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方的人本主义美学家对个体生存困境的审美救赎,基本上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审美乌托邦的色彩。然而,相比海德格尔在诗意的追寻中向古希腊的回归,马尔库塞乌托邦终结论具有明显地向未来可能性探索的理论勇气。造成他们这种明显的理论差异的原因是:马尔库塞的乌托邦思想既贯通整个人本主义美学家的浪漫主义气息,又沾染了德国美学家的气质,更关键的是,他的理论生成的社会语境决定了其美学思想的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2.
乌托邦和异托邦是异质思维的两种主要形式,前者代表的是可以被同化的异,后者展示的则是无法被同化的异。他者在现代性进程中有其相对他性地位,在当代性中则有其绝对他性地位。福柯重点关注的是现代性批判,但当代性描述才具有实质意义。他关于乌托邦和异托邦两者之关系的论述,为我们揭示了西方文化是如何实现从现代性向当代性转型的,他性从相对他性到绝对他性、从观念性到物质性的变迁则是这一转型的最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论道教的"存想"与艺术创作中的"审美想象"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修炼中的"存想"与艺术创作中的"审美想象"作为想象的两种类型,二者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也存在着一些相通、相似之处.本文就两种想象所要实现的目的、想象的方式、想象的内容、想象产生的源泉、想象给主体带来的自由等等方面的不同加以比较.同时指出两者存在的一些相似之处,认为"存想"具有着"审美想象"的因子,二者都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4.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化,正在实现从工业生产为主导的生产型社会向以消费为主导的消费社会的转变,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生活消费品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客观的物质基  相似文献   

5.
想象是自然和平常的心灵能力,且自然想象品种丰富,似乎是相互异质的。有哲学家认为,通过想象可以获得哲学知识。但哲学认知需要何种想象?胡塞尔构建了纯粹想象,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想象变更的方法,以获得关于概念或本质的知识。本文从意识活动和想象对象方面阐明纯粹想象的一般结构,以及与想象性的自我与世界的关联。纯粹想象具有纯粹性、自由主动性以及直观性等特征。此外,本文还回应了关于结构和特征刻画的相关争论。胡塞尔设计了想象增强的方法以超越现实的世界,达到可能对象空间深远的区域,检视某类事物可能事例的稳固特征,揭示其本质结构。这种增强方法显示哲学研究的主体间性维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比较了康德与海德格尔对主体的观点.文章通过对此二人的引述和论证展示出,虽然他们都承认主体的自发性,但是康德的主体的自发性是通过先验主体根本不在时空之中来保证的,而海德格尔的主体(此-在)的自发性却体现在此-在本身就是"时空发生".康德的主体是纯粹的,不属于感性的,是不可以对象化的;而海德格尔的此-在虽然也不可以对象化,但是由于此-在本身就是"时空发生",所以海德格尔的此-在并不是纯粹的.简单地说,康德的主体是乌托邦的,海德格尔的此-在是拓扑发生学的.  相似文献   

7.
1947年马尔库塞访德期间拜访了自己的昔日导师,并在回美国后不顾友人劝阻给身陷困境的海德格尔寄去了一个包裹。收到包裹后,海德格尔把其中的东西全部分给了从前的学生,自己却丝毫未动。这中间透出几分蹊跷。包裹寄发前后的三封通信,对此事的来龙去脉有所交待。于是,“一个包裹三封信”便引出了20世纪哲学史上一段令人深思的公案。  相似文献   

8.
黄小惠 《学海》2011,(3):166-169
在现代西方哲学界,詹姆逊最为明确地高举起乌托邦旗帜。他继承了布洛赫的乌托邦思想,将总体性思想内嵌其中,并且始终把乌托邦作为一种政治策略来建构,因此他的乌托邦思想具有鲜明的政治维度。乌托邦的本质是政治无意识,借助总体性方法,乌托邦实现对社会历史总体性的揭示;而乌托邦的政治功能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辩证法中得到充分凸显。  相似文献   

9.
王英 《现代哲学》2006,(5):33-38
迈斯纳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和乌托邦主义》是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分析理论的一部名著。他恢复了毛泽东思想中的乌托邦主义内涵,并采用“民粹主义”的方法论解释中国革命。他通过“乌托邦主义”来分析毛泽东追求美好未知世界的热忱,并对后毛主义时代的反乌托邦性质作了深入透彻的考察。这对我们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今日的中国社会都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江南三部曲也被评论家称作乌托邦三部曲,这固然是对先锋作家回归到建构性的历史叙事的褒扬,但是这个乌托邦最终能具体到哪些人,其具体呈现美学形态还是政治形态,这些显示作家思想行进深度的话题,却鲜有人问津。  相似文献   

11.
1968年常被说成改变了我们对什么是政治的感觉.对于巴黎和西方数不清的其它城市里成千上万的年轻示威者来说,政治突然从马克斯·韦伯所喜爱的那种比喻,即在硬木板上缓慢地打孔,变成了像对这样一种能力的再投资,即使人的生命可与感知现实的束缚相抗争:"成为现实主义者,就是要求不可能之物",这是另一个流行的口号.从那时起直至现在40年间,总的来说,也许除了1989年11月的柏林墙倒塌以外,政治往往是在缓慢地打孔,而不是处在想象的潮起浪涌之中.然而,尽管政治的确是一个不断出现在我们话语当中的对象,我们却很少稍事停留,对它加以定义.这正是我在这篇文章里想做的事:在对社会性(the social)的某种理解的基础上,我将首先尝试尽力完成为政治提供一个定义这项任务.然后,我将按照四种能够使其得以阐明的哲学范式,即商谈(dis-course)、判断(judgmerit)、承认(recognition)和赠予(gift),对政治的某些构成性要素(constitutive moment)进行观察.最后,我将回到政治对想象的关系这个问题上来,把它从作为1968年的一个起点的那种直接的简化(short-circuit),重新塑造为一种反思性的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雷德鹏 《现代哲学》2006,(3):108-113
该文通过对休谟的“想象”概念的含义、特征和功能等三个方面的分析,论述了他的想象学说的内在张力及其深刻意图——对长期以来极力贬低想象的西方理性主义提出尖锐的批判。  相似文献   

13.
阿尔都塞理论体系中影响最深远的是他的意识形态理论。他借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和伪个人主体的观念,改造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概念。他指出意识形态将个人传唤为主体和个人对意识形态的自动臣服,作为对人本主义哲学自欺行径的一种反驳。面对意识形态对个人的辖制,尤其是它通过文学艺术对人产生的一种隐性的控制,马尔库塞提出的新感性可以对摆脱意识形态桎梏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意识形态无处不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美学革命将其导向对人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4.
郑湘萍  李绍元 《世界哲学》2007,(5):79-82,90
约翰·罗尔斯认为,万民法是一种关于权利和正义的原则和准则,是用于国际法和国际实践中的世界正义,现实乌托邦学说则是一种走向世界正义的合理的政治总念。罗尔斯的现实乌托邦学说兼有普世主义和特殊主义的双重特征,始终飘摇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表现为一种新自由主义式的带有现实关怀的国际道义主义。  相似文献   

15.
梦海 《学海》2007,(3):33-41
在20世纪西方众多自然-风景美学思想中,恩斯特·布洛赫的“风景-暗码”学说独树一帜。布洛赫强调自然美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把它描写为人化的感性自然的前假象基础。风景乃是自然暗码的在场的解释,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机构,风景具有某种原型功能。自然美之所以对人发挥某种中介效应,全在于自然本身的乌托邦特性。在艺术美中,自然美的复制本身包含某种乌托邦的前假象,在这种前假象中,风景指向“尚未”,并对乌托邦和解目标内容起到暗码中介作用,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新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的审美想象力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它深深植根于中国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之中。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在本源上影响了中国人审美想象力的发展,同时中国古代儒、道、禅的哲学观又为中国人的审美想象力特征提供了哲学基础和理论前提,这一切又最终形成了中国人审美想象力的独特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恩斯特·布洛赫是20世纪以来德国最富盛名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希望的哲学、一种具有乌托邦主义色彩的现实的人道主义,只有遵循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批判精神,在实践中改变这个非正义的世界,才是未来乌托邦得以实现的现实路径。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对宗教“弥赛亚”的变革及其对现实的否定性批判,还是通过劳动和实践来从事乌托邦式的人道主义的现实化,抑或是在追溯天赋人权时对尊严、道德和自然法的人道主义阐明,无一不彰显了布洛赫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所持有的以人为本的道德哲学,以及他对现实的人道主义的坚定信念。这种信念打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者在伦理价值问题上的固有论述方式,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同时,将人道主义理想视为超越现实意识形态的道德形式,并将之置于希望的乌托邦之中,保留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念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导引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运用现象学等研究方法,对积极想象、内视等方法及其共同要素单纯觉察的意识awareness做了探讨;提出把握单纯觉察的意识,是掌握积极想象与内视等方法的关键;而心身整体的调整,才是让无意识自由涌现的根本与保障。  相似文献   

19.
高松 《现代哲学》2007,(6):89-96
文章试图运用"双重自我"的概念,结合想象现象对一般梦现象进行现象学上的考察,并期望借助考察的结论给清明之梦一个现象学的解释。在文章的最后,还将用梦作比喻,探讨它对超越论现象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李香莲 《现代哲学》2022,(3):108-114
梦和做梦不仅是传统本体论、知识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也是新近心灵哲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议题。那么,当我们说“s梦到p”时,到底是在说什么?无论是正统的梦境幻觉模型,还是新近的三种想象模型,都没有揭示出梦或做梦的本质。梦境幻觉模型主张,某人梦到p意味着某人相信p,但这是对“s梦到p”的错误刻画;已有的三种想象模型虽然坚持“s梦到p”蕴含“s想象p”,却无法合理地得出这一结论。本文认为,在理论上,通过合取“想象”的梦经验观与“假装相信”的梦信念观,可以得到一种“综合梦境想象模型”,由此合理解释“s梦到p”蕴含“s想象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