生活必需的自我保障 ,而不是社会保障。农民的社会保障应该由国家 (政府 )来承载 ,而非农民自己。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 ,要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制度 ,改革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计划 ,真正将农民的社会保障建成国民待遇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思想是管子治道思想的重要内容。其内容包括: 社会保障的主体范围, 社会保障的具体制度, 社会保障的作用等。管子的社会保障治道思想对当代国家的启示意义有: 一是社会保障是国家的重要职能, 二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三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