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斯兰文化蕴涵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主张以仁爱之心爱护生物,注重环境卫生,把开发自然与保护自然相结合”等具有鲜明生态伦理色彩的思想,它在“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方面所表现出的强烈宇宙意识和生态情感,无疑是一股清新的思想之泉,必将为浇灌现代生态文明之花,对强化生态保护意识,有效进行环境保护运作起到启发。示范和教育作用。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自然观伊斯兰文化具有重视整体和谐的鲜明特征,这首先体现在伊斯兰教的世界观上。在伊斯兰教看来,真主创造的世界生机盎然、气象万千;真主的安排使万物各得其…  相似文献   

2.
首先,我要对在道教圣地嵩山举办“祈福中华,论道中岳”的盛大活动表示衷心的祝贺。今天上午,参加了“祈祷国泰民安,祝福和谐昌盛”的“五岳同祈大法会”,场面之宏大,道友之肃穆,善众之虔敬,正是13亿人民祈望和谐稳定、幸福安康的生动显现,令人感动不已。祈福法会充分体现了道教千年传承的辅国裕民优秀传统和现代道内外人士养性正心,  相似文献   

3.
《中国穆斯林》2023,(1):23-25
<正>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和平”是“伊斯兰”一词的重要含义之一,与和平紧密相连的,便是和谐。伊斯兰教倡导和谐,鼓励穆斯林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此营造社会和谐。清高的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说:(2:208){???????????????}“你们当全体入在和平教中。”(2:208)那么,穆斯林应当如何去促进社会和谐呢?  相似文献   

4.
张丽宁 《学海》2005,11(5):171-175
费孝通近十多年来的三个重要思想,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贡献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关注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中,中华民族在多元互动的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和谐观念及精神,探讨其“三美一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观点与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关系,以及他的“文化自觉”思想对于中国内部及世界各民族和谐共处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会议     
《天风》2009,(11):32-32
天津市基督教两会组织教牧同工召开构建“和谐宗教场所”会议 2009年9月10日,天津市基督教两会召开了有关“建立和谐宗教场所”的会议。传达了基督教全国两会关于建立和谐宗教场所的有关文件精神,宣读了天津市基督教两会制定的关于“建立和谐场所”的计划书,鼓励各堂积极投身到此计划中,并要求各地教会在两年内为构建“和谐宗教场所”取得较明显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如何与人相处是一门学问,有些哲人甚至用毕生精力也未必能勘破个中因果的大学问。多少古圣先贤穷源竟委,试图领悟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出“和谐共融的社会”。然而人的罪性使人们不可能逾越“报仇”的孽根性。和谐共融的社会大环境从何而来?为人处世之道从何而得?这道离我们不远,就在《山中圣训》里。耶稣在玛窦福音5:38—48节里有许多崇议宏论,他口含天宪,句句珠玑,娓娓而谈“天国子民与人相处之道”。单“对待仇人”方面。不下于六节经训。  相似文献   

7.
和谐,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古代的思想家们对这一理念多有阐发,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和谐思想,深深渗透进了中国人的观念与生活中。《道德经》对和谐的阐发别开生面,处处流露着道家独有的精神气质。它的和谐思想层次分明、内涵丰富,我们可以将它分为“冲气之和”、“音声之和”、“六亲之和”、“赤子  相似文献   

8.
编制瞻礼单要有群众观点孙政清主教团和各地方教会每年都编印《瞻礼单》(含“公教年历”、“礼仪手册”)以供信友群众过宗教生活之需,覆盖面广,发行量大。笔者到过不少的地方,由于经济欠发达,教友经济拮据或交通不便,信友家中未必都备有历书、月份牌或日历,但瞻礼...  相似文献   

9.
1.“蚌的肚量”外界沙粒进入或人工将沙粒置入蚌壳内,蚌觉得极不舒服,但又无法排除沙粒。此时蚌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逐步用体内营养将沙粒包围起来,使之成为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的圆形颗粒,即珍珠。珍珠不仅成为蚌体内和谐的一部分,而且将其取出还可作为装饰品。蚌设法适应、利用自己  相似文献   

10.
万事万物各具其理,其本原又与天地同归一气,气绵延统贯于万象,道承载于“天地之气”,“道体”亦即内在于主体的故有本性、规律。万事万物的本体自性俱足,无须孜孜向外求道,只需求诸于内。“自性”即主体自我反省时的迥然一念明觉,自性呈露既是“天道”,又是独具的“生成之理”,是“道”与“理”的统合。万物但能清虚自守,复归自性,“万物一体”之“道”即如如显现。纵然天地间万事万物各有所待,但当境自足,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万象归复自性,又实则趋向于“道”的秩序井然的宇宙论模态与本体论体系。由自我本性之朗现,人之自性与物之自性和谐感应,故凡天下之物皆无不好,意见皆无不对,而得出万物齐同平等,主体精神生命“自由”实现的圆融哲学理路。  相似文献   

11.
谈到创建和谐教堂这个话题,我要从创世之初说起,在创世之初,天主为人所造的第一个家园是一个充满和谐的乐园。“天主看了他造的一切,认为样样都很好。”(创1:31)在那里,人不仅可以直接与天主交流,而且满怀爱心地将自己的同伴视为“这才是我的亲骨肉”(创2:23)。  相似文献   

12.
和谐之道,生生不息。道教教义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独特精神资源。本文试从“与道合一,道性平等”、“身心和谐,逍遥物外”、“三名同心,无为而治”、“天人合一,太和万物”等教义中探析道教“和谐”思想,以期发掘道教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本文的立意所在。  相似文献   

13.
陈徽 《哲学分析》2023,(6):58-75+191
笼统而言,如其他诸家所论,先秦道家所谓的“德”“性”均有万物生而本具的禀赋之义。然道家更重“德”所标示的万物生之所以为生(或生之所由来)的原始义,其德性论也有如下特点:作为世界的本根,“道”具有“生养”万物之“德”;同样,作为“道”之所“生”者,万物也各备其“德”,即各有其独特的生命力和存在禀赋;相应地,道家的工夫论也表现出鲜明的“复归性”的特点。道家的德性论还是其治道思想的逻辑起点,其心目中的理想之治也被称为“玄德”之治。在此治下,“侯王”治若无治,一任万物各循其“德”、各展其“性”,宛如万物存在的“看护者”。不过,在黄老道家那里,本于一统天下的功利诉求,他们也强化了治者的“驾驭者”或“主宰者”的形象。道家的德性论决定了其历史观是退化的,且相对于儒家的“文明”观,其尊“德”、尚“质”的生存态度也表现出“反文明”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4.
正确地了解同学是与同学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以情感为支点,相互了解则是彼此产生情感的基础,这就是“知之深.爱之切”的道理。了解是相互的,即包含两个方面:让同学了解自己和自己了解同学。  相似文献   

15.
论“和”为儒学之精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儒家学说中,“和”同时兼具方法论和价值取向的意义。从方法论的意义上来看,儒家试图通过和平、调和的方式,最终达致一种和谐,而这种和谐又恰恰是儒家全部理论的终极追求。之所以强调“和”为儒学之精义,还在于儒家在严格意义上,进行了“和”、“同”之辨,从而也使儒家之“和”范畴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五大宗教都是讲求奉献的宗教,倡导慈心于物,济世利人,齐同慈爱,愍人之苦,愍人之急,救人之穷,施恩不求回报。各教对此有着不同的提法,如基督教称之为“施予”;伊斯兰教习惯上把这种行为称作“施济”;佛教和道教称“布施”或“施舍”;天主教则称之为“爱德”。尽管说法不同,但目的是相同的——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扶危济困。多年来,我国各宗教团体在这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善事,为社会的稳定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本刊特邀了五大宗教的五位作者分别从各自宗教教理教义的角度阐发了“施济”、“施舍”或“施予”、“爱德”的根本观点。  相似文献   

17.
吴伟庆 《天风》2010,(9):18-20
基督教是一个十分注重“和谐”的宗教,在圣经中“和谐”又常被称作“和好”、“和睦”或“和平”,基督教所传的福音常被称为“和平的福音”(参徒10:36;弗2:17)或是“和好的道理”(参林后5:18—20),因为基督来到世界,就是要在上帝与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参弗2:14—15;赛65:17—25)建立和平,正因为如此,基督被称为“和平之君”(参赛9:6)。  相似文献   

18.
常正 《法音》2006,(5):74-80
4月的杭州,万物复苏,春意盎然。这个有着人间“天堂”之称、“东南佛国”之誉的历史名城,迎来了参加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来自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高僧大德、佛教学者、各界知名人士。4月13日(农历三月十六日),正是观音菩萨六化身之一的准提菩萨诞辰,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杭州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论坛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约80位高僧大德、佛教学者和知名人士在两天的大会上阐发了佛教“慈悲”、“平等”、“智慧”、“和合共生”的崇高理念,反映了全世界佛教徒致力于人类身心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的信心、意志和期望。…  相似文献   

19.
释“加之以师旅”杨宝忠陈剑《论语·先进篇》载,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让他们“各言其志”,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加之”之“之”,旧多不释,王力先生主编的《古...  相似文献   

20.
“说”与“看”胡传胜1.那最初的、最源始的言词必然“诵”着生命之最初的、根本的讯息,必然保持着与生之最初的、最密切的关联。“诵”和“关联”的实质并不是某一词代表生命的某一方面或特征,而是从整体上使人处于对生命的“亲切体验”或“看”的状态。或者说,原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